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 :教育界·综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ng85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学校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培养、拓展学生核心素养上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不忽视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发展情况作出全面了解与准确把握,设计更科学适合的教学目标,以此来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
  素养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水平、能力素养、外在形象等一系列的内容。素养培养的渠道主要有实践和训练两种方式。希腊一位哲人曾说:“一个人将在学校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全部忘记之后,所剩下的内容就是核心素养。”新课程理念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共同的目标和导向,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能够帮助一个人得到有效的“自我实现”,能够在社会之中立足、融入并获得成功所具备的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等。
  核心素养虽然并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却是在一个人在对某一学科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其显示了一个人终身发展以及顺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2016年,北师大举办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会,从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基础三个方面总结和概括了核心素养,并将其分为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学会学习、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首先,针对教师专业素养、教育理念来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都存在自身专业素养较低,对课程理解较为片面等问题,教育理念也较为落后。在此背景下,不仅难以引导学生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也无法取得理想授课效果,进而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流于表面形式。
  其次,针对教学方式来讲。在新课改背景下,虽然很多学科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具体落实中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与学生认知发展需求来不断优化[1]。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科学合理,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及教学标准进行设立。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设定过程中,要包括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全方面的考虑,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确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还要根据具体课程进行具体的设定。例如在讲述网络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就要从多方面进行,要对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基本讲解,使学生感受网络的多面性,在上网的过程中,多方面看待网络时代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网络上对信息进行正确筛选以及分析。同时,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进行判断从而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从中形成自身的真正能力以及素养。
  (二)创建情景教学课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正确是非观的重要部分。它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案例,引用到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中来,创建有趣的情景模式课堂,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当下热点话题“老人摔倒究竟扶不扶”,教师可以针对这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行组织排练,让同学们通过观看表演,从中认识问题,多角度思考各种做法可能导致的后果,最终探究出正确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大胆思考和表达个人看法,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是通过这样的现实问题,让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明辨是非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識。这样贴近生活的教育,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对形成正确的认知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学习过程是螺旋式的、渐进上升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地总结归纳和深化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习惯,把所学知识构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要重视传授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既方便学生的理解记忆,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积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建构知识,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人经验和方法,注重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在能力的迁移中,最关键的是思维能力的迁移,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能力[2]。思维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来说,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课程学习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培养。
  一是通过辩论会培养思维能力。正反双方通过“摆实事”“讲道理”来辩论,说明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指出对方的矛盾与错误,最后形成共识。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交友的智慧”这一课时,可通过辩论会的形式来讨论“男女交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问题,既能提高思维能力,又能实现能力迁移。二是通过探讨交流培养思维能力。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班级或小组内对所学知识或有疑问的问题开展交流探讨,就能实现能力的迁移。
  (五)引导学生领悟体会知识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多进行体验和感悟,通过全面深刻地体验与感悟,能有效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能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思维能力,从而更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教师应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运用多样化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最大亮点,它能使学生把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社会实践有机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自我教育,在促进学生思想进步成长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论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拓展,还是对各项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初中生的道德修养,教师应结合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应用更新颖、先进且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方法,构建更生动、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导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进一步优化授课环节与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艳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10):131-132.
  [2]周小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好家长,2017(73):146.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学生群体越来越多地且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网络文化,而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中学生身心正在飞速发展中,中学生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中充满着强大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此网络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无疑更加深远。  【关键词】网络文化;中学生;心理影响;对策  一、引言  “每一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网络文化也是如此,它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正能量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利于中学生
【摘要】英语写作是初三英语教学的重点部分,对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初三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较为突出的“低效耗时”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初三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提高。文章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初三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初三英语写作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三英语写作;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策略  一、引言  英语写作是一项综合应用英语知识的学习活动
休斯顿的快速道为城市的干线公路,其中有些是国家公路或州公路的一部分,快速道设置为全封闭运行模式。快速道有3种结构形式:高架桥、路堤、路堑。快速道高架枢纽立交的桥跨结
汽车离合器的作用主要是承担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是一个涉及行车及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的部件。有良好驾驶习惯的驾驶员所驾车辆的离合器,可供汽车累计行驶20万公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了解和领会数学基础知识并进行熟练运用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问题精心设计,构建“问题串”。文章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对“问题串”的设计方法及成效进行了研究,为改进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数学教学主要包含概念的掌握、公式的运用和问题的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系统教育的基础,更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学科。文本针对自主学习的内涵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目的是探究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以便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实现初中人才教育目标。  【关键词】自主学习;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在教学改革工作深入落实的当下,初中教学工作应该积极转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喜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增长,城市外围大型居住社区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通过对上海市外围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行行为的调查,以居民实际出行路径为依据,对居民通勤和非通勤情况下每日的
文章以拉森·弗里曼提出的三维语法理论为基础,探究了提高高中生英语语法技能的途径。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形意用并举,多角度观察”“调动参与性,改变语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用于公路营运的载客汽车、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需安装、使用相当于飞机“黑匣子”的行驶记录仪,实时记录车辆运行和驾驶人驾驶活动的
【摘要】文章基于操作材料与视频的优势互补,研究了材料与视频融合策略。材料与视频的有机融合使操作活动有序、有趣又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图形学习能力。  【关键词】材料;视频;操作;图形学习  小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手段是观察与操作。在课程改革前,教师往往采用一些传统的操作材料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比如各种图形的实物和模型、格子图、小方块等。其优点是教师准备省力,教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