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从脾胃论治浅议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u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失眠亦称“不寐”,从中医理论来看,心主神志,失眠多是由于心的功能失调,引发失眠。而脾为心之子,脾胃又互相为表里,故失眠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脾胃导致失眠多分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实者如痰饮阻滞,影响气机,扰乱不寐;虚者如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不能荣养心神,导致不寐。虚实夹杂者,多为脾胃虚弱与血瘀,痰饮等一同发生。
  【关键词】失眠;脾胃;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256.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91
  失眠亦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深度的不足。黄帝内经认为,失眠的发生是由于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总统魂魄,兼该意志,若邪气客于心,心神不安则不寐,而心主火,脾主土,二者为相生之关系,脾为心之子,故心的功能失调与脾有极大关系,而脾胃互为表里,主水谷运化,如若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则导致子病及母,影响心神;或脾虚湿滞、脾胃积热,中焦气机不畅而壅塞,肝失疏泄,肺失清肃,心气不能下交于肾,肾气不能上济于心,五脏六腑气机失调而不寐;或脾胃失调,不能行运化水谷之功能,气血无以为生,难以化生营气,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心神不安而引发失眠。
  1 病因病机
  1.1脾胃与睡眠
  《黄帝内经》说:“脾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者,仓廪之官,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入出者也。”脾胃位于中焦,上连心肺,旁邻肝胆,下接肾府,是气血,阴阳,气机升降汇合之枢纽,路至正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持中央以运四旁”的理论[1],因此,脾胃受损很容易对其他脏腑产生不利的影响。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气血由脾胃运化而生,通过经脉向全身分布,向上连于心。《景岳全书·不寐》记载:“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故或为惊惕,或为恐畏,或若有所系恋,或无因而偏多妄思,以致终夜不寐。”[2]心主神志,若心神没有足够的气血的以荣养,心的功能失调,则引发不寐。从虚者来说,“脾处中州,为化生气血之脏,脾虚不能布津于胃,子令母虚,神不归舍,彻夜不寐。”[3]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水谷精微难以化生为营气,“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水谷精微不足,营血亏虚,卫气内伐,营卫循行失度,夜晚营卫不能入于阴,五脏不能收敛神气,从而失眠[4-5];另一方面,脾胃气虚,心血不足,肝血失养,肺气不固,肾精失养,脏腑失和,即引发不寐。从实者看,湿阻中焦、气滞血瘀、痰阻中焦等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受损,中焦壅塞,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脘腹胀懣不舒,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强多食,脾弱不能运化,停滞胃家,成饮成痰,中脘之气,窒塞不舒,阳明之脉,逆而不下,而不得卧之症作矣。”而虚实夹杂,则为脾胃虚弱等虚证与痰凝、气滞、血瘀等实证同时出现,共同导致不寐。
  1.2肝胆与脾胃、睡眠
  除脾胃自身受损外,由于脾胃所处的特殊位置,其他脏腑的病变也易影响到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王翘楚教授认为,五脏皆可令人失眠,其中以肝为主,认为肝木偏旺为失眠病证的基础,肝木旺则乘土,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气血生化无源,则进一步致使气血虚弱,则不寐由此而生。[6]除此之外,肝主疏泄,可调节气机,调畅情志,帮助消化。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脾气主升,因此脾胃的气机正常运行的条件则是肝疏泄功能的正常。《症因脉治·内伤不得卧》中说:“肝火不得卧之因,或因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或尽力谋虑,肝血所伤。肝藏血,阳火扰动血室,则夜不宁矣。”疏泄功能正常,则脾之清阳能升,水谷精微能循经上行,上输于心肺;胃腐熟受纳后之浊阴能降,下输于小肠。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脾气不升,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胃失和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肝胆互为表里,胆汁的分泌同时也受到肝疏泄功能的影响,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肝气郁结,胆汁分泌失常,脾胃运化也同样会受到一定影响,由此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患者出现不寐的现象。
  1.3大小肠与脾胃、睡眠
  “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大小肠与脾胃消化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小肠主受盛化物,上与胃口相连接,接受胃府下传的食物而盛纳,食物进入小肠暂时存储后,在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下被消化,由小肠泌别清浊,进一步转化胃水谷精微和糟粕,其中精微由小肠吸收,经脾气运输至全身各处,对全身各脏腑起到滋养的作用。大肠者,传导之官,化物出焉,传化自小肠而来的糟粕,大肠主津,将食物残渣中所剩余的津液进行再吸收,最后将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排出体外。
  大肠小肠在水谷精微的传化过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而刘春江对1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观察后,发现其中有60例伴有焦虑、失眠等症状,从侧面反映出消化对于失眠的影响性。[7]大肠小肠功能失调,水谷精微无以生化,脾气无以散精,心神失养,导致失眠。若邪热入里,津液外泄,热结肠道,气机不通,使肠中干燥,燥屎内结,此时邪热与燥屎胶结,里热更盛,上扰心神,可见不寐等症状。
  2 辨证论治
  从脾胃辨证论治失眠可追溯至《灵枢·邪客》:“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认为若中焦失调,精微失运,痰湿之邪气壅阻中焦,营卫之气失常,卫气独卫其外,行其陽而不得入阴,故目不瞑。治当泻其有余,通过燥痰化湿,理气和胃,泻阳补阴的方法,用半夏秫米汤,使其阴阳相交通,则可治疗失眠。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亦有更深入的探讨研究。高荣林教授认为对于痰热扰心者,可通过清热化痰安神之法以治疗,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8];路志正教授认为对于脾胃虚弱者,治宜健脾和胃,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或养心汤合酸枣仁汤等加减。   2.1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宿食停积于脾胃,脘腹胀懣不舒,偶有恶心呕逆,嗳腐吞酸,舌红,脉滑。治当消食和胃,行气导滞。可用保和丸等加减,若大便不通,可加火麻仁、柏子仁;若食滞导致里热更盛,可加黄芩等清热药物。
  2.2痰热扰心
  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邪聚而生痰,久郁而化热,或宿食停滞,久而化热,症见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有头重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当清热化痰,和中安神,路教授常用蒿芩清胆汤、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涤痰汤等加减,方中也常加入生龙牡等重镇安神药材。
  2.3肝胃不和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气失调,横犯脾土,胃失和降,导致失眠。多见情志失常,烦躁易怒,嗳气,口苦,舌红,脉弦数。治当疏肝解郁,平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若嗳气呕逆,可加黄连等药物。
  2.4心脾两虚
  思虑过度,劳逸失调,导致脾气亏虚,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津液,营血亏虚,扰动心神,导致失眠。症见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有头晕目眩,面色少华,四肢倦怠;舌淡苔薄,脉细而无力。治当补益心脾,和中安神。多用归脾汤加减,若脘腹闷差,苔滑腻,可加二陈汤。
  2.5心胆气虚
  患者受情志刺激,常惊恐或多虑,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心神失养,进而失眠,症见心烦不寐,胆怯心悸,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等,舌淡,脉弦而细。治当补益气血,安神定志,方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若心悸不安甚者,可加生龙骨、生牡蛎等。
  3 总结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失眠发生的机制與脾胃密不可分,多由于脾胃亏虚,气血生化无源,营卫气不能正常循行,阳不入阴,心神失养,引发失眠;或气机阻滞,郁而生热,痰热上扰,心神不宁而致失眠。脾胃贯穿于整个失眠的病因病机之中,故治疗失眠时应当重点顾护脾胃,调畅中焦气机。但同时应注重整体,不局限于脾胃,失眠的病因病机复杂,同时也涉及肝胆、大小肠、心等脏腑,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分清轻重缓急,标本兼顾,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卢世秀,苏凤哲.路志正从脾胃论治失眠[J].北京中医药,2011,30(1):15-16.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94-297.
  [3]周珏,许良.不寐病五脏论治研究进展[[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1):109-111.
  [4]李雁,阎晓天.从卫气运行谈“胃不和”与不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7):14-16.
  [5]李爱玲,余虎等.从脾胃论治失眠探析[J].新中医,2020,52(5):190-193.
  [6]王翘楚,许红.五脏皆有不寐及从肝论治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4).
  [7]杨飞,陈金妍等.胃不和则卧不安新解[J].医学信息,2016,29(29):245-246.
  [8]章波,卢建新.高荣林教授关于失眠的学术观点以及调理脾胃治疗失眠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2,7(3):210-215.
  作者简介:
  张长山(1998.10-),男,汉族,籍贯四川省泸州市,本科在读,无职称职务,研究方向:中医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8.02至2019.12时段内收治的药物性肝炎患者共72例,以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参照组为硫普罗宁治疗,观察组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肝功能。结果:和参照组相比,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肝功能较佳,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性肝炎治疗过程中,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70例入组,入选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组,均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一组为对照组病例35例,联合给予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一组为观察组病例35例,联合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浓度、神经功能性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颈肩腰腿痛患者运用针灸辅助中药热敷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灸辅助中药热敷治疗)和对照组(单纯中药热敷治疗)各3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7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VRS、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CHD)患者采取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效果。方法:择本院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基础治疗)、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治疗结局。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脂水平、临床指标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CHD患者采取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临床价值高。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心绞痛;血脂水平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3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微创切开复位结合普通工字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至2020年4月采用该术式治疗的病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0~72岁,平均42.2岁。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2例,Ⅲ型6例。采用微创跗骨窦切口,牵引、撬撥恢复跟骨几何形态,直视复位关节面。记录术前,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进行统计学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效果。方法:以老年哮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组在此基础之上联合使用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对比,联合组的FEV1%、PEF、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期刊
【摘要】目的:论多索茶碱+厄多司坦在慢阻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慢阻肺患者102例,随机归为:对照组(51例)、研究组(51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增加多索茶碱,研究组则于对照组后再加以厄多司坦,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相当(P>0.05)。结论:多索茶碱+厄多司坦在慢阻肺中有显著效果,肺功能改善作用强,
期刊
【摘要】目的:对治疗冠心病常用的传统中药或天然药物制剂进行分类,为合理选择治疗冠心病的良好对症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数据库中的相关书籍或文献,然后参考药品说明书,根据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常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藥复方制剂、中药和天然药物提取物制剂和衍生自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单组分制剂在治疗冠心病的功能和适应症方面可能有很大差异。结论:按功能分类常用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和天然药物,提出了多种药物的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合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B-lynch缝合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加用B-lynch缝合术。结果:观察组术后2h、24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0.00%,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0.00%,对照组为3.33%,P>0.05。结论: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通过给予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解表清里法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从2019年04月-2020年04月在我院治疗儿童急性鼻窦炎的患者中任意择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患儿。对照组应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解表清里法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儿童急性鼻窦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治疗率为92%,对照组有效治疗率为76%,两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