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创造与表演创新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川金钱板是我国民间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类曲艺节目类型。该曲艺门类经过数代金钱板艺术家的积淀与打磨,发展出了一套基于表演技艺、说唱结合方式独特的艺术形式。同时,四川金钱板将巴蜀文化艺术特征融汇其中,在四川地区拥有较为广泛的受众基础,是该区域重要的曲艺艺术类型,具有艺术学、民俗学及表演艺术学相交叉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重点对当代四川金钱板的表演艺术特征和表演创新进行研究,分析和讨论当代四川金钱板传承中应当坚守和扬弃的不同方面,尝试理清该曲艺艺术门类在未来发展中的核心思路。
  【關键词】四川金钱板;表演艺术特征;表演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按照艺术门类学的分类原则,无论是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还是从时间空间的划分,四川金钱板均无可争辩的属于综合艺术。其综合性除了在于其独特的似说似唱、说唱结合的呈现方式之外,更在于其舞台表演的在场变化。作为四川金钱板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邹忠新先生曾说过。金钱板的表演强调一个“变”字。这里,邹先生所言之“变”具有更为宽泛的外延,对其的理解不仅在于字面上的“变化”之义,还在于金钱板表演中唱、做、打的临场配合,相互综合,继而生发出不同的表演状态,呈现出常“变”的艺术表达。
  基于此,四川金钱板历来重视演员的表演功夫,这种独特的曲艺特色,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随着社会发展,金钱板表演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与当下受众的审美习惯相契合。
  一、概述:曲艺艺术学科视野下的金钱板
  四川金钱板是四川曲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之一,属于曲艺中板诵类民间说唱艺术曲种。它产生于清代末年,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盛行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西南部分地区。按照传统的定义:“金钱板极具表演性,以伴奏乐器而得名。”在表演方式上,以单人表演为主,表演乐器为三片竹片,左、右手各执两片和一片约九寸长竹板,双手互相配合,击打出简单、鲜明的节奏;同时,将金属片(古铜钱)镶于两块竹片的方孔上,加强音响和声效的鲜明度,演奏时竹板声效与金属声效相互叠加,铿锵有度,节奏变化无穷,因此得名为“金钱板”。在民俗学视野中,“金钱板”表演的核心乐器即三片竹板,被古人分别寓寄“天、地、人”之含义,认为金钱板所表达的内容可以向天、地学习,人道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因此,“金钱板”又被称为“三才板”。
  追溯早期的金钱板表演,具有以下几点主要特征:一是流动性。早期艺人通常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采用沿街叫唱的方式,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二是便捷性。表演主体仅为一块金钱板和一张巧嘴,便构成了一出完美的金钱板表演。三是唱腔的独特性。四川金钱板唱腔经历了从早期唱腔“老调”到“流水腔”的演变过程,其核心元素有三点,分别是四川方言稍加升华形成的念诵腔调、单人自打板自唱的表演方式,以及句句押韵、唱说并重的声效形式。四是场所的市井特征。早期表演者只需选择人多的乡场闹市路口,划个圈子便可进行表演,后来随着茶馆、书场文化的出现,金钱板表演艺人有了相对固定的表演场地。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表演场所,金钱板表演均植根于最基层群众之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也是金钱板艺术作为曲艺艺术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五是金钱板表演的说唱内容具有显著的民间文学特征。从早期以“劝世文”为主的简单朴实内容,到后来经过艺人们不断的加工改进发展,把许多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进行改编,形成经典剧目《武松赶会》《双枪老太婆》等。另一方面,金钱板植根于民间,也有许多剧目把民间生活故事进行整理和艺术加工,形成贴近生活的剧目,真实反映当时的生活百态,成为四川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之一。其以独特的方式反映了巴蜀地区的人文风貌和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经历长时间的传承发展后,金钱板已形成了表演技法完善、技法特点丰富、门类独立的说唱艺术。随着该曲艺门类的成熟,其表演演化出“清派”“花派”和“杂派”等不同艺术流派,分别以唱词文雅、技法炫目为主要特征。不同的金钱板流派丰富了金钱板表演的艺术魅力,2011年金钱板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形式创造:金钱板作为四川地方曲艺
  (一)四川曲艺的本体特征
  曲艺的根基在于说唱艺术,四川曲艺也正是以四川民间说唱艺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历史悠久、传统深厚,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弘扬了巴蜀文明,建设了独特的巴蜀精神家园,为巴蜀文化增添了丰富的风彩。嘉庆年间有一段《锦城竹枝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四川曲艺在民间盛行、深受老百姓的喜欢:“清唱扬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廖儿哭五更。”综观四川民间说唱艺术的繁荣,关键在于其独具的四川乡土气息,如谐剧、荷叶、金钱板、清音、花鼓等,均是在几百年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与四川本土居民的生活紧密结合,形成的独具巴蜀特色的曲种流派。四川曲艺的表演场所多在街头、茶馆、酒馆、烟馆等处,不同于西方音乐形式的传入多依托殿堂表演,服务上层社会,四川曲艺表演者扎根生活,不仅反复打磨表演技艺、更不断努力探索生活,用接地气的四川方言生动地叙说民间文学和民间百态,谐剧、金钱板等板诵类四川曲艺,运用口头语言的说唱进行叙说表演、以叙述的方式间接地表现出曲艺的风采,成为四川曲艺中一块亮眼的瑰宝。
  (二)四川金钱板的形式特征
  作为植根于四川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四川金钱板的形式特征与四川省的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点。
  1.演唱形式:以单人表演为主的虚拟性
  依托单人表演方式为主体的金钱板表演,演员必须身临其境,把自己当作书中人物的化身,做到“一人一台戏,似戏不是戏。”即使在多人表演当中,相互之间的唱段亦可独立呈现,如在金钱板小品《HZ的烦恼》中,两位表演者饰演的角色“耗子”,以虚拟的方式呈现耗子窜入灾区居民震后新居的场景,两位表演者虽有互动,但各自单人表演的主体地位依然牢固。   2.表现手段:以叙事性为主的说唱演绎
  金钱板主要是说唱并重的曲艺形式,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的曲调讲故事,给观众带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美感。实际上,金钱板是与四川评书相结合的视听艺术。通常在表演前,表演者会先来一段长达一分钟的敲打金钱板,以炫技的方式吸引观众的眼球。金钱板演员不仅需要精湛的打板技巧,还在于它说唱的内容。故事内容基于明显的叙事结构,以线性叙事的故事情节或故事线来吸引听众。在传统金钱板曲目中,许多以中国古典小说为蓝本,改写成唱词,配合打板的節奏说唱,如《武松打虎》《草船借箭》等。
  3.音乐特征:具有四川风格的节奏声效
  四川金钱板的音乐与唱词密切结合,三块竹板看似简单小巧,却可以打出风云雷雨九种不同的节奏和音响。在腔调方面。四川金钱板除引用了川剧高腔和灯戏、弹戏的某些曲牌外,还借用其他曲种和四川山歌、劳动号子等音调。①演员在金钱板的伴奏下,以独特的四川方言似说似唱地把故事娓娓道来,他们在一个非写实性的空间用语言、动作将情感、故事冲突传达给观众,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三)当代金钱板新作的形式创造
  当代金钱板要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中寻找生活空间,不断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将多种曲艺元素混搭进金钱板表演创作中,保留原本的曲艺特征,又以新的面貌展现给观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打开新的曲艺大门。
  1.打破单口唱、进行多人表演形式
  当代许多金钱板表演打破传统的金钱板表演“一人一台戏”的单人演唱形式,在表演形式上采用了双人或多人共同合作的方式,增进和强化了金钱板表演的“变”化特质。如金钱板大师邹忠新老师的遗作《熊猫宝贝》,由朱红叶、朱长贵父女在央视《过把瘾》节目中两人共同演唱表演,两人默契配合,为观众介绍成都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表演人数更是达到数十人,经过编剧、导演的大胆创新尝试,使金钱板表演人数不断扩大,增加表演的戏剧性,在多人巧妙的配合下,扩大了表演的空间,大大丰富了它的表演内容。同时,多人表演也进一步分工了每个角色的定位,让表演者对角色的把握更加清晰明了,通过表演者对角色的演绎,借助舞台把作品的智慧结晶呈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得金钱板在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丰富。
  2.与其他曲艺相融合,相互借鉴,相互帮助
  金钱板形式的创造不仅仅是把单人表演形式改变为多人表演形式,而是巧妙地把金钱板和其他曲艺形式相互融合,把金钱板的唱腔、板式和表演融入到音乐剧、小品的表演当中,并且结合现代舞蹈、灯光、字幕等形式,打造出了一台让人耳目一新的金钱板形式。例如,成都市近年新创作演出的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打破了金钱板节目过去形式简单、呈现内容市井的传统特点,与音乐剧相结合,改进一度创作中的选题局限,尝试表现宏大题材,在二度创作中综合多门类舞台艺术优势,增强舞美设计,改进服饰装扮,优化布景道具,将现代的音乐剧特色与古老的金钱板特色完美地融合,巧妙地叙述车耀先先生的英雄事迹,最终传达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该剧加入了现代音乐、舞美艺术之后,为观众提供了具象的时代环境和角色外部形象,对舞台氛围的提升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除了与音乐剧融合在一起,作为曲艺的四川金钱板表演还与戏剧小品相融合,如金钱板小品《耙耳朵》《HZ的烦恼》等剧目。这些剧目以金钱板曲调为基础,融合了小品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的的情节,题材贴近生活,角度新颖,特别是《HZ的烦恼》针砭时弊,内含哲理。该金钱板小品通过拟人的手法反映了地震后人们逐渐走出地震阴影,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生活越过越好的故事。金钱板与戏剧小品的相互结合,使得曲艺单一的说唱表演综合了戏剧小品的语言艺术与表演艺术特色,为金钱板剧目未来探索创新、推出更多更新更优秀作品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表演创新:金钱板表演艺术状态之变化
  前文所述,金钱板大师邹忠新言:“金钱板的表演强调一个‘变’字,即表演的规则不是一层不变的,只要是合乎法则的变都在表演允许的范围内。然而,此‘变’亦非全然无章可循,只有有了一定的变化,才能使金钱板更加吸引人。”②
  (一)传统表演状态:以邹忠新的金钱板表演心得为例
  金钱板艺术的历史已有数百年,经过几代老艺人们不断传承努力,该曲艺艺术门类不断发展。其中,当代金钱板大师邹忠新的表演尤其具有代表性,邹老师自幼拜师学艺,在数十年的表演生涯中,经过自己不断摸索改进,形成了一套“邹式”表演风格,他曾言:“一出好的金钱板表演,不仅需要打得好,唱得好,还需要表演得好。”这句关于金钱板表演的阐述,看似简单实则精辟,下面笔者尝试对此作一番论释。一是“打得好”。金钱板的表演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板子的好,这是金钱板表演者的基本功。板子虽小,但要击打出铿锵和谐的节奏,需要手指、手腕、手臂三者完美配合;它讲究手法要巧,需要把板子巧妙地融入到表演中,融入到身体里。在表演时,执板的位置高低很有讲究,既不能遮住面容,也不能影响身形。握板的力道也需张弛有度,松、紧、快、慢,轻、重、缓、急,都需要依靠丰富的经验来把握。邹老师曾说,打板需打出板眼,眼随手,手随口,口随形,板随情。③三块板子在表演者的手中来回晃动撞击,既能打出风起云涌之气势,也能打出万里柔情。二是“唱得好”。表演者要运用四川话进行演唱,发音需准确,吐字清晰、圆润,让观众听清楚所唱文字。做到字正腔圆、松紧快慢得当。并且需要熟练掌握好用气发声的规律,做到唇弓扣舌尖,行腔如秤,吐字如钉;在每句唱词中巧妙地进行换气,把唱和打板音乐紧密结合,掌握好节拍,嘴和手相互配合呈现出完美的说唱节目。三是“表演好”。所谓金钱板表演之好,既在于压韵诵唱清晰,也在于看起细微、却能有效辅助表演效果的各种表情动作。邹忠新的表演属于“清派”,说唱方面技巧纯熟、技艺深厚,而从动作方面看来,并没有过多地使用戏曲化、舞蹈化的大幅度表演动作,而是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变化,将细致入微的情绪体验有效传递出来。其悲、哀、喜、乐、怒、惊、疑、傻、媚、莽③等面目表情都有一套完整的表演方式;眉眼神情的膘、跳、近、定、瞎、情、醉、恨、思、呆③等均可表演得活灵活现。通过这些传神的表演技巧,和精细的表情呈现,升华了整个金钱板节目的表演性。   (二)当前表演创新:从语言、动作到门类的创新实践
  当前的金钱板表演,在继承前辈的表演技巧基础上不断加入创新实践,表演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戏曲元素,加强了剧目的可观看性和音乐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喜爱金钱板艺术。当前金钱板表演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语言创新。要深刻理解基于四川方言的演唱,唱词韵脚方面与普通话的区别,在新创作的唱词或即兴表演中尝试适当穿插一些网络热词,对于活躍现场气氛效果显著。同时,对于传统的“七字句”“十字句”结构适度灵活处理,如金钱板小品《HZ的烦恼》中的唱词,俏皮明快的语言节奏,可以使需要表达的内容更好地融入到表演中。例如,“听我们一窝耗子慢慢儿说,地震后人们重振家园,八方支援抓得很紧,三年任务才两年就基本完成,灾区人,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滋润。看起来,我们耗儿们的好日子也越来越滋润。”这里没有完全遵照“七字句”“十字句”的断句节奏,却非常明快地表达唱词中的内容,演出后得到观众良好的反馈。
  二是表演动作创新。在传统金钱板表演中,表演者手持金钱板站在原地,通过手上和脸上动作就能表演完成一出戏。如今,金钱板表演与小品、音乐剧等结合以后,不再是固定在原定进行表演。除了继承对面部表情的精髓之外,亦可加上夸张的动作,通过精心布置的走位,让表演更加活灵活现。如《HZ的烦恼》中,表演者在剧中扮演的耗子,运用独特的戏曲功夫,把身体蜷缩起来走路,形象地表现出角色特有的身形特征。当唱词唱到耗子满地打滚的时候,演员结合戏曲中的矮子步进行生动的表演。夸张的身体表演,突破了传统金钱板表演固定的模式,增加了表演的戏剧性和可观赏性。
  三是门类创新。受益于当前戏曲、曲艺门类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趋势,金钱板表演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艺术门类,而将方言剧、散打等四川戏曲、曲艺技巧融会贯通,综合它们的艺术特征,把其他艺术门类中的动作如矮子功、扫堂、旋子、片马等加入到金钱板表演中,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精彩的唱词,极大地丰富了金钱板表演的观赏性,对提升传统民间曲艺的审美价值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四、变不忘本、传承不变——金钱板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当代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电影、电视等新媒体日益兴盛,一方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另一方面快餐文化也冲击了传统曲艺艺术的生存空间。同时,依托师徒制度的金钱板艺术传承,也面临着老艺人们的数量和年龄等多方面的压力。目前,金钱板艺术后继无人的困境亟待解决,为了保护和传承金钱板,2011年四川金钱板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要加强金钱板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首先应调动年轻人学习金钱板的积极性,培养一批能唱、能打、能演的年轻演员;其二,应不断地将金钱板和其他曲艺进行融合创新,丰富金钱板的表演形式,打造有影响力的经典剧目;其三,在融合、创新、变化的同时,不能忘本。对金钱板艺术的历史渊源、表演特色、音乐特色等方面都应进行抢救性的传承;其四,建立科学现代的曲艺传承体系,在传统的师徒传授方式基础上,通过院校合作,让金钱板走进校园,培养新一代年轻传承人;其五,通过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式,扩大金钱板艺术的知名度和受众群体,也为金钱板艺人开拓适应当代的生存空间,如金钱板艺人余公正老师在宽窄巷子、锦里等成都旅游景点进行演出,让更多的人,无论是本土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提供更多的机会直观了解金钱板艺术。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金钱板表演艺术的发展创新,融入新的形式,与时俱进、创新技法,呈现出了新的艺术魅力。这一植根于民间的艺术形式,理应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并且发扬光大,为地方文脉的延续、巴蜀文化精神的传承做出更为卓著的贡献。
  注释:
  ①华明玲.《四川曲艺纵横谈》.四川戏剧,2008-11-25。
  ②钟婷婷.《论邹忠新的金钱板表演艺术》.音乐大观,2012。
  ③钟婷婷.《论四川金钱板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性》.四川音乐学院,2011。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曲艺家协会.邹忠新金钱板演唱作品精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2008.
  [2]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四川卷[M].北京:中国1SBN中心,2010.
  [3]邹忠新.金钱板表演与写作[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4]冯光钰.对曲艺中说与唱创作规律及演唱技巧的探讨[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1):9-17.
  [5]翟兴元.四川曲艺剧的兴盛发展[J].曲艺,2015(5):50-51.
  [6]洪霞,籍小彤.四川曲艺的创新元素及其作用探析——以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和大型情景曲艺《蜀韵乡情》为例[J].四川戏剧,2015(4):127-130.
  [7]钟婷婷.论邹忠新的金钱板表演艺术[J].音乐大观,2012(4):136-137.
  [8]钟婷婷.论四川金钱板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性[D].四川音乐学院,2011.
  [9]华明玲.四川曲艺纵横谈[J].四川戏剧,2008(6):85-8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概说达里雅布依人的居住环境,分析他们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讨论新疆游牧维族的发展前景,并提出达里雅布依传统文化值得保护和抢救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游牧维族;达里雅布依人;居住环境;沙漠腹地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环境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保障之一,是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保证。中国人更看重聚居环境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多样化成为必然趋势,各高校都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琼台师范学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改革,根据区域不同职业领域对职业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探讨如何在专业层面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从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出发,探索和实践根据不同的目标定位构建多样化的培养过程模式、课程结构模式、课程实施模式和课程考核模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培养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高等教育
【摘要】民族地区博物馆可以从“器物民族志”和“手工里的历史”两种思路出发,结合本雅明的“灵韵”和“讲故事的人”的相关论述,建立起动静结合的民族文化课程叙事策略,丰富和加深对“博物馆化”之“物”的阐释,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构建观众与“博物馆物”的全新联系,从而突破单纯的抽象知识传授模式。  【关键词】博物馆化;阐释;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民族地区博物馆往往承担着阐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博物馆的建设逐步加强,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政策得到快速推行,博物馆的参观游览越来越兴起,成为了人们钟爱的一项文化娱乐方式。伴随而来的是,博物馆的主体功能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已由原来的文物收藏和保护逐步转变为文化教育。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如何完善博物馆的建设、有效地发挥博物馆文物的教育价值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先是概括了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接着对
【摘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是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阵地。根据国家教育部的部署,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组建小志愿者队伍、举办雷锋精神巡展、编写研学实践教材和举办雷锋讲坛等方面充分发挥教育作用,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成为一个提升广大中小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雷锋纪念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中图分类号】G268.1 【文獻标识码】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戏剧作品《老妇还乡》的道德批判。作品本身包含了深刻的道德诉求和反思,在这样一个复仇故事中,事件的三方主体各自的善恶应该何从分辨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明确了善恶之后,做出进一步的道德思考也符合文学作品在道德层面上的追求。同时这部作品的道德评判是有其符合文学特征的方式的,讽刺的手法、怪诞的风格作为剧本独特的写作风格,也为其实现道德批判提供了最佳的形式。  【关键词】老妇还乡
【摘要】视觉修辞手法是张爱玲小说中频率极高的使用方法,而色彩在其视觉修辞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本文在界定概念、探讨文学视觉修辞的理论背景之后,分析她的作品《沉香屑·第二炉香》中运用色彩的视觉修辞在渲染环境、塑造性格、揭示心理等方面的作用,最后还对张爱玲小说中多次使用“小蓝牙齿”这个特定视觉修辞意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色彩;视觉修辞  【中图分类号】H303 【文献标识码】A  一
【摘要】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领袖气质不是一天形成的,在红军长征之前,他一直为红军反“围剿”战争建言献策,并频频取得胜利。在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一路北上的日子里,红军面临的危险难以言说,毛泽东同志用自己海纳百川的胸襟,一边指挥战斗,一边用诗人的豪情万丈书写下了不朽的长征诗篇。这些诗词展现了毛泽东作为领袖在长征途中发挥的核心领导作用,同时也让我们从中窥探到他领袖气质的成因。正是由于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
【摘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是一部意蕴丰富的作品。它的艺术魅力不是来自于涂自强及文中淡笔勾勒的人物形象,也不是来自于曲折的故事情节,而是来自于全篇社会悲剧与命运悲剧持续交锋的艺术氛围。小说采用了朴素的写实手法,却创造了一个深沉感伤、无力抗拒的艺术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有三层意蕴构成:农村和城市的多余人、生存环境作用于人物命运、解构传统正反角社会形象。  【关键词】多余人;生存环境;社会悲剧;命运悲剧
【摘要】通过笔者半年的亲历,对中日两国音乐教育的历史文化渊源、教育理念以及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比较和思考,提出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思路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并就两国可互引互助的方面和现实意义进行探析讨论。  【关键词】中日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国际交流;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从2008年开始,四川音乐学院与日本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双方院校联合签订了师资进修计划,即院校之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