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课堂数学课的提问效果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jaljgj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转变,已经由以往的“主导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关注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问 主导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2-0084-01
  在课堂教学的以往研究中,大都把课堂提问看作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交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有效手段,因而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沿着预先设计的路子进行,这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学权威。
  1.有效课堂提问的意义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学会学习,不仅授以“鱼”,更要授以“渔”——“捕鱼”的本领。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因而,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如何切实落实素质教育进课堂,如何通过变革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改善课堂文化和课堂环境,使得学生既获得人类已有的知识,也在学习中获得全面、健康、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实现自己交往的需要、成长的需要,进而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这已经成为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2. 有效课堂提问的含义及其实施策略
  (1)有效课堂提问的含义
  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学生能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教师通过提问使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换,而不仅仅传递特定的课程内容。
  (2)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第一,调控课堂提问的难易度。
  課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不仅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因而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要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在学生可能形成数学思想、价值观念、良好的生活方式等原始生长点处设置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并最终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化归为“已知区”。
  第二,调控课堂提问的质量。
  显而易见,“填鸭式”教学是不足取的。对于如何控制课堂提问的频度问题,我们认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第三,适时调控提问的适时度。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1、2秒就开始点名。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导致错误,进而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不然这样的课堂提问往往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
  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方面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当然,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我们认为,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
  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体现在受益学生的普遍性。这是中国大班额教学的必然,更是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第四,恰当配搭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在有效的课堂提问中,所提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设置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
  第五,恰当掌握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衡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通过课堂提问的沉默率做出判断。这也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抓手”之一。
  相比之下,高年级的课堂有些问题的提出只是引发学生深思而不是直接回答,就不宜判为沉默;沉思型(内向型)的课堂教学风格相比活泼型(外向型),其课堂提问的沉默率要高一些。其实,沉默率只是一种模糊的刻画方法(而不是数学上的精确度量)。为此,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结构特点。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沉默不语,教师可以考虑转换自己提问的角度,从另一个方向来发问;或者转换问题的种类、改变问题的开放程度、改变问题的层次(如将综合性的问题降低为应用性的问题、理解性的问题甚至事实性的问题);或者用更清晰、简练、明确的语言重新表述自己的问题,进而提高提问的有效度。
  当前,注重提问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成功做法,这也是高效课堂评价的手段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基于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方式,那就是智慧课堂。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变得更受人们的欢迎。此时建立在微课基础上的智慧课堂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给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将阐述如何构建智慧课堂,以及一些在构建过程需要引起注意的小细节,当然还有使用它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智慧课堂 开发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学会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实际,放手让学生去寻找答案,自由地表达,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 生活实际 自由表达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2-0068-01  在《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可谓是博大精深、渊源流传。中华文化在时间的磨练下耀耀生辉,中华民族在文化的熏陶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随着时间的增长,中国国家实力日益强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吸引了其他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而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下掌握中华文化。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在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过
期刊
摘 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正确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直观更有趣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取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对推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而且能满足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风格的审美需求。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着重探讨了此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 现状分析 现代化教学手段 应用策略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提倡的现代学生观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者、组织者、促进者。因此,任何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都应该将学生学与教师教相统一,以生为本,让学习真正发生。此外,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不仅能够推动教学进程,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引智培训中KWL教学法的学习和思考,进一步将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践行英语
期刊
摘 要:音乐课上要不要让学生用ipad?怎么用オ有趣有效?有了ipad的音乐课,教学内容比較特殊,虽然与音乐有关,但与音乐常规课有着较大的区别。自从学校2016年尝试“数字化教学”进入音乐课堂开始,笔者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专家们的引领下,经历了钻研、实践、纠偏、再实践等过程,在五、六年级开展了“数字化”音乐教学,结合教材内容,融入“库乐队”使用技巧,指导学生简单的编曲,激发学生热爱音乐之情,为学
期刊
摘 要:在当今教育加速深化改革,重新审视教学的情境内涵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将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构建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建设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境进行深入探索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也将会论述从数学教师方面、从简单场景到复杂场景的构造该怎样构造。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情境 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2-0076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导致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死板式教学模式被打破,为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良好课堂氛围的主要作用,探究构建良好课堂氛围的策略,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策略  【中图
期刊
摘 要:数学素养作为公民最基本的素养,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笔者认为在“认识单位量”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 “量感”,要想培养学生的“量感”就应在课堂中让学生反复构建,积累直觉经验。  关键词:量感 认识单位量 直觉强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2-0083-0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知识技能、数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本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背景,介绍了数学课堂评价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2-0089-01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