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开过那条叫“大美”的走廊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956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烟雨中的塞外江南,回乌鲁木齐市的高速公路穿行在蜿蜒曲折的戈壁中,景色与之前所见又有不同,车内有种恋恋不舍所带来的淡淡伤感。12天在西域最绿的一条走廊上的自驾旅行,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天地有大美:绿洲以及环绕绿洲的雪山、沙漠、半旱草原……气候的多变及地理结构的巨大差异,不夸张地说,我们一天就能领略一种地貌之美。
  1.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乌鲁木齐—塞里木湖
  没想到在乌鲁木齐酒店房间的窗台上,看到了此行的第一个日出。从乌市前往赛里木湖的那个清晨,6点出头从12楼的窗口往外望去,天边笼罩着一层金黄色的光晕,柔和的阳光一点点散落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建筑上,头顶汹涌的云层慢慢散开,等待着城市的苏醒,也让我们有了好心情——阴霾的天气即将放晴了。乌鲁木齐是一座可以在城市中心的高楼上看日出日落的城市。回程时,也是在酒店的窗台上看到了此行最惊艳的日落。日落余晖照亮城市的屋顶、绿树、空地,然后慢慢褪去,城市华灯初上,高架桥上车水马龙,似是自然之美与都市繁华的蒙太奇切换。这种梦幻感好似这趟伊犁之行,充满了不可预知和惊喜。
  乌鲁木齐前往赛里木湖的路况很好,大部分是笔直开阔的高速公路,同行的乌市司机都说,在新疆高速公路上行驶是一种享受,仿佛能一直开到天边,而且高速公路收费也不算贵。在这种天地开阔之地穿行,刀郎、凤凰传奇这类节奏强劲、韵律简单的“最炫民族风”是最好的行车音乐,秒杀各类或文艺或摇滚的歌曲,保证司机与乘客在几个小时不变的戈壁风景中仍能精神振奋。
  伊犁地区最多的少数名族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白天赶路,拉条子是最好的午餐。一份西红柿拉条子,先上一碗面,再上西红柿洋葱炒蛋,拌着吃,面很Q很筋道,吃完还可免费再续一份。饭后每人赠颗蒜头。北方的朋友吃得津津有味,赞叹这蒜头有甜味,不辛辣。
  赛湖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454平方公里,水深最深处有86米,湖略呈卵圆形,湖的南面海拔2073米。它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美誉——大西洋暖流至此已是强弩之末,雪山融水与暖流形成的降雨共同造就了这个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新疆最大的高山湖泊。以塞里木湖为中心,涵括湖泊周围风光旖旎的山地森林和湖滨草原,便是景区。赛里木,在哈萨克语中为祝福之意;蒙语意为“山脊梁上的湖”,又称“三台海子”,因清代在湖的东岸设第三个驿站鄂勒着图博尔军台而得名。而“赛里木”的普通话发音,因与闽南语的国骂相近,多了一份搞笑的意思。有位伊犁的朋友打趣说,没想到在厦门学到的第一句闽南语就是伊犁名胜。
  进入景区先驱车绕湖一圈(约100km),满眼望去是白色的蒲公英、蓝色勿忘我,以及不知名的黄色小花。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不断变化的幽蓝湖水与远处的蓝天连成一片,语言和文字完全不足以用来表达被眼前美景所震慑的心情。
  在观看日出最佳之地扎起帐篷。帐篷的两个门一面朝大湖一面对雪山。如果不露营可选择入口处哈族牧民的毡房住宿。一个大毡房可以容纳20几号人。晚餐吃的是用炉头气罐煮的方便面,夜晚的塞湖十分寒冷,热热的面汤下肚,一夜好眠。早上5点50分起早等待日出,天光不断变化,太阳完全升起后,霞光打在树林上,淡金色的光芒打亮绿地,远处的雪山上,一缕日光照在上面,日照金山。
  2.北纬45度的狂紫浪漫
  霍城—伊宁
  离开赛湖,车子驶上通车不久的果子沟高架桥。这是全国首座公路双塔双索面桁梁斜拉桥,全长700米,高200米,气势恢宏,如一道飞虹凌空而起。车在高架桥上行驶,不时要与骑着马赶着羊群转场的哈族老乡同行。在公路上与一群群牛羊并行,在伊犁慢慢成为见惯不怪之事。可是,面对一边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代步工具,一边是古老的游牧方式,如此和谐共处的场景,仍让人有一种后现代的荒诞感。
  伊犁早晚温差很大,可谓一天四季。夜里在赛湖露营,用是零下10度的睡袋,清晨起来需要穿上厚厚的棉服,到中午却脱得只剩下清凉的夏装。尤其是太阳照射之处,干热难当,不过阴影处却又十分凉爽。下午两点多钟赶到“中国的普罗旺斯”霍城时,正是伊犁地区一天最炎热的时候。
  如果不是彼得·梅尔的《山居岁月》、《恋恋山城》,法国普罗旺斯山谷里的薰衣草田不会如此风靡全球,我们也少了对那漫山遍野的浪漫的渴望。打开地图,画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薰衣草三大区域: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伊犁霍城,都在北纬42~45度,海拔600米到800米之间的一块区域上。1964年,伊犁河谷开始引进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品种,现在,伊犁的薰衣草种植产量占全国95%以上。
  不过霍城的薰衣草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铺天盖地。我们来早了几日,还未到薰衣草的季节,田里薰衣草颜色参差不齐,土地集体与个人承包制度将薰衣草限制在一块块田里,所看到的也就是一个个足球场那么大的薰衣草地,没有想象中几百亩连绵一线、起伏错落的薰衣草田。但就是那一小片的紫色,也令大家兴奋不已,驻足拍照。
  从霍城很快就到达伊宁。伊宁是伊犁地区的首府,维族占了人口比例的将近50%。走在维族人聚集的街道,轮廓鲜明的脸,颜色鲜艳的着装,以及写着维吾尔语的商店,让你误以为自己来到了中亚。伊斯坦布尔也是维族人商店里最喜欢用的标签,他们偏爱土耳其的商品。
  在汉人街人民医院旁边的“艾勒咯斯尔”是伊宁很有名的民族餐馆。“艾勒咯斯尔”翻译成汉语是“人民的宫殿”的意思。餐厅果然犹如充满异域风情的宫殿,金碧辉煌,所有墙面、顶面、柱子、窗户全部都是雕工精美的木雕。在这里用餐的大多是穿着体面的维族人。一人点一份68元的套餐,就可以品尝维族传统美食,手抓饭、羊肉包子、凉粉、拌面、馕、烤羊肉串,和艾勒咯斯尔自制的酸奶和冰激淋。
  吃过晚饭到伊犁河碰运气。网上的攻略说,在那里常能碰到维族人在举行婚礼。与汉族人上午12点之前迎娶新娘的风俗大相径庭,维吾尔族的婚礼大都在下午举行,他们会在伊犁河边拍照留影。可惜我们没能沾染到新人的喜气,就跟其他维族人一起在伊犁河上看日落。因今年干旱,伊犁河的河水浅了许多,太阳在远处低低落下,水面波光粼粼,直到所有人都变成了剪影。   3.汗血宝马今犹在
  特克斯—昭苏
  特克斯县城是很好的中转站。离开伊宁前往“昭苏军马场”之前,可在这里休整;往返喀拉峻,也是很好的休息之处。
  与伊宁的车水马龙、人潮涌动不同,这是一座干净、安静且平和的县城。县城虽小但住宿环境都很不错,比伊宁的旅馆都来得干净,价格也公道。其因街道形式独特,城区规划奇异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八卦城”。据《特克斯县志》记载,特克斯的“八卦”雏形由南宋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长春真人丘处机布置。当年丘处机应成吉思汗的邀请前往西域,经过特克斯河谷时,被这里的山川形势所打动,于是布置这座八卦城。700年后的1937年,民国政府在特克斯设县,当时的伊犁官员邱宗浚(新疆军阀盛世才的岳父)来特克斯查勘,择地建城,因崇信《易经》便依据丘处机的原始雏形,按八卦原理完整规划了八卦城区布局。八卦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般,路路相通、街街相连。
  1996年取消道路上的红绿灯后,这里成了一座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回族女交警英姿飒爽地在交通高峰期指挥交通。车辆慢悠悠地在城里开着,连喇叭声都没有。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是鲜少听到的“少数”民族,如东乡族,待人接物友好而热情。在美食一条街上,两次光顾东乡族老乡的烧烤摊,吃烤肉、喝格瓦斯、吃手抓饭,也成了此行的美食记忆之一。
  从特克斯到“昭苏军马场”大约两个小时的路程。Google地图和路边的路牌都指向“军马场”已到,但绕了村子一大圈始终没看到马的影子。进村一问才知,原来村子的名字就叫“军马场”。闹了个大乌龙。好在遇到一位村妇,丈夫就在村子后方的马场工作,她给丈夫打了个电话,也为我们指了路,意外来到昭苏最大的马场。
  马场隐藏在山的背面。绵延不绝的山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绿草,一行人的心情顿时high了起来。昭苏是乌孙古国故地,传说古时的汗血宝马和彪悍出名的大宛马就出自这里。伊犁马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马之一,这里见到的马匹普遍比在四川和云南所见到的高大、强壮。这个季节正是马匹发情交配的季节,强壮的马匹被挑选出来,不断地驱赶,消耗他们的力气,再一匹匹驱赶进马厩与种马交配。从马场的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与山丹军马场一样,这个马场也曾经属于军队所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提供马源。随着骑兵从中国军队中的撤编,军马场也改为了马场,虽然仍是国营性质。很多马的身上仍然烙着“八一”字样,这些成年的马匹是否也如过去一样都要被撤销?
  马场工人热情邀请我们参观他们刚从国外引进来配种的阿拉伯马,也就是俗称的汗血宝马。走进马厩,被围栏里探出的马头吓了一跳。身高2米多,体重约1吨多的马,高大而强壮,马腿饱满而充满力量。直面冷兵器时代的终极坦克,有一点紧张和压迫感。不禁联想到历史小说中,中原步兵与骑着如此高大马匹的骑兵的正面冲击,感慨不已。当时的士兵要有多勇敢才不会丢兵卸盔转身而逃?也难怪冷兵器时代基本是由北而南建立王朝。
  拍完伊犁马,天色阴沉,远处乌云密布,有阳光打在雨上。雨水在强光的照射下结成了一片一片的云丝,而此处却挂起一道彩虹。彩虹才刚刚逝去,那边又听到一声惊叫:“快看那霞光。”顺声望去,有一缕天光穿透云层打在草原上,照亮一抹绿地,也照亮了心里。大自然果然才是最伟大的调色师。
  4.遇见就遇见,错过就错过
  琼库什台—喀拉峻
  喀拉峻本是此次伊犁之行的重中之重。早前在网上看到喀拉峻五色花海的照片,层次鲜明、色彩丰富的自然之作有一种召唤般的吸引力。离开宁静的小城特克斯,一路翻山越岭,小九曲十八弯的河水曲曲折折,百转回肠。峡谷里森林茂密,望眼一片绿色,黛绿、青绿色、浅绿,远处牧民家的炊烟为这幅山村油画增添了烟火气,也告诉我们,已经到达峡谷的腹地,与喀拉峻一壑之隔的琼库什台。
  琼库什台是个哈萨克牧民小村庄,若不是喀拉峻的五色花海,鲜少人知道它的存在。村子牧业人口相对集中,有73户人家,旅馆、商店、学校、卫生所、兽医站等一应俱全。这个天山半坡的小村子,是乌孙古道的北入口,也是一个集牧业、林业、矿业开采的中转站。据说,像这样有十数个固定房子的牧业村,在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内,已经算是相当大的一个村落了。每逢四五月份,随着春季开矿、拉矿以及牧人转场季节的到来,也是村子最热闹的时候。
  从琼库什台到喀拉峻,是这里一条非常经典的徒步穿越路线,也是在听说“喀拉峻景区因申遗暂不接待游客”之后的无奈之选。特克斯有路可直接抵达喀拉峻风景区大门,抱着“碰碰运气”想法的我们绕道琼库什台,希望可以从此地骑马或者徒步穿越,从后面进入喀拉峻。到达琼库什台已经午后,于是投宿哈萨克族人的木屋。
  爷爷带着三四岁的小孙子骑马而归。奶奶赶紧冲上去,把孩子从马背上抱下来,他腼腆地望着我们羞涩地笑了笑。阴沉的天果然下起大雨来。小孙子一点都不惧,直接冲到雨里,在泥地上耍起来。一身的泥泞但笑得好开心。
  围坐在毛毯上,喝着奶茶,吃着手抓羊肉和羊油炸制的面点“布尔萨克”,屋外的雨虽然停了,但泥泞的山路让翌日上喀拉峻的行程增添了些许不确定性。后来果然因为这场大雨,道路泥泞不适合穿越而无缘喀拉峻的五色花海。然而却因此邂逅琼库什台的宁静。和所有远离城市喧嚣和人群的小村子一样,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让我想起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
  没有照片上所见到的喀拉峻的惊艳;没有繁若星辰的漫天鲜花;也没有跌宕起伏的线条。却有如茵的夏草漫漫地铺满视线的尽头;舒缓的绿坡绵绵不绝,与雪山相连;哈萨克的毡房犹如雨后的草原滋生的白色蘑菇;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散步;雪山在阳光下烁烁闪光;哈萨克的男人们懒洋洋地在毡房外草地上闲聊,或遛着马;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起摔跤;女人们在一旁撮着毛线;就连牧羊犬也爱搭不理地趴在泥地上吹着清风。
  倒应和了鼓浪屿上一家很有名的咖啡馆男主人的名言:遇见就遇见,错过就错过。
  5.疑似烟雨江南
  恰西—唐布拉
  去恰西的路上,要经过一大片干热河谷。车窗外干燥的尘土四处飞扬,在强光下望去一片灰白色,毫无生气。人也跟着燥热起来。可是到达恰西时,却是另外一番天地。转场的羊群堵着进去村子的唯一道路,只能跟在羊群后面慢悠悠地挪步前进,小村子在群山环抱的腹地里,古树参天,绿水环绕,背靠雪山。   又到了下午四点多才开始吃午饭。哈族老乡在每道素菜里都放辣椒和皮牙子(洋葱别称)。主食只有馕。哈族人做的馕口感上远不如维族人做的好吃,硬又不好消化。
  在两边是山的峡谷里,取溪水边的平地安营扎寨。看到放养的山鸡,问什么价格。“100块一只,做好,大盘鸡”,哈族大妈带着口音回答。可是连吃了几日的馕、大盘鸡,实在只想吃点蔬菜、水果。帐篷搭好后,一行人爬山上顶看田园牧歌;一行人则忙着烧水做饭,拾柴火的哈族老乡一路走一路回头,心里一定想,这帮城里人的汉人在打什么主意?
  清晨到溪边取水,淙淙的溪水缓缓流淌着,四面绿山环绕,就这样坐在水边,望着高山白云,心中无限平静。简单的早饭过后,沿着小路蜿蜒走向密林深处,云杉林边散落着白色的毡房,远处的山林被空气染成淡蓝,像是绘画中的空气透视法,不同颜色、不同浓淡,标示出远近。恰西原本只是凑行程的安排,却有一种意外之美。在以“宽阔”、“大”为形容词的新疆,它的秀美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巴音布鲁克的天鹅湖本是此行的另一个重点。但是因为“申遗”天鹅湖整修,以及糟糕的天气,我们无缘九曲十八弯的壮观以及天鹅的优美身姿。是天公不作美吗?去伊犁前,都说新疆今年干旱,可这一路,进山就下雨,出山便日出。几处心心念念想看之地,因为各种原因无缘一见,就连花儿也不似往年开得那么多彩。然而,却又总是在不经意之地,收获意外之美。去唐布拉的路上,亲眼感受“风起云涌”四字大自然所做出的最完美诠释;出唐布拉时,在能见度极差的雾天,也有一种置身西方魔幻世界的奇幻感。旅游总要有这样既来之则安之的好心态吧,才能淡然享受当下。
  从巴音布鲁克去唐布拉走的是著名的独库公路。因为公路翻新尚未正式通车,一路上车辆很少。独库公路开凿之前,连接新疆南北的公路只有一条,从独山子到库车需绕道乌鲁木齐,要走1000多公里,独库公路的修建使得这段路程省去近半。但这段公路有一半路段是在海拔2000米以上,其中4座达坂(冰雪簇拥的高山)海拔在3000米以上。路上有一段很长的防雪长廊,可使悬崖上的崩雪翻落到公路旁的深沟去,保证行车的安全。尽管这样,塌方、雪崩、水毁等灾害多年来还是危害着这段公路。
  从零公里开始,一路盘山而上,经过防雪长廊,经过防风的铁栏,也经过厚厚的雪墙,在崇山峻岭、深川峡谷中穿行,直到乔尔玛之后路况才好起来。可以想见如果天气不好的时候,这段路有多么的危险。隔天,出唐布拉天气阴沉云雾缭绕,在能见度不足十米的情况下再次翻山,亲历了这段公路的艰险。
  进出唐布拉的路上,也不是只有艰难的路段。断崖的坡地上,有花有草,也有肥嘟嘟的旱獭,正眯着眼睛,悠然自得的晒太阳。旱獭是伊犁山中常见的科鼠动物,南北两山皆多,一只只圆滚滚的,憨态可掬。不似游人见到旱獭激动得恨不能抓一只回家当宠物养,牧人们并不喜欢他们,因为旱獭喜住在草原和高山草甸,打洞能力很强,会破坏植被,且啃食大量优良牧草,与牛马抢食物。
  到十里画廊时,下起雨来,烟雨中的唐布拉如画如屏,层峦叠翠,像是一幅江南水墨画。可是这里明明是新疆啊。
其他文献
从厦门出发,行车到漳州地界要经过九龙江的江东大桥。一旁另一座始建于宋朝的古桥,原名虎渡桥,它正是林语堂写过的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漳州的‘虎渡桥’,青石砌成的大桥墩子上,架着整块的三尺见方两丈多长的大石梁,一根根并排,一组组衔接着,连接着几十丈宽的江岸。这么厚重的石头,当初是如何安放上桥墩去的,我至今仍然不解。”  一些小村落红砖居点缀在绿色的蕉林间,当结满柚子的树林越来越多,不过一个半小时的车
期刊
廖伟棠,诗人,摄影师。家在香港,云游四海。著有诗集《野蛮夜歌》、散文集《衣锦夜行》等十余本。  曹疏影,诗人、作家,哈尔滨人,曾居北京、意大利,现居香港。著有诗集《金雪》、散文集《虚齿记》、童话小说集《和呼咪一起钓鱼》等。  “双游记”,诗人之笔与诗人之摄相遇,永结忘情游,相期此人间。  没有一个摇滚乐迷能不去一次利物浦朝圣,因为这里诞生孕育了世界最伟大的摇滚乐队Beatles;也没有一个当代艺术
期刊
去年,36岁的英国摄影师阿列克斯·马斯塔德(Alex Mustard)潜入冰岛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hingvellir)的大裂谷湖底,这里是北美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的分界线,在80英尺深处拍摄了一组让人惊叹不已的水下照片,对于没有机缘了解神奇水下世界的大多数人,地面上的大裂谷一样壮观,它被炽烈的火山撕开,从空中俯视,犹如地球一道美丽的“伤疤”,冰岛人认为那些神秘的精灵也住在这里。  裂谷下潜水  从
期刊
如今的城市,地标性建筑越建越高,一个台北101大楼就将城市景观扩大了一圈。但无论怎么扩大,无非是登高望远,肉身还堕在喧嚣的城市里不得动弹,无非念一句“心远地自偏”自欺欺人。其实,在台北想要体验真正的山居秋暝十分方便,台北近郊的北投和乌来,就因为结合温泉、历史、自然与人文等丰富元素,加上交通便利,成为这个秋天泡汤悠居的绝佳去处。只需轻松驱车一小时,便能从都市走入自然山林,离尘而不离城。  日治时期的
期刊
暑天里,全国各大山门的游客多了起来。  我若久不进山,身心至少要缓冲一会儿,才能从城市调频到山野,不会被一片落叶拂面惊到,不会被莫名的虫子骇到。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所著《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一个术语:自然缺失症,本意是探讨很少接触到大自然的儿童心理问题,我觉得放在成人中同样适用。如果过分沉溺于社会生活,丧失对自然的感知力,人恐怕会异化而不自知。从这一点看,山与人的关系是极其亲密的隐语,不仅可健体
期刊
国际的盛会,贸易的金桥——一年一度的9.8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将又一次来临。在这个宾客云集的国际贸易平台上,厦门和世界的目光欢喜相遇,以无限的温馨和盛情铺开了辉煌之旅。而辛勤忙碌在此舞台上的“9.8服务大使”作为厦门旅游业的一道绚丽风景线,正日益为人瞩目。  厦门旅游业的亮丽风景线  9.8投洽会是厦门市每年最重要的一次经贸盛会,为了做好9.8参会嘉宾的接待服务,自2005年起,根据省
期刊
动身前先来听一听这些人和植物园的故事吧!是的,植物园里有故事,而且不止有观赏动植物这一种玩法。高级园艺师陈恒彬老师34年前从植物园隔壁的厦大植物学毕业,现在他在这里工作了10年,他眼中的植物园在夜幕笼罩下舞动着植物的剪影;喜欢学习、认识植物的慧明,从2010年开始去往植物园拍照九十多次,用相机记录、欣赏植物的姿态;植物园里还有这样一个亲子团,孩子们在妈妈的鼓励下用画笔来和植物对话,“玩”出了一本绘
期刊
连城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在闽西兼具自然风光与文化内涵。境内冠豸山与闽北武夷山合称“丹霞双绝”,而客家人在这块土地近千年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迥异于福建其他地方的面貌与风俗——培田古民居庭院齐整;“九厅十八井”曾是流行的建筑制式;“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古人的智慧与活动延续至今,为外界提供了一个注视客家族群的绝好窗口。  培田古村落  培田村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西南部,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
期刊
便当是个舶来词,就是日语的“弁当”,在岛内又称为“扁东”(闽南话)。但其实,宋代便有“便当”一词,意为便利,作为名词的便当其实是出口转内销的典型,大致相当于大陆的盒饭,但台湾人吃盒饭也能吃出文化,却是因为便当不是一般的盒饭。  我去阿里山时,接受过奋起湖大饭店董事长林金坤老先生的招待,虽然只是盒饭,但那一铁盒便当的丰盛与富足让人受宠若惊——既有猪排又有大鸡腿,实在让人怀疑是加了料的。后来我才知道,
期刊
闽西山区作为曾经的革命旧地,是中国红色旅游主题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大革命失利后,中央红军从城市转入农村,闽西山区进入历史叙事的大语境,既为毛泽东朱德等革命领导者提供栖身之所,也成为他们“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念的试验田。  行走在龙岩,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古田会议吹响了红四军回师江西的行军令,长汀苏维埃政府的政权小模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瞿秋白在罗汉岭洒下英雄血……战争历史并未远去,它留下痕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