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的反思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心是围绕着上课展开的。
  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等综合方案,也就是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考虑问题越周到,课堂实施就越有效。那么如何进行课前准备呢?
  
  一、教学设计“三项必读”熟悉教材
  
  当你着手准备选用某一篇课文进行教学时,你必须对这篇课文非常熟悉,要做到“三读”:
  1、读写作者
  作者把他的思想通过文章呈现在你的眼前,你在读文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你还要明白他是怎样写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你不仅要读懂字面上的东西,你更要想办法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这就需要你反复阅读,要逐字逐句地读,要边读边问。
  如一年级课文《棉花姑娘》,文中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治病,三次说了同样的话:“你能帮我治病吗?”在阅读时对这种反复出现的句式不妨问问自己:棉花姑娘在请三个朋友帮忙的时候她的想法会有什么变化吗?还比如《草船借箭》一课中多次出现诸葛亮与人交谈的情节,但只有一处写的是“诸葛亮笑着说”,其他十处都是“诸葛亮说”,对这种突然发生变化的地方,你也应该问问自己:诸葛亮这时候为什么笑着说?他笑什么呢?
  2、读编写者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要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像拼音、识字、查字典、写话等语文知识、能力都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分散在一篇篇的选文之中。因此编辑在挑选文章、在给文章编排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用意。你在熟悉教材的时候,不能只盯着一篇课文,孤立地来看它,你要把它融入到整册教材中去,最起码是一个单元中去考虑,想想:编者为什么把此文编入这一单元?它与前后文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3、读学习者
  学生是你实施教学的对象,作为决策者的教师,你必须了解你的学生,你要知道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会有什么困难、他们已有哪些知识储备等等。在读作者、读编者、读学者的过程中,你也就读出了你自己。
  
  二、教学设计“三个纬度”确定目标
  
  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从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确定你的教学目标,明白你要教什么。
  小学语文知识千头万绪,从教材呈现的方式来看是螺旋递进的,又是交叉进行的。从学习过程来看,一般是非线性的。在纷繁的内容中,你要重点明确,抓住主要任务。记住前人说过的话:文章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现在你只是借助教材这个例子来完成你的教学任务。如《桂林山水》一文,它最大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成语连成串,排比、比喻连成段,段落结构相似,语言表述相仿,这些与本单元的其它几篇介绍各地美景的课文有所不同。借助本文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向教材学习规范的语言表达。
  为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把主要目标确定为: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并积累描写山水的词语、句子;用对比、举例的方法把一个意思写具体。
  
  三、教学设计“教无定法,只要得法”
  
  这一步主要是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你要设计教学思路,选用教学方法。教学中每一环节的安排、每一个问题的提出甚至是请哪个学生来回答,你都要尽可能地想好。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实现你的教学任务服务的。
  也许你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教无定法,只要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个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管用就行,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学生的成长有利就好。比如教《桂林山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山水之美,你可以播放介绍桂林山水的录像;你也可以现身说法,把你旅游途中的所见栩栩如生地进行描述;你也可以……
  如果你觉得这些方法都可行,那么你在选用的时候就要考虑教学成本。这个成本不仅仅是你的付出,还要看学生的付出。如果你的付出只是让部分学生得益,那么你以牺牲其他学生的利益为代价,显然是不经济的。比如小组讨论,由于话题不够集中,学生分工不够明确,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瞎聊一通,即使后来有学生汇报,但汇报的内容往往不是大家的智慧。若是这样,那么损失的不只是你的几分钟,而是全班学生每人的几分钟!这个成本就太高了。
  再有,环节的安排也不可小视,哪个先讲、哪个慢做也有讲究。课堂好比是一首乐曲,它有节奏、有起伏、有高潮,你在过程的推进中要有自然的衔接,要有前进的助力,要有结束的余韵。
  总之,要设计好一节课是很不容易的,你不仅要熟知你的学生,更要有对教材的独特感悟、对教学方法的了然于心。
其他文献
英语这一学科的特点就是要多听多读,而那些学困生根本不在英语上花时间,再加上我国英语教学班额大、人数多、课时少,又缺乏语言环境,所以有许多初中生成了英语“学困生” ,这样下去对学生一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中,“两极分化”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起了每位英语教师的极大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及矫正则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数年的学生成绩,我发现英语学科的两极分
期刊
课本剧来源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朗读和角色扮演活动,它从问世以来,就深受学校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尤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本剧为语文素质教育打开了一扇窗,引来了一缕缕清新的空气,使长期沉闷的语文课堂显出了勃勃生机,使学生感受到了人文科学的无穷魅力,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张扬。下面笔者试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该活动方式的编写要求及意义。    一、课本剧的编写要求    1、研究课文,明确主题
期刊
安全意识是公民科学素质的组成部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中的安全性问题至关重要。掌握化学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避免意外伤害,增强环保意识,这既是近年来高考大纲中对实验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德育要求,希望老师、同学都能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提高解答实验题的能力。    一、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问题    1、防爆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C2H2、C2H4)或用CO、H2还原F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了。  高中语文教学要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才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借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一下自己的管孔之见。    一、更新教育思想,改革课堂结构    1、数学概念形象化  记得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说过:“首先的教学之法,关键的开巧之术,乃在于教师能‘寓教于乐’,根据学生特点和使之乐于接受这一要求,使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动
期刊
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我不禁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教法在变,理念在变,形式在变……“教无定法,善变则通”,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前进的,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不可能毫无感触。现仅就新课程理念下我的教学探索——语文教学之“动感地带”,谈谈我的看法。  “动感地带”之一:观念的变动。  每个老师都习惯一领到新教材,就去翻看内容,以便注意一下教材的编排,我也不例外。《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是一篇
期刊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可以说是教会学生思考的重要教学行为。小学语文教学专家袁微子先生生前曾说过,备课主要是备提问。西方学者德加默也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怎样才能备好提问呢?    一、吃透教材,明确目标,从重难点入手,让提问激起阅读需求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的提问必须为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服务。要在了解总目标、学段目标、本册目标、本单元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本课时目标,
期刊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评价再度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是给学生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关爱和关注;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更要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下,笔者试从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在语文课堂评价方面的体会。
期刊
当前我县“三为主”高效课堂建设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果显著。当然,在这次高效课堂建设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本人根据我所任教的学科——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体会,谈谈在我县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并试着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与对策。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导学案代替备课笔记。  当前许多教师在“三为主”高效课堂教学中用导学案代替备课笔记。县教研室为了
期刊
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纵向观察,历史因果相袭;横向观察,各种因素相互依存。任何一个具体的历史现象都处在一个前后相随、左右相连的网络之中。因此,在学习中,更应该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要领纳入完整的科学体系之中,构建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整体结构。  历史知识的整体结构包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阶段特征、重要历史要领三个层次。基本线索是历史知识体系的“经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