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鼓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激发展示热情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鼓励教学
在美术教学的这么多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们设计的艺术字我看过后,发现有一个男生设计的很有新意,敢于大胆创新,于是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并表扬了这位学生。在我看来,这是教学中很平常的一件事,然而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从此这个男生会经常设计些作品拿来让我看,美术课也特别认真积极了。他的变化让我感到吃惊,因为他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生,干什么都没兴趣,到底是什么让他的转变如此巨大?反复思考后,我总结出来:我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认可,他得到的鼓励和赏识,就成为激励他的动力。
之后的教学中,我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柔美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忧郁;有的则从人物眼神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放射出的悲伤;有的则感到温暖而慈祥的气息,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意识。
3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价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例如引导学生以《春天的畅想》这课为主题创作一幅展示春天风景的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住所,城市环境周围,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春天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公园万物发芽能体现春天的景象美;有的说校园中的树木复苏能体现春天的环境美;还有的认为田野的大遍庄稼绿油油是春天生命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从多角度、多方位地体现了春天的美。
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鼓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激发展示热情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鼓励教学
在美术教学的这么多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们设计的艺术字我看过后,发现有一个男生设计的很有新意,敢于大胆创新,于是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并表扬了这位学生。在我看来,这是教学中很平常的一件事,然而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从此这个男生会经常设计些作品拿来让我看,美术课也特别认真积极了。他的变化让我感到吃惊,因为他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生,干什么都没兴趣,到底是什么让他的转变如此巨大?反复思考后,我总结出来:我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认可,他得到的鼓励和赏识,就成为激励他的动力。
之后的教学中,我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柔美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忧郁;有的则从人物眼神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放射出的悲伤;有的则感到温暖而慈祥的气息,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意识。
3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价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例如引导学生以《春天的畅想》这课为主题创作一幅展示春天风景的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住所,城市环境周围,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春天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公园万物发芽能体现春天的景象美;有的说校园中的树木复苏能体现春天的环境美;还有的认为田野的大遍庄稼绿油油是春天生命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从多角度、多方位地体现了春天的美。
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鼓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激发展示热情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