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系列的照片希望表现关于“不存在事物的存在”。自从摄影诞生之日起它就被当作存在事物的证明。不同于绘画和其他艺术媒介,人们认为摄影是脱离于人们主观控制的,它是自然事物的精确复制。尽管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人们,已不像原来那样相信摄影的客观性,它仍然是视觉信息传达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式。在一个图片爆炸的时代,人们被大量图片包围而逐渐忽略了思考图片的含义。所以我试图使用图片,一种传达信息的视觉方式,来表现去视觉化的事物。在这些照片中,都有一些曾经存在的东西,但是现在消失了。消失的东西往往是人们熟悉的事物:投影仪上的视频,黑板上的粉笔字,画册中梵高的画等等。因为某些原因,它们现在都不在了,但它们留下了某种“痕迹”使得观看的人能够感受和想象它们曾经的存在。而通过感受和想象,“痕迹”重新唤起人们对于存在事物的思考。虽然关于原始事物的一切最终会完全消失,但却会留下痕迹。痕迹总是在时间的流逝之中变得越来越强。正如德里达所说:“能指将变为所指,符号成为了真实,不存在成为了存在,这时新的现实就诞生了。
  问:在你的这组作品里,我看到的是曾经存在的事物的存在,以及这些存在曾经与人的关联。“痕迹”——人去楼空的时间感,是这组作品给观者最直接的触动。关于物的存在,不存在、能指、所指等等,从你的作品到你的自述,你似乎是在做一次形而上学的思考。请详细谈一谈。
  答:那段时间读了一点德里达的东西,有一句他写的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能指变成了所指,符号成为了真实,不存在成为了存在,于是新的现实就诞生了。”对此我的理解是,图像是指代外界真实事物的符号,随着图像不断的增多,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开始基于图像,于是失去了事物本身的联系,由此图像替代了真实事物的存在。鲍德里亚在他的《模仿和拟像》(Simulacra and Simulation)的开始也复述了博尔赫斯在他的小说中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国王命人画一幅他的王国的完美的地图,这幅地图的大小最终覆盖了整个王国。他们都在阐述符号是如何代替了真实的存在。我的考虑是从这里出发的,不过又和他们不太一样。我想以不存在来表现存在(presence ofabsence),而能够表明事物存在过的证据就是它们所留下的痕迹。在事物消失之后这些痕迹就是符号,是另一种新出现的真实,而看到的人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这些事物是什么,只能够通过痕迹来推测。我也是想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观者,这个故事要由观者自己完成。
  问:你的自述中说“尽管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人们已不像原来那样相信摄影的客观性,它仍然是视觉信息传达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式”,你想说的是不是,通过对物的存在痕迹的捕捉,摄影在表现“物”的变与不变方面仍然是非常有效的。
  答:是的,虽然Photoshop和各种软件的出现动摇了人们对于摄影真实性的信任,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看到照片还是会默认被摄物存在的真实性。尤其在展现事物的变化上,大到城市、建筑,小到一朵花一张纸,在拍摄的瞬间意味着这个瞬间不再在时间中存在,但也正是这样把这个瞬间独特的存在通过摄影保存了下来。数码时代更多的是让人们对于媒体图像的传播产生质疑,不过当人们自己是拍摄者时,摄影作为对事物存在的证明这一功能依然没有太多改变。
  问:把“曾经的存在”呈现为摄影上的最终画面,是你这一系列的主要手法,但这些瞬间同样是一个主观的判断与选择,这与拍摄对象(相对客观的物体)的客观性,是否有难以统一的地方?
  答:这个对我来说倒没有问题。我一直觉得摄影本身就是主观的控制和选择,再怎样强调它的机械复制都没法改变这一点。从一开始的想法就要很明确,这样才能够拍到自己想要的。客观性这个概念在历史上和摄影有很大的交集,尤其是在科学研究中,有人认为摄影的到来是科学的福音,因为它标志着对样品的描绘脱离了人的主观控制,照片展示的细节就是事物本身的样子。如果从纯物理上来讲,照片的冲洗,印制都存在不确定性,数字时代的话成像本身是一种程序编码过程,不同的相机编码方式不同,这都不能说是绝对客观的。而对于画框的选择,决定什么包含在内什么排除在外,这一步永远需要人来决定,也就是主观的。作为一个艺术家需要做的是选择最合适的方式传达自己的观念,主观的介入是必要的。物体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它的“物质性”而非它的客观性。
  问:你本科时在清华大学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毕业后就开始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这是你面向公众的第一组作品吧。这组作品对物的观察,对事物的细节和痕迹的敏感,让我不由得想起你本科学习的专业。这其间有关系吗?
  答:是的。我觉得这可能与我原来接受训练的观察事物的方式有关。本科学习材料需要做很多实验,实验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用显微镜和各种其他仪器观察以及测试材料的性质。这样的实验要求我们要有很好的图像解读能力,所以也就培养出这种观察事物的方式了。现在自己拍照片依然会觉得总是带有一种科学实验的眼光看待事物。纳博科夫说:“在世界的大小比例之中,似乎在想象和知识之间有着某个微妙的汇合点,这一个汇合点是通过缩小大的事物和放大小的达到的,这在本质上具有艺术性。”
  问:我也在想,这组作品是否也是你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学习(专业是摄影,视频及相关媒体)的一次作业呢?以你目前的专业学习方式,这样一组作品是如何构思,如何着手和进行的呢?这组作品算是完成了吗?
  答:我们的课程里面最重要的一门是“评论”
  (Critique),这门课是定期(两周或者三周)在课堂上展示作品,老师和同学一起来进行讨论。不过拍摄的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所以也不完全算是作业吧。最开始想到拍摄这个系列的作品是源自从图书馆买的一本旧书。图书馆的书在封底里面都会贴一个借书卡,这本从图书馆淘来的旧书把借书卡揭掉了,因为长时间覆盖所以借书卡覆盖的地方颜色比旁边浅,于是就想到了拍摄跟痕迹相关的东西。这组作品也是我第一次使用4×5的大画幅相机,拍摄既是学习技术的过程也伴随着想法的发展。期间看了不少以静物为题创作的艺术家的作品,比如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约瑟夫·苏德克(Josef Sudek)等等。目前算是告一段落了,因为拍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些重复了,想先放下来,如果之后有了思路希望能继续拍下去。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喜欢滑雪、滑板等极限运动,加拿大摄影师斯科特·圣飞士就是他们中出色的一  位。极限运动不仅展示了人类挑战自然的“极限”之美,也体现了摄影的“决定性瞬间”之美。当然,极限摄影也是对摄影器材最大的考验,只有最顶级的照相机和最专业的镜头才能胜任。从EOS-1D,到EOS-1D MarkⅡ和EOS-1D MarkⅢ,再到EOS-1D X,佳能顶级相机始终是斯科特·圣飞士的主力武器。  
期刊
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已经唾手可得,而手机作为影像获取工具还不够深入人心,手机是否可以成为职业摄影人的创作工具,又是否能够满足媒体报道需要,对此本刊采访了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室摄影图片室主任李舸。  问:您什么时候开始用手机拍摄,手机摄影在您的工作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答:两年前开始用手机拍摄,主要是突发新闻采访,如2013年曾用手机拍摄四川芦山地震,图片刊发在人民日报头版,反响很大。日常也用手机,主要是给
期刊
问:你从事空乘工作多少年?  答:我从17岁开始做空乘,10年后辞职到中央美院高研班学习了两年摄影,然后又回到航空公司工作。前后算来做了15年空乘工作。  问:为什么当时会辞职学摄影呢?  答:因为从小喜欢绘画、艺术什么的,工作以后一直没放弃自己的爱好,先后在天津美院学过素描,在天津纺织工学院读成人高考的服装设计。后来觉得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收获不大,所以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央美术学院,看到这么好的学习
期刊
尼康Df相机以复古的造型与优异的性能吸引着众多摄影人的目光。摄影师张天航使用尼康Df拍摄了一些宠物作品后,对尼康Df有了深入的个人见解。让我们看看当复古的尼康Df遇见萌宠后,会有怎样的表现。  顶级之作  我在读书时就一直喜欢拍摄小动物,自己也养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没事就喜欢静静地观察并拍摄它们。后来拍摄了一系列动物园里的动物,并用这组照片申请到英国NTU大学的摄影硕士。从那起,我也就深深地走入了宠
期刊
尼康1系列相机、索尼黑卡系列相机都采用了1英寸感光元件,近日,三星也加入1英寸阵营,推出了NX mini相机。这款新机以更小的体积和重量与三星APS-C画幅的NX系列无反光镜相机形成了掎角之势,更好地带动三星相机事业的发展。  轻灵随拍  相对于普通无反相机,具有五种时尚色彩外壳的NX mini最薄处只有22.5mm,机身重量只有158克,和一部传统的卡片相机差不多,能够被轻松的放入用户的口袋中随
期刊
对静物的凝视是摄影发明之初就有的摄影传统。这一方面源于西方静物画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静物是最方便长时间曝光和精细对焦的拍摄对象。对物件的质感、纹理、形状的视觉精准还原,使静物摄影成为呈现摄影技术特性的重要领域。同时还因为方便对拍摄对象摆布、控制,摄影者在拍过程中的坦然和从容,让被摄物件往往成为摄影者沉思的对象,从而使静物摄影成为摄影者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而物件一旦成为摄影的对象,其背后与观看者自
期刊
这些年,我有幸作为摄影辅导者与国内知名旅行社合作,带团先后旅拍尼泊尔及柬埔寨之吴哥窟等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国家。期间除当摄影指导外,我个人也在随走随拍,用心灵旅行并引导我发现和记录。  旅行类人文作品是我喜爱的题材,同时我也一直崇拜着美国国家地理摄影作品的风格和精神。希望自己的随拍也能充满人文关怀精神,除了照片表面的内容希望观者可以通过照片了解更多。这组儿童类人像也是我旅拍中的意外所得。虽然可以说
期刊
冷林:你的创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在这20多年当中你的成果相当丰富,其中转变的轨迹也非常清晰:从最初的作为一种想象国际关系的方式的《藏经》系列,到90年代中期,在一种寻找自我身份的冲动下、有意识地进行角色扮演的摄影系列,再到2001年开始刻意地收集,扫描身边的生活用品,直接表现这些器具的物理性,而消隐了自我意识的这种创作方式。这其中的转变非常有意思,是什么样的理由促成了
期刊
《观山海》的作者青花瓷,是一位喜欢使用胶片创作的摄影师,他惯用4×5和8×10英寸大片幅相机拍摄。多年前,当他第一次接触到胶片的时候,就被这种传统工艺之美打动,开始有瘾成癖地研究、拍摄。由于工作的限制,他只能利用周末假日等业余时间创作,但丝毫没有影响他摄影的热情。他对秋冬的北方情有所依,这苍凉萧瑟的季节就成了他创作的兴奋期与高峰期。在苦夏渐渐离开之后的每一个周末,他都无一例外地背着大机器跋涉在北方
期刊
也许每个决定拿起照相机做自我表达的人都会经历一次失明,事物的潮水经由这个狭小的取景框重新涌来时,变得更加广阔、对立和稍纵即逝,而你拍下了什么,就意味着什么构成了你自己。刺青、割脉所留下的伤痕、香烟的烫疤、脊背上的烙字……这是董文胜以照相机的眼睛看世界时看到的第一批东西,它们已然隐含了他的癖好和自我限定:趋于凝缩与静止的细节化表现,调子阴郁、虚幻,恍然被魔咒的力量所笼罩,但又保留了一些自然主义的痕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