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的精神,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豁达大度、心胸开阔、宽以待人、以德报怨。可以说,宽容是人与人和谐、家庭与家庭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宽容是一种博大胸怀。“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宽容,就是心存容人之量,常为他人着想。有宽容之心的人,才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才能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所以,当你与人相处,受了委屈、误解、伤害或不公平的对待时,请潇洒地一笑而过,宽容会使你变得平衡、宁静、高尚和伟大。
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芸芸众生各有长短,何必去追求那种虚无缥缈的完美?不如静下心来,诚心实意地查找自己的不足,学习吸收他人的长处,在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中成长,在正确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中进步。别人有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一些麻烦和苦恼。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宽容和接纳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
宽容也是支持。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不干事的人对干事的人出现的纰漏幸灾乐祸,对干事的人的失败冷嘲热讽,对干成的事情也要鸡蛋里挑骨头。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众多的创业者,创业与风险并存,每一个创业者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遇到挫折与磨难,经历失败对创业者是一种考验,对创业者周围的人也是一种考验。从某种意义上讲,后一种考验更艰巨,因为它考验的是一个群体,是一个群体对待失败者所持的态度,是社会氛围。其实,宽容的社会氛围对推动我们的事业大有裨益。
宽容别人可以成就自己。一个人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就要拥有异于常人的宽广的胸怀,把众多不同类型的人一步步吸引到自己的身旁,鼎力支持自己。三国时期,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曾命陈琳草写过讨曹檄文,陈琳的檄文从曹操的祖父骂起,一直骂到曹操本人,贬斥他是古今第一“贪残虐烈无道之臣”。当时曹操让手下念这篇檄文时正患头痛病,听到要紧处不禁厉声大叫,惊出一身冷汗,头竟然不疼了。可见此文的确戳到了曹操的要害。袁绍灭亡后,陈琳被捕,曹操部下有人建议杀掉陈琳,以报前事之仇。但曹操怜惜陈琳的才华,不仅宽恕了他,还命他为自己做事,陈琳大为感动,从此尽心辅佐曹操,成就一代伟业。肯于宽容别人,其实也是在修炼自己。一个人心中总装着别人的过错、对别人的仇恨,他又怎能快乐幸福呢?宽容别人,在赢得别人的敬意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美丽起来。
宽容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还会赢得友谊乃至顺利的人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待自己认识的人和认识自己的人都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哲学和立身做人的艺术。古人云:“有容乃大。”宽容是一个人胸怀宽广的直接表现,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的人,必然是一种懂得忍让、善于宽容的人;宽容还可以说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液”,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润滑脆弱的人际关系;宽容也可以称作“黏合剂”,它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弥合破损的双边感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更是一种修养,一种理智,一种魅力,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是人生的美好境界。你能容人,别人才能容你,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
当然,宽容不是没有原则的纵容,也不是漠不关心的放任,而是在理智、平和、信任的前提下,一种开放、积极、建设性的心态,这种心态是现代公民应有的一种公共风尚。学会宽容,你会更加快乐,你会在宽容中体味到海阔天空的喜悦,享受到化干戈为玉帛的舒畅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那份欣慰。
要学会生存,继而获得成功,请先学会宽容吧!
(选自2014年第3期《审计与理财》,有删改)
鉴赏空间
宽容既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基于此,上文作者章新倡导我们“学会宽容”,而课文作者郭安凤则提议我们“多一些宽容”。阅读两篇文章,我们无疑会加深对“宽容”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的深度理解。细加比较,上文与课文在论证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上文的主体部分依次用五个中心句作为分论点,多角度地阐述“学会宽容”这一中心论点,其中以宽容的意义为主,也涉及“如何宽容”;而课文《多一些宽容》中,作者首先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然后论述怎样才能做到宽容,最后对观点进行补充论述。其着重点在于论述通过“四互”(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做到宽容。
[读有所思]
从全文看,文中画线的语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宽容是一种博大胸怀。“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宽容,就是心存容人之量,常为他人着想。有宽容之心的人,才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才能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所以,当你与人相处,受了委屈、误解、伤害或不公平的对待时,请潇洒地一笑而过,宽容会使你变得平衡、宁静、高尚和伟大。
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芸芸众生各有长短,何必去追求那种虚无缥缈的完美?不如静下心来,诚心实意地查找自己的不足,学习吸收他人的长处,在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中成长,在正确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中进步。别人有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一些麻烦和苦恼。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宽容和接纳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
宽容也是支持。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不干事的人对干事的人出现的纰漏幸灾乐祸,对干事的人的失败冷嘲热讽,对干成的事情也要鸡蛋里挑骨头。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众多的创业者,创业与风险并存,每一个创业者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遇到挫折与磨难,经历失败对创业者是一种考验,对创业者周围的人也是一种考验。从某种意义上讲,后一种考验更艰巨,因为它考验的是一个群体,是一个群体对待失败者所持的态度,是社会氛围。其实,宽容的社会氛围对推动我们的事业大有裨益。
宽容别人可以成就自己。一个人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就要拥有异于常人的宽广的胸怀,把众多不同类型的人一步步吸引到自己的身旁,鼎力支持自己。三国时期,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曾命陈琳草写过讨曹檄文,陈琳的檄文从曹操的祖父骂起,一直骂到曹操本人,贬斥他是古今第一“贪残虐烈无道之臣”。当时曹操让手下念这篇檄文时正患头痛病,听到要紧处不禁厉声大叫,惊出一身冷汗,头竟然不疼了。可见此文的确戳到了曹操的要害。袁绍灭亡后,陈琳被捕,曹操部下有人建议杀掉陈琳,以报前事之仇。但曹操怜惜陈琳的才华,不仅宽恕了他,还命他为自己做事,陈琳大为感动,从此尽心辅佐曹操,成就一代伟业。肯于宽容别人,其实也是在修炼自己。一个人心中总装着别人的过错、对别人的仇恨,他又怎能快乐幸福呢?宽容别人,在赢得别人的敬意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美丽起来。
宽容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还会赢得友谊乃至顺利的人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待自己认识的人和认识自己的人都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哲学和立身做人的艺术。古人云:“有容乃大。”宽容是一个人胸怀宽广的直接表现,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的人,必然是一种懂得忍让、善于宽容的人;宽容还可以说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液”,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润滑脆弱的人际关系;宽容也可以称作“黏合剂”,它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弥合破损的双边感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更是一种修养,一种理智,一种魅力,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是人生的美好境界。你能容人,别人才能容你,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
当然,宽容不是没有原则的纵容,也不是漠不关心的放任,而是在理智、平和、信任的前提下,一种开放、积极、建设性的心态,这种心态是现代公民应有的一种公共风尚。学会宽容,你会更加快乐,你会在宽容中体味到海阔天空的喜悦,享受到化干戈为玉帛的舒畅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那份欣慰。
要学会生存,继而获得成功,请先学会宽容吧!
(选自2014年第3期《审计与理财》,有删改)
鉴赏空间
宽容既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基于此,上文作者章新倡导我们“学会宽容”,而课文作者郭安凤则提议我们“多一些宽容”。阅读两篇文章,我们无疑会加深对“宽容”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的深度理解。细加比较,上文与课文在论证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上文的主体部分依次用五个中心句作为分论点,多角度地阐述“学会宽容”这一中心论点,其中以宽容的意义为主,也涉及“如何宽容”;而课文《多一些宽容》中,作者首先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然后论述怎样才能做到宽容,最后对观点进行补充论述。其着重点在于论述通过“四互”(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做到宽容。
[读有所思]
从全文看,文中画线的语句能否删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