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q329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同时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推动作用。通过以“自然地理学”课程为例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和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价,以期为提升高校地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高校地理教学;应用策略;效果评价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专项课题“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地理科学’课程中运用的策略研究”(GJZ2017)
  [作者简介] 邓 敏(1973—),女,云南绥江人,硕士,昭通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王永翠(1974—),女,云南水富人,硕士,昭通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数字媒体技术研究;唐 智(1982—),男,云南鲁甸人,学士,鲁甸县茨院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2-0049-04   [收稿日期] 2021-04-19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逐渐融入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为主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地理课程教学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实现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优势互补,从整体上把握地理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优化教学方式和完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随着地球环境、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的保持等方面不断变化,使得地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学科知识内容较多、概念性内容容易混淆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遇到的难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加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提升其教学功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容概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
   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国内外的相关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国外的研究学者提出混合式学习方法是在虚拟课堂、协作学习方法、流媒体以及文体教学方面的结合,为了更好地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开展[1]。国内学者认为混合式学习方法是将传统学习方法中既有的优势和数字化信息教学中的优势进行结合利用,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两者有效结合,形成优势互补,進而获取最佳学习效果。本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优势和传统课堂教育的优势相结合,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在传统课堂教育中融入信息技术,还包含了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混合,通过创造不同的教育教学环境,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地理教学中应用必要性分析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学习方法、途径、内容等均有了极大变化。笔者认为充分结合时代背景的特点,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产生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给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利用提供了途径和方法。“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它既担负着向学生介绍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任务,也担负做阐述自然地理学的特征,它涉及自然地理要素中的地质、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土壤等各分支学科,具有学科知识内容多、信息资源丰富、概念性内容存在混淆性等特点,很多学生自身缺乏足够的自然地理学科基础知识,无法运用全面的视角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的学习,比如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化、厄尔尼现象的掌握等。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慕课和精品课程等资源,通过开展课前预习,收集与查阅相关课程信息资料,课中研讨、课后拓展等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自然地理学科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地理教学中应用
   借助“雨课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程动态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线下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优势,提供更好的交流和沟通路径,线上教学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丰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知识巩固途径,特别是自学平台的建设,为地理专业相关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知识提供了良好平台,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中,多渠道、多层次构建“思政、知识、能力、素养”四位一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充分掌握和提升自然地理学科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运用能力,还可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实现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目标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提供了丰富信息资源和多种途径。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地理教学中的平台搭建
   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平台作为应用基础,本文主要通过雨课堂和QQ群平台来开展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评价。高校在开展地理教学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切实结合自身需求和学校现状,可以利用现有的教育平台进行,在建设教育平台过程中,应使其具有更加完善的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自学平台等。
  
   二、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
其他文献
智能互联和万物互联技术研究不断深入,其应用不断扩展,不仅将对工农业发展、国防建设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开始逐步增强。其中,以人为中心的体域网是未来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用和军用方面日益得到重视。体域网设备必须具有小型化、便携、可穿戴等特点。因此,可穿戴天线是体域网的重要内容之一。
  另外一方面,许多电子设备需要工作在多个频段上且动态可变,尤其是军事电子装备为如雷达、通信等,其天线不仅需要具有多频段动态可调能力,往往还要求具有隐身能力。液体天线不仅具有独特的可重构性、低雷达散射截
[摘 要] 在新媒体发展迅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新媒体为了“涨粉丝”“圈流量”热衷炒作高校的负面新闻,对高校进行“污名化”,使高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声誉受损、形象蒙羞。长此以往,弱化了青年人报考大学的意愿,导致高校生源流失,高等教育质量下滑,一流大学建设困难,进而影响立德树人目标实现,从长远看甚至会造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短缺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不足。面对愈演愈烈的诋毁风潮,政府、公众、媒体和高校认真
期刊
通过融合布尔逻辑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功能,逻辑存储融合技术可以消除计算过程中的数据移动,为实现存储器中计算,解决传统计算架构中的“冯·诺依曼瓶颈”提供技术支撑。忆阻器,这种以非易失性电阻代表信息的电子器件为实现紧凑的逻辑存储融合提供了可行方式。然而,当前对于忆阻器逻辑存储融合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基本逻辑电路单元构建、逻辑级联方法、阵列兼容性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本文基于实际忆阻器件的转变特性,针对当前忆阻器逻辑存储融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状态逻辑”和“序列逻辑”两个方面,设计并实现了两种完
忆阻器具有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等优势,基于交叉阵列结构的高密度忆阻器阵列在非易失存储、逻辑计算和神经形态计算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前景。然而,交叉阵列中存在的泄露电流限制了大规模阵列的实现,是忆阻器走向实用的主要瓶颈之一。为突破泄露电流的瓶颈,本文针对电流突变型选通器件展开器件原理、设计、制备和表征分析等研究,提供高性能的选通器件方案。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第2章对各种类型的选通器件原理与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分析对比各类器件的优缺点。本章节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忆阻器交叉阵列中的泄漏电
[摘 要] 辅导员队伍建设事关一所高校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水平,是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的决胜关键,所以必须充分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将辅导员队伍建设摆在高校推进立德树人实践的重要环节来抓。根据和总结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从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增强政策倾斜和资源配置力度、加强履职能力和专业素质建设、加强专业精神和思想作风建设等方面探索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
期刊
功率放大器是微波通信系统中T/R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输出功率直接决定发射机通信质量、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但是固态功率放大器受目前工艺限制,输出功率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严重制约了微波发射系统发展。因此需要采用功率合成的方式来提高发射机的输出能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四种功率合成方式,芯片级功率合成、电路级功率合成、空间功率合成以及混合功率合成,详细阐述了功率合成相关理论和主要技术参数。
  第二章探究和对比了各类功率合成的技术特点,并对功率放大器的特性指标和合成效率进行了理
[摘 要] 实验室安全是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同时也关乎着国家财产及人民健康的安全。基于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现状,就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指标、安全检查、安全设备投入、安全教育、安全意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医学院校在实验室安全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相应措施,对进一步探讨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适应医学院校发展需求,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有
期刊
[摘 要] 高职在校生作为创业教育的受教主体,评估其对创业的认知度和需求状况是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质量的基础工作,对规划“十四五”时期创业教育改革具有启发和参考价值。选取12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研,发现在校生对创业课程、创业政策和创业信心认知不足,学生在校期间创业实践参与度降低,毕业后有创业意愿的比例相对较低。提出针对学生不同需求需要,建立分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由受教育者转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医疗机构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转变成一种必然要求的大背景下,为医学生创新创业构建良好的平台,坚持专业知识教学与科研并重已成为医学院校的必然趋势。作为医学高等教育主阵地,医学院校通过校内宣传创新创业动态,鼓励有创新意识以及想法的医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且临床与科研并重的高素养医疗人才,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医学院校中实施的必要性及其展露出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
期刊
[摘 要]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指导高校教育教学的关键。课程思政帮助当代大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文化作为价值观的基础,通过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识类外语课程面临的问题制约了其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以大学韩语课程为例,在分析影响其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围绕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方面以文化润人方式形成协同效应,对标课程思政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