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杂居区学生的民族成份多,语言环境复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广大藏文教师。藏文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组成的。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况将对藏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提高藏文教学的质量必须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藏文教学 学生参与 积极性 主动性
杂居区学生的民族成份多,语言环境复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广大藏文教师。藏文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组成的。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况将对藏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藏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口袋”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倾倒”。这种学习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扼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样的定位强调了学生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令许多教师困惑的是: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了,课堂热闹了,可教学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学生的能力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究其原因,与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实效性有关。在于教师过多地关注了学生参与的量,而忽略了参与的质,即参与的实效性。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实效性上下工夫。
1.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的因素
1.1 杂居区的(汉族和半藏半汉的)学生对藏文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参与。学生对藏文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钻研,并主动参与其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参与课堂的目的会更明确,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就会变得更强烈,参与的实效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经常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游历于课堂教学之外,有时在教师的要求下勉强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被动参与往往是赶鸭子上架,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参与不仅难以实现教师预期的目标,还可能使学生因此对参与产生恐惧。
1.2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只是盲目机械地参与。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指示不够明确,有些学生习惯了“接受”式学习,面对课堂上教师设计的各种需要其亲身参与、体验的活动,表现得无所适从,缺乏对活动实质的把握,缺乏独立的思维活动,只是盲目地跟从、模仿,只会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机械地“游荡”于其间。这样的参与,其实效性自然会大打折扣。
1.3 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使参与显得乏味。教师一成不变,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也会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单调、雷同的教学形式反映出教师创新意识的淡薄、创新能力的欠缺。缺乏创新氛围的教学,是令人乏味生厌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可以想象的,参与的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例如,在一些藏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进行的活动仅仅只是朗读课文和分角色朗读,其它一些教学形式在藏文课堂上不见了踪影。试想一下,长此以往学生能不厌倦藏文课吗?
1.4 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梯度,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家庭语言环境的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力类型、思维特点和个性特点,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发展速度和方向,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客观基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出能满足不同层面学生需求的、能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往往出现教学活动缺乏挑战性或曲高和寡的局面,最终影响了参与的实效性。
1.5 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习被动。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不会主动的去探索新知,对学习的兴趣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入研究的动力。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因为缺乏课外的进一步巩固,使得教师原本良好的愿望化为乌有,那么其参与的实效性就可想而知了。
1.6 学生缺乏自信心,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有畏惧感。一部分学生,藏文成绩不是很理想。这些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往往比较胆怯、没有自信。他们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总是怕范错误、怕老师批评。这样一来就不能全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那么,参与课堂活动的实效性就可想而知。
2.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的途径
2.1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学生,特别是汉族和家庭成员民族成份复杂的学生不愿学藏文,关键是他们对藏文没有兴趣。因此,作为藏文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例如,丰富多彩的藏文课外活动、举办藏文文娱晚会、故事会、知识竞赛,从报幕到解说,从评比到颁奖,一般不准使用汉语,这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有话能说的场所。另外,自编小品,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学生自编自导几个小品。使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动中学。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逐渐提高。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总结、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素质也就会在其中逐渐形成。
另外,激发“学困生”学习藏文的兴趣也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藏文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学困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藏文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藏文中来,则可事半功倍。平时还要求学生科生活中说藏语,留意身边的“藏文”。这样,对培养学生学藏文的兴趣大有裨益。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藏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藏文水平。 2.2 教学形式灵活多变,消除学生的厌倦心理。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加以适当形式的变化。例如,词汇教学在藏文教学过程中历来被认为是最枯燥乏味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记忆词汇方面失去信心而跌跤的,如果把词汇放到句子里,再运用图片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以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动词以动作表现,名词以实物或静物画面表现,其它难以单独表现的词汇就配以恰当的语言环境,或用手势、表情来辅助表现,这样就会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可适应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全面调动学生看、听、想多方面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六人一组进行讨论,对课文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引导并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以组为单位发表意见、上台讲解,下面各组学生可向“讲演者”提问,共同探讨。这样,通过各种手段变化课堂教学形式,以达到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的厌倦心理。
2.3 教师加强藏文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研究如何教、如何带领学生学习,这个问题可谓煞费苦心,而要想使课堂上的效果更加明显,应是课堂学习对于课下学习和学科学习的积极影响程度有多大。也就是课堂上学生除了学会了多少知识之外,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并且是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藏文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要利用语法口诀,也可编些朗朗上口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藏文的热情升温。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涌涌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此外,还要及时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教会学生归纳和总结的方法。这里指的归纳和总结并不只是在复习阶段的做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教授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探索到某些未学过的知识,使之成为知识链,使学习成为系统的学习。在教学中要归纳整理的东西很多,注意要让学生及时归纳。要善于引导,尤其是学习好的学生,一要让学生吃得饱,同时注意要让学生及时消化。要让学生对藏文有一种渴望感、主动性,指明藏文学习的方向,让他自己去开拓和采摘知识的果实。
学习差的学生在教学中着重从如何记忆单词,如何造句子,如何阅读文章,如何提高听力等等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更应该在这些方面多与学生一起探索、多做交流。课上引导学生多思考和联想,多给学生提供爆发灵感的舞台。使学生们学会学习。例如,我们在讨论如何高速、高效的记忆单词时,大家通过讨论得出了结论,就是要做到“五到”,即“耳到”“心到”“眼到”“嘴到”“手到”。只有积极的调动全身的器官投入到记忆中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4 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学习的情趣,注意调整好课堂上师生的情绪。一堂课上学生是否有效的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的情绪、学生的情绪产生互动有相当大的关系。如果教师心情愉快,面带微笑,学生看着微笑,自然而然地也会微笑起来,情绪愉快起来,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也就会其乐融融。学生放松了,再也不会有胆怯的心理,就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课堂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相反,教师板着脸,自然就拉开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出现畏惧心理,学生担心着教师的情绪,就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超越自己的个人感情,调整好上课时的情绪,才能与学生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
2.5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设计有层次、有梯度。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用语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法过程化。”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呈现任务。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主动、积极地进入状态,有一种完成任务的迫切感,于是就出现了参与任务的欲望。其次,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带领学生进入学习,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环环紧扣的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达到学习新知的要求。另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到了高段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最后,教师的课堂设计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教与学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层次的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以上是我教学几年来的几点探索,这里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也需要与更多的教育同仁多多交流。我始终坚信: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努力,成功的大门会向我们敞开的。
【关键词】藏文教学 学生参与 积极性 主动性
杂居区学生的民族成份多,语言环境复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广大藏文教师。藏文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组成的。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况将对藏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藏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口袋”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倾倒”。这种学习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扼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样的定位强调了学生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令许多教师困惑的是: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了,课堂热闹了,可教学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学生的能力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究其原因,与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实效性有关。在于教师过多地关注了学生参与的量,而忽略了参与的质,即参与的实效性。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实效性上下工夫。
1.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的因素
1.1 杂居区的(汉族和半藏半汉的)学生对藏文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参与。学生对藏文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钻研,并主动参与其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参与课堂的目的会更明确,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就会变得更强烈,参与的实效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经常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游历于课堂教学之外,有时在教师的要求下勉强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被动参与往往是赶鸭子上架,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参与不仅难以实现教师预期的目标,还可能使学生因此对参与产生恐惧。
1.2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只是盲目机械地参与。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指示不够明确,有些学生习惯了“接受”式学习,面对课堂上教师设计的各种需要其亲身参与、体验的活动,表现得无所适从,缺乏对活动实质的把握,缺乏独立的思维活动,只是盲目地跟从、模仿,只会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机械地“游荡”于其间。这样的参与,其实效性自然会大打折扣。
1.3 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使参与显得乏味。教师一成不变,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也会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单调、雷同的教学形式反映出教师创新意识的淡薄、创新能力的欠缺。缺乏创新氛围的教学,是令人乏味生厌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可以想象的,参与的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例如,在一些藏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进行的活动仅仅只是朗读课文和分角色朗读,其它一些教学形式在藏文课堂上不见了踪影。试想一下,长此以往学生能不厌倦藏文课吗?
1.4 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梯度,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家庭语言环境的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力类型、思维特点和个性特点,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发展速度和方向,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客观基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出能满足不同层面学生需求的、能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往往出现教学活动缺乏挑战性或曲高和寡的局面,最终影响了参与的实效性。
1.5 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习被动。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不会主动的去探索新知,对学习的兴趣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入研究的动力。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因为缺乏课外的进一步巩固,使得教师原本良好的愿望化为乌有,那么其参与的实效性就可想而知了。
1.6 学生缺乏自信心,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有畏惧感。一部分学生,藏文成绩不是很理想。这些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往往比较胆怯、没有自信。他们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总是怕范错误、怕老师批评。这样一来就不能全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那么,参与课堂活动的实效性就可想而知。
2.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的途径
2.1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学生,特别是汉族和家庭成员民族成份复杂的学生不愿学藏文,关键是他们对藏文没有兴趣。因此,作为藏文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例如,丰富多彩的藏文课外活动、举办藏文文娱晚会、故事会、知识竞赛,从报幕到解说,从评比到颁奖,一般不准使用汉语,这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有话能说的场所。另外,自编小品,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学生自编自导几个小品。使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动中学。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逐渐提高。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总结、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素质也就会在其中逐渐形成。
另外,激发“学困生”学习藏文的兴趣也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藏文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学困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藏文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藏文中来,则可事半功倍。平时还要求学生科生活中说藏语,留意身边的“藏文”。这样,对培养学生学藏文的兴趣大有裨益。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藏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藏文水平。 2.2 教学形式灵活多变,消除学生的厌倦心理。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加以适当形式的变化。例如,词汇教学在藏文教学过程中历来被认为是最枯燥乏味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记忆词汇方面失去信心而跌跤的,如果把词汇放到句子里,再运用图片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以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动词以动作表现,名词以实物或静物画面表现,其它难以单独表现的词汇就配以恰当的语言环境,或用手势、表情来辅助表现,这样就会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可适应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全面调动学生看、听、想多方面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六人一组进行讨论,对课文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引导并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以组为单位发表意见、上台讲解,下面各组学生可向“讲演者”提问,共同探讨。这样,通过各种手段变化课堂教学形式,以达到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的厌倦心理。
2.3 教师加强藏文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研究如何教、如何带领学生学习,这个问题可谓煞费苦心,而要想使课堂上的效果更加明显,应是课堂学习对于课下学习和学科学习的积极影响程度有多大。也就是课堂上学生除了学会了多少知识之外,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并且是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藏文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要利用语法口诀,也可编些朗朗上口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藏文的热情升温。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涌涌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此外,还要及时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教会学生归纳和总结的方法。这里指的归纳和总结并不只是在复习阶段的做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教授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探索到某些未学过的知识,使之成为知识链,使学习成为系统的学习。在教学中要归纳整理的东西很多,注意要让学生及时归纳。要善于引导,尤其是学习好的学生,一要让学生吃得饱,同时注意要让学生及时消化。要让学生对藏文有一种渴望感、主动性,指明藏文学习的方向,让他自己去开拓和采摘知识的果实。
学习差的学生在教学中着重从如何记忆单词,如何造句子,如何阅读文章,如何提高听力等等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更应该在这些方面多与学生一起探索、多做交流。课上引导学生多思考和联想,多给学生提供爆发灵感的舞台。使学生们学会学习。例如,我们在讨论如何高速、高效的记忆单词时,大家通过讨论得出了结论,就是要做到“五到”,即“耳到”“心到”“眼到”“嘴到”“手到”。只有积极的调动全身的器官投入到记忆中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4 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学习的情趣,注意调整好课堂上师生的情绪。一堂课上学生是否有效的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的情绪、学生的情绪产生互动有相当大的关系。如果教师心情愉快,面带微笑,学生看着微笑,自然而然地也会微笑起来,情绪愉快起来,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也就会其乐融融。学生放松了,再也不会有胆怯的心理,就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课堂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相反,教师板着脸,自然就拉开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出现畏惧心理,学生担心着教师的情绪,就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超越自己的个人感情,调整好上课时的情绪,才能与学生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
2.5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设计有层次、有梯度。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用语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法过程化。”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呈现任务。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主动、积极地进入状态,有一种完成任务的迫切感,于是就出现了参与任务的欲望。其次,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带领学生进入学习,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环环紧扣的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达到学习新知的要求。另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到了高段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最后,教师的课堂设计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教与学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层次的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以上是我教学几年来的几点探索,这里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也需要与更多的教育同仁多多交流。我始终坚信: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努力,成功的大门会向我们敞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