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匠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j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洼村前有一条官道,向西通到镇上,往东可达泌阳。村里的油坊就在这条路的北沿儿,油匠师傅叫王石头。
  油坊是三间草房,东头那间安一盘石磨,中间盘一个锅灶,西间放一台油榨,这些都是磨油最基本的设备。
  王石头已经当了十年油匠,起初他给老油匠打下手,后来老油匠老了,村里便让他接替老油匠磨油。那时,和交公粮一样,村里每月必须给公社粮管所交三次香油。每次王石头都是从村里的保管室领取芝麻,磨成香油后,把香油挑到镇上,交给粮管所。
  王石头为人厚道,技术精湛,磨起油来似小媳妇绣花──一丝不苟。先把芝麻淘洗干净,控出水分,然后倒入铁锅里炒。炒芝麻最关键,油香不香,就看这一步。炒轻了,磨出的油不香;炒重了,油有一股子焦糊味。只有炒得不轻不重,磨出的油最香。这样的火候,只有靠王石头自己把握了。他磨出的香油颜色橙红,不混浊,闻着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将炒好的芝麻用磨拉成糊,摊到铁箅子上蒸,蒸好后用棉布包成圆饼,用钢圈把圆饼箍紧,把箍好的圆饼一个挨一个竖放于榨道里,慢慢旋紧榨道里的木桩,香油就会顺着榨道流入下面的桶里。
  由于油坊开在路边,路过的人有时会拐到屋里,看王石头磨油。刚炒好的芝麻焦香,不自觉的人难免抓一把尝尝。王石头就抱拳施礼:“这芝麻姓公,要是我家的,大伙随便吃。不然这个吃一把,那个吃一把,到头来油出不够数,我没法给村里交差,请大伙理解。”话说得入情入理,想吃芝麻的人只好把口水咽回肚里。
  这天,老婆在做午饭,见王石头从油坊回家了,就目不错珠地看着他,瞅得他心里直发毛。王石头怕老婆,一看这架势,结巴道:“咋……咋了?”
  老婆哈哈大笑:“看把你吓的,我又不吃你!”
  “那你为啥这样看我?”
  “你說,每次去粮管所交油,是不是就你一个人?”
  “是。”
  “收油的人验得严不严?”
  “起先收油的老张验得可严了,后来见我实诚,人也熟了,就不验了,说我交的油免检。”王石头像小学生一样,如实说了,不解地问老婆,“你问这弄啥?”
  老婆捧过油罐,往锅里放了一撇子油:“你瞧瞧,咱家每年就分这二斤棉籽油,一年到头连一滴香油都吃不到。”
  王石头说:“村里磨的香油都交粮管所了,哪家不是吃棉籽油啊!”
  “咱和他们不一样。”
  “都是一个村的,咋不一样?”
  “你的脑袋就是榆木疙瘩!当着油匠,就不会想法弄点儿香油吃?”
  “咋弄?领出多少芝麻,磨出多少香油,保管员都会过秤,一斤一两都不能马虎。”
  “当了十年油匠,没有弄回来一滴香油,却没少闻你身上的油味!”老婆埋怨道。
  王石头挠挠头笑道:“谁叫咱俩是两口子哩。”
  “我想好了,等你下次去交油,咱得弄瓶香油吃。”
  “那是集体的油啊!”
  “啥集体的个人的!你就听我的。”
  王石头想说不,却被老婆那凶恶的目光给压了下去。
  转眼又到了交油的日子。老婆拿出一瓶米黄色的液体和一个空瓶子对王石头说:“去粮管所的路上不是有块苞谷地吗?苞谷地里有一口废机井,我先把这瓶小米汤和空瓶子放到机井旁,你到那里后先倒出一瓶香油,再把这瓶米汤倒入油桶,搅匀……等没人时我去拿。”
  王石头十分震惊:“这……这是损公肥私,逮住可不得了啊!”
  “这办法神不知鬼不觉。别怕,不会有事的。”
  “只兴这一次,下不为例啊!”
  “中。”说罢,老婆挎着藏了米汤和空瓶子的篮子出了门。
  这边保管员也称完了油,王石头挑起担子去了粮管所……
  午饭,全家人果真吃到了香油。
  “看看,听我的没错吧。”老婆一边把半碗凉拌黄瓜端到王石头面前,一边显摆道。
  王石头笑笑,那笑有点儿不太自然。
  过了半个月,王石头见老婆的心情格外好,就鼓起勇气说:“你知道那瓶香油是咋来的吗?”
  老婆狐疑地望着丈夫。
  “其实我根本没有倒集体的油。那天你说过之后,我寻思着,无论如何咱不能那样做,就到粮管所求老张,说你病了,想吃香油,让他帮忙给买一斤。老张十分不解,说你为村里磨着油,咋连香油都吃不到?我说那是集体的东西,一两一钱都不能动。老张听了很感动,自己掏钱给咱弄了瓶香油。我把油藏在了地里,等你那天把米汤放在苞谷地后,我就调了包……”
  老婆惊得张大了嘴巴。
  “早几天我不是进了趟城吗?我去医院卖了一次血,把老张的钱还上了……”
  好半天,老婆点着王石头的头,嗔怪道:“你真傻呀!”说完,把瓦罐里仅有的五枚鸡蛋做成荷包蛋,说:“他爹,快补补身子吧!”
  选自《躬耕》
其他文献
这天,法医沈华突然接到老家来的电话,说他的父亲过世了。  沈华赶紧请了假,驱车回了老家。到了村里,村主任已经料理好一切。村主任对沈华说,沈大伯是在梦中离开人世的,无病无灾。在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能这样没有一丝痛苦地离开人世,那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是不是福气沈华不知道,他只是觉得当初实在不应该答应父亲,让他一个人回到农村。沈大伯退休后,非要叶落归根,无论家人怎么劝,还是坚持一个人回到了农村。
期刊
腊月二十三了,部队批准刘金银回家探亲,其实是回家跟父母过年。一路上坐汽车倒火车,叽里咣当地飞跑,凌晨两点,刘金银在一个山区小站下了车。  出租车师傅问他:“兄弟,去哪儿,打车吗?”  他说:“去吕靳刘。”  “来,上车吧。”师傅打开后备厢把行李放好。  刘金银落下车窗看着,他指给师傅斜前方那笼罩在朦胧月光里的幢幢房子,说:“那就是我的小村。”  师傅哦了一声,说:“兄弟,咱做个游戏,规则是,从现在
期刊
秀才赶马车  丰阳州城外的灵宝山上,住着个落魄的李秀才,刚三十岁,虽饱读诗书,仍未摆脱穷酸之困。平日家里由妻子操持,他就下山到城里柳员外家当了坐馆先生。  这年腊月初十一大早,下着小雪。老话说“先生不吃腊月饭”,意思是私塾在腊月上旬就休馆放假,年后再继续开馆讲课。李秀才从员外家后院的住处走向教馆,想请柳员外允许他多教几天,以便多挣几个钱好过年。可等他到了教馆,发现全馆十二个学童,每人都给他准备了点
期刊
国民党川中行署专员李泽明得知,重庆共产党要派特派员与川中地下党联系,商议里应外合,配合解放军进攻川中的大计,大为震惊,立马派出地区军统特务头子兼警察局局长毛仁虎带领大批人马杀往地下党遂(遂宁)南(南充)中心工委书记所在地河沙镇,并联合河沙镇镇长、国民党“民治协进会”会长王子度,在各路口设检查站,在镇街上挨家挨户搜查,企图一举拿下特派员,并顺藤摸瓜捉住地下党中心工委书记。顿时,河沙镇乌云滚滚,风声鹤
期刊
有一年,山东大旱,蝗虫铺天盖地,民不聊生,魏氏一家不得不背井离乡,走上了闯关东的漫漫苦路。不幸的是,在路上他们都得了一种叫“烂皮疮”的传染病,这病很厉害,染上了先烂皮后烂肉,只有等死的份儿,还没有出山海关,全家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当时魏氏桂娥只有18岁,就像一片孤零零的树叶一样,一人沿着遍布白骨的逃荒路向东北方向一路走去。她身上的“烂皮疮”越来越厉害,眼看脚腕的皮肉都烂得露出了白花花的骨头,在一个破
期刊
王巨在建筑队打工。临到岁末,老板攜钱跑了,把一帮子打工汉丢在了工地上。干一年,拿不到钱,老婆孩子可是在家等钱过年呢!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给打工汉们要回了钱。家近的都回去了,可王巨没有走,在工棚里呆着,离过年还有二十多天,他想揽点活儿,再挣点钱。在街上晃了两天,没找下活儿,王巨只好回到工棚喝起闷酒来。  看大门的老许是郊区人,他同情王巨的处境,晚上拎了半斤猪头肉找王巨喝酒。老许说:“我家里有辆旧三轮
期刊
一天深夜,马六玩了一阵微信,就脱衣睡觉了。可他的手机却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把刚闭上眼睛的马六吓得猛一蹦跶。  马六拿起手机一看,一条奇怪的短信跃入他的眼帘,让他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短信上说:“六啊,爸给你留下的两个小金碗,你送给爸一只吧,这里的碗爸用不惯啊!”  父亲已经去世两个月了,他老人家怎么会发来短信?可马六根本不会看错,这个尾数为“2488”的号码正是自己为父亲选的,取其“哀思爸爸”之意。 
期刊
有个盗墓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打开一座古墓穴的门。顿时,一股寒气迎面扑来,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同时,也是一阵狂喜。因为他为了探测这座古墓整整花了三年时间。  当他点着蜡烛摸进墓室时,不由得大吃一惊:眼前只有一堆白骨和几块拆散的棺木,其他什么都没有!周围是用条石砌成的拱形墓室,石壁上全是一些他看不明白的图画。他要的不是这些,要的是能让他发财的珠宝玉器。从墓室的规模上看,这分明是一个上档次的大古
期刊
胡员外听说白马寺来了一位云游的高僧,急急忙忙前去。他见到高僧就拜:“请问大师,为何我三房太太只生了一个女儿?我命中是否有子?如何才能让我胡家的香火得以延续?”  高僧微微一笑:“阿弥陀佛。胡施主,要延续胡家香火不难,只要你心存善念,一心向佛,修桥补路,乐善好施,保你能子孙满堂。”  胡员外磕头如捣蒜:“我是一心向佛,也乐善好施啊……”  高僧闭目一笑:“胡施主,我来此地时经过白荡河渡口,听船家说他
期刊
商州有个叫墨青竹的书生,平日刻苦攻读,一心想考取功名,可是总不见长进,心里十分苦恼。  一天,他遇到一个相面的道士,那道士说他七窍闭塞,需要游历天下名山大川,或许能经历一番奇遇,冲开他的玲珑心。  从此,他放浪山水漫游天下,希望能碰上奇人。  这年春天,墨青竹来到苏州,遇上一个叫梅玉娘的奇女子。  玉娘不但貌美如花,且聪明灵巧,绣得一手好刺绣。  她绣的美人图,人物形态逼真,绣的花能引来彩蝶,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