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情境教学探究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bcn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的理念逐渐渗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历经多年发展的情境教学理论,它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通过创设真实的或虚拟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认知的生成,让他们体验精神上的成长。其理论核心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要求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情境教学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是有非常广阔的用武之地。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注意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认为课堂阅读情境教学的具体操作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一、情境导入,激起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不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导入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成败。在课堂导入时,设置适当的情境,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可以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直接引起了进一步学习的心理期待。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利用情境导入的方法比较多,可以根据所教文本、和所面对的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大多数文章都是作者在一定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或具体阐述文章的创作背景和涉及的背景知识,可以消除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生疏感,达到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例如:教读梁思成《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时可以先介绍这篇文章的创作缘由。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历史选择了前者,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就在梁思成为“梁陈方案”奔走的时候,拱卫北京500多年的明代城墙正面对着存与废的抉择。对于北京城墙,“梁陈方案”曾作出这样的设想:“今日这一道城墙已是个历史文物艺术的点缀……城墙上面是极好的人民公园,是可以散步,乘凉,读书,阅报,眺望的地方。底下可以按交通的需要开辟城门。”可是,拆除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梁思成不得不为之一搏。他抱病写下了本文,发表于1950年5月7日出版的《新建设》雜志,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结合城墙的保护对“梁陈方案”的原则作了进一步发挥,建议将城墙建设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园”。
  这段文字不仅利用时代背景介绍了文章创作原因,还从故事的角度介绍了梁思成这位著名学者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课堂教学以此导入,一定能让学生对当时的形势有大致的了解,迅速进入文本的理解。
  二、创设情境,感知全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作为阅读主体对阅读客体的一种知觉活动,就是通过视觉将文章外部结构(字、词、句、段、篇)转换为有组织和有意义的整体过程。换句话说,在阅读中,读者首先是注意文章内容,而对文章的组合手段并不关心,就像人们刚看到一幅画时,并不关心其创作方法和技巧,而关注的是色彩线条传达出的意义信息一样。所以,高中语文课堂阅读在讲授前应让学生对整个阅读文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可是,高中语文课堂阅读中选取的文本长短不一,客观上造成学生在感知文本时有难易差别。学生对短篇文章的整体感知速度较快,但是,长篇作品则不易快速阅读,即使学生可能在课前预习,又因为各学科时间利用时的相互倾轧,学生也只能囫囵吞枣,象征性地读一读作品。如何快速让学生比较深入地获得文本的整体感知,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解决。教师可以以分组讨论的方法,创设讨论的氛围,让学生分组协同完成对课文情节的概括。这种讨论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三、激疑探究,深入文本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在整体感知文本之后,还要深入文本,就文章的材料组织、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组合手段进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的精华。不过,仅仅逐级按字、词、句、段、篇对文章进行解读,容易割裂字、词、句、段和篇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内容支离破碎,同时也容易扼杀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根据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可以依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就阅读文本特点设置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热情。
  譬如,苏教版新高中语文教材改变了以前把单篇课文作为学习单位的做法,而是把一个板块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以“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形式呈现课文。所谓的“文本研习”,就是提供经典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所谓的“问题探讨”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进入学习状态。而“活动体验”就是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思考。依据教材的上述编写特点,从深入文本,理解和鉴赏文章的教学目的出发,在课堂阅读教学时可以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先导,引发学生的积极的探究热情。在研讨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深入文本对字、词、句、章进行比较、分析、鉴赏,进而结合课本形成自我的具有创见性的认识。
  例如,在教读海伦·凯勒的《假如我有三天光明》这篇课文时,可以先提出以下问题:海伦·凯勒“仅仅凭触觉”就从平常人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得到了那些快乐?她在得到假想后的三天光明之后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安排?这三个问题既引导了学生就文本细腻的描写进行品读,品味其语言,又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体味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接着,可以要求学生体会文章中描写形象、色彩、声音的语句,让他们相互讨论,交流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如此,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从以上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情境教学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其他文献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等的重要手段。但是,提问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手段。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提问的前提应当是学生充满兴趣、信心的自主学习质疑。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 提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引导学习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因种种原因提问不是太宽
期刊
课改9年来,我区教育质量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交往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主动性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将来学会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等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其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由于多种原因,我们的小组合作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我区小组合作现状  虽然新
期刊
目前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旨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实践行为,是对前面学习的一个小总结。而作业批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必要对现有的作业批改方法进行改革,下面就数学作业的批改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传统
期刊
摘要:华罗庚先生曾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維相结合,通过图形的描述、代数的论证来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是一重要的教学思想方法。在中学教学中,它主要表现在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几何图形,
期刊
语文是一门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它有着鲜活的语言材料,丰富的人文精神。本应是学生十分喜爱的科目。可许多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以至于一上课就没精打采、恹恹欲睡。究其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是语文教师缺乏激情,所以把语文课上的毫无生机,气氛沉闷,犹如死水。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不生厌?没有了兴趣,热情,哪能会乐于学习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切身感受,认为只有语文教师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随情入理、因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又兼有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性质。它以言语交流为主要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并通过训练具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思想性和人文性,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及记忆力等,启发学生去感受,去体验社会生活,积累经验及情感。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学 体会       语文教学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一定的语言情境。语文学科的终极目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中第二单元第三节讲到相对原子质量,在这样的前提下再来安排相对分子质量的学习相对较容易,这是又一次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物质。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的基础是理解化学式的意义,进行计算的依据是建立起宏观物质——微观微粒——表示符号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相对原子质量的基础上明白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以表示质量大小不同的分子的相对大小,可以用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代替
期刊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全新理念为指导,合理采用小组合作,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更新与提高。  关键词:英语课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全面提高综合能力與学习品质的主渠道。其有效性表现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任务的完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让课堂活起来,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乐于去学习语文。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方法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他认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课堂教学“活”了,学生的思维自然就活跃,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因此,激活课堂,不失为让高中语文教学走出低谷的根本之举,也是高中语
期刊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形势下,中学音乐课作为学校课程的小科目,得不到重视,不仅安排的时间比重明显少于其他课程,而且课堂教学缺少创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低下。在音乐课堂上,我们往往只简单学习演唱一首或几首歌曲,欣赏课也很盲目,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是被动地唱,被动地听,往往得到的音乐信息不多。最后,学生对于歌曲理解不够,音乐知识也没有相应提高,更没有受到应有的音乐文化的熏陶。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提高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