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巨型学校”的理性审视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u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巨型学校”?从字面上来看,当是指规模很大的学校。学者张新平认为,“巨型学校”是相对于“小型学校”和“中型学校”而言的“超级航母”学校,是指在校生人数超过3000人,班级总数高于60个的超大规模的中小学学校[1]。(至于这个标准是如何制定的,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但为了行文方便,本文也延用“巨型学校”的提法)在基础教育改革愈发深入的今天,在很多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巨型学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崇和青睐。从结果上看,“巨型学校”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它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基础教育资金投入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巨型学校”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引发了一些争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其价值取向、对其功能定位、对其目标和任务认识不清等。笔者看来,要使“巨型学校”真正成为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平台,就有必要对其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反思。
  
  一、 教育公平:“巨型学校”的理性价值取向
  
  教育公平是指国民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和公平地占有教育资源,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倘若离开了教育公平,那么就会妨碍国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实现,损害国民的合法权益,使国民无法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国家的教育目的也难以得到充分实现。可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因此,“巨型学校”的价值取向应该由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特别是基础教育的特殊阶段义务教育阶段,作为一种强迫教育,从根本上来讲,义务教育就是机会均等的教育。政府有义务设置办学条件相对均衡的学校,在硬件投入、办学经费等方面,实现教育投入的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均衡化,以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初步实现居民之间义务教育权力的平等,实现公民发展权力的起点的公平。换言之,“巨型学校”的理性价值取向当是努力追求教育公平。然而,由于“巨型学校”多是利用当地的“模范学校”、“实验学校“或“重点学校”的资源而建设起来的,于是,“巨型学校”势必会引发有关教育公平的争论。比如,由于学校目标的繁杂和寻租行为的泛滥势必加剧对“巨型学校”的认同危机,并使其道德基础受到挑战。“巨型学校”通过有选择性地执行国家基础教育的有关政策(如“就近入学”政策),不但获得了按规定收取借读费的合法性,而且获得了将违规收费转化为“自愿赞助”的能力。这种名义上坚持国家基础教育的有关政策而又拒不执行国家收费政策的寻租行为加速了统一学校制度的公开分裂,强化了教育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这样一来,“巨型学校”借助特殊的改革情势,正在由一种公共教育机构日渐蜕变为一种特殊利益单位。这显然与当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二、 解决问题:“巨型学校”的理性功能定位
  
  “巨型学校”存在的初衷之一是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以解决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问题。但是,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巨型学校”在试图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又衍生出不少问题。主要有四:一是“巨型学校”的建设扩大了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不利于欠发达地区县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因为相对充裕的经费投入促进了各地“巨型学校”师资水平的提升和办学条件的优化,使之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这样“巨型学校”就可以筹集到更多的发展资金并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就进一步加大了校际之间的落差,导致了各个学校之间发展的“马太效应”,即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二是“巨型学校”的创建导致了各地基础教育阶段办学的“规模不经济”。学者张新平认为,中小学规模一旦超大,学校性质和管理方式就会发生变化。由此引发的后果之一就是学校组织目标的模糊、逆转、倒置,学校规模效益也随之下降。三是“巨型学校”的创建加剧了学校建设的“扩张冲动”。由于各地在资源配置上均向“巨型学校”大力倾斜,再加上“巨型学校”利用其名牌效应和政策上的特权,可以更多地筹集到计划外资金,甚至得到对违规操作的赦免,从而使得学校很少受到资源短缺和“硬”预算的约束,因此,各地的“巨型学校”在发展中大多表现出严重的“扩张冲动”,如硬件建设盲目求高、求大、上规模,从而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四是“巨型学校”的创建制约了当地基础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从辩证法来看,“巨型学校”的创建,一方面是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而另一方面则是稀释了优质教育资源。如单纯从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中考和高考升学率来看,君不见在“巨型学校”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的中考和高考升学率究竟上升了多少?相反,由于“巨型学校”的生源爆满,却使得一些学校的生源门可罗雀,无疑就造成了这些学校的资源闲置(从这一点来看,这也是“规模不经济”的一种表现)。
  显然,在解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问题的过程中衍生出的上述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该及时予以妥善解决,否则不但不利于基础教育阶段主要问题的解决,还会使得政府的形象受损。
  
  三、 个性发展:“巨型学校”的学生本位追求
  
  众所周知,班级教学制的发展及运用使得学校教育的效率越来越高,大量的人才从学校走入社会,但同时由于整齐划一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也使得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逐渐丧失,学生被按照社会需要的模式统一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则是按照中考或高考的模式来强化训练,甚至被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就可能会导致人才萎缩,产生社会创造力减弱的危机。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的自我意识、思考能力、创新意识逐渐形成的黄金阶段,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气氛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学生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
  学者李宏伟和耿申认为,“巨型学校”与因材施教、小班教育的理念相冲突,教育管理上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造成校内空间拥挤,学生没有足够学习和活动的空间;二是不得不采取更严格的纪律、规定、命令来管理学生,限制性管理多于引导性教育和为学生服务;三是教师难以因材施教,难以把握学生个体的心绪状态;四是学生学习资源相对减少;五是班额扩大,教师负担加重,学生学习质量降低等。可见,“巨型学校”要摆脱当代教育的困境与尴尬,就必须重新审视现代学校的使命与功能,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学校应该本着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原则切实给学生应有的关爱,给予他们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权利,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也就是说,“巨型学校”的学生本位追求仍然应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 质量提高:“巨型学校”的永恒目标
  
  “巨型学校”规模化办学的根本是保持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平衡。换句话说,“巨型学校”的主要职能应是遵循“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确保质量提高,在质量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施行规模扩张”的原则,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明确未来的目标,选择和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策略。“巨型学校”的永恒目标应当是巩固发展基础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巨型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巨型学校”办学也只有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才能赢得社会声誉。可以说,“巨型学校”办学中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需要“巨型学校”在保障教育教学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来协调。
  
  五、 共同进步:“巨型学校”的互助合作内涵
  
  “巨型学校”创建的另一个初衷是发挥“巨型学校”的示范性,以带动该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行文至此,笔者不得不提及与“巨型学校”密切相关的另一类学校薄弱学校。薄弱学校是指在同一个时期和地区内,相对而言,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水平不高,并由此导致社会声誉较差的一类中小学学校。它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所产生的重要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木桶原理”(木桶容量的大小取决于构成木桶的最短的那根木条而不是最长的那根木条),要整体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必须首先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或至少是将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与“巨型学校”的建设同步进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然而,现实是“巨型学校”与薄弱学校因资源配置失衡所导致的经费、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这两类学校在办学理念、追求目标、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心理期望等方面迥然不同,这样在它们之间没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沟通。所谓发挥“巨型学校”示范性的预想,在这两种文化的分野中,也必将成为一种美丽的童话。
  笔者看来,在“巨型学校”的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巨型学校”与薄弱学校改造的关系。创建“巨型学校”的初衷之一就是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办学实践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从理论上应该是既有利于“巨型学校”的建设,又有利于促进一批薄弱学校的改造。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只是一味强调了“巨型学校”的建设,就会造成薄弱学校更加薄弱,其后果将得不偿失。因此,在实践中既要坚持不平衡发展原则,又要坚持合理分配原则,丰富“巨型学校”与薄弱学校的互助合作内涵。
  简而言之,“巨型学校”是规模企业在教育领域的翻版,而规模企业是企业组织形式演进的高级阶段,是纵向联合、横向联合和多角化经营的结果。“巨型学校”办学可以引进经济规律,以教育规模优势实现规模效益和利润最大化,但这种“规模效益和利润最大化”要受教育规律的约束。笔者看来,要在“巨型学校”规模化办学中保持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适当平衡是困难的,而不保持适当平衡是危险的。因此,如何保持二者之间的适当平衡就成为“巨型学校”取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新平.质疑巨型学校.中国教育报,2006-10-30(4).
  [2] 刘凯.创建示范性高中不利于欠发达地区县域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中小学管理,2005(12).
  [3] [日]藤田英典.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张琼华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丁小浩.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付一静)
其他文献
通过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木炭的野外调查和取样,分别选取不同来源(兴安落叶松,白桦,灌木,草本)的木炭,以及不同火烧时间(当年,1年,4年,5年)的木炭,研究不同种类木炭浸提液,以及相
Bougainvillea peruviana‘Thimma’属于三角梅属,该属植物积累甜菜色素而不是像绝大多数高等植物一样积累花青素。该材料特征同株出现3种颜色:白色、洋红色和白/洋红相间。本研
为研究干旱胁迫下杜仲幼苗生理生化及分子响应机制,利用盆栽试验,通过持续(3、6、9、12、15 d)干旱胁迫处理和复水处理,研究杜仲幼苗的生理响应特性。同时,通过研究对照与处
施新课改以来,“对话”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早已为人们所认同接受但如何实施“对话”,如何探索实施“对话”的有效途径,好何营造“对话”的和谐氛围,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 隐性对话是显性对话的前提和准备    如果说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显性对话”,那么课前师生的研读预习准备,就是“隐性对话”“隐性对话”是“显性对话”的前提和准备
以哈尔滨市绿化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为研究对象,借助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叶面喷施硝酸盐(50mmol·L^-1 NaNO3溶液)对叶片气孔动态(气孔分布、气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静脉采血中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刺激因素及与其有关的不良心理反应,实施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对门诊564例患儿分别进行语言诱导,鼓励和非语言交流等不同的心理护
经常翻阅教育类的报章杂志,逐渐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中国的校长也逐渐现代化了,办公桌上大多摆上一台电脑,这从校长办公照可以看出。不仅是校长,不少学校也为老师配备了电脑,美其名曰:“教育现代化”。  的确,电脑、网络的普及给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教育已经离不开电脑、网络了。但笔者斗胆“逆时代潮流”,建议把电脑请出办公桌。不赞成校长办工桌上配备电脑,更不赞成一个办公室里面的老师人手一台电脑。理由如
一、合作学习理论  (一)相关理论概述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合作学习在美国兴起,之后全世界的范围内便迅速地掀起了相关研究高潮。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理论的特征。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生生之间的互动而重视说教。而该理论重视生生之间的互动,并以合作的形式将这种互动纳入课堂教学,从而建构了体现生生互动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  微观角度下合作学习理论的阐述。  1.教学目标  在学生的自尊、动机、交
综观当今语文课堂,虽然课堂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有些课堂上,依然可见教师个性的过分张扬,以及课堂教学的过度强势,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他们学习积极性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前不久让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看了学生的习作,总体感受如下:  1.审题不全面,顾此失彼,不能整体把握结构,遗漏文题中点到的要素。  2.偏离中心,不能突出主次,也无法突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