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方田园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tti_s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陈鸿波,1977年出生,湖北红安人,曾服役于济南军区驻山东烟台部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学会创始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书画装裱师、书画评论家。曾参加2015年中华诗词学会“青春诗会”,并获得“谭克平杯”青年诗词提名奖;深圳市第二届“簕杜鹃”文学奖。
  在城市的日子久了,整天在街衢市井中穿行,便不知不觉地要感染些流俗气。虽不沾烟酒,却总有烟酒之徒不绝于眼耳,褪不掉、洗不净。进茶楼饭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酒和烟,正如穿衣戴帽还要看牌子。一忽吐雾吞云,一忽猜拳行令,哪怕呛出眼泪和血丝,也只得佯装欢笑,那面子仍然要给,不给不行,给了却是天大的无奈,恰似作恶一般。
  早上开门,汽车的喇叭便热闹了起来,广播也响了,卖报的声音、卖菜的声音,还有街边吆喝的小贩,卖玉米棒、羊肉串的,擦皮鞋的,都摆得整整齐齐。有人在阳台上利索地刷着锅底,锅灰从栏杆的缝隙里飘下来,落在路人的眼睛里,路人使劲地揉着,用另一只眼睛瞪着上面骂娘。炸面锅的人与煮馄饨的人抢占着地盘,好不容易瞅出个空地来,你要生存我也要吃饭,我碍着你了,碍着了就打,一打就遇着了城管,城管眉毛一蹙,你们再打,都给老子滚蛋!沉重的垃圾车也推过来了,摇摇晃晃的,掌把手的老头哆嗦着,车一转弯,有几个废塑料袋落在豪华的宝马车上,戴金丝墨镜、打着口红、涂着指甲油的娇艳女人摇下玻璃窗,顿时眉毛就
  翘上了天,没长眼啊,怎么推车的,干净了你的街道,还脏了我的宝马。这就是都市的白天,喧嚣、恶心、低俗,无知与无耻共存,从头到脚全都霉烂了,竟然连一块布满疮疤的肉都没有。
  白天看不过眼,夜里更是凉透了心。摇滚乐和架子鼓冲出了酒吧,盘旋在都市上空玫瑰色的夜。月亮出来,星星也睁开眼,一闪一闪的,人没登场,这暧昧就捷足先登。夜幕降临的时刻,是妓女倾巢而出的时刻,倾国倾城,舞榭和楼台全都在霓虹灯中虚晃。描了眼线、夹了睫毛、涂了口红、做了指甲,脸腮用脂粉衬起来的,多半是小姐,右肩上斜挂着抻包,高跟鞋响亮地敲打着地面,又常常喜欢裸露着一双来去自由的玉腿。这城市的流莺更可怕,哪里黑暗往哪里钻,街沿巷口都有她们的痕迹,脑袋摇来晃去,东打一枪西杀一棒的,总是把出租屋里的灯光调成引诱人性的洋红。最时尚的信息,她们传播得最快,就是这样一堆子人儿。她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她们也逛商场,猩红的嘴唇挑逗着商家的心,她们论价钱没有败下阵来的,随你多好的东西,她们若是想要下来,总能极便宜地占为己有。
  如此的混沌红尘,如此的纸醉金迷,在这样的城市气候里,像热带的季风,无孔不入。有时甚至不是吹,而是灌,渗入人的脑子,穿凿着人的神经,也搅乱了人心。我害怕经受这样的感染,虽然久炼成钢,预防却是必要的。远离一些垢淖,闭上眼睛,不闻也不问,自由地呼吸、吞纳,什么也不要记起,只守望心中的一棵绿树、一片阴凉。于是,内心就渴望有那么一方田园,也不需要多大,幽静清凉,古朴惬意,可以安放我的心灵、澄澈我的眼睛、畅抒我的遐思,足矣。我居住在里面,自得其乐,没有忧愁烦恼,没有讹诈欺压,诗意地活着,像池子里闲适的金鱼,游来游去地衔嚼茵绿的水藻,时不时地露出额头摆动着尾巴吐出几个小泡泡。
  那古老的木门掩映在一丛丛修竹里,青色的是水竹,褐色的是紫竹,十几根扎成一堆,筱叶筠条向四周散开着,这阴凉的去处便是我梦中的家。即兴望去,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竹根处觅食,它们在捉地上的虫子,或搜寻遗落的米粒。旁边的几株芭蕉树错落有致地生长着,带着几分娇羞,生怕抢了翠竹的风头。路边的小径铺着鹅卵石,大大小小地围绕着天然的月池,池边的太湖石半裸着身体,日月精华孕育了这等的秀丽和斯文。参差的假山石重叠着,沿着水池的边沿砌成形态各异的造型,再伸向清莹的水里,鱼虾和龟蟹藏匿在缝隙下面,若隐若现地游动着,油绿的水藻,再加上几小块默然无语的破铜钱,三五棵红紫相间的睡莲,就构成了这个动静相宜的水上世界。雨后,铅尘洗尽,没有比这儿更清新的了,屋旁的香樟树遮着,院外的桂花开着,有鸡叫,有鸟鸣,有炊烟袅袅,有人家。大晴天最好,只一丝微风够了,就在这绿竹荫里、芭蕉树下,放一把摇椅,品茶读书,直摇到菜香饭熟。或者席地而坐,在家里,无须拘谨,可以卷起衣袖,可以敞开胸脯,然后拈须对弈,等到落日的余辉散尽,那宁静的院落就悄悄地掌起了紅灯。
  院落清幽雅致,如同阳春三月的江南,温文淑静,举手投足间,颇有一番诗意。那院墙是白色的,下面是青石砌成的台基,一层一层严丝密缝的,白石灰捶筑的浆泥黏起了经年累月;墙上如沟的小瓦,一排排地日晒雨淋,却永远保持着生命的本色。紫萝和爬山虎纵横交错地布满了墙,像鱼鳞,像蛛网,风一吹,犹如浪涛起伏着,与这清新古朴一起融入图画。早晨,下了露水,大大小小的水珠洒在叶子上、洒在藤蔓上。麻雀在上面飞着,蝉虫扑腾扑腾地鸣叫着。珠儿也有节奏地滚动着,有的干脆慢悠悠地滴落下来,似乎有些不舍,而舍得的渗入了这芳香的泥土里,心甘情愿地滋润着这里的花花草草,孕育出一片迷人的风景。
  推开钉着兽形的古樟木大门,心便活了起来。门上刷着厚重的桐油,寓意百年不朽,青砖和石板构筑的格局,让这里冬天温暖夏日清凉。走进去,迎面是摇曳的荷池,荷叶绿得可爱,一柄柄翡翠的伞擎在水面,莲花开着,白的、红的,有的孕育新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则已经功德圆满了,在那里徜徉霓裳,此刻我想到了“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的景象。荷池的后面是照壁,镂空的花纹美仑美奂,秋光月色,天香袭怀,恐怕是没有人愿意去辜负壁面上“迎秋送爽”那四个大字的。左边是长廊,清一色的木柱漆成了枣红色,磨光的玉石栏杆围着,铺设的方砖映得过脸。里面设有石桌石椅,逢三五宾朋雅集,可以烹茶品茗,可以对弈讲经,即使没有客人来,一个人在这里捧书品读,亦不负韶华。长廊外面是几丛天竺,叶子碧中泛红,不管是不是从西方灵山移植来的,总给人几分佛心禅意。对面荡着一架秋千,七彩丝绦搓成的绳子系在踏板上,两边用彩绸绕着,装饰着风景,也点缀着心情。春天,李花开了,蓬蓬松松的,像漫天的雪;接着栀子花开了,蔷薇开了,石榴也开了;最后是桂花、菊花和芙蓉,等到梅花绽满枝头,就预示着冬天快要过去了。芬芳不谢,四季不凋,要的就是这样,人活着,心不老。   偶尔会有几只鸡在院子里踱着方步,或者竞相追逐,有的依着花丛晒着太阳。小花猫显得温良驯服,由于没有老鼠,猫也变得不凶狠了,即使“喵”一声,也是叫给主人听的。它最爱蜷缩在窗台上闭目养神,也许是在静中思过。狗是从来不咬人的,也不狂吠,它最喜欢对着猫子龇牙,猫子一气爬上了树,它就只能在树下仰起脑袋干瞪眼。它也有可爱的时候,当主人坐在藤椅上读书,狗便在旁边转圈子,然后匍匐在地上,啃着吃剩的骨头,花色的耳朵随牙齿抖动着,它很知趣,你只要合上书本,它就会腾地一下站起来。关着鹦鹉的笼子挂在木樨树下,翠色染着黄色额头的鹦哥儿,你说什么它便说什么,舌头细巧灵活,让人感觉它很有灵气。隔一阵子我就会放它出来,它的欢呼雀跃营造了院子里的生气,有生气就可以从画图中走出来,与日子渐行渐远。
  镶嵌着雕花窗棂的便是住家的屋子,花岗石的门槛,青砖墙黛色瓦,粗大的楹柱挑起斗拱,然后架梁排檩,便构成了这古色古香的屋子。开门面对的就是中堂,隶书的对联陪衬着仿古的山水画,左边是渔樵耕读的条屏,右边是梅兰竹菊的条屏,一对浙江越窑的青瓷大花瓶占据着两旁的角落,像是守护中堂底下袅袅生烟的条形几案。红檀木的几案上,摆着永远不熄的檀香,烧檀香的宣德炉古铜锃光发亮,一对插上红蜡的寿字烛台在陪王伴驾,人在家,香就不灭,烛就还红。书橱一架连着一架,占了整整半壁江山,经史子集摆了个满满堂堂,我喜欢钻进书里,再从书中走出来,学习总是要经世致用的。另一边的博古架也不空着,天然的五色石摆在上面,令人啧啧称奇,白如羊脂的笔筒、釉色光亮的唐三彩、精美的黄杨木雕、逼真的东阳竹刻,还有燕子坑的七星砚台以及湖州善琏的画笔,总让我忍不住要多看几眼。就是这样的屋子,有琴棋也有书画,有前人也有来者,一百年都不会改变,来了就安享闲适,净化心灵。
  穿过厅堂,走出二门,便是曲径通幽的后院。满眼的葡萄架从院内伸向院外,每一处都是遮阴挡雨的顶棚。我住进来的日子,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像一粒粒黑珍珠,重重叠叠地压弯了腰,紫色的活像少妇的奶头滴出水来,七八分熟的如同天然的红玛瑙,釉纹里带着一圈一圈的晕绿。中间的桂花树下,是一口深不见底的老井,由光滑的冰凉的页岩砌成的井台,一年四季总有清澈的泉水,你可以用旁边的绳子打一桶水上来,捧一口汲入嘴里,水很甜,很凉,很解渴。还有那几畦菜地,紫色的茄子、绿油油的黄瓜,春夏秋冬从来没有荒芜过,这一畦大红的番茄刚刚上架,那一畦新栽的辣椒又在开花,小葱蒜苗望风般地长,这里的泥土有阳光也有水分。夏天的夜里,可以听到蛙声,还有蛐蛐和蝈蝈,萤火虫飞来飞去,落在鲜嫩的菜叶上,为自己的世界打起火把来。这一切都丰富了不眠的暑夜,我也在一次次的梦中回到了熟悉的故乡。
  我常常想,如果有這么一方田园,只过今生,不求来世。那里可以安放我瞌睡迷蒙的眼,可以安抚我起伏不平的心。累了,有一处阴凉,渴了,有一汪泉水,即使饿了,后院的菜畦上还生长着番茄黄瓜,摘下来用水一洗,用衣袖一抹,就可以大口地吃了。任风云变幻,那里都是我生命憩息的桃花源,落英缤纷,鸡犬相闻,炊烟在院落的上空盘旋,泉水在幽深的溪谷潺湲。春季里满目的青山,秋天里遍山的红叶。井水永远清冽澄澈,濯缨乎,濯足乎,于是整个人尘垢尽除,泥淖不染。不图虚名,不要暴利,粗茶淡饭便是我一生的追求。着一袭汉服,哪怕葛布粗麻,虽缝缝补补,只要不破就好。
  葡萄架,蔷薇花。紫竹院,我的家。红莲白藕青荷叶,雨里鸡鸣画晚霞。早晚炊烟起,静夜听池蛙。一杯酒,半壶茶。渔杆独钓斜阳里,闲来无事剔灯纱。——这样的日子,就像我儿时梦中的歌谣,想着念着便酣然入睡。梦里也是这样的房舍,也是这样的风情,更不知秦汉无论魏晋。
  不知道离她还有多远,无论怎样,那一天我都会回来,也终究会到来。我会选择一个有月亮有微风的夜晚,坐在那清幽的庭院,扳着指头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悠悠地,闻着荷香,咀着茶叶。
其他文献
很长时间以来,我尝试以“孩子”的视觉来记录这个世界,遗憾的是,我因此充满了挫败感。这并不是说我有多么复杂,多么了解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仅仅只是我缺少孩子对这个社会本能的反应,孩子的语言、形态、创造力,都是本能的。当我看到我的孩子渐渐被教育成一个懂得社会的条条框框、礼貌、付出、感恩的“小”大人时,我总是充满了羞愧。  《珍珠成长记》这个短篇最初成稿于我内心对儿童文学的向往,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能被孩子
期刊
文艺作品中主人公长时间或长距离的奔跑,往往被赋予象征意义。最典型的是由小说改编为电影的《阿甘正傳》。阿甘是个智商仅为 75 的智障者,每当遇上什么问题,他都会向前奔跑,在奔跑时享受着飞翔一般的感觉,宣泄释放着长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情感,奔跑让他实现了自我价值。80后作家梅思繁的长篇小说《奔跑,奔跑》写一个女孩在一直奔跑,不仅在跑道上奔跑,也在人生道路上奔跑,因此奔跑也具有象征意义。作者想要通过这个女
期刊
一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冬至夜,我和云生坐在自家的天臺上,夜空中又出现了我十岁那年看到的月亮。我从来都没有见过月光下的芒草花,却于一个落雪的夜晚,在项丽敏的散文《芒草花,冬天的另一场雪》中与之相遇。  丽敏在文中描写的是一幅名为《月灵》的油画:一位年轻的女子置身芒草丛中,手里握着长长的竹箫,出神地吹。芒草花的颜色是接近透明的白,斜斜地倾向一边……  月光下的芒草花有着绝美的模样,浸润着一个女子的月华
期刊
作者简介:王金平,法官,系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作协副主席、邢台县作协主席。河北大学作家班毕业,曾在《文艺报》《人民日报》《中国作家》《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900余篇。  下午四点钟,邢水县法院执行庭庭长马强和其他四位执行法官、警车司机,站在河南省华县县城的马路边,垂头丧气地等着回程的长途客车。一辆中巴车从东边驶过来,快到他们跟前时,减缓了车速。  “坐车吗?车上有座位!”长途客车司机
期刊
作者简介:马珂:曾在海南、北京做过十多年报刊编辑,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散文海外版》《作家文摘》等,现供职于湖南广播电视台从事电视工作。  从1990年到2004年,除去中途赴北京工作的三个年头,我在海南度过了十余年的苦乐时光。可以说,海南留下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许是基于这份“第二故乡”的深厚情缘,后来的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有无意地去寻找和发现当地的海南元素。像是一种追忆,一种温习。 
期刊
作者简介:梅梅国云,海南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海南省文学院院长,双福字创造师,当代实验艺术探索者。创立笔外意象概念,并以此概念指导艺术创作,每幅作品都有着难以置信的想象和构思,在腾讯微博曾创造单幅作品2000万最高阅读纪录,网友对作品的解读量难以计数,目前已跨界到陶瓷、刺绣、紫砂壶、砚台、翡翠等物品上。出版有多部長篇小说和诗集,曾获解放军昆仑文艺奖和武警文艺奖,根据长篇小说《若水》改编的长篇广播小
期刊
紫荷嫁到中院村,只与奉婆婆之命赶回家的志坚一起生活了几天,志坚便丢弃了教书先生的饭碗,参加了革命。参加革命,这话在紫荷是第一次听说,志坚说,这事,他已经酝酿了很久。紫荷相信志坚的决定是对的,尽管,他的话有一些她似懂非懂。志坚临行时说,我此一走,家就托付给你了,老娘年纪大了,凡事你多想着点,多担待点。祖国内忧外患,生为男人,如果不能以血肉之躯为国分忧解难,生有何益?只是,这一别,不知道何日才能回家。
期刊
冠家在老街自古就是大户人家,老街许多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富贾贤达都是出自冠家。在老街,没有不知道冠家的,也没有不知道冠爷的。  冠爷在老街耀出了威望,一是酒量惊人,二是才高八斗。  传说五千年前杜康寻遍了中原大地,最后在老街用八角井之甘甜泉水酿出了天下美酒,杜康也被称之酒祖。老街有了美酒,天下墨客便趨之若鹜般涌向老街。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等都曾把酒杜康在老街吟诗作对,老街也是名声大天下。  老街
期刊
作者简介:王卓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文学院创研室主任,海南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有散文集《村庄的私语》、长诗《文澜颂》、《海南青年作家三人选》(合著)等出版。主要有短篇小说《蕨》系列,散文《城市表达》系列等发表,作品散见于《天涯》《读者》《人民日报》《文学报》《文艺报》等期刊、报纸,曾获第四届海南省青年文学奖、2004年度全国报纸副刊年赛一等奖等。  向黄昏  站在城市阳台的一角,向
期刊
作者简介:苏黎,女,甘肃山丹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刊》《飞天》《中国诗歌》《青年文滴》等刊物发表作品多篇。出版有散文集《一滴滋润》,诗集《苏黎诗集》《月光谣》《多么美》等。参加过《诗刊》社举办的第24届青春诗会。  一  青海湖,我向往已久的圣湖。  一大早,我们从西宁乘哇玉的公共汽车去青海湖。八月的早晨,天边拉了薄雾,水天相连,远山若隐若现。一路经过了药水河、湟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