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的治气养心之术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h8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治气养心思想是荀子修身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修身》篇入手,分析治气养心的含义,阐释以“礼”、以“人”、以“心”为养的治气养心之术。
  关键词:荀子;治气;养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一、何谓治气养心
  这里的“治气”,主要是指通过对“血气”的导引使“血气”在体内不断循环流动,来保养生命获得健康。而在《修身》篇中,荀子又提出:“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
  调和性情,培养好思想的方法就是要:性格刚烈,就用心平气和的方法来调和他;思想深沉不明,就用坦诚忠直来纠正他;凶暴乖张,就用训导的方法来开导他;心胸狭小,就用宽宏的思想来引导他。从中可以看出,荀子认为“治气”就是要规范气,此处之气更多地指向人内在的精神状态。这一含义,恰与孟子浩然之气中的“气”有不谋而合之处。
  荀子很重视心的作用,他认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解蔽》)。在这里,荀子所描述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本“心”,它是人的生理器官之一,与眼、耳、口、鼻等一样,但是心的地位却高于其他一切器官,它是一切的主宰。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故而要“化性起伪”,就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和雕饰达到一种人为之力所养成的人格。因为人的意志与血气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所以当人心的认知、意志、血气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时,人的心也就会转化为道德的功用,表现出一颗极具价值的引导之心,从而可以引导人心向善。
  二、如何治气养心
  荀子认为治气养心首要的是要以“礼”为养,礼在修身养性上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
  礼仪不仅适合显达之人立身处世,亦有利于穷困之民立身处世。因为人在动用感情、意志、思虑时,如果遵守礼仪就会平和顺通,反之则会颠倒错乱;人在衣、食、住、行时,遵循礼则会和谐有节,反之则会犯忌得病;人在容貌、态度及在进退、行走时,遵守礼则会温柔儒雅,反之则会粗野浅陋。可见,礼仪对于人的身心修养的重要性。
  荀子还认为要以“人”为养。《修身》篇中写道:“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所谓“莫要得师”,这与礼是分不开的。荀子指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这就是荀子的以“人”为养。在荀子看来,老师就好像指路明灯,没有老师,人们就无法识别前方的一切。他非常重视学习,故而《荀子》一书,开篇就讲劝学。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养心只向内要求还不够,还要有向外的要求,那就是“由礼”、“得师”、“一好”。
  所谓“莫神一好”,就是要专一。在《劝学》篇中,荀子就说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学习如此,修身也一样,心神宁静虚一,人就会忘却一切忧愁、欲念、贪婪,这种状态对平时过度心智劳累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和精神疲劳会起到很大的释放、减轻作用,这种“养心”的方法,就是专一心神,使“心”逐渐置于安静祥和状态,而抛却或者化解外物带来的烦恼,修心静意方能安身立命。
  荀子还在《不苟》篇中说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也就是君子养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做到真诚,拥有了真诚的赤子之心,就会自觉遵守仁义礼智信,守住仁德,从而奉行道义圆满自己的品德。
  “礼养”、“人养”都是外在的“养”,而修身养性的根本特征是主体性,治气养心本身是件自我主宰之事,因此,能一以贯之地保持心平气和、心静如水且愉悦,就能真正涤除造作虚伪,心怀赤诚,才能最终达到形神合一的完美人格。
  三、总结
  荀子认为“治气养心”才能精神无忧,身体无虞。治气养心就要重视礼、终身学习向人请教,最关键的是要专一,从心里真正做到真心诚意。治气养心,治气为先,养心为重,身心兼养,可得延年。 既修行品德,化性起伪,崇善揚善从而获得坦荡的心胸、乐观的心态,同时也要学会情感控制,保持平和之心。说到底,治气养心之道其实正是儒家内圣之学在修身养性领域的一种体现,内圣最终不过是追求人道德与情性的完善。正是这一完善飞跃的过程,让人洗去了心智上的尘埃,从而获得神清气爽,自然通畅。 荀子认为,治气、养心之术就是对人的心智与情志矫枉过正,养心正性培养一颗平和之心。启迪我们为自己的心建造一座心宅,经常打扫,不让它被烦恼和灰尘掩埋。时常在心宅里静一静,从而随时洞察自己的内心之景,确保心灵不“中毒”、“生病”。 这也正是是荀子修身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启示与指导。
  参考文献:
  [1]李承贵.数字解人生——荀子[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
  [2]高长山.荀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梁启超.荀子二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4]鲍鹏山.寂寞圣哲[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
  [5]王颖.荀子伦理思想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王锴.天然与修为——荀子道德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赵颖颖.治气与养心——荀子养生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4.
其他文献
白花丹参的栽培要点白花丹参属稀有罕见的名贵中药材。白花丹参为唇形科怕涝耐寒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条件下均可生长。其人工栽培技术是:一、整畦: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重点立项课题“《红楼梦》作为人文素养课程的内容与体系研究”(课题编号:BK2016A04)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马经义(1981-),男,四川绵阳人,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红学史,中国管理思想史。现已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是应用生物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相结合,经工厂化生产的高科技产品。我国对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技术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已被列为国家科委科技成果
目的:  比较SOX与XELOX方案在晚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间在苏大附一院肿瘤科收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所有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之青年项目(2015DXS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越其杰见证了明代的衰败和最终破灭,也经历了明朝政权的重建,这在明遗民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他遭遇动乱战火、谗忌遭弃,他忧患国家人民,也担忧功名事业,但他却没有大声呼喊,谨慎理智的性格让他选择通过求闲修心来消解不良情绪,感受生活的美,生命的美。  关键词:明遗民;忧国忧宦;求闲修心  作者
在办公室工作中,时常会碰到许多矛盾。仔细分析、正确处理工作中的各类矛盾,进行有机统一,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要求与前提。 In the office work, often encounter many
摘 要: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明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促进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是了解中华文学动态、文学精髓以及掌握文学发展脉络的主要形式,更是凸显中华文学价值和文学魅力的关键途径。因此,为实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扬光大,就必须明晰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进而推动中国文学同世界文学的相互接轨。基于此,本文拟从语言传播方式、文字传播方式与文本传播方式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我国古代文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词史”观念对晚清词创作的影响》(项目编号CX2015B544)。  摘 要:为了推尊词体地位,周济等人比附“诗史”提出“词史”概念。随着晚清社会局势的变化,“词史”概念得到大多数词人的认可。“词史相通”的观念也成为词人们的共识,在内容上补史之阙,重实录,述真情;在写法上除了比兴寄托,也尝试赋笔直写,旧瓶装新酒,以不同形式增强词的叙事功能,使得词的功能进一步扩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一年左右与宾客出游时所作,文章以介绍滁州西南琅琊山的风景起笔,从游客的视角引出了峰回路转之处,翼然临于酿泉之上的醉翁亭。这醉翁亭自然也就成了作者和众宾客的宴酣之地。文章由四时、朝暮的美景写到滁州人及众宾的宴游之欢,营造出其乐融融的氛围,表达了他作为滁州地
摘 要:《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以民俗风情、民间流传的故事为基础,通过天才的艺术加工和再创作著就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书中描写鬼的篇目有86篇,篇幅之大仅次于写狐,可以说“鬼文化”在《聊斋志异》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聊斋志异》中的一些篇目入手,探析从中透射出来的有关鬼魂的民俗民情。  关键词:《聊斋志异》;鬼文化;民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