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把课型的研究探讨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研究性学习指导课型基本结构及教学规律,在研究性学习指导课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收集材料的处理方法,结果的形成方法及技巧等方面,摸索出一套可操作性的方案,它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下面,我来谈谈我们的实践。
一、我们的实践:在师生共同研究中建构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指导课型
首先,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向,教师传授必要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为解决好研究性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是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进行的学习,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和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研究性学习成果,以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产生也想试一试的迫切愿望;我们让学生熟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查阅法等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课题适合什么样的方法。如:学科实验的改进研究就比较适合实验法,关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有关问题的探讨就比较适合文献资料查阅法等。当然,更多的研究是多种方法并用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对如何观察,如何实验,如何调查和如何进行资料查阅等做了更为具体的指导。我们认为,只有交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钥匙,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畅进行,当教师真正把钥匙交到了学生手里,研究性学习也就真正开始了。
其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开展研究,在师生共同的研究活动和互动中完善知识体系,形成研究性学习指导课型的基本模型。
正如前文所说,在课型的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必要的知识传授,讲了一些广告文案制作及文学作品鉴赏方面的基本知识,开出了上面已提及的有关讲座。在举办讲座的同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自己进一步研究的主题,确立个体的研究课题。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己的个体经验出发,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都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广告文案制作小组有研究广告效益的,有研究广告修辞技巧的,文学作品研究小组的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我们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研究基本同步启动,使得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过程与研究、发现新知识的过程紧密结合了起来,学习成为了一种内在的需要,成为了共性知识与个体知识融合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安排了总课时三分之一还要多的时间,组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活动,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沟通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促进缄默知识的组织化、完善化和显性化。
二、实践的成效:实现了教与学、师与生的共同发展
在我们的研究课型的建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当前的研究信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学生开出了十多个讲座;有100多位学生参与了这一研究过程,确定了多个研究课题,撰写了近二十多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查阅的参考资料上百种(册)。师生在共同的研究中,获得了共同的发展。
1.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型在师生的互动中生成,教学、学习、研究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教师的教学来看,没有现成教材,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研究的方向,通过自己的研究,组织起显性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先进行研究,是这一课型的起点,此时的教师是研究者、学者。
从学生的学习来看,研究的结论要他们自己去发现,课题要在他们的研究中形成,个体的经验、体验都成为课题的组成成分,学习、研究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的事。学生要从教师那里接受必要的显性知识,但这不是学习的目的,它只是研究的准备,学生是带着研究课题进入教室的,在听课中,他不再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吸收,选择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必然。在研究和实践中,则要学生主动地去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产知识,主动、探究、逐步深入成为学习的特点。
2.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题研究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处理,学生在研究性的学习中,围绕自己的课题,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网上搜寻信息,向有关专业人员咨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利用目录、专用工具书、网上搜索工具检索资料的办法,学会了对收集到的有关材料进行鉴别、分析、筛选,学会了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提炼。
3.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题的构建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研究、实践合一的过程,学生在研究课题时,就要走向社会,进行实践。
4.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题的非先定性,个体性,给了学生广阔的发展、创造的空间,在这片天空下,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意料之外。学生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基本上是一个独创的过程:听老师的讲座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会选择;在收集处理信息时,学会了批判、质疑;撰写论文时,学会语言表达和逻辑论证;论文修改时,学会反思,学会思维角度不断转换;讨论和答辩时,训练了敏捷的思维和反应,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吸收别人的思想……整个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自己思想,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5.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在研究中培养了教师,实现了教学相长
其一,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课题是生成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探究的过程,学生的个人的体验,缄默知识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研究者、帮助者、参谋、参与者等等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参与课题的教师所接受、内化,逐步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行为。
其二,促进了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准备讲课内容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在参与和指导学生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跟上学生进步的步伐,也必须不断输入新的信息,并且要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这自然促使教师拓展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其三,提高了教师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研究过程,要指导学生的研究,自己首先要学会研究,这就迫使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成为一个研究者,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开放式的教学,创新式的思维,对教育教学的调控要求更高了,强制性的权威的作用减弱,更多的要靠教师的学识、教育教学水平、人格魅力去凝聚学生集体,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也就促进了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当然,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我们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以上拙见,权作引玉之砖。
一、我们的实践:在师生共同研究中建构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指导课型
首先,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向,教师传授必要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为解决好研究性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是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进行的学习,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和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研究性学习成果,以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产生也想试一试的迫切愿望;我们让学生熟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查阅法等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课题适合什么样的方法。如:学科实验的改进研究就比较适合实验法,关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有关问题的探讨就比较适合文献资料查阅法等。当然,更多的研究是多种方法并用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对如何观察,如何实验,如何调查和如何进行资料查阅等做了更为具体的指导。我们认为,只有交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钥匙,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畅进行,当教师真正把钥匙交到了学生手里,研究性学习也就真正开始了。
其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开展研究,在师生共同的研究活动和互动中完善知识体系,形成研究性学习指导课型的基本模型。
正如前文所说,在课型的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必要的知识传授,讲了一些广告文案制作及文学作品鉴赏方面的基本知识,开出了上面已提及的有关讲座。在举办讲座的同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自己进一步研究的主题,确立个体的研究课题。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己的个体经验出发,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都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广告文案制作小组有研究广告效益的,有研究广告修辞技巧的,文学作品研究小组的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我们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研究基本同步启动,使得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过程与研究、发现新知识的过程紧密结合了起来,学习成为了一种内在的需要,成为了共性知识与个体知识融合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安排了总课时三分之一还要多的时间,组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活动,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沟通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促进缄默知识的组织化、完善化和显性化。
二、实践的成效:实现了教与学、师与生的共同发展
在我们的研究课型的建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当前的研究信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学生开出了十多个讲座;有100多位学生参与了这一研究过程,确定了多个研究课题,撰写了近二十多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查阅的参考资料上百种(册)。师生在共同的研究中,获得了共同的发展。
1.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型在师生的互动中生成,教学、学习、研究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教师的教学来看,没有现成教材,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研究的方向,通过自己的研究,组织起显性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先进行研究,是这一课型的起点,此时的教师是研究者、学者。
从学生的学习来看,研究的结论要他们自己去发现,课题要在他们的研究中形成,个体的经验、体验都成为课题的组成成分,学习、研究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的事。学生要从教师那里接受必要的显性知识,但这不是学习的目的,它只是研究的准备,学生是带着研究课题进入教室的,在听课中,他不再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吸收,选择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必然。在研究和实践中,则要学生主动地去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产知识,主动、探究、逐步深入成为学习的特点。
2.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题研究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处理,学生在研究性的学习中,围绕自己的课题,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网上搜寻信息,向有关专业人员咨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利用目录、专用工具书、网上搜索工具检索资料的办法,学会了对收集到的有关材料进行鉴别、分析、筛选,学会了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提炼。
3.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题的构建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研究、实践合一的过程,学生在研究课题时,就要走向社会,进行实践。
4.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题的非先定性,个体性,给了学生广阔的发展、创造的空间,在这片天空下,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意料之外。学生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基本上是一个独创的过程:听老师的讲座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会选择;在收集处理信息时,学会了批判、质疑;撰写论文时,学会语言表达和逻辑论证;论文修改时,学会反思,学会思维角度不断转换;讨论和答辩时,训练了敏捷的思维和反应,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吸收别人的思想……整个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自己思想,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5.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在研究中培养了教师,实现了教学相长
其一,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课题是生成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探究的过程,学生的个人的体验,缄默知识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研究者、帮助者、参谋、参与者等等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参与课题的教师所接受、内化,逐步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行为。
其二,促进了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准备讲课内容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在参与和指导学生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跟上学生进步的步伐,也必须不断输入新的信息,并且要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这自然促使教师拓展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其三,提高了教师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研究过程,要指导学生的研究,自己首先要学会研究,这就迫使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成为一个研究者,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开放式的教学,创新式的思维,对教育教学的调控要求更高了,强制性的权威的作用减弱,更多的要靠教师的学识、教育教学水平、人格魅力去凝聚学生集体,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也就促进了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当然,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我们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以上拙见,权作引玉之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