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然类纪录片创作方式的“拟人化”趋势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ntha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着眼于英国广播公司(BBC)2018年底的自然类纪录片巨作《王朝》,就其解说修辞、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以往BBC相同类型纪录片,探讨其自然类纪录片创作方式是否有向“拟人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自然类纪录片;王朝;拟人化
  【中图分类号】J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3-0062-02
  自然类纪录片《王朝》是英国广播公司(BBC)2018年底的巨作,共分为五集,每一集不少于55分钟,每集选取一种动物群体,历时四年,潜心探索,追踪了五个“王朝”的兴衰存亡。五集分别选择黑猩猩、帝企鹅、狮子、杂色狼和老虎作为主角讲述。这五种动物都属群居类,除帝企鹅外,其他四种都会跟随一位首领。这位首领将肩负该种族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壮大。不难看出,从BBC这次选题和片名来看,最为突出的就是它的“人性”特征。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提出:“拟人论研究将人类(或称“智慧體”)的形态、外观、特征、情感、性格特质套用到非人类的生物、物品、自然或超自然现象(或称“非智慧体”)。拟人论常出现在对动物、自然力量或是所谓‘命运的主宰’之描述或理解上。拟人论又称拟人观。以人的能力、行为或经验的术语来解释动物或非生物的有关特性。”
  一、解说修辞的拟人化
  “这头雄性黑猩猩首领名叫戴维,它的统治地位让它坐拥最好的一切,但它无法相信任何人。它的身边环伺着对手,伺机行刺,篡权夺位。它的故事,关乎权力、政治以及生存权的争斗。这是纪录片《王朝》第一集“黑猩猩:统治的强者”开头对“主人公”的介绍。如果把黑猩猩戴维当成人类,这是不是就像在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位帝王或者欧洲某国的一位国王?但纪录片却用这一串词来形容一只黑猩猩。接下来的解说词更是延续这种风格:“戴维残破的耳朵,记录着过往的战绩,它屡战屡胜,保住了地位,也保护了家族,它统领族群已有三年,这里的黑猩猩首领很少能够统治得比它更久。”片中,类似的解说词还有很多,比如第一集中用“盟友”来形容戴维的同伴,将戴维的居高临下形容成“独来独往”,而把戴维的王位争夺者更是形容成“雄心勃勃”等等。这些解说词本应该应用在一部历史纪录片中,用来介绍一位帝王、一次战争,或一场阴谋。BBC的纪录片《王朝》再一次开创自然类纪录片的新河,用此类解说词贯穿全部5集纪录片,让观众通过观看动物世界的权力纷争、尔虞我诈,反观人类自己的世界,激起其共鸣和反思。
  杂色狼也属于群居动物,它们没有黑猩猩般强壮的体魄和灵活的四肢,不会上树,处在生物链的低端,它们的生存完全依靠于团队合作。在第五集的开头,解说词便道出了杂色狼的生存状态:“在非洲的中心,生活着这片伟大的大陆上最神奇却常常被误会的一种动物。它们只有通过出色的群体合作,通过首领的力量以及技能,才能繁衍后代,生生不息。”和黑猩猩相比,杂色狼更需要团队合作,如果黑猩猩戴维被击败还能靠着自己补充能量活下来,杂色狼掉队就意味着死亡。BBC御用著名主持人戴维·阿滕伯格将杂色狼族群形容成“最后的伟大家族”。由此可见,这集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家族,一个历经艰辛仍能顽强生存下去的族群。母狼泰特作为杂色狼家族的女王,也是“母亲和祖母”,它统治和带领着一个庞大的家族,但她如今已经“垂垂老矣”。纪录片几乎通篇用这种形容人类的词语解说着,而观众却丝毫没有感到生硬或者不适,反而感觉既亲切又自然。看待泰特就像看待一位伟大的母亲和优秀的首领一般。这就是纪录片《王朝》的独特之处,让观众仿佛在观看人类的一次迁移、一场战争、一部历史。泰特的女儿黑尖为了让自己带领的族群得到更丰盛的食物,不惜背叛和攻击自己母亲所统领的族群,使得泰特族群伤痕累累并无家可归。
  “狮子是王权的象征”。这是第三集《狮子》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有着两层意思,一是告诉观众这一集是关于狮子的,二是表明狮子在动物界的“王权”地位。狮子大多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不同与其他动物需要争夺和划分领地,他们已经统治大草原数千年了。“第二天,沙尔姆回到儿子身边”。沙尔姆作为一头成年母狮,正带领着它的族群为寻找食物而迁徙,但它始终放不下因为误食人类毒诱饵而趴在草原上的儿子。沙尔姆先是带领族群达到相对安全的休息地,然后又折返回来鼓励儿子,希望它的儿子能恢复体力和它一起返回族群。在其他自然类纪录片中很少有解说词这样描述动物之间的亲情。导演为了表达沙尔姆对孩子的情感,运用“拟人化”的解说词,直击观众心灵。尤其到最后,沙尔姆不得不放弃步履蹒跚的儿子返回族群时给观众带来的冲击。
  二、拍摄手法的拟人化
  在第一集《黑猩猩:统治的强者》中,开篇的一组大远景航拍镜头给观众介绍了黑猩猩的生活地点和生存环境。接着镜头切给了一只大黑猩猩的特写,镜头持续了11秒之久,让观众足以看清它脸上的所有表情,给人一种它随时都有可能扑向镜头、撕碎观众的错觉。在这个画面里,还配有这样一句解说词:“这头雄性黑猩猩首领名叫戴维。”下一个镜头是两只直立行走着的大黑猩猩的移动镜头,只见两只大黑猩猩迈着大步,摆动着双臂,扫视着道路两边。紧接着,镜头再一次切回了黑猩猩戴维,这次镜头变成了大特写,戴维的面部表情也显得更加狰狞,在我们的观念里,只有人类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只有人类可以迈着步子和摆动双臂的直立行走,甚至只有人类才应该有感情和将感情表露出来。
  接下来,在纪录片第一集里经常出现戴维独自深思或者在领地上巡视的镜头。镜头里的戴维就像一个将军,不仅要每天思考如何带好手下的士兵,还要随时考虑应对外敌的入侵以及领土的扩张。在BBC以往的纪录片中,也有类似的“拟人化”表现,在纪录片《大猫》中,就有关于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老虎的画面,从中不难找出表达老虎家族成员间亲情的画面;《荒野间谍》是人类对动物世界的一次卧底尝试,目的是通过展示动物的外在形象,来探求它们的内心世界;在《非洲》中,也拍摄到了许多动物因为领地而起冲突的画面,但并没有深入拍摄族群内部的矛盾……还有一部分自然类题材的纪录片多以人类和动物发生联系从而产生一种“拟人化”的效果。   在第五集《老虎》中,导演通过拍摄以一只名叫拉杰贝拉的雌虎为首的五只老虎的成长历程,向观众展现了印度乃至整個世界为数不多的大型猫科动物老虎的隐秘生活。开场镜头就捕捉到了这只名叫拉杰贝拉的雌虎以及她的孩子——一只雌虎和三只雄虎。这一集完整拍摄了四只小老虎从吃奶到捕猎的成长过程,它们的体型也从如野兔般大小长成了成年虎般强壮。拍摄手法分成三条线索进行,一条跟拍拉杰贝拉外出捕食和巡逻领地的画面,一条拍摄拉杰贝拉女儿比巴的成长画面,最后一条拍摄三只老虎兄弟的画面。导演只给虎妈和虎女起了名字,这不仅仅是为了让观众区分便利,更主要是为了清楚的展示老虎家族母性的地位和等级。导演通过三条线的拍摄方式,让观众看到一家五口各自的生活和命运。
  三、叙事方式的拟人化
  第一集中,黑猩猩领袖戴维从傲视群雄到结盟同伴克洛,到独享交配权,再到最后混战被击败等一系列叙事顺序,都无疑是按照一个王朝的诞生——发展——繁荣——衰落去描述的。正是采用了这种拟人化的叙事手法,才让观众在观看自然类题材的纪录片时感觉充满了人性。纪录片里的主角都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地位、家园的领土和延续自己的种族。它们会因为权力争夺而内战,会为了领土扩张而迁移,更会因为延续种族而牺牲。纪录片通过选取其中个别家庭,表现了帝企鹅对家庭的忠贞与责任、对孩子的爱护与照顾、对彼此的安慰和拥抱。这种“拟人化”的叙事方式,能让观众以最短的时间进入画面,并设身处地的感受和思考动物们所经历的一切。
  第三集“狮子”讲述了“母亲”这一职责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围绕着“母亲”这一在族群中不可或缺的身份叙事,描述了母狮为族群捕食、繁衍后代,为族群壮大训练小狮子等内容。这样的叙事内容也曾出现在许多自然类纪录片中,但这样的叙事方式却是第一次集中体现在一部纪录片里。这是该纪录片“拟人化”的最好体现。导演对动物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在动物身上展现出了直面挑战的勇气、血浓于水的亲情等特征。动物间的情感让观众感动、感叹的同时,也进一步引领观众去思考生命的本质[2]。通过观看动物的族群生活,便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庭生活,甚至是社会生活。
  在丛林的每一天,总有一个族群满载而归,而更多的族群不得不忍饥挨饿。这就是所谓“丛林法则”吧。但好像导演觉得这样的叙事还不够“拟人化”,缺少戏剧性的故事张力和吸引力,在被狮群夺走猎物后,泰特的女儿因为捕猎时踩入大象留下的脚印里而导致骨折重伤,这无疑是对泰特家族雪上加霜的打击。这时,“拟人化”的一幕再次出现,杂色狼族群并没有选择抛弃受伤的泰特女儿,让它自生自灭,以免拖累族群,而是在它痊愈之前保护和喂养着它。这既展现了杂色狼有着人类一般的社会属性,更有着如人类社会血浓于水的亲情。泰特族群和黑尖族群的矛盾纠缠一直贯穿着这一集,黑尖为了将泰特赶出马纳,一路寻着泰特的气味追赶,期间不但被鬣狗跟踪失去幼崽,还被狮子偷袭围攻差点使整个族群遭灭顶之灾,直至在河边饮水时被鳄鱼吃掉一只同伴。为了赶走和消灭另一个族群的长途跋涉多像古代将士们的远征啊!正如一句诗说的“古来征战几人还”啊!
  《王朝》作为BBC自然类纪录片的全新力作,除了将之前BBC同类型题材纪录片中独特的动物挑选出来进行全新的创作之外,其拍摄水准、制作水平和解说词选择上无疑是更上一层楼,与BBC之前的同类型纪录片相比,无疑是一个新的高度。尤其区别于以往同类题材的独到之处便是在整个纪录片的创作中,自始至终采用了“拟人化”的创作方式,无论是解说词的修辞,还是拍摄手法的展现和叙事方式的选择,都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更是BBC创作方式的全新尝试与突破。
  参考文献:
  [1]姜常鹏,陈敏南.动物题材纪录片拟人化手法的两种表现方式[J].中国电视,2016(11):68-72.
  [2]刘思源.自然电影的拟人化叙事——以《我们诞生在中国》为例[J].青年记者,2018(26):94-95.
  [3]何苏六.2018年度中国纪录片观察[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8,(03):17-19.
其他文献
【摘要】 鱼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性人物也多次使用鱼这个意象。结合借喻的手法,通过“逍遥之鱼”“泉涸之鱼”“濠梁观鱼”这三种鱼的具体形象来表述庄子自由、自然的人生观以及追求逍遥自在,从而实现人与天、人与道合一的境界论。  【关键词】 庄子;逍遥之鱼;泉涸之鱼;濠梁观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
期刊
【摘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不同于行为主义者,人本主义者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在经典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通过马修老师在“池塘之底”中对于学生的教育过程,充分反应出人本主义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影片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教育方面启发,本文通过对影片所展现的教育理念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教育;放牛班;人本主义;行为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
期刊
【摘要】 悲剧是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形态,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主人公,一定要在面对苦难时,显示出超常的抗争意识和坚毅的行动意志。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我们较少看到悲剧主体的抗争力量,多多少少冲淡了其中的悲剧色彩;电影《美丽人生》契合了悲剧的主题,表现出主人公面对死亡的抗争精神。而电影《疯狂的石头》和《楚门的世界》则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特殊的黑色幽默的悲剧形态,形成了一种新的悲剧艺术类型,丰富了电影悲剧
期刊
【摘要】 英美电影被引入英语语言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经典的英美电影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英美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更加靈活的应用,将原本生硬的对话讲述得更加口语化更加生动。本文将从英美电影对英语学习的意义开始分析,深入探讨英美电影引入教学中的作用,剖析了现在英美电影对英语语言文化导入存在的问题,通过寻找解决办法最后得出英美电影对英语语言文化有效导入的措施。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黑色基本上可以被定义为是没有任何可见光能够进入视觉范围的,在印象派中一度被摒弃。随着人们对色彩的观念不断推陈出新以及在色彩应用方式上的转变,黑色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墨色营造了画面的氛围,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想要探究黑色本身内在的、永恒的美,可以通过从代表性画家的作品的学习,让大家对黑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意识到黑色在一幅作品中的表现力非常具有力量。  【关键
期刊
【摘要】 专业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早已开设扬琴课程,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在逐步完善艺术类学科的建设,以铜陵学院为例,谈一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扬琴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扬琴课程;小组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3-0086-02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9年度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教學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
期刊
【摘要】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代表人物,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成员。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之作,包含着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独到见解。本文旨在解读本雅明关于“灵晕”, 技术美学与传统美学等在文中的含义。  【关键词】 灵晕;技术美学;传统美学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湖南省是中国近代革命的摇篮和发源地之一,涌现了一代伟人和众多将帅英雄,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也留下众多的革命文物史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和事迹,积淀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因此,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湖南红色文化,不仅要创新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更需要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湖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 湖南;红色文化资
期刊
【摘要】 在我国民族音乐这一领域中,赵元任先生占有极高的地位。在他创造的音乐作品中多以民族风格为主,充斥着民族风的气息,同时也吸收了国外优秀的音乐文化技巧。在语言风格上也注重对地方语言的应用表达,本文就赵元任先生声乐作品的民族性与演唱表达进行讨论,同时也对赵元任先生的音乐作品和创作风格进行了解。  【关键词】 赵元任先生;声乐作品;民族性;演唱表达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成为文化产业的中流砥柱备受瞩目。艺术介入乡村作为乡村建设的第三方策略成为我国乡村建设的主要实践。在对艺术介入乡村的发展意义和艺术乡建模式的研究基础上,以江苏西墅村的乡建方案为研究内容,对其乡建策略方法进行研究讨论,以期为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艺术介入;乡村振兴;西墅村  【中图分类号】TU98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