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生活活动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始终。“一日活动皆课程”中曾提过: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运用的,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无论是上课、游戏,还是生活活动,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生活环节具有重复性、平凡性、单调性、简单性,往往我们会忽略它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生活;引导;良师益友
3-6岁的儿童身心发展处于幼稚状态,缺乏完全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儿童时期是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期,幼儿的可塑性大,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将使他一生受用无穷,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形成,有着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我们都知道,生活环节主要有来园、晨检、进餐、午睡、盥洗、如厕等等环节,接下来,我就从教师的引导角度出发,从“蹲下来——做自然生长的益友”、“放开手——做自主学习良师”两方面入手,谈一谈如何做好幼儿生活环节的引导。
一、 蹲下来——做自然生长的益友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小朋友”这个词,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俗话说“要做孩子的老师,就要先做孩子的朋友”。有了朋友间的感情,就有了信任,有了信任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孩子的世界,为我们的有效引导提供保障,并且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为前提提供的引导也最易于与幼儿沟通,最容易被幼儿接纳。
(一) 关注他们的关注
关注是要用实际行动或用心去对待某人、某事。要做孩子的朋友首先我们从关注入手,细心地发现孩子们关注的事情,用心去做他们关注的事,让孩子们感受来自我们对于他们的爱。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推动和支撑,才能更好地互动,师幼共同发展。例如:孩子们最喜欢卡通的世界,因此,我们请来了孩子喜欢的米奇、米妮、唐老鸭等大家熟悉的卡通人物在园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美好的清晨,伴随着最动听的音乐,引领孩子走进自己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喜欢看“巧虎”,于是,我们就化身成为一个个“小巧虎”和电视中的巧虎一起学习进餐、如厕、洗手等生活本领。
(二) 惊奇他们的惊奇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孩子们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他们的问题没完没了。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究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他们在成长中不停地惊奇着,我们惊奇着他们的惊奇,陪伴他们成长。例如:孩子们喜欢洗手时玩肥皂,用手搓出很多泡泡。我就决定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组织一次“趣味泡泡”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干脆就和孩子们一起玩个够,和他们一起搜集各种香皂,一起寻找产生泡泡的原因,观察泡泡的特征,发现泡泡的美,做活动的支持者。
(三) 感受他们的感受
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孩子也是如此。尊重孩子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条件,尊重孩子是和谐师幼关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我们有个中班的孩子,经常尿床,每次尿床后,我们总是等其他的孩子离开午睡室时才叫他起床,并和他一起换上干净的衣裤,开玩笑地说:“老师小时候也尿床的呢,大一些就不会尿了。”摸清孩子尿床规律以后,每天定好时间叫他起床上厕所,并备好拖鞋,冬天的时候我们还备了一个尿壶,以防孩子们跑来跑去冻着。现在孩子大班了,也不再尿床,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着!
二、 放开手——做自主学习的良师
韩愈的《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以基础教育,德为先,传授以学业、技能,当面临未知事物之时,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解开困顿、迷惑。我想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成为一名良师。在幼儿生活环节的引导中也要做他们的良师,放开手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促进幼儿自然生长。
(一) 多一些花样,少一些单调
1. 创设灵动环境 发挥教育作用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环境创设,向幼儿宣传、暗示、讲解好的习惯。例如:我们在洗手池上制作了幼儿易懂的步骤图,帮助幼儿洗手习惯的养成;在饮水机前贴了一米线,引导幼儿排队喝水;并在午睡间布置了月亮、星星的温馨的挂饰,帮助幼儿入睡等等。
2. 组织趣味游戏 培养良好习惯
游戏能调动幼儿积极性,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表现和发展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好的活动方式。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我们针对这一特点,打破传统的组织形式,将习惯的养成融于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养成习惯。例如:幼儿通过合作玩手指游戏,对洗手结果进行自查、互查,在幼儿参与管理中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吃香蕉时,幼儿容易将果皮全部剥掉,大把握着果肉吃,不卫生,我们开展“香蕉开花”的游戏——小手牢牢握住底端不动,香蕉皮做花瓣,肉做花心——幼儿愉快地边欣赏边吃掉自己的作品。
3. 利用儿童语言 激发学习兴趣
幼儿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喜欢形象化的语言和实物,我们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巧妙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使幼儿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得知识。例如用拟人的手法,使事物形象生动:在进餐环节,挑食现象比比皆是,除了营养播报外,可以引导不喜欢吃青菜的幼儿:“你听到咀嚼青菜的声音了吗?那是她很喜欢你,在你的小嘴巴里唱歌呢。”幼儿还喜欢句式短小的话语,比如儿歌:穿衣时,多数幼儿只会穿一只袖子,為了找另一只袖子,焦急地在原地转圈,我们用儿歌总结穿衣技巧:“小手抓领子,用力向后甩,刮起一阵风,袖子穿上了。”于是在愉快的“风声”中顺利穿上了外衣,孩子们通过短小、形象的语言一下子就把穿衣技巧掌握了。
4. 开展多彩活动 督促习惯养成
幼儿年龄小,理解力差,如果一味地说教,易导致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借助教学活动、区域游戏、学科渗透等平台将习惯融于其中,督促习惯养成。例如喝完牛奶后,孩子们可以看书、折纸、玩魔尺、搭积木、聊聊天,观察自然角,不仅避免了消极等待,养成良好的等待习惯,还可以让幼儿在紧张的学习活动、兴奋的游戏活动间找到一席悠闲空间,自由享受……
5. 牵手智慧家长 同步家园教育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力量,家庭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环境,而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只有有目的、有意识地建立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例如说幼儿洗手习惯的养成,不仅仅只在幼儿园中教育锻炼,在家也要督促,慢慢让行为内化成习惯。俗话说播种行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家园智慧牵手,同步教育,为幼儿的成长打造坚定基石。
(二) 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
孩子的生活习惯是需要不断强化和巩固的,由于幼儿的自我督促和自我检查能力较弱,坚持性不够,所以老师督促、提醒是十分必要的,生活教育应该随时随地、经常性、反反复复地、不厌其烦地进行,直至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多一些赞美,少一些责怪;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正如诺尔特所言: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将学会欣赏。我们多给孩子一些走弯路的机会,放开手,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总之,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渗透着教育因素,我们要不断地深入挖掘内在的教育价值,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路上只要我们多宽容,少严厉;多鼓励,少批评;多花样,少单调;多耐心,少浮躁,蹲下来、细观察、放开手,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2013-3-1.
[2]陶行知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关键词:生活;引导;良师益友
3-6岁的儿童身心发展处于幼稚状态,缺乏完全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儿童时期是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期,幼儿的可塑性大,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将使他一生受用无穷,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形成,有着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我们都知道,生活环节主要有来园、晨检、进餐、午睡、盥洗、如厕等等环节,接下来,我就从教师的引导角度出发,从“蹲下来——做自然生长的益友”、“放开手——做自主学习良师”两方面入手,谈一谈如何做好幼儿生活环节的引导。
一、 蹲下来——做自然生长的益友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小朋友”这个词,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俗话说“要做孩子的老师,就要先做孩子的朋友”。有了朋友间的感情,就有了信任,有了信任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孩子的世界,为我们的有效引导提供保障,并且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为前提提供的引导也最易于与幼儿沟通,最容易被幼儿接纳。
(一) 关注他们的关注
关注是要用实际行动或用心去对待某人、某事。要做孩子的朋友首先我们从关注入手,细心地发现孩子们关注的事情,用心去做他们关注的事,让孩子们感受来自我们对于他们的爱。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推动和支撑,才能更好地互动,师幼共同发展。例如:孩子们最喜欢卡通的世界,因此,我们请来了孩子喜欢的米奇、米妮、唐老鸭等大家熟悉的卡通人物在园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美好的清晨,伴随着最动听的音乐,引领孩子走进自己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喜欢看“巧虎”,于是,我们就化身成为一个个“小巧虎”和电视中的巧虎一起学习进餐、如厕、洗手等生活本领。
(二) 惊奇他们的惊奇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孩子们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他们的问题没完没了。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究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他们在成长中不停地惊奇着,我们惊奇着他们的惊奇,陪伴他们成长。例如:孩子们喜欢洗手时玩肥皂,用手搓出很多泡泡。我就决定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组织一次“趣味泡泡”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干脆就和孩子们一起玩个够,和他们一起搜集各种香皂,一起寻找产生泡泡的原因,观察泡泡的特征,发现泡泡的美,做活动的支持者。
(三) 感受他们的感受
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孩子也是如此。尊重孩子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条件,尊重孩子是和谐师幼关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我们有个中班的孩子,经常尿床,每次尿床后,我们总是等其他的孩子离开午睡室时才叫他起床,并和他一起换上干净的衣裤,开玩笑地说:“老师小时候也尿床的呢,大一些就不会尿了。”摸清孩子尿床规律以后,每天定好时间叫他起床上厕所,并备好拖鞋,冬天的时候我们还备了一个尿壶,以防孩子们跑来跑去冻着。现在孩子大班了,也不再尿床,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着!
二、 放开手——做自主学习的良师
韩愈的《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以基础教育,德为先,传授以学业、技能,当面临未知事物之时,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解开困顿、迷惑。我想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成为一名良师。在幼儿生活环节的引导中也要做他们的良师,放开手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促进幼儿自然生长。
(一) 多一些花样,少一些单调
1. 创设灵动环境 发挥教育作用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环境创设,向幼儿宣传、暗示、讲解好的习惯。例如:我们在洗手池上制作了幼儿易懂的步骤图,帮助幼儿洗手习惯的养成;在饮水机前贴了一米线,引导幼儿排队喝水;并在午睡间布置了月亮、星星的温馨的挂饰,帮助幼儿入睡等等。
2. 组织趣味游戏 培养良好习惯
游戏能调动幼儿积极性,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表现和发展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好的活动方式。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我们针对这一特点,打破传统的组织形式,将习惯的养成融于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养成习惯。例如:幼儿通过合作玩手指游戏,对洗手结果进行自查、互查,在幼儿参与管理中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吃香蕉时,幼儿容易将果皮全部剥掉,大把握着果肉吃,不卫生,我们开展“香蕉开花”的游戏——小手牢牢握住底端不动,香蕉皮做花瓣,肉做花心——幼儿愉快地边欣赏边吃掉自己的作品。
3. 利用儿童语言 激发学习兴趣
幼儿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喜欢形象化的语言和实物,我们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巧妙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使幼儿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得知识。例如用拟人的手法,使事物形象生动:在进餐环节,挑食现象比比皆是,除了营养播报外,可以引导不喜欢吃青菜的幼儿:“你听到咀嚼青菜的声音了吗?那是她很喜欢你,在你的小嘴巴里唱歌呢。”幼儿还喜欢句式短小的话语,比如儿歌:穿衣时,多数幼儿只会穿一只袖子,為了找另一只袖子,焦急地在原地转圈,我们用儿歌总结穿衣技巧:“小手抓领子,用力向后甩,刮起一阵风,袖子穿上了。”于是在愉快的“风声”中顺利穿上了外衣,孩子们通过短小、形象的语言一下子就把穿衣技巧掌握了。
4. 开展多彩活动 督促习惯养成
幼儿年龄小,理解力差,如果一味地说教,易导致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借助教学活动、区域游戏、学科渗透等平台将习惯融于其中,督促习惯养成。例如喝完牛奶后,孩子们可以看书、折纸、玩魔尺、搭积木、聊聊天,观察自然角,不仅避免了消极等待,养成良好的等待习惯,还可以让幼儿在紧张的学习活动、兴奋的游戏活动间找到一席悠闲空间,自由享受……
5. 牵手智慧家长 同步家园教育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力量,家庭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环境,而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只有有目的、有意识地建立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例如说幼儿洗手习惯的养成,不仅仅只在幼儿园中教育锻炼,在家也要督促,慢慢让行为内化成习惯。俗话说播种行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家园智慧牵手,同步教育,为幼儿的成长打造坚定基石。
(二) 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
孩子的生活习惯是需要不断强化和巩固的,由于幼儿的自我督促和自我检查能力较弱,坚持性不够,所以老师督促、提醒是十分必要的,生活教育应该随时随地、经常性、反反复复地、不厌其烦地进行,直至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多一些赞美,少一些责怪;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正如诺尔特所言: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将学会欣赏。我们多给孩子一些走弯路的机会,放开手,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总之,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渗透着教育因素,我们要不断地深入挖掘内在的教育价值,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路上只要我们多宽容,少严厉;多鼓励,少批评;多花样,少单调;多耐心,少浮躁,蹲下来、细观察、放开手,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2013-3-1.
[2]陶行知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