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等教育要为中原经济区培养大批的信息化人才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需要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量的变化,更需要质的飞跃。信息产业独有的高成长性、高渗透性及高智力密集性等特性使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然而,河南信息产业发展的滞后与人才培养的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促进河南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已成为河南高等教育新的使命。
  
  一、信息产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由于信息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渗透性、智力密集性以及产业关联程度高等特性,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信息产业的高成长性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倍增器”。信息产业已成为各个国家或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一方面,信息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以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下一代互联网、系统集成以及软件技术服务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创新动力和活力依然充足。在西方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至65%,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占25%至40%。近10年内,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已经有2500多种,信息产业的销售额早已超过了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业。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具有倍增性。尽管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复制成本却很低,这使信息产业得以低成本扩张,迅速开拓新的业务和市场,不断扩大其规模。信息产业的高增长及具有的放大作用将有力地推动中原经济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不断扩大其经济规模。
  第二,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成为中原经济区内产业升级的“助推器”。高渗透性是信息技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一方面,信息产业通过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其能源消耗,不断增加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优化传统产业供应链,大大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生产方式转化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两周缩短为两个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在福特的产品中,电子系统占整车价值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现在的25%甚至更高。另一方面,信息产业通过向其他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催生了一些“边缘产业”,如信息产业带动了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化与升级不仅是提高河南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目前,河南的第二产业占GDP的一半以上,居主导地位,但大都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借助信息产业加快河南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第三,以智力、知识密集型为主的信息产业发展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转化器”。信息产业是知识产业,其资源主要是知识技术和思维,是以脑力劳动为重点的大量知识、技术的开发,有别于传统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知识密集性决定了其高创新性。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如半导体、卫星通信、计算机、光导纤维等都体现了其高强度的创新性。此外,信息产业具有手工业和传统产业不可比的高效生产率,现阶段我国手工业、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比例约为1∶1∶100。
  近些年来,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河南,工业化步伐加快,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食品加工、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加工等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这些以能源、原材料或初级加工为主的行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到70%。这意味着,河南经济的增长是以大量耗费资源、耗费廉价劳动力、耗费生态环境为主的粗放型工业化。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经济规模的扩大,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弱化,这种模式将无法持续。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力度、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以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成为河南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短板”现象:信息产业的落后
  
  近年来,河南信息产业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2008年,河南省电子信息行业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全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9亿元,同比增长25.41%,大大高于全国14.7%的平均增长率。其中,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1亿元,同比增长38%,为同期全国平均增长率的3倍左右。软件产业迅速兴起并粗具规模,全省软件行业销售收入6年来增长了近9倍,到2008年达到77亿元,同比增长35%。同一时期,全省通信业务收入达377.87亿元,比2007年增长8%。
  然而,相对于发达地区,河南信息产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也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产业规模较小。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2008年河南省的总产值为138.94亿元,而在同一时期,东部的江苏省和上海市的信息产业产值分别为5885.28亿元和2272.89亿元,分别是河南的42.4倍和16.4倍,同为中部的湖北省也达到269.03亿元,几乎为河南的两倍。2008年,河南省的电子制造业总产值在中部省份中的份额为12.76%,但仅占全国的0.49%。信息产业规模小,不仅使其对河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而且使其难以形成集群优势,造成上下游的配套产业链不完整,在承接国内外信息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劣势。
  二是信息产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技术资源薄弱,企业创新能力较弱。虽然近几年河南的企业研发费用不断增加,但仍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河南省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0.61%,而江苏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77%和1.54%,几乎是河南的3倍和2.5倍。研发投入的不足造成河南信息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较慢,竞争力不强,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以及产业快速升级带来的冲击。
  三是信息产业人才紧缺。2008年,河南省和江苏省从事信息产业科技活动的人员总数分别为19.6万人和47万人,这意味着江苏省投入信息产业科技活动中的人员是河南省的2.4倍。这仅仅是按照绝对数据核算,如果考虑到河南有1亿人口,按照每千万人中从事信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河南产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是难以想象的,其中信息类专业技术人员更是缺乏。2007年,河南从事信息类专业的技术人员为1.83万人,而在2006年黑龙江省从事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人员就已达到7.85万人,为河南的4.3倍多。如果按照每千万人核算,两者的差距将会更大。人力资本投入与积累是产业发展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信息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河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短板”现象:软件和电子商务教育滞后
  
  尽管“十一五”以来河南高等教育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然而,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产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滞后,依然严重阻碍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制约了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是信息产业人才培养规模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信息人才的培养大致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专业信息人才。2009年,河南省有本、专科在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近9万人,每年毕业2万多人,而同一时期,本、专科在校生总计接近137万人,仅占总人数的6%。尽管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依托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设立的,但作为培养软件领域的专业人才,至2009年,河南仅有12所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占河南高校总数的15%,且招生规模有限。二是通过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为信息产业输送信息类人才。尽管大部分高校都设有电子商务专业,但随着高校扩招增幅逐步下降,本、专科招生规模趋于稳定。然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继续大幅增加。调查表明,国内65%的中小企业急缺电子商务人才。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有关人士表示,未来3年内,中国的B2B市场将保持超过100%的高速增长。在“十二五”期间,河南省信息产业年增长率将超过25%,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3500亿元,这需要大量的信息产业人才才能支撑产业的高速发展。人才的供需缺口巨大。
  二是培养模式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一方面是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河南信息产业在高速发展,企业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是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就业困难。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方面,高校的培养模式不合理,使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虽然河南的部分高校已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但由于种种原因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滞后于社会发展。目前,河南省内高校无论是“厚基础、宽口径”还是“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上都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不仅注重员工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还非常注重员工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其他方面的素质,因为这些素质影响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高校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于校内外的实践教学。一方面,不重视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的需要。再加上学生对实践课程不够重视,导致现有的实验设备实际使用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不重视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由于河南的信息产业发展相对薄弱,企业规模偏小,高校与软件企业产学研合作相对较少,致使部分高校尤其是新成立的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环节往往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这种实践教学比较分散且临时性强,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此外,部分企业担心学生实习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不愿意甚至拒绝接收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只是“走马观花”,无法得到相应的技能训练,影响了校外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提升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质量,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是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信息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匹配。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专业应加强与企业的全面合作。一方面,按照企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及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在高等院校或职业学院的信息类专业中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挑选学生,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创建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另一方面,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使包括学生在内的高校人员参与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实施CDIO教学模式,提高信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借鉴、导入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产品、流程、系统生命周期工程项目的工程教育方法,是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个人的职业道德、学术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
  三是改革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一方面,注重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级信息管理人才。在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中,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管理类骨干课程列为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将IT技术类相关课程列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专业的必修课。培养既懂信息化技术,又了解行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方式,且具有将两者综合应用的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微观层面中“低端”人才的培养,通过引导,使学生树立从“低端”人才做起的决心。大力发展河南的信息类职业教育,增加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普及人才的培养。
  四是创新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管理模式,促进信息化人才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采取全日制、半日制、夜校等多种在校内的教育或培训模式,而且也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学习交流、远程教育等方式为在职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掌握新技能、新方法提供条件。继续教育学院和行业协会、企业团体等紧密结合,开发适应实际需要的专业课程,经过考核合格,可以向学生或接受再教育者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或学位。
  五是加大政府投入,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为信息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尤其是政府财政的支持。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和专项奖学金,对高校与企业共建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和培养项目给予高校一定的资金扶持;可以设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项资金,鼓励青年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工程项目;可以鼓励企业到高校设立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将其投入基地的费用和承担的培养费用,在税前予以扣除,以推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韩德超系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责编:路 童
其他文献
心理素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了解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才能有目的地寻找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正】 设置城市建设管理法学专业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建设管理法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新的专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市场经济
现在的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中坚,从潜科学角度可称其为“潜领导”.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是合格干部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面临着培养和建构大学生政治思维的繁重任务.思维内容以政
摘 要:高校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的传承与创新,正确处理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关系,整合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系,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梳理凝练,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密切社会联系发挥辐射示范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校校园文化在社
成渝经济区作为国家西部核心地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经济区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基础,是西部12个省市区3
100年来,人们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其中的优秀成果不仅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唤起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也有少数研究呈现出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作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苦干实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把提高政治能
知识型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是当前社会探讨的一个问题。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观点,利用行动研究方式的思想,结合软件企业的知识管理的特点,提出了软件企业建立知识管理体
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主办的“山地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与营养治理”国际研讨会及地区专家磋商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澳大利亚、瑞士
2018年的盛夏,我怀揣着梦想和希望,打点好行装,作为新一届的选调生,回到家乡,走进省委大门,来到宣传部,开始了有哭有笑,有付出更有收获的公务员之路。从学生到选调生,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