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市我们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探索与教学实践,力求探索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实践探索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and Practice
Wei Shixin
【Abstract】teaching us the effectiveness of municipal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process must first be resolved. In this paper, some attempt to classroom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and str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Practice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这一时代每位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数学无处不在。正如专家们所说的:“高新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数学是核心技术、数学是关键技术的关键。因此,数学教学责任重大而道远。而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处可见。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也是我们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大家公认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什么特征呢?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所有的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②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目的地主动参与;③采用学生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音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的语调等。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要解决好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学好这样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教和学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相互适应,并能取得最大效益和最佳效果。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指的是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收文化的洗礼和熏染;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和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它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1.课堂导入融合到生活情景当中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
目前教学中采用的课堂导入方法很多,如:①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是教师直接从课本的课题中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②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它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③设疑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即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教师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使他们的解答自相矛盾,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的方法。④悬念导入法。所谓悬念,通常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悬念导入法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1)激发兴趣,(2)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⑤类比导入法。类比导入法是以已知的数学知识类比未知的数学新知识,以简单的数学现象类比复杂的数学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⑥数学史导入法。数学史引入法是利用数学家的传记或数学发展史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探索热情。
以上众多方法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看都很有效,但许多学生对数学有抵触情绪,觉得数学太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根本就没听。将课堂导入融合到生活情景当中,让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的世界,从而消除了学生对数学厌烦的情绪,值得数学教师们探索。
2.设疑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灵活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3.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合理设计思维跨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由于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初中的状态,感性的、形象的去理解概念,不能从具体的事例或特殊的现象中进行概况、归纳、升华,抽象思维还没形成,思维也不够深刻,不能用辨证的批判的思维去分析问题,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思维跨度。
4.借助多媒体充分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再现生活真实空间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好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合作学习、创设情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以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特别是几何画板能够精确的反映图像的变化,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生已经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因此,课堂中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现实世界中的常见现象或其他科学的实例,展现数学的概念、结论,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反映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教师可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效的整合,将整节课的内容全部做在几何画版中,有助于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解决了语言表达、手工操作不能解决的内容,灵活有效,十分好。
5.变式教学与题组训练有机结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因而所设计的尝试学习问题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活动划分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若干递进层次,使学生逐步的多次的获得成功,保护学生的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对教材中的例习题进行变式,使之貌似原题,又不同于原题,并拾级而上,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和探索问题,加深对知识内涵、外延的理解,以求在变化中拓宽思想激发思维;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既分清了问题的变化类型,又把所学知识系统地运用,从中获得概括的知识,把握了基本题中所演生出的不同类型,使之从单一化、固定化模式中转入多棱化、多角化和多面化模式,从而获得上升性思维能力。
变式教学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面、深层次的理解知识与方法,但要真正掌握还需要必要的训练加以巩固,可结合题组训练,这样可以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可有效解决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对矛盾。避免了学生眼高手低,听得懂却做不起,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6.暴露学生的错误思维,追寻错误根源,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与方法
学生的很多错误教师纠正了多次,但学生还是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有的教师就埋怨学生太笨,埋怨自己运气不好,遇到了这样的学生,殊不知遇到其他学生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时,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学生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犯同样的错误。实际上这是由于学生错误的思维惯性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大家来共同分析,寻找错误根源,让学生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的思维习惯。
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从题海中走出来,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课堂,精心设计,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以上是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希望抛砖引玉,能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探索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为素质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收稿日期:2010-06-30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实践探索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and Practice
Wei Shixin
【Abstract】teaching us the effectiveness of municipal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process must first be resolved. In this paper, some attempt to classroom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and str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Practice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这一时代每位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数学无处不在。正如专家们所说的:“高新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数学是核心技术、数学是关键技术的关键。因此,数学教学责任重大而道远。而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处可见。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也是我们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大家公认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什么特征呢?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所有的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②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目的地主动参与;③采用学生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音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的语调等。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要解决好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学好这样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教和学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相互适应,并能取得最大效益和最佳效果。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指的是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收文化的洗礼和熏染;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和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它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1.课堂导入融合到生活情景当中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
目前教学中采用的课堂导入方法很多,如:①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是教师直接从课本的课题中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②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它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③设疑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即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教师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使他们的解答自相矛盾,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的方法。④悬念导入法。所谓悬念,通常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悬念导入法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1)激发兴趣,(2)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⑤类比导入法。类比导入法是以已知的数学知识类比未知的数学新知识,以简单的数学现象类比复杂的数学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⑥数学史导入法。数学史引入法是利用数学家的传记或数学发展史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探索热情。
以上众多方法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看都很有效,但许多学生对数学有抵触情绪,觉得数学太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根本就没听。将课堂导入融合到生活情景当中,让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的世界,从而消除了学生对数学厌烦的情绪,值得数学教师们探索。
2.设疑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灵活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3.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合理设计思维跨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由于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初中的状态,感性的、形象的去理解概念,不能从具体的事例或特殊的现象中进行概况、归纳、升华,抽象思维还没形成,思维也不够深刻,不能用辨证的批判的思维去分析问题,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思维跨度。
4.借助多媒体充分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再现生活真实空间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好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合作学习、创设情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以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特别是几何画板能够精确的反映图像的变化,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生已经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因此,课堂中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现实世界中的常见现象或其他科学的实例,展现数学的概念、结论,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反映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教师可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效的整合,将整节课的内容全部做在几何画版中,有助于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解决了语言表达、手工操作不能解决的内容,灵活有效,十分好。
5.变式教学与题组训练有机结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因而所设计的尝试学习问题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活动划分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若干递进层次,使学生逐步的多次的获得成功,保护学生的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对教材中的例习题进行变式,使之貌似原题,又不同于原题,并拾级而上,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和探索问题,加深对知识内涵、外延的理解,以求在变化中拓宽思想激发思维;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既分清了问题的变化类型,又把所学知识系统地运用,从中获得概括的知识,把握了基本题中所演生出的不同类型,使之从单一化、固定化模式中转入多棱化、多角化和多面化模式,从而获得上升性思维能力。
变式教学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面、深层次的理解知识与方法,但要真正掌握还需要必要的训练加以巩固,可结合题组训练,这样可以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可有效解决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对矛盾。避免了学生眼高手低,听得懂却做不起,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6.暴露学生的错误思维,追寻错误根源,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与方法
学生的很多错误教师纠正了多次,但学生还是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有的教师就埋怨学生太笨,埋怨自己运气不好,遇到了这样的学生,殊不知遇到其他学生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时,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学生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犯同样的错误。实际上这是由于学生错误的思维惯性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大家来共同分析,寻找错误根源,让学生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的思维习惯。
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从题海中走出来,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课堂,精心设计,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以上是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希望抛砖引玉,能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探索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为素质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收稿日期: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