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祗辱(zhǐ) 骈死(pián)
B.尽粟(sù) 其真无马邪(yé)
C.一石(shí) 食马者(sì)
D.槽枥(lì) 才美不外见(xi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虽有千里之能
B.一食或尽粟一石/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安求∕其能∕千里也
4.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或尽粟一石 ( )
(2)虽有千里之能( )
(3)才美不外见 ( )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6.根据有关情境提示默写填空。
(1)《马说》中表明中心论点的语句是:
, 。
(2)《马说》中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是:
。
(3)《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句子是: , ?
7.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8.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10.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③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④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卞和泣玉》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王以和为诳(认为)
B.厉王使玉人相之(鑒别,观察)
C.及厉王薨(等到)
D.泣尽而继之以血(大哭)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译文:
②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译文:
(3)作者通过两次“相玉”,论述了什么现实?
(4)《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本文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A.祗辱(zhǐ) 骈死(pián)
B.尽粟(sù) 其真无马邪(yé)
C.一石(shí) 食马者(sì)
D.槽枥(lì) 才美不外见(xi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虽有千里之能
B.一食或尽粟一石/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安求∕其能∕千里也
4.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或尽粟一石 ( )
(2)虽有千里之能( )
(3)才美不外见 ( )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6.根据有关情境提示默写填空。
(1)《马说》中表明中心论点的语句是:
, 。
(2)《马说》中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是:
。
(3)《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句子是: , ?
7.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8.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10.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③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④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卞和泣玉》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王以和为诳(认为)
B.厉王使玉人相之(鑒别,观察)
C.及厉王薨(等到)
D.泣尽而继之以血(大哭)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译文:
②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译文:
(3)作者通过两次“相玉”,论述了什么现实?
(4)《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本文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