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e_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是化学概念、化学理论,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都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创设各种情境,一切从实验所提供的化学事实和数据出发,这是化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思维训练;开展
  近年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验教学仍然是化学教育中薄弱的一环,在具备必需的实验设备和条件之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强化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那么,怎样在实验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呢?
  一般来讲,围绕实验的三个主体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对上述三个主题内容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
  1. 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 “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
  (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是属何种类型的变化?得到什么结果?为何会得到此结果?例如,用长玻璃管向事先撒好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吹气,棉花爆燃。由此实验现象和已有知识分析,可能是什么物质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怎样的?
  (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例如,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什么要分别量取50ml 0.5 mol·L-1的盐酸溶液和50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为什么要过量?
  (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什么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例如,实验室制乙烯为什么温度要控制在170°C?
  2. 实验装置的思维训练 “实验装置”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个具体实验的目的,应当选用何种仪器、设备,采用何种组合、联接方式。可以围绕如下角度引发学生思考:
  (1)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什么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例如,根据实验室制取Cl2气体的原理,考虑为什么要采用课本中的气体发生装置-“固液反应需要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这样制备出来的气体可能含有那些杂质,应用什么装置出去?根据氯气的性质采用什么收集装置,什么尾气处理装置。
  (2)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果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替代?
  (3)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什么样的连接顺序和拆除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例如,气体除杂时,用于除去水蒸气的浓硫酸洗气瓶为什么要放在最后?
  3. 操作步骤的思维训练 “操作步骤”指的是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的活动,可以围绕如下角度引发学生思考:
  (1)操作步骤──为达某一实验目的,应当经过哪些操作步骤?这些步骤先后顺序如何确定?为什么要经过这些步骤?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省略或调动某些步骤会有什么影响?例如,除去粗食盐水中的Ca2+ 、Mg2+ 、Fe3+ 、SO42-几种离子时为什么除SO42- 一定要在除Ca2+前面。
  (2)注意事项──实施某个实验步骤时应注意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原因何在?例如,实验室制备反应需加热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时,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3)安全措施──实验过程可能会出现什么不安全的事故?如何防范?万一出现事故应如何处置?依据何在?例如,实验室中金属钠着火应该怎样处理,用干粉灭火器为什么不行?
  4.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1)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形象思维可以直接利用感官接受具体形象信息,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使抽象的语言变成具体的,直观的,且有些趣味性的概念,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产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比如:《物质结构》中讲述电子在核外运动遵循统计规律时。可以通过启发和讨论的形式获得以下共识:蜜蜂在某一朵花采蜜时,没有确定的飞翔路径,似乎没有规律。但长时间多次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蜜蜂在这朵花的近处远处都可能出现,但蜜蜂总会在离花近的地方出现机会多。可以说这就是蜜蜂在对一朵花采蜜时的运动规律。然后引出电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统计规律,由好奇到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2)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们运用形象思维通过直观的类比,联想等思维加工,使抽象难懂的概念、理论变成易学易懂的,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们要讲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微观的,如果只是用语言去描述,很难把学生的思维给打开。如果我们通过宏观物体,如太阳与地球的相对运动的形象描述,根据其相似性来引出电子对于原子核的相对运动,由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对比归纳出微观电子的运动规律特征。通过形象的类比,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又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灵活把握不一定面面俱到,对于某一化学实验活动只需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准的实际出发,抓住某些侧重点展开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某些典型的实验探索入手,上升到一般性、规律性的认识,逐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层次就可以了。
  总之,思维能力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学生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培养的能力,因此,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十分重要。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很丰富,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应结合不同的实际,运用不同的表象语言、模型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能力的增强,会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提高,会使学生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收稿日期:2013-04-12
其他文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本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艺术性导入新课的方法进行尝试和探讨,笔者现总结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导课方法。  1. 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虽然只是一个很短的环节,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导入可
期刊
【摘 要】丰富多采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优势。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优势,为学科教育展示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物理图景。我们要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培养具有高科技素质的人材又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素质  新课程改革强调: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
期刊
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过的知识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句话意味着,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课堂教学如此,作为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之一的作业也应如此。但平日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使学生成为一个“机械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制。为此,作为一线教师在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改变原有的作业观,认识到作业也应顺应课改要求,展现出全新的形态。  这就要求教师能用新
期刊
【摘 要】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为此,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策略  化学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是在化学教学实施创新教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进行朗读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关键词】教师范读;指导朗读;激发兴趣;发展语言;陶冶情感  朗读中的感情像在生活中一样,只有朗读真正产生了这种情感时,才能从语调里自然地露出来。指导朗读,教师如果
期刊
【摘 要】传统作文教学只强调教师对学生写作技巧的精心指导,对作文的精批细改,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收效甚微。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对初中作文修改的几个注意点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作文;修改;提高水平  俄国小说家契科夫曾说:“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什么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可见,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这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实现德育功能?本文拟结合我们曾开展的一些活动,谈谈实现德育功能的方法。  1. 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教材内容的不同,构成课堂类型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诸因素实现的。  (1)教材内容的感染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教材对林祥谦英勇就义的描写,
期刊
素质教育不应是 “一刀切”的教育,而应是一种“层次教育”。就素质教育的这一要求,我在自己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并获得了些许启示。  1. 准确定位,合理分层  实施层次性教学,第一就是要了解学生,确定其素质层位,具体做法有:平时观察、考试分析、家长访谈,翻查历史。  平时观察:主要是通过学生课上回答问题的参与热情、回答问题的熟练程度、听课表情、练习题的完成速度和质量等方面的情况积累,来作
期刊
【摘 要】《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和长期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动起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是提高素质教育,实现自主学习的捷径,也是初中历史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就会逐渐对历史发生兴趣,从感情上接近历史课,完全参与历史教学,对历史情景有所感受,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从而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创设的交际环境是较多的。课前5分钟口语训练这种简单的活动、尽管只占几分钟时间,但对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复习巩固课堂内容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短短的五分钟课前口语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前口语训练;主动性;综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