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它们作为时代主题的地位未曾改变,并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过程。
关键词:和平;发展;主题;变化
时代观问题,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每一步发展,都体现着时代的内容和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认识所处时代的性质,正确把握时代发展阶段的不同主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时代观入手,介绍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提出的背景、依据及其主要内容,并着力对90年代末期以来时代主题出现的新变化进行分析和阐述,力图以新的视野把握时代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时代观的简单回顾
从马克思、思格斯开始就十分关注时代观问题,他们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形势,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指出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当历史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进一步向前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加以思考和分析,对时代发展主题提出新的判断,完成这一任务的是列宁。他指出,由于垄断的形成,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四大主要矛盾,形成了深刻的、全面的和持久的经济政治危机,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历史地位和矛盾运动的全面研究指出,帝国主义时代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危机的时代,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即所谓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正如一切伟大人物都不能不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一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世界形势的分析只反应了当时的历史情况,这以后世界历史的变化他们无法作出精确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列宁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时代基本特征早已不复存在或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这些基本特征定性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观也不再符合事实。人类历史逐步过渡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和平与发展时代观的提出
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是帝国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亦或是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都呈现出曲折的历程,从而使整个国际关系的发展也显得错综复杂。但总体来讲,虽然局部冲突不断,国际局势时紧时缓,但世界性的大战始终没有爆发,“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已不再适应国际关系的现实状况,这就决定一定会诞生一种新的时代主题观。
影响时代主题发生变化的首要因素,是当代世界各主要力量之间的矛盾关系发生了变化。第二个因素是国际社会出现了许多使整个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孕育大变动的新的趋势。
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对时代主题进行重新思考与界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形势的演变和影响全局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避免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反应了战后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本质特点和历史发展主流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它的提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和平与发展时代观的发展与变化
首先,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就和平而言,与新的安全观的形成与发展紧密联系,“和平”的内涵较之传统观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与延伸。
第一,“和平”所涵盖的领域更为宽泛。一般认为,国家安全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不断演变的。安全发生演变的最主要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改变了具有安全价值的领域及谋求安全的方式,同时也就逐步而深刻地改变了安全的内涵。
第二,与“全球和平”相对的“地区和平”更引人关注。冷战结束给国际社会带来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全球性的战争危险减少,而地区冲突、地区战争的频率加大。这些一度为冷战所掩盖的民族、宗教、种族冲突纷纷暴露并激化,成为影响当前世界和平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其次,和平与发展的实现方式发生了变化
内涵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实现方式的变化。一方面,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建立于更宽泛的领域,成为一种综告安全战略。另一方面,国家安全的相互依存使得一国追求安全的手段也应该是安全的。此外,与和平问题相联系的还涉及和平力量的发展演变,这包括:曾经作为和平主力军的发展中国家的整体作用有所减弱,但在反对霸权主义干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多层次的作用;二是大国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大国之间不同内涵、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的建立成为新时期和平潮流的新动力之一;第三,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就发展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一国国内各发展领域发展要素的全面均衡发展。二是指世界各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在公正、合理的國际经济新秩序下共谋发展与繁荣。
综上所述,在世界形势发生了种种深刻而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和平与发展的内涵的实现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它们作为时代主题的地位未变,对此我们应该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和平;发展;主题;变化
时代观问题,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每一步发展,都体现着时代的内容和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认识所处时代的性质,正确把握时代发展阶段的不同主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时代观入手,介绍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提出的背景、依据及其主要内容,并着力对90年代末期以来时代主题出现的新变化进行分析和阐述,力图以新的视野把握时代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时代观的简单回顾
从马克思、思格斯开始就十分关注时代观问题,他们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形势,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指出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当历史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进一步向前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加以思考和分析,对时代发展主题提出新的判断,完成这一任务的是列宁。他指出,由于垄断的形成,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四大主要矛盾,形成了深刻的、全面的和持久的经济政治危机,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历史地位和矛盾运动的全面研究指出,帝国主义时代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危机的时代,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即所谓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正如一切伟大人物都不能不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一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世界形势的分析只反应了当时的历史情况,这以后世界历史的变化他们无法作出精确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列宁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时代基本特征早已不复存在或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这些基本特征定性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观也不再符合事实。人类历史逐步过渡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和平与发展时代观的提出
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是帝国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亦或是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都呈现出曲折的历程,从而使整个国际关系的发展也显得错综复杂。但总体来讲,虽然局部冲突不断,国际局势时紧时缓,但世界性的大战始终没有爆发,“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已不再适应国际关系的现实状况,这就决定一定会诞生一种新的时代主题观。
影响时代主题发生变化的首要因素,是当代世界各主要力量之间的矛盾关系发生了变化。第二个因素是国际社会出现了许多使整个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孕育大变动的新的趋势。
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对时代主题进行重新思考与界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形势的演变和影响全局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避免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反应了战后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本质特点和历史发展主流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它的提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和平与发展时代观的发展与变化
首先,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就和平而言,与新的安全观的形成与发展紧密联系,“和平”的内涵较之传统观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与延伸。
第一,“和平”所涵盖的领域更为宽泛。一般认为,国家安全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不断演变的。安全发生演变的最主要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改变了具有安全价值的领域及谋求安全的方式,同时也就逐步而深刻地改变了安全的内涵。
第二,与“全球和平”相对的“地区和平”更引人关注。冷战结束给国际社会带来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全球性的战争危险减少,而地区冲突、地区战争的频率加大。这些一度为冷战所掩盖的民族、宗教、种族冲突纷纷暴露并激化,成为影响当前世界和平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其次,和平与发展的实现方式发生了变化
内涵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实现方式的变化。一方面,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建立于更宽泛的领域,成为一种综告安全战略。另一方面,国家安全的相互依存使得一国追求安全的手段也应该是安全的。此外,与和平问题相联系的还涉及和平力量的发展演变,这包括:曾经作为和平主力军的发展中国家的整体作用有所减弱,但在反对霸权主义干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多层次的作用;二是大国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大国之间不同内涵、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的建立成为新时期和平潮流的新动力之一;第三,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就发展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一国国内各发展领域发展要素的全面均衡发展。二是指世界各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在公正、合理的國际经济新秩序下共谋发展与繁荣。
综上所述,在世界形势发生了种种深刻而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和平与发展的内涵的实现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它们作为时代主题的地位未变,对此我们应该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