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大学历来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从2009年开始,学校决定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在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了“3–4–5”新模式。“3”即三项原则;“4”即课改的四个方面;“5”即实施课改的五大措施。通过新模式的构建与推行,广西大学走出一条被广泛认可的地方重点高校课改之路。
关键词:课程;改革;模式
广西大学历来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西大学就开始有计划地、系统地、全方位地进行专业结构优化的改革实践,使人才培养主动地适应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使本科专业的科类结构比较均衡合理,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得到提高。2009年6月,经广泛调研和讨论,学校召开第四次教学工作大会,提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开展以教学过程优化为抓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并在25个学院试点,随后在全校全面推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了“3–4–5”新模式。“3”即三项原则;“4”即课改的四个方面;“5”即实施课改的五大措施。通过新模式的构建与推行,广西大学走出一条被广泛认可的地方重点高校课改之路。
一、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
广西大学明确提出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第一,注重课程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评价,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教学过程的评价涉及作业、上课发言、指定阅读、广泛阅读、读书报告、设计报告、研究报告、期中考试、小组讨论、个人陈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讨论、教师点评、期末考试等10余个环节。教师主动地在这些环节进行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这些环节。第二,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多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灌输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或探索的认知工具[1]。第三,给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沟通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二、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四方面内容
根据课改三原则,确定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改、学改、考改、管改。“教改”即狠抓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的中心地位受到冲击,部分教师甚至完全不愿拿出时间、精力从事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很难形成浓厚的氛围[2]。而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的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授指出:“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他认为:“教学方法的大改革,可能是今后深化教学改革、质量大提高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3] “学改”即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实创新、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自己认知结构建构的决定者。因为,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提供的信息有选择地加以注意,被选择的信息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取得意义。由于各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样的信息理解的意义与深度必然不同。因此,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是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4]。“考改”即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与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考核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管改”即建立适应课改需要的管理体系。
三、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五大措施
1. 建立课改激励机制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及明确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课改工作中来。广西大学的思路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充分调动高学历、高职称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全面实施课改。物质层面,增加课改补贴,设置课程教学改革补贴系数,对组织进行课内和课外小组讨论、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答疑、组织进行课程测验、组织学生写课程论文或做课程设计并予以批改四个方面予以补贴。为从根本上改变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照本宣科状况,取消多媒体上课补贴。实施责任教授制,规定申请专业责任教授、公共基础课程责任教授和主要课程责任教授岗位的教师必须参加课程教学改革,由此分别获得每月1500元和600元的责任教授岗位津贴,学校每年发放责任教授岗贴达230余万元。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外在的,包括组织的政策、管理措施与方式、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只能起保健作用不能起激励作用。激励因素是内在因素,如工作本身、工作责任心、学到新知识新技术、成长发展机会等,可以激励人的积极行为。由于课改补贴属于物质层面的保健因素,对一些容易获得高收入以及对津贴有高期望值的教师来说,其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对教师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学校建立课改推广机制,让课改典型教师赢得尊严和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学校积极了解一线教师的课改进展,及时发现课改典型,在全校教学工作大会上,邀请这些教师做典型发言;在学校组织的责任教授培训会议上,邀请课改典型教师做经验交流,在校园网和校报上开辟课改专栏,全方位、多角度积极营造课改氛围。
2. 实施研究生助教制
课改要求注重课程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评价,增大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为减轻课改教师的工作压力,锻炼研究生的工作能力,健全研究生培养机制,我校适时实施研究生助教制。研究生助教承担课程的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指导实验、课程设计、课程的考试及监考、阅卷等教学任务。通过“学校补助一点,学院自筹一点,导师资助一点”的工作思路,多方筹资,改善了研究生助教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每年投入70万元用于发放研究生助教酬劳,扩大助教岗位数量,优先安排课改教师的助教岗位。鼓励学院根据课改进展,提供配套经费投入。硕、博士生导师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拿出部分经费资助助教,安排自己的研究生承担本科课程助教工作。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1学年底,我校参与课改的教师人数达到2674人次,配备研究生助教2883人次,课程达到1760门次,覆盖全校所有学院。 3. 建立课改培训机制
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学校多次邀请著名学者来我校进行课改讲学,为课改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受到广大教师的广泛好评。
4. 构建学生满意的学习情境
所谓情境,根据韦伯斯特词典所下的定义,是指“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境、背景或环境”。建构主义非常注重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多数的学习应与具体情境相关,在解决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问题过程中习得的知识将更丰富、更有效和易于迁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推进研究性教学。要从学生主体性入手选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多选择能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课堂重点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结合点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于一些相对较简单的课程可以采取讲义公开法,各学科课程均可采用精品觅食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科课程应多采用激发想象法,理工科课程鼓励逆向思维的教学法,法、哲课程的教学提倡观点烹调法。
5. 建立课改评价机制
学校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内部评价包括学校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及抽检;外部评价包括通过对学生发放和收集《满意度调查表》和召开会议的方式了解教学情况。改善学习课程内容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关注,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范的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试制度,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比重,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比重,有效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改革和规范本科课程教学过程。同时,学院制订课程管理及评价体系,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定期指导和管理。学院将课程建设工作纳入评价教研室教学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每学期期末,学院组织本科生对此门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课程评估的结果直接反馈给教师。
参考文献:
[1] 李萌. 从建构主义视角谈高校课程的价值取向[J]. 才智,2010(1):159
[2] 姚利民. 打破教学改革坚冰 创新高校教学方法[J]. 中国高等教育,2010(8):40-42.
[3] 浩歌. 教学方法改革何时突破重围?[J]. 中国高等教育,2009(6):1.
[4] 王晓茜,姜俊和. 建构主义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及其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06(8):17-19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ZD002)之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周 杨]
关键词:课程;改革;模式
广西大学历来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西大学就开始有计划地、系统地、全方位地进行专业结构优化的改革实践,使人才培养主动地适应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使本科专业的科类结构比较均衡合理,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得到提高。2009年6月,经广泛调研和讨论,学校召开第四次教学工作大会,提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开展以教学过程优化为抓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并在25个学院试点,随后在全校全面推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了“3–4–5”新模式。“3”即三项原则;“4”即课改的四个方面;“5”即实施课改的五大措施。通过新模式的构建与推行,广西大学走出一条被广泛认可的地方重点高校课改之路。
一、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
广西大学明确提出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第一,注重课程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评价,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教学过程的评价涉及作业、上课发言、指定阅读、广泛阅读、读书报告、设计报告、研究报告、期中考试、小组讨论、个人陈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讨论、教师点评、期末考试等10余个环节。教师主动地在这些环节进行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这些环节。第二,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多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灌输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或探索的认知工具[1]。第三,给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沟通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二、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四方面内容
根据课改三原则,确定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改、学改、考改、管改。“教改”即狠抓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的中心地位受到冲击,部分教师甚至完全不愿拿出时间、精力从事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很难形成浓厚的氛围[2]。而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的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授指出:“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他认为:“教学方法的大改革,可能是今后深化教学改革、质量大提高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3] “学改”即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实创新、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自己认知结构建构的决定者。因为,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提供的信息有选择地加以注意,被选择的信息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取得意义。由于各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样的信息理解的意义与深度必然不同。因此,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是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4]。“考改”即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与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考核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管改”即建立适应课改需要的管理体系。
三、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五大措施
1. 建立课改激励机制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及明确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课改工作中来。广西大学的思路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充分调动高学历、高职称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全面实施课改。物质层面,增加课改补贴,设置课程教学改革补贴系数,对组织进行课内和课外小组讨论、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答疑、组织进行课程测验、组织学生写课程论文或做课程设计并予以批改四个方面予以补贴。为从根本上改变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照本宣科状况,取消多媒体上课补贴。实施责任教授制,规定申请专业责任教授、公共基础课程责任教授和主要课程责任教授岗位的教师必须参加课程教学改革,由此分别获得每月1500元和600元的责任教授岗位津贴,学校每年发放责任教授岗贴达230余万元。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外在的,包括组织的政策、管理措施与方式、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只能起保健作用不能起激励作用。激励因素是内在因素,如工作本身、工作责任心、学到新知识新技术、成长发展机会等,可以激励人的积极行为。由于课改补贴属于物质层面的保健因素,对一些容易获得高收入以及对津贴有高期望值的教师来说,其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对教师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学校建立课改推广机制,让课改典型教师赢得尊严和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学校积极了解一线教师的课改进展,及时发现课改典型,在全校教学工作大会上,邀请这些教师做典型发言;在学校组织的责任教授培训会议上,邀请课改典型教师做经验交流,在校园网和校报上开辟课改专栏,全方位、多角度积极营造课改氛围。
2. 实施研究生助教制
课改要求注重课程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评价,增大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为减轻课改教师的工作压力,锻炼研究生的工作能力,健全研究生培养机制,我校适时实施研究生助教制。研究生助教承担课程的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指导实验、课程设计、课程的考试及监考、阅卷等教学任务。通过“学校补助一点,学院自筹一点,导师资助一点”的工作思路,多方筹资,改善了研究生助教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每年投入70万元用于发放研究生助教酬劳,扩大助教岗位数量,优先安排课改教师的助教岗位。鼓励学院根据课改进展,提供配套经费投入。硕、博士生导师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拿出部分经费资助助教,安排自己的研究生承担本科课程助教工作。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1学年底,我校参与课改的教师人数达到2674人次,配备研究生助教2883人次,课程达到1760门次,覆盖全校所有学院。 3. 建立课改培训机制
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学校多次邀请著名学者来我校进行课改讲学,为课改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受到广大教师的广泛好评。
4. 构建学生满意的学习情境
所谓情境,根据韦伯斯特词典所下的定义,是指“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境、背景或环境”。建构主义非常注重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多数的学习应与具体情境相关,在解决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问题过程中习得的知识将更丰富、更有效和易于迁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推进研究性教学。要从学生主体性入手选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多选择能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课堂重点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结合点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于一些相对较简单的课程可以采取讲义公开法,各学科课程均可采用精品觅食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科课程应多采用激发想象法,理工科课程鼓励逆向思维的教学法,法、哲课程的教学提倡观点烹调法。
5. 建立课改评价机制
学校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内部评价包括学校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及抽检;外部评价包括通过对学生发放和收集《满意度调查表》和召开会议的方式了解教学情况。改善学习课程内容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关注,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范的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试制度,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比重,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比重,有效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改革和规范本科课程教学过程。同时,学院制订课程管理及评价体系,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定期指导和管理。学院将课程建设工作纳入评价教研室教学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每学期期末,学院组织本科生对此门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课程评估的结果直接反馈给教师。
参考文献:
[1] 李萌. 从建构主义视角谈高校课程的价值取向[J]. 才智,2010(1):159
[2] 姚利民. 打破教学改革坚冰 创新高校教学方法[J]. 中国高等教育,2010(8):40-42.
[3] 浩歌. 教学方法改革何时突破重围?[J]. 中国高等教育,2009(6):1.
[4] 王晓茜,姜俊和. 建构主义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及其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06(8):17-19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ZD002)之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