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色彩静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qi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色彩静物写生训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在静物写生中遵循色彩训练的要则,从而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关键词: 色彩静物 写生训练 观察能力培养
  色彩训练往往从静物开始,这是因为室内光源稳定。室内写生采用的是由窗户照射进来的天光,不受变化迅速的日光直射,作画可以不受时间的制约,便于较长时间以至于持续数日地深入写生学习。静物比较能够任意选择与摆布,可以根据美学原则及构图设想组织成各类难易不同、质感不同、色调不同、情趣不同等画题。这些条件及因素符合学习绘画的认识规律,是必要的训练途径。
  既然是色彩训练,那么对于色彩规律的认识与学习显然是首要的。绘画中的色彩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造型因素不可分割的,与形体、空间、质感诸因素相交融。
  色彩静物写生训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为此,在静物写生中只有遵循色彩训练的要则,才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学习整体的观察方法与画法,是绘画训练的根本任务,也是水粉静物练习的根本任务。对此,在教学中我一直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理解地观察,理解地表现
  1.理解物象的形体结构。
  所谓结构,就是形体的结合与构造。即道具各部位的内在组合,前后穿插、上下联结、左右对应,外表的形态特征、透视变化,以及各道具之间的前后关系、大小高矮比例等。
  2.理解明暗变化。
  弄明白光源的定向,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大小、虚实变化,反光与投影的强弱变化等。
  3.理解色调和色彩关系。
  弄明白该组静物呈现的基本色调和组成这一基本色调的几大色块的组合,以及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的冷暖变化,等等。理解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在表现它们时才有了追求的目标,才能胸有成“像”地画。理解是画好一张画的根本。
  二、整体地观察,整体地表现
  一幅画的优劣,总是通过整幅画的效果呈现,任何局部的效果对整幅画而言都是无济于事的。将作画的整体意识贯穿始终是成败的关键。整体地观察、表现,即将写生的静物道具全部置于作画人的视野之中。首先,分析整组景物的黑白灰关系,其次,找出色彩的冷暖、纯度的对比和渐变关系,哪个是最暖的,哪个是最冷的,哪个是最艳的,哪个是最灰的。以这些极端的色彩定位,其他就能依次有序地排列,避免看到哪里画到哪里和看一眼画一笔,使画面又花又乱很不整体,整体与否是成败的关键。
  三、比较地观察,比较地表现
  初学者和进步较慢的学生总是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地孤立表现,画中多种道具之间色彩的深淡(明度)、冷暖(色性)、艳灰(纯度)和形体塑造的虚实、强弱与疏密变化都没有比较地观察、对比着表现,关系混乱,效果不佳,进步较慢。正确的方法是学会画前看后、画左看右、画上看下、笔东眼西、左右顾盼。眼睛在道具中来回比较,画笔在纸上对比表现。色彩只能在对比中呈现各种不同的效果。18世纪的俄罗斯油画大师克拉姆斯柯伊曾说:“比较比价再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绘画,更没有天才的画家。”可以说,“比较”是进步的“法宝”,是打开艺术殿堂的钥匙。
  四、立体地观察,立体地表现
  作为基础教学的色彩景物写生训练,一个重要的训练内容就是使物体立体起来,这一立体感的体现是美术高考评分的标准之一。初学者往往不重视对三维空间“深度”的观察与表现。静物写生中的立体感表现,原来依赖黑白灰的素描变化规律,但一些初学者在色彩造型中,忽略随形转折的色彩冷暖、纯度和色相的变化。其实在绘画中要注意高光反映光源色的影响,暗部的光反受环境色的影响。塑造时应注意空间色彩的变化规律,即近暖远冷、近纯远灰、近实远虚的色彩变化,强化物体的体积感和画面的空间感。
  五、艺术地观察,艺术地表现
  写生不是克隆自然,是将自然形态景物上升至艺术形态的绘画。作画前,应以艺术眼光观察对象,并且想象出画完以后的艺术效果。要判断出什么地方应加强,什么部位应概括出力,什么地方应密,什么部位应疏,并用适度夸张的色彩强调明度、冷暖、纯度的对比或者色彩的柔润与协调。艺术地观察,艺术地表现,要求学生平时多看多读优秀的作品,不断提高艺术修养,才能画出好的作业。
  静物写生及任何绘画训练都不但要提高眼睛的观察能力与手的表现能力,而且要讲究悟性,培养形象思维与联想能力,在写生过程中加深理解,克服盲目照抄物象的弊病。只有眼、脑、手有机配合,才能不断总结并掌握艺术规律。
  既然是水粉静物写生,必不可少要研究水粉技法的运用,否则便失去画种的特点与含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必须一改以往对大学生音乐素养教育的忽视及大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提高认识,大胆进行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努力开创学校艺术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使音乐素养不只是简单地唱歌听歌,而是根植于大学生的精神,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大学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美育教育  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起着综合、协调的枢
幼儿园是幼儿开始群体生活的地方,也是幼儿开始与更多陌生人进行交往的地方,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具有不同的特性,有的是脾气相投的,有的是爱好相同的,有的是目的相同的,等等。在教学中发现,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小团体”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教育,往往就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对幼儿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将来孩子走上歧途。因此,关注对幼儿“小团体”的引导
5-甲基胞嘧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具有广泛的作用。 而它被双脱氧家族Tet蛋白氧化所得的产物5-羟甲基胞嘧啶、5-醛基胞嘧啶和5-羧基胞嘧啶也被证明在细胞发育和5-甲基胞嘧啶动态
摘 要: 高中生物是一门理科,但有部分人把它当做文科在学习,使它变了“姓”。本文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作了分析归纳,并就如何避免把高中生物当文科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理科 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  一  高中生物到底属于文科还是理科,其实答案大家都知道,当然是理科,但很多现象却让我们对生物姓“理”产生了疑问。比如,一些学校在临近考试前,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生物;很多学
“四自教育”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本文对广州东部农村中学菊泉中学“四自”能力培养情况进行了
中职音乐教学正在经受一场严峻的考验。当今中职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而且基本没有音乐方面的知识与天赋。他们只是为了完成家长的要求,到中职学校混个文凭而已。这样的学情给音乐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让音乐教学在此类学校的开展遭遇了寒冬。广大音乐教师只有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强化教学效果。  一、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学位
该文对森林的多种生态效益在理论上作出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分别定义了森林的十种生态效益的概念,并分别详细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工作者确定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
该研究选用两组试验动物(A组、B组)分别在其日粮中应用外源性复合酶制剂(营养性 复合酶制剂和纤维素复合酶制剂),对移地保护圈养大熊猫进行了三期消化试验:对照期(Ⅰ)酶添加
本研究以白马林场为研究区域,以2013年Landsat8OLI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同期野外调查数据,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建立森林碳储量遥感反演模型,以期能有效地估测白马林场森林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