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雷:新文科建设语境下设计学科的特色发展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辑 Edit 李杰 李叶
  剂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兼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专业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新文科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面对新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科技革命的挑战,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上面向未来需求,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交叉融合为路径的教育范式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改革。改变以往工具化、程序化、手段化的育人模式,将情感、情怀、意志、价值、信念、理想等人文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不仅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要求,也将为其他学科提升求真、求善、求美高度统一的人文精神提供重要支撑。
  这些年,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基于学校综合艺术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其中重点思考的问题就是平台资源建设。平台资源最终是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而存在,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一方面依托学科积淀的内生性基础,同时更需要围绕着时代发展需求,而进行的差异化要素配置。今天很多专家都分享了立足不同学科平台进行的特色学科建设和发展案例,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在新文科建设语境下,不仅需要交叉融合,也需要立足各自的学科平台进行特色发展。
  从事设计教育30余年来,对设计学科有两点深刻认识:一是创新是设计学科的本质;二是设计学科从诞生之日起便是一门交叉融合的学科。
  一
  关于平台资源建设与设计学科的关系,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历时性平台资源积淀塑造了学科特色的内质。每一个设计学科都立足于自身的综合学科平台,综合平台的积淀为发展学科特色注入了根本性的核心内质。
  第二,差异性的资源要素共享能够强化学科特色张力。学科特色的确立除了有最重要的内核和本质外,同样重要的是如何在学科平台的资源建设上融入相应的差异化资源要素。
  第三,开放性平台资源拓展能够推进学科特色的持续演进。在学科特色建立及发展过程中,拓展开放式的资源配置和推进开放式运营机制,能更好地推进学科特色的持续发展。
  二
  立足于山东艺术学院62年的办学历史,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在学科特色的塑造方面,更加强化和注重艺术理想、艺术精神、艺术品格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艺术创作、创新、创造也成为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科追求的核心理念和价值。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始建于1984年。1987年,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张仃院长来到山东艺术学院,参观并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展。这里展现的是设计学科自成立到现在一直持续的图案教学,这是1989级学生的图案课教学场景。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鲁锦系统调研,体现学科建设与齐鲁地域文化的紧密结合,其研究与创新设计成果一直延续到今天。注重基础课教学、强调动手能力培养,也成为我们始终坚持的人才培养方式。
  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打造并凸显学科特色,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以下三点探索:
  第一,持续打造跨界艺术高端学术平台,优化提升资源禀赋质量。2011-2019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美协平面设计艺委会和陶瓷艺委会共同承办的“界·尚一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及以“跨界、转型、实践、创新”为主题的高端学术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2015年开始,主办单位已为中国美术家协会,2019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山东艺术学会共同主办。每届展览均邀请到全国30余所高校,100余位艺术家参加。参展艺术家中既有陶艺家、设计师,也有绘画、雕塑等相关领域艺术家,以跨界为主题,以双年展的形式构建了开放、包容、多元、实验、互融、创新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遵循学术性的原则和实验性的方式,有力推动了陶瓷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览的创意来源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何洁教授。这是部分参展作品,能够看到以陶瓷材料为载体所形成的跨界艺术创作实验。明年是2021年,第六届“界·尚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即将举办,在此向大家发出诚挚邀请,希望有更多的跨界艺术家参与到这个平台。
  高端学术平台的搭建,为师生专业水平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我院不少研究生、本科生学生作品获评进京作品和入选作品,从中不难发现追求艺术的、实验性的、开放性的理念已经根植于学生们的思想,并通过他们创作的作品得以呈现。
  第二,依托平台优势资源,塑造彰显学科特色的内涵品质。
  山东艺术学院扎根齐鲁文化,探究山东儒学底蕴与传统艺术融合的特质,形成鲜明地域研究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齐鲁文化”和“沂蒙精神”,全面服务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主题,形成有温度的创作风貌,探究新时代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学校各学科申报获批20余个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新创作项目歌剧《檀香刑》、话剧《雪落无声》,小型舞台艺术作品资助项目歌曲《再唱沂蒙山》、独奏曲《魂牵沂蒙》、群舞《沂蒙那座桥》《闯海人》,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新沂蒙》美术作品展等等;同时,为打造优秀齐鲁文化资源平台开展了很多工作,如年画博物馆、汉画像石博物馆、剪纸博物馆、鲁锦相关研究和创新成果陈列以及齐鲁艺术文化资源数据库,为学科特色塑造与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平台。黑陶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山海经插画设计与应用人才培养》授课过程与学员作品
  近几年,设计学科共获批9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有4项为集体项目,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博山琉璃”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和全国巡展资助项目。我们基于多年来对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琉璃产业、传统工艺、行业形态所做的深入调研,以及各品类琉璃技艺的采集、录制和资料汇总,形成了丰富的研究基础。在人才培养项目中,我们邀请到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教师,从全国遴选了30位学员,把课堂设在博山琉璃厂家。项目旨在传承“博山琉璃”技艺,培養高端的艺术创作专业人才,创作具有时代感的优秀艺术作品,推动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发展,构建艺术家、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琉璃行业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2019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当代“博山琉璃—艺术作品全国巡展》。展览过程中,我们不仅凸显了博山琉璃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也同台展示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有玻璃艺术专业的师生作品,从琉璃到玻璃,从工艺到艺术,不同理念,不同视角的创新意识,不同方式的转化路径。巡展第一站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后依次在深圳、上海、济南、青岛共举办了5次展览。   2018年我们完成了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龙山黑陶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学员张辉和王志水的项目学习成果,获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和入选作品。2019年的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山海经>插画设计与应用人才培养》则结合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技艺,将插画艺术创新以木版年画表现为载体,形成了系列创新成果。
  第三,拓展平台资源差异化配置,促进学科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从学科平台的资源建设角度,面向社会服务能够促进以项目需求为目标,拓展丰富围绕社会服务项目需求的差异化资源配置,使平台资源建设更为丰富、开放,为学科特色发展添加新的力量。
  基于设计学科自2015年开始实施的工作室制教学改革,对接市场需求、对接设计项目全流程的资源要求,进行了持续建设努力。2019年我们的师生团队完成了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两个站点的设计施工,目前已经完成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三个站点的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安装。2019年还完成了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山东彩车“国泰民安”的设计、彩饰、部分制作和展演任务,该项目荣获国庆70周年庆祝大会服务保障和群众游行指挥部授予的“匠心奖”,荣获山东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三
  在新文科建设语境下,从学科特色的建设与发展角度,资源平台的差异性、开放性和驱动力尤为重要。
  一是资源平台建设的类别、性质和程度指标决定了学科特色的主体结构。围绕学科既有优势,拓展、重构学科平台的多样化资源要素,資源的差异性指标,关乎人才培养的创新性指标;二是资源平台建设的层次、领域、区域指标决定了学科特色的演化路径,面向社会,面向时代要求,为国家区域战略发展服务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有效激发学科资源平台建设的开放性,推进在集合、整合与优化的过程中实现特色发展;三是资源平台运作的内生性和外在动力决定了学科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资源交叉、综合利用,拓展资源共享状态下创新的可能性,实现由要素驱动到模式驱动和创新驱动的转化。
  最后,希望在新文科建设语境下,设计学科能够发挥引领作用,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转载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ISBN 978-7302580874)
  1/1987年,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张仃院长到山东艺术学院参观并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展。1989级学生的图案课教学场景。
  2/2011-2019年,成功举办五届“界·尚—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及学术研讨会
  3/山东艺术学院近年系列演展作品
  4/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部分师生作品
  5/获批完成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龙山6/师生团队创作完成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3个站点公共艺术品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目前国内高达上百种的MOOK杂志拥有大量读者的真实原因。MOOK雜志书形态中如何把情感化设计融入到创作中作为研究对象,从阅读方式,装帧设计,文本内容,品牌构建四个部分展开。MOOK杂志书出版物正是满足了读者的情感需求,在定位、内容、选题、版式、图文、装订、印刷制作、材料、营销、品牌推广等,各方面无不本着满足需求与期望的角度出发,而展开情感化设计的。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的一种生理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 Edit 李杰 李叶  潘长学,武汉理工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首席教授,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设计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产品设计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教育部工
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储存器覆水坛子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形成因素、嬗变过程、变迁缘由进行追述,最终以覆水坛子再设计为落脚点进行创新设计。以文献阅读法、田野考察法对古代陶质日用器皿进行系统地了解,分析覆水坛子结构,为再设计提供结构支撑。传统储存器覆水坛子的器型对于现代设计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传统器物的造型、原理、源流、变迁、痛点进行阐述,将传统储存器覆水坛子的使用原理融入至现代设计,诞
摘要:探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之路。分析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特点以及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设计方法。“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策略。“互联网+”是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要满足“互联网+”的需求和传播规律,寻求设计创新之路,从而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品牌影响力。  关键词:“互联网+”博物馆文
鲁迅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艺术院校。我主要讲一讲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情况。图1的发展脉络图体现了两个信息:上边粉红色的图块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路径,下边绿色的图块是工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路径,这两个发展路径既是平行的又是交叉的,其发展的原点都是1979年,时至今日已经41个年头。
摘要:本次设计应用研究目的在于将无意识设计理念融入家具设计当中。案例归纳法提炼“无意识”设计关键要素,并从习惯、情感、环境这三个方面提取无意识设计的设计方法过程,最后将设计方法应用到家具产品设计。将无意识设计方法与家具设计方法的融合,应用在室内落地衣架的设计当中。在家具设计中,以人为本可以说是家具设计的中心,而“无意识设计”理念的提出为家具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无意识设计 家具设计 以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消费意识趋向于个性化、符号化和艺术化,并且具有当代审美导向的文化逻辑已经深刻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不管是被动接纳还是主动融入当代消费文化,作为优秀
摘要:基于可持续理念提出对防蝗产品的设计研究。对可持续理念展开概念讨论,梳理深受蝗灾影响的地区特征,对防蝗产品市场现状进行分析,以可持续理念为基础,探究产品如何兼顾粮食安全及防控蝗虫等功能,从可持续设计的三维度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策略。结合对东非农作模式的调研,从产品造型等四方面进行设计实践。改善了防蝗与绿色农作之间的矛盾点,为今后基于可持续理念的防蝗产品设计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 Edit 李杰 李叶  孙守迁,博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荷兰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高级访问学者。现任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设计学学科学位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院校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机械
摘要:为了在现代首饰设计的创新中,更好地运用及了解金属工艺肌理美学特征,将金属工艺表面肌理美学特征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运用于首饰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主要从金属的固有属性和加工工艺两个方面,对金属表面肌理进行分类论述,同时,运用实地考察及访谈等方法收集金属表面肌理效果,并归纳及分析。金属工艺表面肌理的美学特征在现代首饰设计创新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观念与技术的进步,呈现丰富多彩的表面处理效果;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