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国家与社会配合问题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乡村治理都是在国家与村社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与统一.虽然在古代社会,乡村治理主要依靠地方精英,但皇权并非完全不下县,乡村并不完全是自治状态.例如,民间调解基本上也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进行的.反过来说,在“天高皇帝远”、皇权过于薄弱的时空情境下,乡村社会就会变得不那么理想:社会压迫比比皆是;村庄在遭到外来力量和灾害侵袭的时候,会孤立无助甚至遭受灭顶之灾.可以说,中国在传统王朝时期就开始了国家引导乡村发展,只是囿于小农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不得不更倚重乡村的社区性资源.
其他文献
马林诺夫斯基呼应了思想界新人文主义思潮,他通过坚持实证的科学方法,以及对人文领域的关注,形成了现代人类学研究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特点。马林诺夫斯基将人类学的学科价值放置于新人文主义的思想脉络中,同时又通过严谨的科学实践支撑着人类学不断帮助人们走向对异文化的理解,走向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将人类学带出了工具学科的局限。时至今日,在某种层面上,人类学家们仍然在马林诺夫斯基所开辟的道路上前行,逐渐形成尊重人类多元文化的人文共识。
山地社会是我国的一种重要地理社会形态.在民族地区,除草原游牧社会与东部平原散杂居地区以外,绝大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大杂居于三大阶梯的山地之中.2011年国务院划定的14个集
国民健康的维护是个人与国家共同追求的民生目标。健康的社会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协调合作。政府政策的主导作用非常关键,而在个人自我治理层面,则需要民众在健康治理政策落实过程中充分发挥能动性。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那吾镇的妇女为例,分析其疾病认知与应对策略,探讨其不断发展的健康维护能力。研究表明,随着当地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她们的疾病认知日趋理性化,应对策略日趋多元化,源于地方性知识的疾病认知与应对策略是其健康自我治理意识与能力的体现。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华民族医疗文化知识的整体格局中去研究地
在公共组织体系中,有大量与当事人面对面直接互动,且拥有自由裁量权的基层一线公职人员.通过与法律途径“裁量权”概念的对话,以及对基层一线公职人员自由裁量权必然性的重新
诗主蕴藉是贺贻孙在《诗筏》中借评《诗》提出的诗学思想.“厚”是其内核,神厚、气厚、味厚是其构成.其体系也受到庄子哲学的影响,常表现为诗有“言外之意”,同时蕴藉亦可成
对于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健康码,其发放行为应经受合法性的审查。从法律属性来看,行政机关发放健康码可归属于行政行为,在具体行政行为类型上可归属于行政确认行为。健康码发放行为会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且因错误健康码造成的侵益性后果缺乏法定救济途径的情况下,健康码发放行为被确认可诉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行政机关作为健康码发放算法程序的实际控制者,应对因错误健康码造成的侵益性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通过考察“夷”人精英岭光电在民国时期为追求本族政治承认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探讨在民族识别工作大规模开展前的民国时期,川康“夷”人为本族在近代民族国家话语体系中寻求身份所做出的努力,并借此回应西方学界对新中国民族政策的批判,指出中国当下多民族共存的格局并非源自国家权力主导下的强制建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基础下,政府组织与少数民族同胞自觉参与双重作用的结果。
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对“英美文学”课程采取“学生主导混合式教学”的模式进行实践,在实践基础上探讨“混合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在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上的优势与劣势,并从中获取教学中在“学生为主导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师主导教学”对教学质量与影响的参考,为教学的有益性做出选择。
中日“历史问题”产生的原因复杂且多样,其中美国负有重大责任.东京审判的不彻底性、战争赔偿的取消以及《旧金山和约》的片面媾和都是美国因素影响的具体表现,但从思想根源
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州B县彝族HIV/AIDS感染女性①抗病毒治疗的具体实践为脉络,探讨作为医学技术的抗病毒治疗在凉山州彝族地方社会中的现实遭遇。凉山州彝族HIV/AIDS感染女性在医学话语规训的服药持续性与实际服药的间歇性和阶段性之间看似个体行为选择的矛盾,实则反映出国际医疗技术要求的同质性与地方治疗实践的异质性之间的张力,由此凸显文化与社会因素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为理解如何提升民族地区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为有效提高当地妇女的健康水平提供了思考与解读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