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安静”还给语文课堂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ar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至今,各种教育理念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中学语文老师急功近利,片面地追求上课的热闹、好看:诵读务求书声琅琅、整齐洪亮;课件务求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合作讨论务求活跃热烈。这些课堂看似“亮点”不断,“动”感十足,实则浮华虚空,它冲淡了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浅化与弱化。
  愚以为,语文教学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课堂氛围,帮助他们养成潜心静读、凝神静思、会意精品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
  一、在静读中,深入理解文本
  读书是人与书本之间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潜心静读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力,保持注意的集中性,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对阅读内容形成自己独到而有个性的认识理解,从而在交流过程中实现深刻而负责任的表达。比如:《祝福》中祥林嫂在死了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再回来之后,鲁镇的人们为什么还称呼她为“祥林嫂”?为什么鲁四老爷不允许祥林嫂碰祝福的祭品?这些问题,如果仅仅凭借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似的浏览文本是不可能意识到的。学生只有在安静地深读文本才能了解鲁镇的封建习俗,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深刻认识到封建礼教对旧时代女性的束缚与毒害。
  当然这里的“静读”也不完全等同于“默读”,也不一定要保持课堂的悄无声息。它是指学生在阅读时保持心灵安静,使自己沉浸文本内容的一种阅读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旨趣,获得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涵泳。
  二、在静思中,促进思维发展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合二为一、融会贯通的,语文课堂教学拥有了思维品质,它才能具有厚度和深度。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留时间给学生静思默想,潜心体会文本,体情悟理,激活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个性化阅读。
  当下的语文课堂,不少教师把“高效课堂”简单地理解成“高效率、快节奏、多内容”课堂,他们错误地认为课堂节奏紧凑、教学流畅、活动热烈就是一堂好课。其实不然,正如古人所言:“静能生慧”,阅读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需要安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适当沉默,学生安静思考是十分必要也十分需要的,安静的思考,有时反而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雷雨(节选)》,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周朴园留着鲁侍萍喜欢的家具,记得鲁侍萍的生日,保留着鲁侍萍的生活习惯等内容时,可以“请大家单独思考几分钟,谈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对于这种思辨色彩浓厚的问题,我们决不能以旋即点拨的速成和紧锣密鼓地快速讨论来代替学生的思想过程。
  三、在静听中,培养倾听能力
  善于倾听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的环节。我们常常热衷于让学生说话,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忽略引领学生静心倾听,结果学生回答问题时常常出现观点交叉重复、人云亦云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静心倾听是一种尊重,是一份涵养,更是课堂必备的礼仪。无论是老师的讲解还是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我们都要认真、专心、耐心、细心地倾听,多发现别人言语中的闪光点,即使有不同的见解,也要等别人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再进行补充完善。
  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成为一名“愿听”的谦者,而且要成为一名“善听”的智者,教育学生在打开耳朵的同时打开大脑,边听边想,学会判断和选择,在听中生疑,在听中解惑,从而达到兼容并蓄,吸收他人智慧,丰富自己的积累,实现自我的提升的效果。
  四、在静品中,品味语言魅力
  优美的语言文字是需要在安静的氛围里慢慢品味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品出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和性情的涵泳。
  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想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一定要结合文段的上下文语境,把关键的字词句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写作背景中去品味、鉴赏,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感悟文本的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次见黛玉笑着说了这样的话“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一句话,王熙凤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形象跃然纸上,她赞扬了老太太的慈爱,肯定了众姐妹的地位,安抚了林黛玉的紧张。”面对类似精妙的文段时,语文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在静静品读中见微知著,读思并举,把握文本的精髓,深刻领会词语的内涵和作者的匠心。
  语文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但它也应该是安静的,有思想的。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动”,而应该适时地“静一静”,还学生以安静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静读、静思、静听、静品中,使我们的课堂张弛有度,达到动静相生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根据对我们所教学生的调查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理由是没有时间,更没有兴趣!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是人伴着读书生活的一生的过程。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足见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的习惯应该是从小
【摘要】 目的:探讨门诊肺结核患者治疗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门诊的12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60例行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行常规路径健康教育。随访10-15d,对比2 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路径
【摘要】 如果说医德的内驱力是医德自律,那么外促力则是医德监管机制。医德他律以其特有的约束、监督、调节和激励等功能,形成外部推动力,促使医务人员逐步增强医德情感,坚定医德信念,磨练医德意志,培养医德习惯,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即把医德规范变为个体的自觉行动。笔者从医德修养出现的新难题、新挑战,来阐述加强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必须强调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关键词】 医德医风;自律;监管   医德
在对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众多解读中,历史主义、极权主义和自由主义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其有关平等主义的论述则不受重视。笔者通过梳理波普尔对一些重要思
近年来,濮阳市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知识产权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很不适应,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从专利申请量上来看,2006年至2012年上半年,全市共申请
“少教多学”这个理念既古老又新鲜。早在1632年,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开篇就提出“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想。夸美纽斯著作中提出,要寻求一种教学方
一 乌头的来源与分类    常用乌头屑中药可以分为三种:川乌、草乌和附子,同为毛茛科植物,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川乌、附子系栽培品,草乌为野生植物。也就是说,三种药实际来源于两种植物:川乌和附子均来源于乌头,一个为母根,一个为子根,草乌来源于北乌头。根据加工和炮制方法不同,三味中药又以九种饮片形式存在:川乌分为生川乌和制川乌
作品是作者思想观点的展现,透过文学表象,可以窥见作者的性格特征。下面就几首诗词展开分析,从作品来看人品,同时引领学生用此方法去分析古代诗词及其作者,用作者与作品互相
雷电是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具有大电流、高电压、强电磁辐射;雷电的电极压极高,约为1—10亿伏特的雷电形成的一瞬间电流可达20—25万安培。闪电时达
一、作文有效教学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环节1.科学编写校本教材为解决长期以来作文和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整合新课标与老教材优势资源,构建适合中学生与中学一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