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我承包的作业19队精细施工的方法和方式,从返修井的原因入手,找出影响修井的主要因素,逐一进行解剖,逐步探索出降低返修井的对策和措施,在精心组织、优化设计、严把工具管材质量、合理运作、科学施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积极营造出良好的施工氛围、减低返修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返修率;因素;优化;施工;管材;工具
引 言
现河稀油作业区作业19队主要担负着现河庄、郝家、梁家楼、王岗、史南等油田油水井作业施工任务。近几年来,作业19队构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作业生产运行管理体系,作业施工质量连年上新台阶,综合返修率逐年下降,连续多年超额完成采油厂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树立从采油厂大局出发,减少返修井,就是减少躺井数的观念。针对目前的现状和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制订一系列提高施工质量,加大管理力度的办法和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作业井的返修,见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分析作业井返修的主要因素
全年施工井79口,不足365天的返修井10口,返修率为12.66 %,其中因油管问题造成返修7口,占总数的70.0 %;因下井泵问题造成返修1口,占总数的10%;因下井工具问题的1口,占总数10 %;因地层问题造成返修的 1口,占总数 10%。其中:梁11断块的井都是一些老大难井,经常返修。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造成返修的最主要因素。
1.1杆断脱的因素。造成杆断脱的主要因素有:腐蚀、偏磨、疲劳,蜡卡、砂卡、泵衬套乱卡活塞,抽油杆质量差、抽油杆组合不合理等因素造成杆断。
1.2管漏的因素。造成管漏的主要因素有:腐蚀、偏磨,有裂缝、砂眼等油管本身质量问题,丝扣没上满扣,抱钳过紧、扭矩过大,对油管造成损伤,以及不合理排放等因素造成管漏。
1.3泵漏的因素。造成泵漏的主要因素有:凡尔腐蚀、结蜡等密封不严,地层出砂,泵本身有砂眼、结头没上紧等因素造成泵漏。
1.4下井工具的因素。造成下井工具损坏的主要因素有:因质量、使用寿命、不规范操作等造成下井工具失效。从另一角度讲,就是管材质量、井筒因素(偏磨)、地层因素(腐蚀、出砂、结蜡)和施工质量,四方面因素造成油井达不到免修期。
2探索降低返修率的对策和措施
应从优化设计方面着手,减少设计缺陷,降低地层因素、井筒因素对油井生产寿命的影响,其次把好管材、施工质量关,确保下井工具、管材质量,从而延长油井免修期,降低作业返修率。
2.1精心组织,优化设计
先查找井史,充分掌握施工井的基本情况。接到油井设计后,要充分了解施工井的生产情况、油层情况、埋没深度、油套压力、泵挂深度、管杆组合、原油性质等基本数据;分析以前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更换管杆等井史情况,以及本次作业上修的原因,现场落实情况等。其次集思广益,加大反馈力度。组织队干部和职工骨干,结合油井地质、工艺设计要求,本次作业施工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形成施工方案,同时加大施工中的反馈力度,及时把工作中的问题反映到上级,为队上提供决策。第三落实方案,合理设计。在讨论之后,由工程技术员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详细、合理的作业施工设计,组织生产,并对施工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请示相关机构,然后变更设计,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针对地层、井筒因素的影响,制定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为相应施工打好了基础。如河31-斜7井3月份施工,原井设计仅仅是简单的检泵作业,查找以前的资料,发现该井偏磨严重,导致多次返修,在提出生产管柱后发现,原井底部200米管杆偏磨特别严重,部分油管本体有较长的劈缝,该井静液面比较浅,队长和技术员和到场的相应单位负责人商量后,决定上提泵挂200米,并给底部抽油杆加上扶正器,以减少管杆的磨擦。经过更改设计,该井目前生产正常,日产油5吨。
2.2严把管材、工具质量
要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就必须确保下井管材的质量。一是把好原井管杆质量关。在施工中,我们对偏磨、腐蚀严重,有砂眼、裂缝的油管,都要求采油队更换,采油队在现场落实之后,决定更换与否,并签字认可,采油队对不更换的管杆质量负连带责任,分清原井管杆的质量责任。二是把好更换管杆关。做好现场接收更换的管杆质量验收。查看管杆是否存在偏磨、腐蚀严重,是否有裂缝、砂眼,丝扣是否完好,管内是否畅通无阻,管杆是否弯曲变形等,和准备大队做好现场交接,并按设计要求下到相应位置,便于分清责任。三是把好下井工具关。对下井的工具,首先做好下井之前的检验,确保灵活好使,其次在下井施工过程中,平稳操作,避免对工具造成损害。四是把好试抽关。下完管材、工具后,按要求进行试压,达到规定压力、稳压时间,再进行试抽,正常后才算合格。经过这“四关”,基本上可以保证下井管材、工具的质量。
2.3合理运作,科学施工
设计合理,管材合格,施工就是关键。一方面严格岗位职责,要求各个岗位规范操作;排放管杆布局合理;运用作业工序质量责任跟踪卡,制定实施单井工序质量责任经手人负责制,根据单井施工设计要求,制定每道工序经手人员责任制度,严格把好准备工作检验、原井管柱检验、下井管材检验、完井检验及其他工序检验五关,指定当班班长为质量负责人,若出现质量问题,发生工序返工,则按超支成本的2%-5%处罚责任人,队上值班人员对整个工序负责,负有连带责任,为鼓励质量负责人的管理积极性,每月给质量负责人50元的奖励。在河31-斜162,河31-斜89井施工中,严格做好标准化现场,根据井场实际,合理布局,所下管材,数据准确,匹配合理,跟班干部和班组长,要巡回检查,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并对当班施工工序的质量负全责;为防止发生井喷,在提管柱时,及时向井内灌水,确保井内压力平衡。经过8天紧张施工,16趟施工工序,提下管杆超5000余根,未发生一起施工质量事故,一次顺利投产成功,日产油近100吨。
3细化管理考核、确保措施落实
按照岗位和职责,结合工序质量监控点、控制因素,细分了管理和考核职责14项、73条,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指标,强化了全员提高施工质量,降低作业返修率的责任心。
3.1强化队干部责任心。
对每一道工序质量负总责,解决现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最佳的施工方案。立足于确保施工质量,不发生工序返工,延长油井免修期的角度,针对各个质量监控点,加强相应对策研究的力度。如河4-斜更50井,原井设计要求下d44mm杆式泵,查找以前资料,认为该井偏磨,泵挂又深,下杆式泵,不利于查找漏管,易造成工序返工,增加工作量,改下d44mm管式泵,采油矿接受建议,经过洗井试压,很容易找漏管,完井试抽一次合格。
3.2激发班组的质量监控积极性
班组长对本班施工的工序质量负总责,同时副班长、司机、资料员、一岗,又都有自己本岗位的质量考核点,各个岗位质量把握的好坏,直接对应着相应的工时、奖金奖惩,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调动了班组成员把好施工质量的责任心。
3.3达到对施工细化管理
工序质量监控点以及对应责任人的细分,为队上细化管理打好基础。采取分岗位工序质量因素考核方法后,明确岗位质量职责,处罚到人头,触动个人经济利益,不仅细化了管理,促进个人质量管理积极性。
4 结束语
降低返修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老大难井,及时反映情况,及时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真正的延长油井免修期,降低返修率。继续做好队—班组—个人的一线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值班干部对整个油井施工负责,经手人对所接受的配套服务负责,各个岗位对本岗的施工质量负责,同时按照质量监控点对应考核办法,强化对班组、个人的考核,促进全队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成华国、张桂林等编.井下作业标准汇编.,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10月
关键词:返修率;因素;优化;施工;管材;工具
引 言
现河稀油作业区作业19队主要担负着现河庄、郝家、梁家楼、王岗、史南等油田油水井作业施工任务。近几年来,作业19队构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作业生产运行管理体系,作业施工质量连年上新台阶,综合返修率逐年下降,连续多年超额完成采油厂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树立从采油厂大局出发,减少返修井,就是减少躺井数的观念。针对目前的现状和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制订一系列提高施工质量,加大管理力度的办法和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作业井的返修,见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分析作业井返修的主要因素
全年施工井79口,不足365天的返修井10口,返修率为12.66 %,其中因油管问题造成返修7口,占总数的70.0 %;因下井泵问题造成返修1口,占总数的10%;因下井工具问题的1口,占总数10 %;因地层问题造成返修的 1口,占总数 10%。其中:梁11断块的井都是一些老大难井,经常返修。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造成返修的最主要因素。
1.1杆断脱的因素。造成杆断脱的主要因素有:腐蚀、偏磨、疲劳,蜡卡、砂卡、泵衬套乱卡活塞,抽油杆质量差、抽油杆组合不合理等因素造成杆断。
1.2管漏的因素。造成管漏的主要因素有:腐蚀、偏磨,有裂缝、砂眼等油管本身质量问题,丝扣没上满扣,抱钳过紧、扭矩过大,对油管造成损伤,以及不合理排放等因素造成管漏。
1.3泵漏的因素。造成泵漏的主要因素有:凡尔腐蚀、结蜡等密封不严,地层出砂,泵本身有砂眼、结头没上紧等因素造成泵漏。
1.4下井工具的因素。造成下井工具损坏的主要因素有:因质量、使用寿命、不规范操作等造成下井工具失效。从另一角度讲,就是管材质量、井筒因素(偏磨)、地层因素(腐蚀、出砂、结蜡)和施工质量,四方面因素造成油井达不到免修期。
2探索降低返修率的对策和措施
应从优化设计方面着手,减少设计缺陷,降低地层因素、井筒因素对油井生产寿命的影响,其次把好管材、施工质量关,确保下井工具、管材质量,从而延长油井免修期,降低作业返修率。
2.1精心组织,优化设计
先查找井史,充分掌握施工井的基本情况。接到油井设计后,要充分了解施工井的生产情况、油层情况、埋没深度、油套压力、泵挂深度、管杆组合、原油性质等基本数据;分析以前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更换管杆等井史情况,以及本次作业上修的原因,现场落实情况等。其次集思广益,加大反馈力度。组织队干部和职工骨干,结合油井地质、工艺设计要求,本次作业施工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形成施工方案,同时加大施工中的反馈力度,及时把工作中的问题反映到上级,为队上提供决策。第三落实方案,合理设计。在讨论之后,由工程技术员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详细、合理的作业施工设计,组织生产,并对施工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请示相关机构,然后变更设计,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针对地层、井筒因素的影响,制定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为相应施工打好了基础。如河31-斜7井3月份施工,原井设计仅仅是简单的检泵作业,查找以前的资料,发现该井偏磨严重,导致多次返修,在提出生产管柱后发现,原井底部200米管杆偏磨特别严重,部分油管本体有较长的劈缝,该井静液面比较浅,队长和技术员和到场的相应单位负责人商量后,决定上提泵挂200米,并给底部抽油杆加上扶正器,以减少管杆的磨擦。经过更改设计,该井目前生产正常,日产油5吨。
2.2严把管材、工具质量
要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就必须确保下井管材的质量。一是把好原井管杆质量关。在施工中,我们对偏磨、腐蚀严重,有砂眼、裂缝的油管,都要求采油队更换,采油队在现场落实之后,决定更换与否,并签字认可,采油队对不更换的管杆质量负连带责任,分清原井管杆的质量责任。二是把好更换管杆关。做好现场接收更换的管杆质量验收。查看管杆是否存在偏磨、腐蚀严重,是否有裂缝、砂眼,丝扣是否完好,管内是否畅通无阻,管杆是否弯曲变形等,和准备大队做好现场交接,并按设计要求下到相应位置,便于分清责任。三是把好下井工具关。对下井的工具,首先做好下井之前的检验,确保灵活好使,其次在下井施工过程中,平稳操作,避免对工具造成损害。四是把好试抽关。下完管材、工具后,按要求进行试压,达到规定压力、稳压时间,再进行试抽,正常后才算合格。经过这“四关”,基本上可以保证下井管材、工具的质量。
2.3合理运作,科学施工
设计合理,管材合格,施工就是关键。一方面严格岗位职责,要求各个岗位规范操作;排放管杆布局合理;运用作业工序质量责任跟踪卡,制定实施单井工序质量责任经手人负责制,根据单井施工设计要求,制定每道工序经手人员责任制度,严格把好准备工作检验、原井管柱检验、下井管材检验、完井检验及其他工序检验五关,指定当班班长为质量负责人,若出现质量问题,发生工序返工,则按超支成本的2%-5%处罚责任人,队上值班人员对整个工序负责,负有连带责任,为鼓励质量负责人的管理积极性,每月给质量负责人50元的奖励。在河31-斜162,河31-斜89井施工中,严格做好标准化现场,根据井场实际,合理布局,所下管材,数据准确,匹配合理,跟班干部和班组长,要巡回检查,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并对当班施工工序的质量负全责;为防止发生井喷,在提管柱时,及时向井内灌水,确保井内压力平衡。经过8天紧张施工,16趟施工工序,提下管杆超5000余根,未发生一起施工质量事故,一次顺利投产成功,日产油近100吨。
3细化管理考核、确保措施落实
按照岗位和职责,结合工序质量监控点、控制因素,细分了管理和考核职责14项、73条,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指标,强化了全员提高施工质量,降低作业返修率的责任心。
3.1强化队干部责任心。
对每一道工序质量负总责,解决现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最佳的施工方案。立足于确保施工质量,不发生工序返工,延长油井免修期的角度,针对各个质量监控点,加强相应对策研究的力度。如河4-斜更50井,原井设计要求下d44mm杆式泵,查找以前资料,认为该井偏磨,泵挂又深,下杆式泵,不利于查找漏管,易造成工序返工,增加工作量,改下d44mm管式泵,采油矿接受建议,经过洗井试压,很容易找漏管,完井试抽一次合格。
3.2激发班组的质量监控积极性
班组长对本班施工的工序质量负总责,同时副班长、司机、资料员、一岗,又都有自己本岗位的质量考核点,各个岗位质量把握的好坏,直接对应着相应的工时、奖金奖惩,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调动了班组成员把好施工质量的责任心。
3.3达到对施工细化管理
工序质量监控点以及对应责任人的细分,为队上细化管理打好基础。采取分岗位工序质量因素考核方法后,明确岗位质量职责,处罚到人头,触动个人经济利益,不仅细化了管理,促进个人质量管理积极性。
4 结束语
降低返修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老大难井,及时反映情况,及时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真正的延长油井免修期,降低返修率。继续做好队—班组—个人的一线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值班干部对整个油井施工负责,经手人对所接受的配套服务负责,各个岗位对本岗的施工质量负责,同时按照质量监控点对应考核办法,强化对班组、个人的考核,促进全队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成华国、张桂林等编.井下作业标准汇编.,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