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强化

来源 :教师与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中强化“应用”是一个复杂问题,我们在数学课程中应该注意将民族的数学应用成果及时纳入教育内容。在课程中及时增加反映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知识,并研究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数学教材中的习题和考题多半是脱离了实际背景的纯数学题,或者是看不见背景的应用数学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解现成数学题的能力很强,而把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却很弱。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重建的数学课程应该注意将民族的数学应用成果及时纳入教育内容。在课程中及时增加反映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知识,并研究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对策,从而达到数学课程改革与社会进一步相一致。数学课程中强化“应用”既是一个复杂问题,又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好的问题,“应用”在数学教育中有许多解释,有些人为的非现实生活的例子,也可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也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不能一概否定。还有一类传统的例子是过分“现实”的,如直接从职业中拿出来的薄记、税收;如联系特殊地方工业的“三机一泵”。这就有一个“谁的现实”问题,这些例子只是社会的一些特殊需要,不足取。数学的重要性主要不在于这样的“应用”,它不可能总是结合学生的“现实”。
  前面说的都是“现实”例子用来为数学教学服务,当数学用来为现实服务时,即当我们用数字解决问题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它是用数学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学生熟悉的现实问题。这种问题不仅有社会意义,而且不局限于单一的数学,还要用到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在这方面英国数学课程设计中的课程交叉值得我们学校借鉴。所谓课程交叉就是在某学科教学过程中,突出该学科与现实生活以及其它学科的联系。英国的数学课程交叉主要表现为:从现实生活题材中引入数学;加强数学与其它科目的联系;打破传统格局和学制限制,允许在数学课程中研究与数学有关的其它问题等。
  数学课程中强化“应用”意识,落实到具体,必须在教材、教学、考试等方面都要增加用数学的意识。用数学的什么呢?可分为如下3个层次:①用结论用数学的现成公式,这是最低层次,人们最容易看到的地方。②用方法如方程的方法、图表的方法、分析与综合逻辑推理的方法等。③用思想研讨问题的一般过程,观察、分析、试验。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考虑问题,逐步逼近;分类与归一;找特点、抓关键;从定性到定量等。通过用数学,学生才能理解知识、掌握知识;通过用数学,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
  值得指出的是,与课程中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允许非形式化。首先,应恰当掌握数学理论形式化的水平,加强对理论实质的阐述。我们非常赞同“允许非形式化”的观点 ,“不要把生动活泼的观念淹没在形式演绎的海洋里”,“非形式化的数学也是数学”。数学课程要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出发,开展知识的讲述,最后落实到应用。例如,极限概念可以在小学圆面积公式、初中平面几何中圆周率的近似值的求法、高中代数等比数列求和等处逐步孕伏,在学微积分时正式引入。只要不在形式化上过分要求,学生是不难接受并能加以运用的。其次,应恰当掌握对公式推导、恒等变形及计算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21世纪对手工计算的要求大大降低。从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讲,也应降低对公式推导与恒等变形的要求,否则应用的重点难以突出,生动活泼的思维会淹没在繁难的计算和公式推导中,“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就会落空,学生思维水平也不会提高,新内容的引入将障碍重重。在此要强调的是,要使数学课程中应用意识的增强落得实处。数学模型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对现实原型作抽象、简化后所得的数学结构,它是使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以及数量关系对现实原型简化的本质的描述。而对现实事物具体进行构造数学模型的过程称为数学建模。也就是说,数学建模一般应理解为问题解决的一个侧面、一个类型。它解决的是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把实际问题归纳成数学模型加以解决。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数学建模是对所需研究的问题作一个模拟,舍去无关因素,保留其数学关系以形成某种数学结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建模则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
  数学课程内容应是数学科学内容的“教育投影”,数学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迫切要求数学课程做出反应。人们发现,这些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非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借助于数学方法获得解决。因此,数学模型作为一门课程首先在一些大学数学系里被提倡。后来,人们又发现,传统的中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应用仅仅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商业、贸易和手工业中的问题用一定程序表达,内容只涉及计数、四则运算和测量等。这种应用无论是方式还是内容,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相比,相差甚远。于是数学建模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中小学受到重视,通过“做数学”达到“学数学”的目的。综上所述,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路之一就是数学课程应强化应用意识,允许非形式化,这是我们改革数学课程的关键之处。数学课程贯彻此精神,可望缩短学生发展必经的历程,尽快进入现代化前沿,适应21世纪对学生的要求。
其他文献
1.在农村从教二十多年,我认为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如下:  1.1 学生自身原因  1.1.1 小学基础没打好,硬是“拖”上来的。我校离县城较远,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和偏远山村,这些学生小学时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拼音、笔画、汉字的间架结构都还没掌握过关,这类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  1.1.2 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思想,认为语文跟现实生活没多大关系,对于以后找工作也帮不上什么忙。因此,
期刊
【摘 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作学习便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的重点对象,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班级教学中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
期刊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今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在课堂上,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过分的、强制性的他们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只能引起他们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可见课堂上强制性地对学生“满堂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素质教育;历史;课程改革  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
期刊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兴趣教学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而兴趣教学这种方式,以心理学为依据,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即新颖效应。  【关键词】好奇心;创新思维能力;学习动机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
期刊
【摘 要】我们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日益突出。但是,作为高中政治老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远比任何一种技术和手段的更新更为重要。譬如:如何看待知识的获取途径和方式、如何认识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定位以及应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技术的学习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民族高中;政治课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普及,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政治教学工作。在
期刊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就教师如何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克服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了论述。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材特点;教材编排  如何使教师尽快克服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干扰,正确使用现行教材,使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全面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是目前教材教法研究中的一大课题。要真正用好现行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关键是熟悉、掌握教学内容,出路在于教法改革。  1.转变物理教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了,老师,同学在平时的教学中都已经适应了新形势下新的教学方式,但是课堂效益不高,学生兴趣不浓仍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怎样能更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呢?本文从数学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期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关键词】教学规律;有效性;导课;学习小组;分层练习;课堂评价  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用尽可能少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高中生英语阅读难的问题,阐述了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陈述了如何上好一堂阅读课,多看,多读,多练,也强调了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阅读过程中,所常用的阅读方法:略读,跳读,细读,推读,概读。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等教学法。  【关键词】重要性;略读;跳读;细读;推读;概读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
期刊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