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张扬民主的教风、民主的学风,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它淡化书本的权威和教师的霸权,而以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意识和批评争论的习惯为要,并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主张把属于学生的课堂“主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钻研学问。那么,何为自主学习?什么又是课堂的主动权?我想它的第一体现就是质疑。学问学问,为学必问。学而无问,就不是积极地学习;学而不问,知识也会流于表面、肤浅极至。因此,我呼唤着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积极的艺术质疑。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会绽放出异彩来。
一、引导学生质疑是艺术的再现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学生提问质疑,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方法。早在孔夫子时,他的教学很多时候就是学生提问质疑,孔子也因而特别欣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时下,尽管大多数的教师都努力践行着让学生积极、主动质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宁愿让老师牵着鼻子走,每每此时,困惑和迷惘就会袭上心头,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啊!其实,学生不是不想问,只是不知怎样问、问什么。法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看来,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教问”,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虽然有人说教无定法,但学会质疑问难仍有规律可循,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质疑的角度,让学生有的放矢,不致无所适从。品读一篇文章总不外乎弄清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等三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就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质疑的方向。第一,要弄清文章写什么。可以教学生盯住“眼睛”问题目,了望全文。文章题目一般都是一个词或词组组成,要把它扩充成意思完整的句子,思考还缺哪部分的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思考,就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这是写作方法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要从这几方面质疑:文章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文章抓住事物或人物的哪些特点来写?通过哪些描写、举了什么事例或用了哪些关键词句来突出这些特点?这些内容的选择和词句的运用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第三,弄清文章为什么这么写。针对这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设疑,即把文章中好的选材、好的句子、好的词语同其他同类材料、意义相近而写法不同的句子,意义相近的词语进行置换比较,思索为什么用此而舍彼,好处是什么?同时,也可以抓住词语问语意,培养学生的语感等等。
其次,教师要善于“激问”,引发学生质疑探究。如果教问是帮学生掌握感知文章的基本设问方法,那么激问则是引导学生在理解鉴赏层面上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培养学生探求问题的能力。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提倡让学生质疑,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的疑问左右课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疑,对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更重要。
二、培养学生质疑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该怎样提问呢?
1.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2.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教学实践证明,一节课能否上出高效高质,往往要看学生是否能够艺术的把握课堂的主动权,如果学生能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艺术的质疑,那么,这节课就能绽放出异彩。由发疑开始解文,也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异曲同工之妙。“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把“火”如果能让学生自己点燃岂不更好吗?英国科学家波普尔曾说:“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让我们的教学与“艺术质疑”同行!
一、引导学生质疑是艺术的再现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学生提问质疑,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方法。早在孔夫子时,他的教学很多时候就是学生提问质疑,孔子也因而特别欣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时下,尽管大多数的教师都努力践行着让学生积极、主动质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宁愿让老师牵着鼻子走,每每此时,困惑和迷惘就会袭上心头,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啊!其实,学生不是不想问,只是不知怎样问、问什么。法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看来,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教问”,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虽然有人说教无定法,但学会质疑问难仍有规律可循,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质疑的角度,让学生有的放矢,不致无所适从。品读一篇文章总不外乎弄清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等三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就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质疑的方向。第一,要弄清文章写什么。可以教学生盯住“眼睛”问题目,了望全文。文章题目一般都是一个词或词组组成,要把它扩充成意思完整的句子,思考还缺哪部分的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思考,就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这是写作方法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要从这几方面质疑:文章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文章抓住事物或人物的哪些特点来写?通过哪些描写、举了什么事例或用了哪些关键词句来突出这些特点?这些内容的选择和词句的运用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第三,弄清文章为什么这么写。针对这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设疑,即把文章中好的选材、好的句子、好的词语同其他同类材料、意义相近而写法不同的句子,意义相近的词语进行置换比较,思索为什么用此而舍彼,好处是什么?同时,也可以抓住词语问语意,培养学生的语感等等。
其次,教师要善于“激问”,引发学生质疑探究。如果教问是帮学生掌握感知文章的基本设问方法,那么激问则是引导学生在理解鉴赏层面上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培养学生探求问题的能力。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提倡让学生质疑,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的疑问左右课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疑,对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更重要。
二、培养学生质疑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该怎样提问呢?
1.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2.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教学实践证明,一节课能否上出高效高质,往往要看学生是否能够艺术的把握课堂的主动权,如果学生能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艺术的质疑,那么,这节课就能绽放出异彩。由发疑开始解文,也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异曲同工之妙。“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把“火”如果能让学生自己点燃岂不更好吗?英国科学家波普尔曾说:“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让我们的教学与“艺术质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