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留史与史鉴功能

来源 :东坡赤壁诗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jian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1月27日,马凯同志在中华诗词座谈会上的发言中,首次提出了中华诗词的功能,概括成四句话,即“诗言志,诗缘情,诗达理,诗留史”。他说:对于“达理”“留史”也不能忽视。许多诗词格物喻理,充满了哲学的智慧,给人以深刻启迪的优秀诗篇不胜枚举。许多诗词咏人、咏事、咏史,留下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时代印记,后人可以从中了解到当时的社情民意、风俗人情、世态炎凉、天文地理,等等,堪称史诗的诗篇比比皆是,有些甚至弥补了史料空白。例如,古代气象和环境资料很少,我国气象学专家竺可桢先生,就是根据中华诗词中所描述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生物种类、农作物变化等,研究我国古代的生态和气候变迁的。由此得出许多重要的结论(2020年第1期《中华诗词学会通讯》)。
  笔者认为,马凯同志关于诗留史的功能提出,是一个重大的诗词理论创新,弥补了长期以来诗词功能的缺陷,对于充分发挥诗词的史鉴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也是发挥诗词多方面包括政治社會功能作用的重要内容。其实,诗词留史与史鉴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这里,笔者以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例,作一点评。
  季羡林在《谈读书治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对读书治学推荐了十种书。其中便有李商隐的诗词。他说自己最喜李诗。义山之诗,词藻华丽,声韵铿锵。虽然有时不知所言何意,但读来仍觉韵味飘逸,意象生动,有似西洋的纯诗。诗不一定都要求懂。诗的词藻美和韵律美,直接诉诸人的灵魂。汉诗还有一个字形美。
  著名作家王蒙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是李商隐诗歌的爱好者,已达十余年了。李商隐的诗,不大容易看出“志”。它有一种弥漫性和惶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达到了极致的境界,既是“物境”,也是“心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李商隐多少有点儿唯美,他能把悲哀、失望、惶惑乃至于颓废,变成非常美的东西。人生有很多消极的东西,就好比病毒,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它有毒化精神的作用,但经过唯美处理以后呢?就好像是病毒经过培养、稀释,就不再是毒害而是丰富你精神的东西。它可以增强你的免疫力(《王蒙演讲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王蒙特别举了李商隐的一首诗《初食笋呈座中》:“嫩择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当时李商隐才21岁,首次入京应考,被考官所憎而落第。其凌云之志受到摧折,故借食笋为题,写出了他对当政者毁损人才的强烈不满。
  真正提出李商隐诗词具有史鉴作用的是毛泽东主席。据作者张贻玖在《毛泽东和诗》(北京:春秋出版社,1987年)一文中介绍,毛主席最喜爱李商隐的诗。李商隐《马嵬》,是一首写安禄山之乱、唐明皇赐死杨贵妃的咏史诗。从故居藏书中看,这首诗,毛主席有三处圈划。李商隐写有很多咏史诗,借古讽今,笔触含蓄,立意精辟,毛主席圈划过很多这类诗。如《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召见贾谊这样有才能的人,不向他征询国家大事,却问鬼神之道,足见其昏庸。诗人不明说,却用“可怜”二字,讽喻是很深的。这首诗,毛主席有六处圈划。《北齐二首》写北周大军出征灭齐,齐后主高炜仍在醉生梦死地过着腐朽享乐的生活;《隋官》写隋炀帝淫游无度,不听谏言,等等。这些诗和七言古诗《韩碑》,毛主席都分别圈划三至五遍之多。李商隐写的一些政治诗,鲜明而大胆地针砭时政,抒发己见,有独到之处。他的《有感二首》和《重有感》,是写“甘露之变”的,前者被清朝何焯称誉为:“唐人论甘露事,当以此诗为最,笔力亦全。”毛主席多次圈划过这些诗。唐太和九年,唐文宗与李训、郑注等策划剪除宦官,失败后,李、郑被杀,文宗被宦官胁持,下诏杀死他明知无罪的宰相王涯,史称“甘露之变”。当时宦官气焰露张,朝官人人自危。李商隐的诗中却敢于痛斥宦官为“凶徒”,为事被杀者喊冤:“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王涯曾受命定《云韶乐》,诗中“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就是指文宗杀了无辜的王涯之后,在宴会上仍然演奏王涯定的咸英欢乐曲而无动于衷。这二句诗,把这个无权无能而贪于享受的文宗皇帝,刻画得入木三分。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继承了李白、李贺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又受杜甫现实主义诗风的影响,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毛主席是喜爱他的诗的。
  李商隐许多咏史诗想象丰富,知识博奥。他将白描、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结合起来,捕捉历史故事、现实生活等各种形象,给予了新意义、新价值。加上构思精巧,语言含蓄委婉,形成深邃的意境、绵邈的情思,令人回味不尽。这是商隐诗歌艺术的又一特色。在他的七律、七绝咏史诗中,表现尤为突出。《马嵬》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构思巧妙,从遥远的海外仙洲落笔,否定了所谓贵妃之神的存在,断言李杨关系彻底完蛋。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属对工巧,句法倒装,语气含蓄幽默,而讽刺极深刻,比《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六句表述更优美、内涵更丰富。《隋宫》起句“紫泉宫殿锁烟霞”,自半空落笔,气势高迈。偌大的长安城被隋炀帝玩膩了,而远幸江都,再也不回长安了,真是荒唐到了极点。
  李商隐许多咏史诗,针对时弊,内涵丰富,旨意深沉,如同警世之声,令人震撼,启人深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于我们当今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提倡勤俭节约,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反对铺张浪费,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以《咏史》为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这首咏史诗,是为伤悼唐文宗李昂而作,用发展变化的历史观,分析社会变化,将国家的兴亡归因于“人为”。根据兴亡的史实,概括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个结论成为了至理名言。现在我们提倡餐饮节约,制止餐饮浪费,也受到这首诗的影响。   诗人托古讽今,集中揭露了一些亡国之君因沉湎女色、穷奢极欲而导致亡国灭身的历史现象。如周穆王、陈后主、隋炀帝、唐玄宗,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讽刺,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起到一定的讽谏作用。李商隐还在诗词中提出了他对历史的一个根本认识是:“又闻理与乱,系人不系天。”(《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最显著的是一首《咏史》,说明了兴亡有道,不关天命。他又說:“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咸阳》)秦并天下不系于得山河之险。他既然认为理乱兴亡有线索可寻,又存有“乘运应须宅人荒,男儿安在恋池隍”(《题汉祖庙》)的雄心,因此,虽然古来人事代谢,仍觉事有可为。并不悲观。辛辣地讽刺了腐朽昏聩的封建统治者,迷信王气,自恃天险,不图进取,自食亡国之果。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
  由此可见,古代诗词中的咏史诗词,在诗词中占有一定比例,具有重大价值,对于历史具有重要补充和佐证以及警示作用。特别是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发生过无数的历史事件,许多诗人都是通过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诗词来揭示治政得失和历史经验教训以及至理名言,以期对我们治政和现代治理发挥借鉴作用。可以说,诗词也是以史为鉴的重要资料和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他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会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我们从事诗词创作,应当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发挥好诗词的留史功能,通过诗词记载我们当代国家和人民,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辉煌史迹,记录许多先进典型人物的光辉事迹和感动故事,记录我们国家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总结成功经验。同时,也运用诗词揭露丑恶现象和批评不正之风,推动社会进步。总之,诗留史,诗咏史,诗鉴史,是一个大课题,是值得我们探索发展的新领域。
  (作者傅光明系湖北省财政厅高级经济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作协会员、省诗词学会会员)
其他文献
脊贫被劫落他邦,湼瓦河边望远方。  今日國强民富盛,毋须挂念老家乡。
期刊
记得我在主编《东坡赤壁诗词》杂志期间,曾在“诗人看台”专栏用了两个整版,发表陈亚萍的诗词作品和评论文章,在读者中反映尚好。如果说,那时陈亚萍是牛刀初试,今天读了她的这部《清平乐吟草》,甚感她已成熟起来。尤其是她的诗词中亦隐亦秀的美学追求,亟具特色,难能可贵。  何谓隐秀?“隐秀”一词,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的隐秀篇。文曰:“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者也,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其意是
期刊
王澄华  己亥端午致诗友  总角习诗今白头,茫茫学海泛扁舟。  小花才绽欣承露,雏鸟新鸣未怯羞。  屈杜光芒铭五内,陆辛浩气凛千秋。  崎岖勇踏青山路,涉水攀岩共探幽。  夏志明  瑞鹤仙·三角山国际房车营开业庆典  四围山似郭。坦道入溪冲,路灯频烁。遥闻有仙乐。但尘风掠起,汽车摩托。闲亭雅阁,近草坪、房车错落。水潺湲,卵石悠悠,又被镜头追捉。 如約。倚身熊二,笑看超人,点评羊角。喷泉乍作,虹霓现
期刊
武立胜  为三军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作  讵料佳节闾巷空,寒江逝去自匆匆。  病毒最是孽能造,胸肺原来疫可攻。  幸有家国同砥砺,方从危难见精忠。  东湖待落梅花雨,依旧龟蛇跨彩虹。  方世焜  武汉疫战  一声令下即封城,病毒隆冬休肆行。  蜗宅从容明大义,闭关悲壮作牺牲。  中央元日开专会,总理初三探疫情。  南北东西出援手,梅花劫后唱春莺。  水调歌头·闻黄冈女签责任书请求进隔离区陪护染疫老母代
期刊
王建明  抗 瘟  神州自古苦难多,冠状瘟神又弄疴。  华夏城乡通道锁,江城两岸疫情磨。  中枢施令严防治,黎庶居家紧闭窝。  众志成城战妖孽,还期早日共欢歌!  感恩山东驰援抗疫  久闻鲁人纯朴诚,一场灾难辨真情。  倾家复礼呈遗爱,舍我驰援勇逆行。  数亿捐资解危困,近千医者驱妖狞。  扶伤救死功无量,疫尽恩存报玉笙。  赞抗疫一線社区网格员  安邦治域最微官,履责何妨赴险关。  法律宣传家喻
期刊
张其俊同志是位大学教授,博古通今,识兼中外,可谓学富五车、胸藏万卷。他不仅擅于学术研究,而且长于诗文创作。张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在职时,创作只能作为业余爱好;退休后,则全力投入诗文写作,饱享写书出书之乐。唐代白居易晚年有诗道:“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诗解》)张教授致力于诗论研究,沉迷于诗文创作,虽然硕果累累,却都不是为了求取声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重利轻文。即使佳作连连,也不大可能声
期刊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田园诗词,展示三农新貌,在襄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第三屆孟浩然田园诗词大赛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诗友的热烈响应,参赛诗友遍及全国。大赛组委会中有11家成员单位积极选拔并向大赛评委会推荐参赛作品、作者。经过专家评审团两轮评选,共产生创作奖2名、评论奖2名、新秀奖1名;优秀作品100首。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孟浩然田园诗词创作奖2名:周路平 徐 敏  孟浩然田园诗
期刊
祁寿星  望武汉有怀  小楼何事泪凭栏,望楚空悲二月寒。  路指江城犹在眼,心裁马革未成鞍。  眉间折断窗前绿,枕上飞来鹤下丹。  且把余情融入卷,吟声直寄白云端。  何一苇  闻黄州新冠肺炎病例清零  一州春景锁江阳,万户千家紧护窗。  青鸟夜传除疫令,东风应约访城乡。  李 军  敬和郑欣淼会长《武汉抗疫赞》  鼠年逢毒疫,荆楚聚斑斓。  令压妖魔海,神传雷火山。  九州倾宠鹤,三镇礼郊寰。 
期刊
胡新祥  忆秦娥·武汉抗疫  驱瘟疫,肺炎乱染江城急,江城急,亲人阻隔,市民声泣。 神州奋起除顽疾,全民携手全无敌。全无敌,仙楼屹立,鹤回传捷。  忆秦娥·湖北驱疫(平韵格)  遇风波,千湖蒙难生悲歌。生悲歌,肺炎肆虐,万众披疴。 不需操办迎神傩,白衣天使皆华佗。精心医治,灭尽炎魔。  何存中  鼠年宅家  宅家一月过,风月了无痕。  天天观数字,夜夜看新闻。  爱听好消息,怕闻警笛声。  人人学
期刊
余彦君  疫中感时  料峭冷犹然,江风带雨烟。  匆匆惊蛰候,漠漠鹧鸪天。  夜永迷槐梦,忧深抱酒眠。  几时闲趁月,好赋白云篇。  庚子春日感怀  此生无赖向黄州,长与东坡梦醉游。  不丧斯文徒自笑,但行直道复何求。  伤心国事生白发,落日浮云起暮愁。  幸有故人相约在,一山一水一春秋。  疫日即事  驿外梅花开又零,愁怀万种遣还生。  尚无花信经人眼,谁道春风逐世情?  深恐睡乡诗避影,径须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