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教学应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述:一是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寻找学生学习兴趣点;二是根据学生的好奇,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三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 求知乐园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130-02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包罗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可以这样说,历史知识是一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没有历史的社会科学是不存在的,每门社会学科都是历史科学的研究对象。学习历史,是学习各门社会科学学科的入门途径。历史也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历史教学将充满历史之美,具有趣味性的历史变成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历史教学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一、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寻找学生学习兴趣点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革历史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机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知道张骞好不容易在经受13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张骞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时我又强调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在他二出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得到频繁的交流,并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使新疆地区正式归于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和开辟“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使学生对张骞在历史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课文中提出的“张骞对我国历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的思考题。
二、根据学生的好奇,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历史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一首歌曲,不论歌词有多长,唱两遍就记得住。一部武侠小说,看上一遍人物情节也能一清二楚,但短短的几段历史教材,学完后学生却往往印象模糊。为什么?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感兴趣的东西永远都记不住。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第1课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时,我让学生看课本耧车的图片,因为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虽然近些年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我相信大多数学生还是见过的,于是我就问学生有没有见过类似的东西?在当地它的名称又是什么?它的用途是什么?果然,学生来了兴致,争着要回答,他们说出了耧车在当地的名称“蒋子”(这是当地的叫法,具体不知是哪两个字),并且说出了它的用途——播种工具,有的还说见过用耧车播种小麦。因此,问题不再抽象,他们也来了兴趣,紧接着我就比较了不同时期农具的发展情况,农具的进步,正是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说明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这也是古代农业的特点之一。在讲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特点时,我给他们讲了凯撒大帝穿着中国的丝质袍子会见群臣,引起艳羡的故事,由于他们对此不熟悉,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然后我就顺理成章的总结出了古代手工业的特点之一:技艺精湛,影响深远。这样的课堂,学生不会出现厌倦的情绪,还能很好的与老师互动,积极参与进来。我认为这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可以在历史课堂中运用。
三、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
历史课堂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会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抽象概念,学会了多角度思考历史背景和历史结局。又如在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精神不振,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危害性,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受到防毒反毒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历史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历史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 求知乐园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130-02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包罗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可以这样说,历史知识是一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没有历史的社会科学是不存在的,每门社会学科都是历史科学的研究对象。学习历史,是学习各门社会科学学科的入门途径。历史也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历史教学将充满历史之美,具有趣味性的历史变成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历史教学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一、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寻找学生学习兴趣点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革历史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机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知道张骞好不容易在经受13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张骞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时我又强调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在他二出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得到频繁的交流,并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使新疆地区正式归于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和开辟“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使学生对张骞在历史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课文中提出的“张骞对我国历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的思考题。
二、根据学生的好奇,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历史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一首歌曲,不论歌词有多长,唱两遍就记得住。一部武侠小说,看上一遍人物情节也能一清二楚,但短短的几段历史教材,学完后学生却往往印象模糊。为什么?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感兴趣的东西永远都记不住。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第1课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时,我让学生看课本耧车的图片,因为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虽然近些年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我相信大多数学生还是见过的,于是我就问学生有没有见过类似的东西?在当地它的名称又是什么?它的用途是什么?果然,学生来了兴致,争着要回答,他们说出了耧车在当地的名称“蒋子”(这是当地的叫法,具体不知是哪两个字),并且说出了它的用途——播种工具,有的还说见过用耧车播种小麦。因此,问题不再抽象,他们也来了兴趣,紧接着我就比较了不同时期农具的发展情况,农具的进步,正是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说明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这也是古代农业的特点之一。在讲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特点时,我给他们讲了凯撒大帝穿着中国的丝质袍子会见群臣,引起艳羡的故事,由于他们对此不熟悉,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然后我就顺理成章的总结出了古代手工业的特点之一:技艺精湛,影响深远。这样的课堂,学生不会出现厌倦的情绪,还能很好的与老师互动,积极参与进来。我认为这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可以在历史课堂中运用。
三、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
历史课堂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会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抽象概念,学会了多角度思考历史背景和历史结局。又如在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精神不振,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危害性,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受到防毒反毒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历史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历史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