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叫别人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小时候最亲密的玩伴是堂姐,她比我大三个月,一个屋檐下长大,是亲戚、邻居、同学、朋友,所以,也是仇人。
  我们总是因为一件小事争吵,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就开打,纠缠在一起,奋力去揪对方的头发,挠、抓、抠、扣准一小缝肉,狠狠地掐下去,保管让对方疼得尖叫连连,退避三舍。但打人的事一旦发生,双方家长就会介入,我妈和她娘又要乒乒乓乓干一场,涉及面太大,激发上层矛盾,影响家庭大团结,一般不常干。
  主要还是争,一触即发地争,义愤填膺地争。回忆童年时光,不管我的怀旧情绪走到哪,堂姐撇鼻子瞪眼睛小嘴巴嘬得啾圆奋力分辩的表情都会来作陪。
  我们争的话题也很小,牛郎星大还是织女星大,蛇精厉害还是蝎子精厲害,你家有钱还是我家有钱。
  一个说,你家有钱,你家有电视机。
  一个说,你家才有钱,你家有新房子。
  一个说,你家有钱,你家有自行车。
  一个说,你家有钱,你家每个星期都吃肉。
  如果接下来的那个没话说了,就会气得一连半小时都不说话。
  六岁以前,我都是最先词穷的那一个,每次战后,都气得跑到猪圈里去打猪,打得它满场飞奔,猪屎飞溅,以至于我妈特别纳闷,潲也吃得欢,怎么这猪就是不长膘?
  后来,我发誓要雪耻,闭门一周,苦苦修行吵架术,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七天早上,我悟了。
  从此骂术突飞猛进,几乎战无不胜,几个月下来,把她气得人仰马翻,不敢再进我家的门,路上见了,就像朵蔫叽叽的狗尾巴草一样低着头,遇到什么事,都要怂三分。
  这个一招即出,万马齐喑的绝招其实很简单,就是搬出“别人”。
  比如上一个争执。如果我是接下来的那个,就会说,你家才有钱,别人都是这么说的。
  在这个强大、神秘、浩浩荡荡、令人毛骨悚然的“别人”面前,堂姐立刻停了嘴,一脸惧色,啊,别人真是这么说的?
  那还有假?
  谁啊?
  好多,至于具体是哪个,你就不用知道了。
  “真的,前天我去上厕所时,听到里面有人说你,她们说你长得丑,人又笨,都不想跟你玩,我还在屙屎呢,就逼我发誓不要跟你说……”
  后来,我眼见着她在“别人”的阴影里直不起腰,人变得自卑和脆弱,说话细声细气,走路瞻前顾后,不敢说真心话,更甭提追求真正想要的东西,从小就学会了揣测着别人的脸色过活。
  我姑姑是个真性情的人,经常白着眼说她,“金金怎么这么小胆,一点都没朝气!”
  那时,我一点也没觉得良心不安,反而天真地以为自己赢了和她的八年抗战,很有一种有志者事竟成的成就感。
  意识到这种行为之可怕时,已经到了十来岁,那时,八面埋伏的“别人”同样侵入我的生活,干涉我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
  这个嗜好将“别人”引入家中的好客者,是我的父亲。这个中年男人,一辈子都在不厌其烦地说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婆,别人家的房子别人家的车,还有添油加醋地转达别人对我们家人的差评。
  年少时容易受心理暗示,在这些刻薄的字眼,和“别人”的轻贱鄙夷中,觉得满世界都是敌意,唇枪舌剑,白眼口水满天飞。于是特别痛苦,厌学厌世厌弃自己,觉得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无期徒刑。
  这种被社会所排斥的不安全感,我很久都未能消除。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他人的看法,我这么做,别人会认可吗?别人会觉得好吗?如同楚门,战战兢兢地活在他人的注视中,他人的评价体系里,他人制订的陈规褴俗之下。
  好在后来终于倔强,放弃跟从庸众,放弃讨好低级舆论,一意孤行地,只想做好一件事,只想对自己负责,再不管“别人”说三道四,七七八八。这样一想,反而自由了。
  萨特写过一个《幽闭》的哲理剧,讲他人的关系、禁锢和自由。
  戏剧设在地狱的密室中。密室里没有镜子。没有了镜子,人就只能把他人当作镜子,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三个主人公都是有罪者:加尔散是个可耻的逃兵;艾丝黛尔是色情狂和溺婴犯;伊内丝是同性恋者。地狱里没有刑具、烈火,唯一折磨和约束他们的便是他们互相的关系。他们互相折磨,勾心斗角,都不能获得解脱和自由。
  “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
  这句话无比准确地说明了“他人”的可怕,就像一道枷锁,奴役自由意志,强迫我们做出违逆自我的决定。比如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一定也上了不喜欢的学校,干了不喜欢的工作,买了不喜欢的衣服,说了有违内心的话,归根结底,都是被“他人”所支配,想顺从,想讨好,想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称赞。
  但后来,你一定也发现这种讨好得不偿失,“别人”那么多,即使疲于奔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某一天回首半生,发现自己没做成一件无愧于自己的事情。几乎所有的认真,都用在人事关系而非事情本身。
  这是值得的吗?
  我不知道。
  萨特说,不管处于何种地狱般的环境,我们都有自由去打碎它。如果有谁不打破,也是他们的自由,自由地将自己置身于地狱之中。
  选择自由是自由,选择不自由也是自由。
  但,我还是觉得,像我堂姐那样被“别人”吓得肝胆俱裂的孩子,真的很可怜。
  顺便说一下,现在,她活得很好,嫁了老公生了娃,打着一份工,没有任何绯闻,没有任何噩耗。只是,偶尔去看她收听量只有个位数的微博,我心里都很辛酸,因为没有一句是在表达快乐。
其他文献
文人原本就有两副嘴脸,一副叫谄媚,还有一副叫狂傲。谄媚当然没人看得起,狂傲却有吸引力。因此,坊间流传的,便多半是文人狂傲的故事,比如让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之类。祢衡的“击鼓骂曹”,也为众人津津乐道。  這类故事之所以广为传播,又有两个原因。一是新奇。所谓“传奇”,不奇谁传?但既云传奇,当然稀少罕见。这岂非反过来证明,文人当中,其实狂者不多?  第二个原因,就是“替代性满足”了。 也就是说,在民众
期刊
最重要的调味品,一个字:盐。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调味品了,除非是极致大餐,几十道菜,从中午吃到晚上,道道精美,盐就要递减,到最后的一道汤,盐就基本不能加了,稍加一点都会觉得咸,因为人体对于盐、对于糖的需求都是有限的。这种大餐咱没亲历的机会,是从苏州作家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里看来的。  不过要说美味的终极秘诀,陆文夫也没说透,其实也是最简单的,就一个字:饿。  有一回外地来了朋友,谈得兴浓,乌龙、普
期刊
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从现在到老。平淡从容,喜气安稳。  年龄越长,越喜欢喜气安稳的东西了。决绝喧嚣,回归宁静,是一种难得的自控。  少时,一定是雪要惊艳,衣要艳人,容要艳世。连画,也要看黏稠的烈艳的——比如凡高,比如高更。少时听戏曲总是睡着了。盼望着戏快结束——能早早回家睡觉去。现在,总是觉得时间快——怎么这么快一出戏就结束了呢?  每次去看戲,惊觉周围全是老人。只有自己的黑发白衣那么惊艳着四周。但
期刊
作者简介:刘阳,这是她小学时的作品。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學生,师从卞善艺学习钢琴;师从张卫东学习昆曲;师从杨景芝学习绘画。  别把老婆不当情人
期刊
新君子之道  何谓“君子”,从中国古代的君王到西方世界的绅士贵族,从士大夫到现今的精英人物,“君子”一词所代表的人物,皆指向那些因自身高尚人格与修为而可称之为“君子”的人们。君子之道的内涵从未因时代的更迭而改变,正如伟大的人格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内涵是永恒不变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hold’住,内心充实而有光,谦卑而执著,羞涩而无畏,这即是君子之道与新君子之道所说的内容。而所谓新君子之
期刊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北京通州区500米长的道路内有40多个井盖被盗,引发舆论对井盖这一话题的新一轮关注。其实,在中国偷井盖远不如去日本偷井盖划得来。  为了实现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日本颁布了包括《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废弃物处理法》等一系列法规,确定了消费者对废弃物有垃圾密封、分类排放、不非法投弃和按规定付费的义务。  因此,从法律上来说,日本民众将废旧金属交给回收企业处理不但不能获得利益,还需要向
期刊
这样的老人,代表着城市的温度。  一个人旅行最惆怅的时间一定发生在晚饭时。眼睛腿脚都已经疲乏,思绪太满而肠胃落空。  初春的赛哥维亚的傍晚温度骤然就低了。白雪公主的城堡和罗马人的高架引水渠都没有办法保住薄薄春阳的温度。我折入小巷里。斜坡的尽头是个小小的餐厅,大概只能坐下6~8个人,侍者已经无法转身。  我是店里唯一的外国人。两三个显然是当地人模样的顾客在吧台和酒保热络聊天,我拿着满是西班牙语的菜牌
期刊
有次在叶灵风的《能不忆江南》里,见他提到茶淘饭,当时很激动,见操作也很简单,很想一试。但当时正是隆冬。终于,等到夏天来了,可以尝试了。据他说不外两点:一是热茶淘冷饭,二是饭要软硬适中,不能有饭团和烂饭。而下饭的,最好不是鱼肉,而是清淡小菜,比如苦瓜笋菜心。  早晨兴孜孜地煮了饭,去超市看了下,笋菜心原来是莴苣,索性买了新鲜的莴苣,小菜就选了三和四美的宝塔菜。本来很想做叶灵风笔下,南京旧日的小菜“莴
期刊
人们去到别的城市,总拥有某种解放了的自由。  一个日本朋友喜欢纽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东京,一旦他打了领带,一副上班族模样,就不能任意从口袋掏出一根香蕉,站在路边吃;而在纽约时代广场,穿着西装的他可以吃香蕉、啃苹果,仰头灌饮料,做出各种在一般日本大众视为粗鲁不礼貌的动作。  另一个台北朋友到了纽约,喜欢在公园长椅上野餐。台北属于副热带气候,时至中午,通常是一天之中最炎热的时段,即使坐进了公园,围绕
期刊
我做人没什么规划,就这么到处走来走去,看见很多地方,相识很多人,他们逐渐填补着我心中世界的版图。  我不会拍照,偶尔酒足饭饱,于是把一些在记忆里闪烁的影子,记得多少就记录下来。  有一年翻翻口袋,连买套远红外保暧内衣的钱都不够,再翻翻日历,过四天就是年三十,当下决定逃跑。  逃跑首选东南亚,一是便宜,二是春节期间更便宜。东南亚,喜欢疯狂的,那里可以疯狂到极致,篝火丛林一溜溜的神经病。喜欢安静的,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