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践行陶行知思想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f363188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通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而建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实践,勇于探索,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一、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尊重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他要求我们教师尊重并发展好每一位学生,这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㈠喊出每一位学生的姓名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欲望。我认为尊重学生可以从喊出学生的姓名开始。但是,我们很多信息技术老师一个班教了几年,仍然喊不出几个学生的姓名。在上课时经常用“你来说说”、“你来演示一遍”、“几号机来回答”等词语来代替学生的姓名,试想这样如何拉近师生的距离,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呢。也许,老师们要说:我们一学期要教七八个班,每个班几十名学生,合起来几百个学生,每周只上一节课,我如何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呢。在课堂上,我力求准确地喊出每一位学生的姓名。方法很简单,只要我们充分运用座位表,就算你不刻意去记,久而久之也能将学生的姓名记个十之八九。一开始的座位表,我是纸质的,将每班学生的姓名与机号登记下来,做成座位表。上课时对着座位表喊学生的姓名。后来,我发现“极域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中的班级模型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个功能,我将每个班学生添加在机号后面作为班级模型保存下来,上课时只要打开这个班的班级模型,无论是指名回答、还是邀请学生演示,我都可以直呼其名。这样,在每节课中,你可以像主课教师一样喊出每位学生的姓名,让每位学生觉得你认识他、你跟他很熟,学生就有一种被尊重、被认同的感受,即使下课后跟你的关系也非常好。
   ㈡肯定每一位学生的进步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课堂也由以下一些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
   1、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2、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3、学生个性特点的影响。
   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更不能以任何方式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我在教学中除了通过语言肯定外还设计了评价表来肯定学生每一节课的学习。
   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让所有学生觉得“我是最棒的!”
  
   二、让每一位学生都会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发扬教育民主,发挥学生小主人的最好方式。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开展小组学习的。
   ㈠合理安排桌椅
   机房中的电脑都是固定的,不像教室里的桌椅可以随意搬动。所以我们在组建机房时要尽可能根据现有条件考虑到小组的搭建。学校机房是我们学校自己组建的,相对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所以我就按照6台电脑一组的模式进行搭建的。这样学生从物理空间上就有了一种小组归属感,很自然地就形成了我们6人是一组的意识。
   ㈡成立合作小组
   刚开始任教新班级的时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是很了解,我就让学生随意坐的,经过几节课的学习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重新安排,组建学习小组。小组的组建一般有同质组合、异质组合两种。我选用的是异质组合,一个小组中有好、中、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这样的组合我觉得更能让学生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㈢进行小组分工
   要发挥小组功能,必须每人有任务,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时间,真正做到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学习。将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常规的分法是一名组长,一名纪律委员,一名学习委员,一名卫生委员。组长负责主持小组活动,纪律员负责本组的学习纪律,学习委员负责检查本组的学习完成情况,卫生委员负责检查本组的卫生情况(如是否关机、凳子书本是否放整齐等),每人都有相对的权限,根据检查情况在组员的评价表上减去星。这些分工定期轮换,让每人都不断的去适应不同角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再进行分工。如可以按照学习任务的难易进行分工,根据组员的特长分工等。这样,学生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和责任,从而提高各种能力。
  
   三、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做人
  
   陶行知先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恰当的渗透品德教育呢?
   ㈠从教学常规中养成
   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常规中很多地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如教育学生排队上下课、下课时要关机并整理好椅子、鼠标、键盘等,教师如果每节课都坚持要求学生做好这些常规,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个人习惯。
   ㈡从学习内容中感悟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可以认真研究教材知识体系,改变教学载体,让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承载一些品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同时接受品德教育。我设计的《调整图形》一课,通过“帮羊羊们修复草原”、“帮懒羊羊整理房间”、“帮懒羊羊减肥”等任务对学生渗透了保护环境、乐于助人、勤理房间、不吃零食等教育。
   ㈢从电脑桌面中熏陶
   学生的电脑桌面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阵地,学生每节课进入机房开机后首先看到的就是电脑桌面,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在电脑桌面上做点“文章”,电脑桌面也可以成为一个教育资源。我在机房的每台电脑上都安装了一款桌面自动转换软件,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教学常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教学方法、学习口诀做进壁纸中,每个几分钟自动切换不同的壁纸,定期更换不同的壁纸。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专业课教师必须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吴江市松陵镇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一、创新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  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
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高度个性化的行为。对同一段文字,每个学生都可能因为各人生活经历、认识水平和个性差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悟。因而,阅读教学中,字、词、句的理解,一段话的领悟,直至一篇课文的整体把握,都应当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发现。  一、学习开始时的发现  学习一篇文章,首先接触到的是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让学生对文章题
自古以来,教师就被人们推崇,因为教师的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他们要塑造高尚的灵魂,培育美好的心灵。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
随着近几年来小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推进,作为教学改革实践者的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但是通过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一些研究表明,目前小学教师教育或发展存在着诸如教育方法单一、发展理论不科学和发展途径较为局限等问题。基于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国情,目前我们的小学语文师资队伍庞大,但是总体素质和教学力量却相对薄弱,师资培训力量不足,现有的教师发展途径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发展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也更为密切,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体验着新技术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语文是一门情感丰富多彩的学科,是情感的有机载体,而情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信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加强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引导学生
教育学研究表明,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用操作学具或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动手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接感知,再通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一、操作活动要有明确的要求     教师要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地组织儿童进行操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现代内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显得既抽象又枯燥,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如何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自觉地学习数学
过往的计算教学容易走进两大误区:一是过分强调“知识性”;一是过分追求“形式化”。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我们应关注什么?在我执教《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一课后,进行了一些思考。  原因一:感知比较粗略。学生的感知伴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从而忽略了全面、整体的认识。在进行计算时,学生感知的是由数据与符号所组成的算式。算式本身无情节,外显形式单调,难对学生产生强刺激。在前期教师没有给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延伸,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同时查漏补缺。但随着新课程理念下的不断深入,作业不能只是单纯为学生掌握知识和强化技能而设置的简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