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手稿(上)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闻一多的手稿,是一份有历史价值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据统计,现存手稿178种,约9021页。从时间上说,包括了从1919年元旦至1946年的作品。内容有新诗、杂文、文学论文、古文字研究、日记、书信,还有不少读书札记、报告提纲、文章片断,确有琳琅满目之盛。
  学习作家怎样写文章,如何改文章,直接读他的手稿,是个好办法。不言而喻,研究一个作家,更应该读他的手稿。闻一多的手稿,特别值得重视,还因为闻一多生命的最后几年,也是他一生的最光辉的几年,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中,发表演说、文章都不自由,读其手稿可更见其思想光辉。闻一多由于突然壮烈牺牲,他的曲折发展的思想历程,自己还没有系统总结,庞大的研究计划突然中止,不少文章没有最后完成,读其手稿才能更全面地了解闻一多。现在的《闻一多全集》,是在解放前编定、出版的。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不少珍贵资料尚未收入。我这篇文章侧重于对《闻一多全集》尚未收入的珍贵的手稿,作一些初步考察。
  
  《仪老日记》值得重视
  
  闻一多的手稿中,保存着《仪老日记》一种,共39页。这是他在清华学校学习时写的。时间从1919年1月1日至1919年4月14日,要了解五四运动前夕闻一多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这是重要资料。
  《仪老日记》,工笔正楷,写得象字帖一般。文若其人,字若其人。读其日记,可想见当时的闻一多生活、学习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这段时间里,正遇期末考试,学习紧张。从1月20日到24日考国文、英国文学、文学史、统计学、修辞学、历史等课。历史课还有课外作业,每人写一篇读书报告。闻一多的选题为《明代燕京城市之沿革》。他除了在清华图书馆中搜集有关资料外,还利用寒假有空,乘火车进城到京师大学堂查阅有关文献,并且主动找教员辅导。闻一多动笔很勤,作《病松诗》、《清华体育馆歌》、译《波兰千年进化纪略》、作《读关睢章记》、英文《二月庐漫记》。他读书更广:《天演论》、《文选》、《史记》、《旧约轶事》、《古文辞类纂》、《清诗别裁》、《英文名家诗类论》。2月10日的日记说:“枕上读清诗别裁。近决志学诗。读诗自清明以上,溯魏汉先秦。读别裁毕,读明诗综,次元诗选,宋诗钞,次全唐诗,次八代诗选,期于二年内读毕。”可见,闻一多读书很有计划。
  闻一多朝气蓬勃的刻苦的学习精神,令人感动。清华当时有演说课。1月4日的日记写道:“近来演说课练习渐疏,不猛起直追恐便落人后”。过了两天,他又写道:“演说降到中等,此大耻奇辱也。”这一句话就说明闻一多要求自己十分严格。他并不是光在日记上发一点感慨而已。紧接着,1月7日,他就到钟台下练演说八遍。1月9日又记:“夜出外习演说十二遍。”经过这样的练习,当然熟练一些了,但他仍不放松。1月10日的日记说:“演说果有进步,当益求精至。”北京的一月份,天寒地冻。闻一多却在1月14日,“夜至凉亭练演说三遍”,后寒不可禁,才返回宿舍。但是,回到宿舍,仍不罢手,又“温演说五遍”。第二天,又记“习演说”。经过这样的刻苦练习,他的演说有了进步。我们都记得,闻一多以后在昆明的民主运动中对群众发表演说,说理清晰,感情充沛,具有动人心弦的魅力。他从小苦练过演说,当然也是他以后演说成功的一个条件。
  五四运动前夕,新思想不断传来,冲破了清华学校的一潭死水。闻一多读了《天演论》,十分兴奋,称赞它“辞雅意达,兴味盎然,真译之能事也。”他这时已经看出了封建传统思想不得人心,记述了当时清华的“孔教会败腐不足数”。他急迫地寻求新思想,所以对新的东西,都感兴趣。比如当时清华讲圣经,他也去听,想考查圣经能否“检点身心”。但他善于独立思考,称圣经“虽异于儒书,且多近不经”。闻一多当时是《清华学报》的编辑,他在日记上记录了繁忙的编辑工作。原来,他在清华发表了不少旧体诗、文言文,颇享盛名。3月4日的日记明确说:“学报用白话文,颇望成功”。
  在这段时间里,闻一多为演剧化了不少精力。实际上,这是他接受新思潮的实际行动。作为一个学生,他也遇到过参加社会活动和读书在时间安排上有矛盾,也曾想过多读书少做事。但他与周围的同学讨论后,毅然决定:“作事时仍可读书”。他把这一点看成“此事一生关键,未可苟且”。可见,闻一多十分重视热心为同学服务。他参加了清华学校的新剧社,是该社负责人之一,还准备组织北京学生新剧联合会。在新剧社,闻一多参加了集体编写《鸳鸯仇》、《巾帼剑》等剧,参加了《是可忍》、《生死趣》的演出活动。他们还进城到第一舞台公演。除了考试期间外,他的戏剧活动十分繁忙。“从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二日凡十七日,剧事最烦,日不暇给,无日记。”4月9日又记:“数月以来,奔走剧务,昼夜不分,餐寝无暇,卒底于成。不贻讥于人,亦滋幸矣。”由于他热心公益,同学赞扬他“精神上的忍耐与躯体上之忍耐俱全”。闻一多在五四运动前夕对时代潮流有敏感,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可贵的特点。
  
  最初写的新诗
  
  闻一多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写新诗的呢?他最初写的新诗是怎么样的?要了解这些有意义的问题,就得到他的手稿中寻找答案。闻一多手稿中有两件宝贵的材料:一是他在清华学校时的一个作文本,内有新诗《观雪》一首;二是他自己编了手抄的《真我集》,录存1920年至1921年间写的新诗15首。
  这个作文本上共有三篇作品。第一篇是用文言写的《做官邪议》。这篇文章批判封建官僚们“积习既深”,所以,“五四之事,似足以惩,而鼠窃狗偷不稍戢也”。“夫官之邪非今日而然也”,要解决这个问题,闻一多认为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欲正官邪,宁徒托空言之能为功,必锄发火焚而已耳。”第三篇是用文言文译的《点兵之歌》。这首诗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同情士兵的不幸遭遇。为什么用文言译诗呢?闻一多在小序中说:“以白话,或可得其仿佛,文言直不足以言译事矣。而今之译此,犹以文言者,将使读原诗者,持余作以证之,乃知文言译诗,果能存原意之仿佛者几何;亦所以彰文言之罪也。”但是,闻一多的翻译是努力的。他译这首40行的短诗,“四日而毕,诚已呕尽心血矣。”第二篇是新诗《观雪》。这首诗被教员加了不少双圈,后面还加了批语。闻一多后来把这首诗抄入《真我集》,改题为《雪》。诗的末尾又加了一段说明:“有一次作文课底题是赏雪歌,我就试了一首白话诗。×××先生底评语讲:‘生本风骚中后起之秀,似不必趋赴潮流。’真是可笑,特地把他录下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在清华学校写新诗,国文教员也竟然贬之为“趋赴潮流”,可见闻一多写新诗,也是与当时的传统势力的一个斗争。《雪》未注写作日期。他手抄的《真我集》是按时间为序编排的,并且大都注明写作日期。根据这种情况,《雪》大致写于1920年5月以前。
  《雪》,思想深刻,构思精巧,绝非无病呻吟的“赏雪歌”可比。作者描绘了“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如同“死人一层殓衣”似的包裹着世界,它却盖不住“屋顶上的青烟缕”。他进一步歌颂这一缕青烟,正是“诗人向上的灵魂”,“高视阔步的风霜蹂躏世界”,这仿佛成了世界的希望,于是大家欢呼道:“和平到了,奋斗成功了!这不是冬投降的白旗吗?”我们可以想象到,作者写这首诗时,中国正是冰封雪飘的寒冷世界。他希望成为一缕青烟,突破寒冷,永远向上,给这个世界以温暖和希望。这反映了五四时期进步青年要求突破封建的枷锁,抒发了他们决心改造中国的信心和勇气。
  《真我集》抄存的新诗,共有十五首:《雨夜》、《月亮和人》(1920.11.14.)、《读沈尹默<小妹!想起我的妹来了>也作一首》(1920.11.16.)、《雪片》、《率真》(1921.5.14.)、《朝日》(1921.5.12.)、《雪》、《忠告》(1921.5.14.)、《志愿》、《伤心》(1921.5.17.)、《一个小囚犯》(1921.5.15.)、《黄昏》(1921.5.22.)、《所见》、《南山诗》(古诗今译)、《晚霁见月》(1921.7.)。这些诗末尾,原注有月、日,年份是我根据诗篇排列的次序加上的。其中《雨夜》、《雪》、《黄昏》、《月亮和人》(改题为《睡者》)选入了《红烛》,都经过经心修改。
  这些诗可说是试笔之作。其中特别应提出来的是《一个小囚犯》。这诗虽未收入《红烛》,但保存着用钢笔写的草稿,以后又用毛笔重新抄过,这表明作者颇重视。它描写家长为了爱自己的孩子,把他整天关在屋子里。孩子忽然听见要求解放的歌声:
  
  “放我出来,
  这无期的幽禁,我怎能受得了?
  放我出来,把那腐朽渣滓,一齐刮掉,
  还是一颗明星,永作你黑夜苦途底向导,
  不放我出来,待我都发了酵,更醉得昏头昏脑,
  莫怪我撞破了监牢,闹得这世界东颠西倒,
  放我出来!”
  
  这首诗以孩子的口吻,写他听到这歌声之后,强烈地要求“放我出来”的思想感情。但是,家长仍横加阻拦,责问他唱歌的人在哪里?于是:
  
  “从此以后,我便天天站在窗口喊:
  ‘唱歌的人儿,我们俩一块儿出来吧!’
  不晓得唱歌的人儿听见没有。”
  
  闻一多感受到当时黑暗现实的压抑,要求个性解放,但还没有找到出路。“放我出来!”这是闻一多喊出的声音!当然,这首诗无论从思想的深刻,还是艺术的成熟来说,和鲁迅的《狂人日记》还不能相提并论。但是,这说明了闻一多在五四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与鲁迅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我们联系闻一多当时生活的具体环境一一清华园,联系到当时清华学校的主持者制止学生参加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我们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到,闻一多的“放我出来”的呼声,可以说是五四运动中清华学校先进学生的共同的战斗口号。
  “五四”以后,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年青的闻一多的心里,更为发展。《朝日》就称颂“作工”的人为“骄儿”。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朝日:
  
  “偷偷地走到各个窗子前来,
  喊他的睡觉的骄儿起来作工。
  啊!这样宁静美幻的睡容,
  他那里敢惊动呢?
  他不敢惊动,只望着他笑,
  但他的笑散出热灸的光芒。”
  
  这首诗构思新颖,思想深刻,值得称道。
  闻一多把自己最初写的诗题为《真我集》,富有深意,即在艺术上要求抒发真实的思想感情。《月亮和人》歌颂睡着的人,因为不存虚伪,就有“自然底真美,这是何等的美!”《忠告》一诗,是写对月亮的“忠告”,即圆也美,缺也美,只要不躲在乌云后面,露出本相就是美。从这点出发,年青的诗人在艺术上很早就要求有自己的独创性。如《率真》痛骂鹦鹉式的人云亦云的诗人:
  
  “咦!鹦哥,鸟族底不肖之子,
  忘了自己的歌儿学人语。
  若是世界上哪里去找音乐呢?”
  
  这些诗句对雕琢阿谀、迂晦艰涩的封建文艺是鞭辟入里的批判。闻一多的诗一开始就显示了批判的锋芒。他高呼:“看着现在这牢狱的世界里无事不是痛苦”。可见编写《真我集》中的“我”,已经是受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浪潮的影响的新时代的青年。
  《真我集》在诗的形式上,注意努力摆脱旧诗词的束缚,只是偶尔还见到留有痕迹。诗句参差不齐,用韵也无严格要求,写的是当时流行的自由诗。这为我们研究闻一多诗歌创作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从研究律诗看闻一多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
  
  1921年12月,闻一多在清华文学社作报告:《AStudyofRhythminPoetry》,可译为《诗的格律研究》。现存英文的详细提纲。这篇报告,讲了十个问题。从诗歌格律的一般理论、外国诗的格律,最后落脚到中国诗的格律。1922年3月,闻一多又写成了《律诗底研究》。它分七章,二十一节,现存手稿。这可能是五四以后最早用新的方法研究中国诗歌格律的长篇著作。
  新诗刚诞生时,象胡适那样的诗人,实际上仍受旧诗格律的束缚,就象刚放大的小脚。闻一多在评论文章中强调指出,新诗应该摆脱旧词曲格律的羁绊。胡适从买办阶级立场出发,否认新诗应该建立起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新形式。闻一多斥之为“诗的自杀政策”。以后,郭沫若的诗以火山喷发式的爱国激情,突破了中国古诗的旧腔旧调。闻一多对此作过很高的评价,但又指出,他的诗“洋气重”。他说:“今之新诗体格气味日西。如《女神》之艺术吾诚当见之五体投地;然谓为输入西方艺术以为创倡中国新诗之资料则可,认为正式的新体中国诗,则未敢附和。”“为郭君计,当细读律诗,取其不见于西诗中之原质,即中国艺术之特质,以溶入其作品中,然后其结果必更大有可观者。”闻一多提出建立“新体中国诗”,即具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新诗,这是新诗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了促使新诗健康发展,闻一多开展诗歌理论的研究。过去对闻一多的评论,常有过分强调他受外国诗的格律的影响,其实并不全面。《律诗底研究》可以证明,闻一多努力借鉴外国关于诗歌格律的理论,以便总结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他注意的中心,还是要使新诗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尽管他当时没有能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但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在理论上、创作实践上都作了努力,积累了经验,十分可贵。所以,《律诗底研究》不但是研究闻一多的重要材料,而且是中国新诗史上的宝贵文献。
  闻一多为什么要研究律诗?他认为,“律诗为中国独有之体裁。”所以,“律诗能代表中国艺术底特质,研究了律诗,中国诗底真精神,便可探见了。”而且,“律诗兼有古诗,绝句,乐府底作用。学者万一要遍窥中国的各种体裁,研究了律诗,其余的也可以知其梗概。”在新诗刚诞生的时候,莫不痛诋旧诗之束缚,律诗当然更被指摘得“体无完肤”。闻一多却能这样提出问题,表现他在理论上有胆有识。
  这篇著作的中心,是探讨什么是中国诗歌的特质。闻一多是从剖析律诗来解答问题。他认为中国的律诗有一般的抒情诗的特点,即简练、紧凑、整齐、精严。这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抒情诗所共有的。但是,律诗里又“有个中国式的人格在”。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他认为,“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其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中国底这两种艺术的美可说是均齐底美——即中国式的美。”形成这个特质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先民观察了整齐的现象,于是影响到他们的意象里去,也染上整齐的色彩了。”闻一多举了以易经为代表的哲学思想,是有变异的均齐;伦理观念也与均齐相联系;文字构造也大多均齐;甚至生活环境的布置也重均齐。所以,他得出结论:“均齐的美在中国艺术品中表现得最圆满”。
  其次,他提出“浑括”是中国文学的又一特色。所谓“浑括”,是指律诗“内含之物必多。然律诗不独内容多物,并且这些物又能各相调和而不失个性。”这是指诗歌内容要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三是“蕴藉”。“蕴藉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谓欤。”指的是诗歌的表达方法,重含蓄,忌刻露。
  四是“圆满”。“凡律诗之组织、音节无不合圆满主义者。现在对隅平仄诸部分可谓至美尽善,无以复加”。
  闻一多讲的中国文学的特质,实际上也是他指出新诗应努力的目标:诗要写得整齐、精炼、含蓄,这样才符合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当时的新诗创作,正是存在着不整齐、不精炼、不含蓄的弊病。闻一多敏锐地认识到,只有重视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改变这种情况,使新诗健康地发展。
  正确的理论指导能促进诗歌创作的发展。闻一多自己诗歌创作的发展道路,就是很好的证明。他对新诗提出了这个要求,“取其不见于西诗中之原质,即中国艺术之特质,以熔入其作品中”。要具体地把握什么是“中国艺术之特质”已属不易,还要“熔入其作品中”,当然更为困难。闻一多自觉地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刻苦的艺术实践,在1922年秋,诗风发生明显的转变,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他在说明自己诗风转变的原因时写道:“神洲不乏他山石,李杜光芒万丈长。”(待续)
其他文献
古旧书摊何处寻?新店屹立冷森森。柜内店员自笑语,“城外”读者空高音。文化胜地购书难,武将长镜辨名真。惟愿华更灿烂,围解书多尽欢欣。  以上是我最近在北京逛了仅有的几个旧书店以后写的一首打油诗。现在买新书不易,买旧书更难。诗中提到的“武将长镜”,指军用望远镜。  北京的旧书店减少得太多了。过去,琉璃厂、东安市场、西单商场、隆福寺(恕我这里沿用旧名,因写的是过去),出售旧书的店、摊鳞次栉比,细逛,半天
期刊
如果一个领导人说的话,别人不能按照自己心里想的,表示赞成还是反对,只能“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史记·刘歆传》),那么,这个领导人一定是脱离群众,会把事情搞糟的。  毛泽东同志历来反对盲从,反对“开口闭口‘拿本本来’”,“以为上了书的就是真理”(《反对本本主义》)。但是,林彪、“四人帮”却故意制造现代迷信,鼓吹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句句是真理”,“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要“闻风而
期刊
书的魅力    医院里有个规矩就是病房要保持整洁。可是我一住进来,书呀杂志呀就源源而至。开头,护士很奋斗了一阵,把书装在抽斗里,可是离开书我无法生活,随手又把书摊满桌面,再说书愈来愈多,抽斗也塞不下了。后来,大概觉得我这毛病没法治,也就默然允许了。谁知一个、两个、三个、……护士,对我那几罗书却发生了兴趣:有的站在那里翻看,有的借去阅读,书改变了医院的神圣制度,可见书的魅力之大矣哉!当然医生也时常劝
期刊
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了纪念国庆三十周年,已选定书稿25种,作为献礼书,努力做好它们的出版工作。  在这25种献礼书中,汉文的5种,维吾尔文的8种,哈萨克文的6种,蒙文的4种,还有2种是汉维、汉哈对照的画册。其中20种是当地的创作,5种是名著的翻译。  部分书名如下:《新疆简史》,《胡杨萧萧》(汉文长篇小说),《战斗的年代》(维文小说),《深山新貌》(哈文小说),《福乐智慧》(汉文),《江格尔传》(蒙文
期刊
出版史料丛谭之一    巴尔扎克生于1799年5月21日,今年是他诞生一百八十周年。这位被恩格斯誉为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家,虽然已经辞世快一百三十个寒暑了,但他仍然活在全世界广大读者的心里。他毕生惨淡经营的《人间喜剧》已经成了世界古典文学的宝。  巴尔扎克在中国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建国三十年来,光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的巴尔扎克的各种作品,截至1979年4月为止,总数就达二百万册(部)。今天,在喜欢阅
期刊
中国字,声音上说是单音字,形体上说又是方块字。但两者是相互有关系的,如属拼音字,它亦就不会成为方块字了。  说方块字,从汉字的发展历史上看,亦不准确,块则有之,方则未也。因为它是若干横、竖、点、勒、转折的笔划构成的,字为一形,少者一划,多者二三十划。因为它是独立成字的,不管是多少划,所以成块。汉字一开始就是块,因为是单音字,它不能不块。至于块的形状,甲骨文是多边形;金文亦是多边形,转折处则是浑圆的
期刊
与林大中同志商榷    《读书》第一期林大中同志的《“控诉文学”及其他》,基本上否定了刘心武同志的小说《醒来吧,弟弟》。读完之后,颇为彭晓雷鸣不平,有一些意见同林大中同志商榷。    弟弟是“自相矛盾的概念复合物”吗?    林文认为,弟弟的内在性格很不统一,“沉睡的人不可能清醒,更不能对任何事情认真。……弟弟却既沉睡,又清醒,认真”,因而是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复合物”。  弟弟的形象果然如此吗?非
期刊
弁言    躬逢“四害”,书亦遭灾。劫后检存,所余无几。夜深偷读,颇有遐思。结绳以记,藏之野墓。“四害”既除,乃稍加整理,名之曰:《劫余书屋散简》。今公之于世,一以示不忘十年长夜,一以庆旭日又复东升。    不怕神威与内心自由    据说,伊壁鸠鲁曾经强烈地吸引过马克思。因为这个哲学家有一个奋起反对宗教压迫的“能动的原则”:    “不惧神威,不畏闪电,  也不怕天空的惊雷。”    比起陈阿大之
期刊
冯骥才同志的《雕花烟斗》前些日子被评为一九七九年优秀短篇小说之一。作品中关于花农老范对画家唐先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包括他的画和雕花烟斗)赞不绝口的细节描写,很耐人寻味。  比如谈到唐先生的画,老花农说:“您的画印出过画片,俺见过,画得美呀!”  又比如谈到唐先生雕刻的烟斗,老花农更是连声赞叹:“美,美,美呀!”  冯骥才在作品中对唐先生的画没有详加描述,可是对那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雕花烟斗,却有大段的
期刊
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这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一句名言。诗多夸饰,对于这句名言,我总觉得只是诗人的一种夸张,它对于理论的意义和作用未免有点轻视。如果理论深深植根于生活,正确地反映和总结了生活中本质的东西,那也会同生活一样,永葆它的青春,而且会高于生活,比起生活之树,会更为光彩夺人。这个想法,我在读了王若水同志《在哲学战线上》以后,则更加坚信不疑了。  王若水同志是知名的哲学家。《在哲学战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