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失误与对策(下)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策之二:审题立意深刻
  深刻是针对作文的思想内涵深浅以及带给读者的思考程度而言的,既指立意认识深刻,也指分析议论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有深度,判卷时要两者兼顾。作文的深刻,关键在于其蕴含思想的力度和引发人们思考的魅力。
  1.要有本质意识。一个写作者,如果能不为表象所迷惑,还能够透过现象深入问题本质,就有希望抓住问题的核心,其文章的思想、观点就会给人以启迪。①要善于探究并揭示某类现象存在的背景,在存在中找到必然的联系;②要善于探究并揭示某类现象的共同特征。文中所用的材料既要体现出其真实性和代表性,又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质,这样才有说服力;③要善于探究并揭示某类现象的特殊意义。有的现象,超出了一般的常识,但是这种特殊或者反常,蕴含着异乎寻常的道理,特殊之中包含着必然,揭示反常的现象与必然之间的联系,也就揭示了现象背后的本质。
  2.要有探因意识。“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可能不带来一定的结果。作文时,我们不妨尝试着运用因果思维进行因果分析。在探究和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时,不要停留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分析一果多因(注意抓内因、抓主要原因)、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互为因果等,对于多重原因的事物要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直到揭示出最终的原因。
  3.要有现实意识。在高考作文中,要使文章深刻就应该尽量避开个人得失,要有现实意识。现实意识是指关注社会发展主流,关注社会兴衰和民生问题,关注民族、国家、人类的共同利益,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意识或感受。当考生把作文命题放到人生、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时,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出本质,才能在常人的观点或说法上再深一个层次,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观点。
  对策之三:审题立意独到
  “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样的作文方能给人以新鲜的感受与教益。作文立意要尽量新颖、有创见、有个性。立意创新主要指文章表现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论点新鲜、别致、独到;当然也包括文章内容当中有某些新鲜、别致、独到的看法、观点或主张。
  1.微著法。所谓“微著”即见微知著。大千世界到处散布着细小的、不起眼的沙粒,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沙粒来悟出大千世界的种种道理。追求立意的创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见解新颖会令人眼前一亮。从内容上看,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成为立意的主要内容,所以应牢牢把握时代、社会、生活、人文、哲理等层面进行立意。
  2.逆视法。所谓逆视法,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勇敢地打破认识常规,从而得出全新的见解。因它从反面立意,与传统思维、观点相反,故在作文创新思维中属较难的一种。但它能从反面结果引出正面观点,不仅不落俗套,还能激活思路,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3.辩证法。所谓辩证立意法,即换一种眼光或换一个角度来审视问题,多是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思考和分析,进行多方位的立体思考。掌握辩证法宝,进行辩证分析,文章就一定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如此說来,我们必须加强辩证分析的训练,掌握辩证方法,拥有辩证思想。
其他文献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素材是文章的血肉。素材能否优化运用往往决定文章等级的高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并不是没素材,而是缺乏对素材的思考和发现,有“货”不会用。  下面是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优化运用素材的9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凝缩  就是“挤干”素材中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水分”,或舍去细节而概述总体,或舍去总体而取一细节。这种“凝缩”就内容的涵盖面来说,可分为两大类:  1.典型凝缩  
期刊
《古待十九首》有“生年不滿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干,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书中有“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如唐白居易的《惜牡丹花》中“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习近平在北师大主楼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其实,“去中国化”并不仅表现在课本中,现实生活中很多方面传统文明与传统文化日渐式微,渐行渐远
期刊
留美博士后潜心十载 用“沙子”换国外的“金子”  近日,新一代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规模上市发布会在江苏苏州举行。这种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的上市,填补了中国液晶面板关键材料——隔物微球的空白。“没有日本公司供货,中国液晶面板的相关产业都得停摆。”由于国内难以生产,只能“用我们的金子去换国外的沙子”。  2006年,抱着“科技报国”的想法,留美博士后江必旺回到中国,致力于纳米微球材料的研发。当时的江必旺已
期刊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乡村,是我们这个基于农耕文明发展而来的国家的载体,诗酒歌画从中来,打动着、慰藉着我们的灵魂,它抹平了一切的痛苦与不安。  那是我所深爱的中国式的浪漫美好啊!  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是中国式田园风光的绝版。那“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闲雅自适,那“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的清幽静谧;又或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宁静美好,无一不是一幅幅简淡的中国式水墨画,田园的生活是
期刊
“中国化”去得千疮百孔的今日,我只想说说老祖宗留下的那些老规矩。  老规矩是什么?  老规矩,老思想,老道德,什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笑不露齿轻声细语……有人会说:这简直是在束缚人性,我想说就大声说,想大笑就绝不掩口,老规矩,走远点!  所以,很多人讨厌老规矩,因为它迂腐、过时,因为它与开放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可是,在这个人群聚集的世界上,你真能想咋样就咋样吗?许多发达国家的餐馆,我们的国人大声
期刊
“文章无论华丽或朴质,最高的境界还是要经营之复返归于自然。”林文月以其独具特点的“自然”姿貌将感情真切地呈现于笔下,使我们读她的文章时,犹如观赏一部奇异清新的自然画册,又如饮好酒,须小口啜,慢慢品,如能“反刍”,则味道更佳。  比出港的货船更远,更远的/是船上的汽笛/比沉沉的汽笛更远,更远的/是海上的长风/比浩浩的长风更远,更远的/是天边的阴云/比黯黯的阴云更远,更远的/是楼上的眼睛……  文中的
期刊
9月19日凌晨2点50分,中国登山协会顾问、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原副总经理、中国登山队原高级教练屈银华在京去世,享年82岁。噩耗传出之后,中国登山界纷纷对屈老表示缅怀,屈银华是人們永远不会忘记的登山英雄,是中国登山的开拓者,他的去世是中国登山界的重大损失。  1960年,屈银华作为中国登山队的一员,与队友们克服千难万险,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奇迹。从北坡登顶的4名突击队员除了屈
期刊
【引子】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相信诗人,对帝王将相、福禄寿鬼艳羡与敬拜的眼光庶几让我们失去了生命的尊严。读诗,能使我们从被物欲所困的状态中走出来;读诗使我们在时代的污染中保持原有的清新与天真的本色。读普希金的诗,唤起我们对爱国诗人的缅怀之情,缅怀为民族的解放与自由而作出贡献的先烈,激发我们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读普希金的诗,能纠正我们权力崇拜、物质崇拜、鬼神崇拜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期刊
我卖力爬上台阶,缓缓走进杨厝港地铁站,准备在日落前赶回巴西立。在赎罪的心情下我毅然回首,九楼的帘幔拂动,闪过母亲垂询的眼神。她几度挽留我:“多吃一口菜,多喝一碗汤吧。”桌上尽是她细心熬煮的佳肴,而我却匆匆踏上未竟的旅途,留给她乍逢的惊心,徒然的狂喜。  楼上的眼睛对着偶来的人,缄默。  小时候,我善意地拒绝母亲带我上学校。可背着书包的我,从不忘记转身,向楼上不安的她挥别。一双乌黑慈祥的眼睛在楼上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