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賣場陷「圈地增長」怪圈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全大陸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來看,家具業似乎是回暖了。然而,過於單一的盈利模式,以及房地產業的緊密關聯度,讓家居賣場的回暖變得越來越不踏實。
  實際上,近幾年來,家居賣場業也在尋求轉型,希望擺脫外部環境帶來的不確定影響。但是,從目前來看,轉型尚未完成。未來,家居行業將如何發展仍值得期待。
  開店又關店「回暖」背後的「怪圈」
  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近期發佈的全大陸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顯示,該指數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上漲,顯示出房地產剛需釋放後的暖意。2013年以來,房地產開發商的拿地熱重新出現,家居行業因家裝特性,往往比樓市走勢滯後約10個月。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型家居賣場近年來銷售額的突飛猛進與其跑馬圈地、大肆擴張不無關係。
  據統計,即使是在行業低迷的2012年,全大陸仍有多家家居賣場競相開業。在2013中國家具行銷及設計大會論壇上,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算了一筆賬:紅星美凱龍目前在全大陸有115家店,居然之家有75家店,「如果每家店能達到10萬平方米,那就是2000萬平方米的規模。」
  以收取租金為主要盈利模式的家居賣場,在地產行業增速減緩、市場飽和、消費低迷的時局下,最容易出現租金回收困難、資金鏈斷裂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東方家園、吉盛偉邦、月星家居等賣場關閉的門店數超過20家,其中僅東方家園便關閉了12家門店。
  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秦占學分析,建材家居市場和房地產的剛性需求息息相關,不管調控與否,都要看剛性需求是增長還是下降,以此來判斷建材家居的好壞,「只要預期房價會上漲,剛性需求反而會提前釋放,刺激建材家居市場的發展。」
  但他同時表示,目前整體環境還是建材家居賣場和產能過剩,在這種大背景下,短期的轉暖僅僅是由於某種特定因素刺激房價上漲,使剛性需求提前釋放出來了,而非市場真正進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要真正轉好還是得等到供需平衡時再看。」秦占學總結道。
  被「扼住喉嚨」廠商抱團自建管道
  「目前,家居行業的主流管道仍然是大賣場,很少有企業單獨做獨立店的,基本上都是進賣場。」聯邦家私集團董事局主席助理鍾海舟說。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賣場作為家居的主流管道,地位尤為重要。比如,某個經銷商拿了某家居品牌在廣州的代理權,假如不進入吉盛偉邦、紅星美凱龍等大賣場,則很難把產品推銷出去。
  伴隨著行業的生產過剩,終端管道在家居行業中的地位變得越發重要。而這些重要的管道,卻把控在賣場的手中,家居廠商和經銷商必須要聽從賣場的指揮,特別是一些全國性的賣場,話語權更強勢。隨著家居行業整體結構的變化,大部分家居企業無法自行消解因大環境變化、管理成本變化帶來的生存壓力,家居廠商與賣場之間的矛盾也變得更為激烈。
  為求快速發展,賣場每年的經濟指標要求也會不一樣,到頭來,所有的經濟增長指標都攤到了經銷商的頭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漲租,據了解,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每年的租金漲幅基本都快到了20%。
  被「扼住喉嚨」的家居廠商也開始尋求多元化的銷售管道。「我們正在逐步打破『全國一盤棋』的管道佈局。」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卡位關鍵城市,投資自建旗艦店,輻射周邊地區,擴大品牌影響力。鍾海舟表示,自建管道需要的投入較大,對有些中小品牌而言,有些冒險。目前,聯邦家私集團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深圳、成都、佛山等城市採用自建直營店的方式,開始進行管道佈局。而有些品牌則一直堅持走直營模式,比如美克美家。
  面對家居賣場的強勢和租金成本的連年上漲、甚至隨時可能被清退的風險,家居建材市場裡的陶瓷企業主們決定抱團取暖,率先對抗家居大賣場。
  2013年12月4日,家居建材流通企業華耐家居發起並聯合蒙娜麗莎、九牧、新明珠集團、唯美集團、樂華集團、東鵬陶瓷等在內的20多家陶瓷生產商,成立中陶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開發新模式家居賣場,欲自建投資管道,以自持物業的方式突圍。
  以自持物業的方式對抗紅星、居然的出租大賣場模式,背後反映的是家居建材商們對目前家居賣場模式最大的不滿。
  業態生變嘗試多元化轉型
  近年來精裝房、全裝房的迅速發展似乎讓家居建材品牌找到了新的出路。據統計,目前精裝房已占全大陸住房比例的近20%,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精裝房比例占40%以上,廣州甚至達到了60%。與之相對的工程裝修業務也日益受到建材商的重視。全裝房、精裝房意味著家居建材品牌可以繞過賣場,直接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以聖象集團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企劃部總經理陳治華透露,該公司房地產裝修業務的年增長率約為15%。
  中投顧問流通行業研究員申正遠表示,房地產裝修業務使得家居建材的流通管道逐漸改變,大部分家居產品的銷售管道從家居賣場開始向房地產工程市場轉移,甚至有部分賣場也在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獲得房地產商精裝房、全裝房的家居部分。
  除此之外,商品房裝修形態的變化還直接對家居賣場「一站式採購」的理念提出了挑戰。相對於毛坯房,購買精裝房和全裝房的消費者由於已經完成了大部分裝修,對家居產品的需求也更為碎片化、個性化,以選擇性或補充性採購為主。
  家居賣場依靠場租就能旱澇保收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與上游商日益激烈的矛盾,商品房裝修形態變化、電商衝擊等因素的疊加影響,家居賣場不得不走上轉型之路。
  「往上游走」正成為家居賣場的一致認知。利用多年在行業內積累的流通優勢,尋找代理商或者生產廠家進行貼牌生產,並最終以「自有品牌」的形式在店內出售,這幾乎是所有賣場推出家具、家居品牌的規律。
  紅星美凱龍的做法則是「向下延伸」,成立「家倍得」裝潢中心,進軍下游的建築裝飾行業。
  如果說向上下游拓展產業鏈比較穩健,那麼月星集團和紅星美凱龍的做法則更為顛覆。前者打造「環球港」購物中心、進軍商業地產,後者開發城市綜合體,與原有業務均相去甚遠。
  儘管「出手」較晚,但龐大的網購市場也使家居企業無法放棄這一塊蛋糕。根據中國行業諮詢網研究資料,2015年中國家居行業的電子商務規模預計將達2050億元人民幣。
  「體驗性和物流難題都在逐漸解決,這不是障礙,而是一個過程,暫時還不能評價好壞。對家居行業而言,做電商不要追求贏在起跑線上,而是要贏在終點線。」秦占學說。
其他文献
民進黨史上最遭詬病的黨主席蘇貞昌(如圖)主導的、歷經9個月的「華山會議」,在人民普遍期待的「民進黨對大陸政策轉型」聲中,毫無建樹地回到蘇貞昌保守路線原點。最後通過的「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以及蘇貞昌後來的表態,都突顯他堅持台獨路線不變的立場。  這份「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即折射了民進黨內的政治生態,又集中反映了民進黨為「重返執政」不同路線之間的纏鬥。  其中,一種路線取向,就是為了執政,就要不斷調整民
期刊
2014年1月15日的《環球時報》同時轉載兩則消息:一則是德國《世界報》刊登的「世界最安全航空公司排行榜」;一則是韓國《中央日報》文章「GDP一萬億美元,中國廣東省直逼韓國的秘密」。兩則新聞說的都是「局部中國」與「世界同行」排名,揭示的都是中國大陸的「實力」,都說明了中國大陸與世界的距離。  韓國《中央日報》的文章說,廣東2013年GDP突破1萬億美元,幾乎與韓國持平。省政府2014年1月2日推測
期刊
香港特首梁振英在2014年 1月15日發表的《香港2014施政報告》中說:「兩個月前,我到內地訪問,認識了一位創業的年青人。他在香港完成碩士課程後,受到老師啟發,將物業加按套現,再加上積蓄和親戚的借貸,到廣西闖天下。10年後的今天,他擁有一家進口紅酒、咖啡和其他食品供應鏈企業,每年營業額超過一億元人民幣。這位年青人創業所在的廣西,涉足的行業,都不為港人熟悉。他說在歐洲洽談進口紅酒和食品到廣西時,他
期刊
所謂的「市場決定」,寫這個東西的人很明白,但是不見得大家都明白,我估計真正明白的人只占少數。什麼叫市場決定?我一直反對的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那就不是市場決定,而是政府決定。如果要真正市場決定,首先十八億畝耕地紅線要廢掉。  解析:  大陸三中全會提出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道理講得都很對,問題是落實。而且所謂落實,問題在於大家是否真正懂得這個道理,真正懂了才會去落實,你不懂,以為這
期刊
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全球企業正處在同一個十字路口:沿著固有的軌跡繼續前行,將是一條佈滿資源日漸枯竭的陷阱、市場空間漸行漸窄的不歸路;而低碳轉型即將拉開第二次經濟全球化的大幕,一場以低碳名義的革命正在興起。  無法迴避的低碳競爭已經到來,「不行動,會死得很難看。」企業是經濟的微觀主體,既是能源消耗者,也是溫室氣體排放源。減少碳排放,是責任,更是生存需要。  你的產品「走」過了怎樣的「碳足跡」?它們
期刊
中國社科院表示,大陸國家淨資產在2011年已超過人民幣300兆元; 2012年大陸債務近28兆元,其中地方債達20兆元。國家淨資產增加額持續小於當年的國內生產总值(GDP),顯示並非全部GDP都累積成為財富,其中不少是無效GDP。此外,大陸國家總資產中存貨比例激增,顯示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大陸中央與地方政府2012年的債務總額近28兆元,占當年GDP的53%。其中地方債務19.94兆元。另一方面,報
期刊
民進黨從「對中政策」辯論到「兩個太陽」之爭,在暗示蘇貞昌統治危機隱然浮現。蔡英文、謝長廷、新潮流等派系結盟態勢已日趨明顯,意圖在五月黨主席改選過程中重奪黨權,再參與2016年大位之爭。依據相關民調顯示,蘇貞昌於黨內支持度,始終落於蔡英文之後,差距高達兩成。故而只要蔡英文表達參選意願,必可終結蘇貞昌的「大位」懸念。面對蔡的步步進逼,蘇仍做困獸之鬥,最典型的前哨戰役,就是民進黨「對中政策」辯論。  蘇
期刊
他們的事業在大陸起步、成長、壯大。他們並不是所謂的「無根台商」,而是以超乎尋常的膽識與智慧,在大陸這個誘惑與風險共存的市場深深地紮下了根。10年見證,不靠台灣經驗,不等母公司金援,一路攻城掠地,展業不輟,成為當之無愧的創業先鋒——  鄭國川、克莉絲汀、韋文雙、85度C、多样屋、迪歐咖啡、廣禾堂、歐迪芬、琉璃工房、集集小鎮  鄭國川看見,改變  【成長奇跡】  上世紀90年代初,剛剛開始品嘗到改革開
期刊
自願生育是每個人的自然權利,不證自明,不言而喻,不需要誰賦予。因為張藝謀自作主張生孩子,就罰他款,這是在侵犯他的權利。有問題的不是張藝謀,而是無理的計生政策。  解析:  就在很多人為《改革決定》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歡呼的同時,張藝謀「超生門」也進入高潮,在強大輿論壓力下,張藝謀近日發表聲明向公眾道歉。這說明很多人沒有把生育看作自己與生俱來的權利,而是看作政府分配施捨的特權。政府說如果你或你老
期刊
現在凡是能賺錢的國有企業,基本上都是靠政府的排他性壟斷。三個電信公司,其他人不能做,它可以做,甚至包括銀行,都是靠政府的排他性措施或者政府施加的那些壟斷措施來保護它。  解析:  這些央企公司,這些壟斷行業所賺的錢,在經濟學上講,不能叫經濟利潤,它只能叫會計利潤。會計利潤不同於經濟利潤,會計利潤因為是記在賬上,好多成本是隱性的,並不記在賬上,然後就對外公佈說企業賺錢了。如果把這些隱性成本都算進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