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规模化合成的Ru2P@Ru/CNT用于高效海水裂解

来源 :催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rec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备高纯度氢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高效稳定的催化剂主要应用于由去离子水构成的酸性或碱性电解液.然而淡水资源的稀缺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空间.海水资源在全球水资源储量占比高达97%,因此实现海水高效稳定制备氢气将极大程度缓解淡水资源对于电催化析氢反应发展的限制.金属磷化物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有利于促进析氢反应动力学.合理调节金属磷化物的电子结构,有利于其对反应中间体的吸附和氢气的脱附,从而促进产氢.同时,金属磷键能够稳定金属原子,防止反应过程中金属原子的溶解失活,从而提高催化剂稳定性.构建负载型金属磷化物异质结能够引入更多的析氢反应活性位点,进一步促进催化剂对水的吸附和中间体的活化.而且金属磷化物与高导电性和分散性的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有助于催化剂活性的综合提升.尽管负载型磷化物异质结展现出了良好的析氢性能,但其在海水中的析氢本征活性仍难以超越商业铂碳催化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无溶剂微波方法,并成功制备了一系列Ru2P@Ru/CNT催化剂.催化剂的完整制备过程只需1 min,并且不涉及任何溶剂的使用.表征结果表明,负载在碳纳米管上的Ru2P@Ru纳米颗粒直径仅为2.5 nm左右.这是由于微波提供的高温将反应物快速烧结成所需的晶相,同时,较短的反应时间限制了纳米颗粒的尺寸的增长,并减少了挥发性元素的损失.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比例优化后的Ru2P@Ru/CNT (Ru2P∶Ru=66∶34)在1.0 mol/L KOH和真实碱性海水中分别只需要23和29 mV的过电位即可达到10 mA cm-2的电流密度,是已报道的非Pt基材料中催化效果较好的催化剂之一.并且,Ru2P@Ru/CNT具有出色的本征活性,在1.0 mol/L KOH和真实碱性海水中的转换频率分别为13.1和8.5S-1,远超商业Pt/C.此外,本文进一步探索了Ru2P@Ru/CNT在高电流密度下的催化活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Ru2P@Ru/CNT在1.0 mol/L KOH中仅需要77和104 mV的过电位即可达到500和1000 mA cm-2的电流密度.同时,经过100 h的稳定性测试,该催化剂无论在低电流密度、高电流密度以及碱性海水中都展示出了较好的稳定性.“,”In this study,an ultra-fast and simple solvent-free microwave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using a series of ultra-small (~2.5 nm) surfactant-free Ru2P@Ru/CNT heterostructures for the first time.The structure has a high-density Ru component and Ru2P component interface,which accelerates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The prepared Ru2P@Ru/CNT demonstrated excellent catalytic effects for the HER in alkaline media and real seawat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ratio-optimized Ru2P@Ru/CNT (Ru2P∶Ru =66∶34)requires only 23 and 29 mV to reach 10 mA cm 2 in 1.0 mol/L KOH and real seawater,respectively.These values are 10 and 24 mV lower than those of commercial Pt/C in 1.0 mol/L KOH (33 mV) and real seawater (53 mV),respectively,making it among the best non-Pt HER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Additionally,the TOF of Ru2P@Ru/CNT in alkaline freshwater and seawater were 13.1 and 8.5 s-1,respectively.These exceed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Pt/C,indicating that the catalyst has excellent intrinsic activity.The high current activity of Ru2P@Ru/CNT in 1.0 mol/L KOH was explored,and only 77 and 104 mV were required to reach 500 and 1000 mA cm 2,respectively.After 100 h of durability testing,the catalyst retained excellent catalytic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in low current density,high current density,and seawater.
其他文献
不论在自然光合作用系统中,还是在人工能量转换系统如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电化学固氮和金属空气电池中,析氧反应(OER)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半反应.OER具有多电子、多质子的特性,反应过程复杂且动力学缓慢.在自然界水氧化过程中,光合系统Ⅱ中的氨基酸残基构筑了专门的质子转移通道和电子转移通道,通过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来高效输运质子和电子,表现出很高的OER活性.向自然界学习,在催化剂中设计专门的质子转移通道和电子转移通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一种片状氧化钴(COO)、黑磷(BP)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杂化
太阳能制氢作为一种绿色、实用、可再生的能源生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光解水产氢通常用三乙醇胺、硫化钠/亚硫酸钠、乳酸、甲醇、抗坏血酸和甲醇等做牺牲剂,这些试剂的加入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增加制氢成本.而目前完全无牺牲剂体系的产氢效率普遍较低,使得发展经济绿色的牺牲剂体系尤为迫切.通过光催化在单一水性体系中同时生产可储存和可再生的氢气与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学品是一种新兴环保的策略.本文采用简单的静电自组装和煅烧方法将碳化钒(VC)和CdS纳米线(NW)复合形成VC/CS.结果 表明,与原始的CdS NW
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近些年来随着聚酯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二甲苯(PX)需求量逐年增高.目前,PX主要通过传统的石油路线生产,例如石脑油催化重整、甲苯歧化和C8芳烃异构化,这些路线的后续精馏能耗较高.甲醇作为碳源与甲苯烷基化制备PX有效提高了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且已实现工业化.然而,由于甲醇生成甲氧基烷基化物种的能垒较高,使反应温度较高,促进了甲醇制烯烃(MTO)副反应的进行,降低了甲醇利用率;且由于积炭的形成,催化剂容易失活.合成气是非石油基资源如煤炭、天然气和生物质等利用的重要平台,在转化为醇类、烯烃以
植被光谱库的构建对植被特征识别和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重要作用.通用光谱库由于地区差异导致的不同植被光谱差异不明显,对定量遥感分析和植被精细识别分类造成较大的误差.首先,通过实地采集热带植被光谱数据,构建适用于热带植被监测和分析的Web波谱数据库,包含52种典型植被冠层和叶片光谱;其次,详细介绍植被光谱库开发框架,实现功能模块包括:元数据编辑、波谱库报告、增删改查、端元光谱提取、影像波谱对比分析和波谱可视化;最后,应用卫星多波段遥感数据与通用光谱库验证对比植被精细分类效果.结果表明,通用波谱库无法依据波谱信息对
聚氯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在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按照原料来源划分,聚氯乙烯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基于煤炭的电石法和基于石油的“平衡法”.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电石乙炔法是合成聚氯乙烯的主要途径.该方法采用乙炔与氯化氢在活性炭担载氯化汞催化剂上进行氢氯化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然而,由于汞催化剂的挥发性以及毒性,开发汞替代催化剂迫在眉睫.乙炔与二氯乙烷耦合反应是将煤炭与石油资源共同利用来制备聚氯乙烯的一条极具吸引力的途径.相对于研究相对成熟的氢氯化反应,目前耦合反应的研究较少
在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钢结构数字虚拟预拼装中,现有方法大多数均为基于点特征匹配的方式,该方法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度差且不能完全适用于钢结构桥梁预拼装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底面特征匹配的方式,以实现钢结构桥梁的数字化虚拟预拼装.该方法首先提取两拼装构件的底面特征,然后基于提取的底面特征实现两构件的数字化虚拟预拼装.采用两相邻点云构件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钢结构桥梁构件的虚拟预拼装,具有较高拼接精度,且人工干预少、自动化程度高.所提方法对大型钢结构桥梁的数字化虚拟
针对传统的开采沉陷预计方法,在求取预计参数时存在计算量烦琐、精度低、速度慢等缺陷,本文开展了基于狮群算法(LSO)的概率积分预计参数反演方法研究.LSO是一种群体智能算法,该算法已在光伏最大功率跟踪中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至今尚未发现应用于矿山开采沉陷预计领域中.为了准确获取预计参数,本文将LSO应用于概率积分参数反演中,以此构建基于LSO的概率积分预计参数反演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仿真实验:反演参数q、tanβ、b、θ的反演参数中误差分别为0.0325、0.1188、0.0285、1.0678且4个反演参
电化学合成氨因其可以低能耗产氨而备受关注.目前,迫切需要一种稳定、无污染、活性好和选择性高的催化剂来促进电化学合成氨.石墨相氮化碳由于制备简单且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基底材料.研究表明,纯石墨相氮化碳不具有电化学合成氨的性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元素掺杂是一种常见的改性方式,其中过渡金属元素因其具有活跃的d电子而被广泛用于掺杂改性.目前实验上已经可以制备过渡金属单原子或者多原子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基材料.尽管在实验以及理论上都表明通过电催化可以实现还原氮气合成氨且具有较好的催化合成
化石资源的过度消耗及因此产生的环境问题驱动了生物质资源各组分转化为燃料、化学品及材料的研究发展.木质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碳氢资源,也是生物质中最难以实现高值化利用的组分.将木质素催化降解生成苯酚类单体化合物是其高值化利用的关键,因此开发新型催化体系对于提高当前生物精炼产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钌碳耦合碱催化体系,系统考察了三倍体毛白杨的直接催化还原反应.三倍体毛白杨原料中的木质素组分优先降解为高得率的苯酚单体化合物,同时保留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组分.木质素二聚模型化合物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沿岸固定冰的形变特征,本文基于2018年1—3月连续获取的5景Sentient-1A雷达数据,利用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对波罗的海东北部的沿岸固定冰进行了探测.阐述了重复轨道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探测固定冰形变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流程,并结合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固定冰形变产生的原因.研究指出:3个观测时期固定冰的最大形变量分别为0.17,0.31和0.19 m;强风驱动的浮冰撞击是造成固定冰形变的重要因素;气温达到0℃以上造成冰的融—冻循环和降雨造成冰层表面雪层变成冰粒是导致相干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