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之间的非爱行为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254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在一些文章中看到“非爱行为”一词,印象颇深。单从字意上来看,很难领会其中之意,仔细读来,才知道这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每个人心理上都经历过的一种强制性的爱的行为,是一个人以爱的名义对身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的、强迫性的掠夺行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父母儿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夫妻之间相处久了,最容易产生这种行为,当夫妻之间的爱成为一种私欲和习惯时,双方往往把这种爱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想拥有对方的全部,包括对方的身体和情感,甚至过去和未来…
  而恋人之间也是如此,以为付出了爱,就一定换来同等的回报,只是这种爱最终成为一种伤痛时,你也许心有不甘,甚至会做出极端的行为,心想:我对你怎样怎样,所以你必须对我怎样怎样,如果我得不到你的爱,别人也别想得到,这样的话会越走越远……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可就是这种无微不至的爱换来的往往是儿女的抵触心理和日渐反感,身为父母一定会为儿女们的冷漠痛苦,也一定会为儿女们的不孝无奈。只是有些父母从来没想过给儿女留下宽松的成长空间。
  所有这些,都是所谓的“非爱行为。”
  现行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常常发生这种非爱行为。在很多教师的教学生涯中,经常面对学生苦口婆心,让学生忆老师的苦,思自己的甜,有时老师甚至把各种大道理给学生讲尽,诉说老师多么多么辛苦,学生的家长多么多么的不容易,所以他们要好好学习。本以为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
  现实教学过程中这种教育的无效果现象令我们深思。心理学上界定的这种非爱行为,不同于我们说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侧重的是接收对象自觉受到心灵触动自然产生的一种感激之情。而非爱行为是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旦有强制意味,就容易引起对方反感情绪,尤其是青春期学生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在叙说自己的辛苦时,如果场合、语气等因素不恰当,都会引发学生其他的联想,教师有炫耀、表功之嫌,所以,这种教育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出现因爱生恨。
  谁都无法否认一个做老师的爱和为学生付出的心血,但我们从未意识到,我们的爱的行为是对学生的掠夺,已经伤害到他们,因为我们只是按我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按我们的意愿去爱他们,没有考虑学生们的需要、学生们的感受,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和了解。所以这样爱的结果是对学生的侵犯和伤害,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伤害。
  孔子曾教育过我们,过,犹不及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都要有限度,要达到这种平衡,不能生硬地让学生服从我们所谓的好,师生之间都要调试各自的期望值,对彼此的性格特点都要有充分的了解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这个天平,永远都是倾斜的,不可能达到平衡。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现阶段新课程改革追求的核心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它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高中思想政治课和谐课堂的构建就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按照社会发展需要和高中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客观要求,使教学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设计和整合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只有构建和谐课堂,才能真正“以学生为本”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在不同的探索中,笔者就“用穷举法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教学方法,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强调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形成交流与评价的能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既要教书还要育人,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把握德育教育时机,将德育教育贯穿在整个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  一、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德育渗透  现在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已经很普及,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抓好计算机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指导,使学生把一个或若干个独立的项目分解并完成.在特种加工实训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之后,在原有的单调理论知识和机床操作的基础上,按项目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古人道出了学习过程中质疑精神的重要性。质疑是合作、探究的重要一环。失去了质疑,将会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爱问、好问、善问、乐问、敢问的习惯,让他们不断去探求新知识,在质疑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一、情感投入,让学生乐问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师,无一不与学生有着良好的情感关系。因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