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国家鼓励“万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在拓展就业渠道、增加税收来源、增强外贸活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贷环境需要企业、企业主、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多方参与,共同发力。良好的中小企业信贷策略可以提升企业综合经营发展效果,改善信贷对经济的相关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从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角度分析如何有效改善中小企业信贷环境,进而有针对性地为中小企业信贷策略提供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贷 策略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金融机构的“贷款难”和政府的“融资急”一直是中小企业信贷的现实状况,这种互相需求又互相抵制的情况与金融机构的信贷观念和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匹配有直接的关系。为破解这个困局需要分析中小企业实际的资质参数,准确的判断贷款可能存在的核心风险,明确切合国情的信贷管理标准。如何促使金融机构真诚、高效介入中小企业信贷;如何让中小企业良性发展,回报金融机构;如何让政府作为监管部门做好经济发展的规划是重要的课题。按照有效信贷业务发展标准,需要正确处理好企业和金融机构两者的关系,确保信贷综合策略水平的有效提升,最终实现中小企业经营效益提升,金融机构经营稳定发展,这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的。
一、 中小企业及企业主应该有科学的经营理念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部分原因是企业或企业主自身因素造成的,有些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混乱,企业主自己的想法稍有变化整个企业跟着转向,试错代价非常大。一些中小企业经营没有目标,缺乏长远规划,企业员工看不清企业发展脉络,企业主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企业经营理念的模糊造成企业诚信度下降,企业无法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经营体系和未来这就客观造成了银行、担保公司等机构对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健全,流程管理、质量管理亟需提升。比如财务管理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一环,但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收支比较随意,部分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这类企业财务报表或财务票据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资金流动,税收状况与收入情况差异较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通过企业的财务凭证或报表获得有益信息,进而不愿扶持企业经营。一些制造类中小企业质量控制流程未建立,其产品质量忽好忽坏、时高时低无法形成市场口碑。
中小企业及企业主如果没有科学、切合实际的经营理念就无法形成企业的凝聚力、无法建立完整的内部管理机制、无法向外界展示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形象。这类企业在银行的初步筛选过程中就会被淘汰,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
二、金融机构转变观念,提升扶持中小企业的实际效果
商业银行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重要性,改变存在的歧视观念问题,通过“大数据”、内部模板、历史规律等方式筛选符合条件的客户群體,按照实际有效原则分析企业经营现状和未来,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银行需要加强中小企业信贷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不断摆正自身的位置,将中小企业信贷纳入实际服务的范畴,以扶持、公平、真诚的服务理念,增强银行信贷在企业快速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中小企业整体金融资产政策发展的倾斜,商业银行已经逐步意识到中小企业业务存在的客户结构问题。银行应该按照企业实际有效发展快速盈利的标准,逐步提高企业实际融资的利润增长点。大力发展信贷份额的有效规划制度,对银行实际的可能存在的资本运作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企业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商业银行是需要盈利快速发展的,根据实际企业缺乏的增长点和环境不达标的内容,准确的分析融资问题。
三、 明确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角色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扶持,根据实际情况,政府准确的推行中小企业金融政策服务内容,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可能存在的各种困境,获取更有效的服务发展标准,获取新技术,新标准。特别是对于存在技术,有市场发展需求的企业,更应当得到有效快速的发展和扶持。政府应该通过合理的区分建立差别化的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和小企业扶持政策,通过差别化的政策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最终达到促进整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发展因素的限制,往往存在贷款困难的问题。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由政府牵头组建担保公司是比较符合我国现行发展水平的有利措施。由地方政府带头,采用会员制管理标准,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公司,通过担保公司的介入解决中小企业信贷在银行的准入难题。政府和银行加强贷款投放的流程管理,降低贷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向问题,按着各方认可的实际风险进行承担分配,这样可以确保企业顺利完成贷款流程,保证经营效益发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加强贷款信贷业务的安全化管理建设,根据信贷业务标准,建立合理独立的中小企业信贷监管体制,在控制银行信贷量的同时调整信贷结构。中小企业的监管体制应充分考虑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积极性和市场需求性,对不良资产进行有效的补救。对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没有良好表现的金融机构,给于一定限制;对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良好的,给予信贷投放规模倾斜。
政府监管部门结合企业长期规划发展的目标,对银行的信贷业务、放贷标准进行严格的规划,通过法律手段明确企业的义务,确保本息回收正常。
四、规范贷款审查制度,对存在缺陷的企业进行有效限制
中小企业信贷是商业银行高风险类业务,根据实际信贷发展业务水平,银行有必要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有效约束的标准,扶持的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保证银行与企业资金贷款业务的合理性。企业需要按照银行信贷管理方式和方法,准确的分析自身素质提升的办法,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划和内部管理。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规范管理意识水平,加强员工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责任划分,提升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增强银行业务的有效生存发展空间。政府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进行信贷指导,保证信贷本息安全,促进银行有效的放贷,提升信贷业务的安全性,实现可靠信贷管理。
银行需要根据准入标准,限制不合格企业准入,对企业诚信度不足、企业主素质低、债务率过高的企业进行标识,对工商业反馈存在负面信息的企业进行业务暂停,不允许其独立完成企业的各种贷款业务。政府通过有效的法律法规建设,对行业行政中的相关措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不足,防止企业受贷款因素的影响,产生周转不灵、停工停业等问题,改善银行信贷风险中的各种不稳定安全因素,实现对存在缺陷的中小企业进行有效限制。
五、加强企业贷款流程的办理工作
按照企业实际有效实施的工作标准,合理的分析保护企业贷款的相关工作流程,明确法律条文,确定信贷资金安全标准。按照银行自身建立的规划管理标准,对企业的相关贷款业务进行鉴定。监管部门应该明确银行贷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规避原则,改善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信贷隐患。加强中小企业的整体信贷业务策略规划和管理,逐步完善企业实际的业务发展标准。企业需要按照商业银行规范的标准进行资金安全管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完善商业银行资金的规范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合理策略需要根据市场发展,政府政策,商业银行以及中小企业等多方参与,合理的信贷策略应该明确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量标准原则,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信贷量和回收进度。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需要良好的资金支持,拓展业务的发展水平。利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中小企业可以实现整体业务水平的快速提升。未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更加需要信贷业务的扶持,实现中小企业资本业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企业资金投资,实业运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洪涛. 商业银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28).
[2]谭中明,成浩.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模式与组织架构创新研究——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3]曹黔然,王安国. 比较优势下的过桥融资:商业化担保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 金融发展研究. 2010(09).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贷 策略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金融机构的“贷款难”和政府的“融资急”一直是中小企业信贷的现实状况,这种互相需求又互相抵制的情况与金融机构的信贷观念和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匹配有直接的关系。为破解这个困局需要分析中小企业实际的资质参数,准确的判断贷款可能存在的核心风险,明确切合国情的信贷管理标准。如何促使金融机构真诚、高效介入中小企业信贷;如何让中小企业良性发展,回报金融机构;如何让政府作为监管部门做好经济发展的规划是重要的课题。按照有效信贷业务发展标准,需要正确处理好企业和金融机构两者的关系,确保信贷综合策略水平的有效提升,最终实现中小企业经营效益提升,金融机构经营稳定发展,这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的。
一、 中小企业及企业主应该有科学的经营理念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部分原因是企业或企业主自身因素造成的,有些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混乱,企业主自己的想法稍有变化整个企业跟着转向,试错代价非常大。一些中小企业经营没有目标,缺乏长远规划,企业员工看不清企业发展脉络,企业主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企业经营理念的模糊造成企业诚信度下降,企业无法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经营体系和未来这就客观造成了银行、担保公司等机构对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健全,流程管理、质量管理亟需提升。比如财务管理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一环,但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收支比较随意,部分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这类企业财务报表或财务票据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资金流动,税收状况与收入情况差异较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通过企业的财务凭证或报表获得有益信息,进而不愿扶持企业经营。一些制造类中小企业质量控制流程未建立,其产品质量忽好忽坏、时高时低无法形成市场口碑。
中小企业及企业主如果没有科学、切合实际的经营理念就无法形成企业的凝聚力、无法建立完整的内部管理机制、无法向外界展示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形象。这类企业在银行的初步筛选过程中就会被淘汰,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
二、金融机构转变观念,提升扶持中小企业的实际效果
商业银行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重要性,改变存在的歧视观念问题,通过“大数据”、内部模板、历史规律等方式筛选符合条件的客户群體,按照实际有效原则分析企业经营现状和未来,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银行需要加强中小企业信贷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不断摆正自身的位置,将中小企业信贷纳入实际服务的范畴,以扶持、公平、真诚的服务理念,增强银行信贷在企业快速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中小企业整体金融资产政策发展的倾斜,商业银行已经逐步意识到中小企业业务存在的客户结构问题。银行应该按照企业实际有效发展快速盈利的标准,逐步提高企业实际融资的利润增长点。大力发展信贷份额的有效规划制度,对银行实际的可能存在的资本运作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企业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商业银行是需要盈利快速发展的,根据实际企业缺乏的增长点和环境不达标的内容,准确的分析融资问题。
三、 明确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角色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扶持,根据实际情况,政府准确的推行中小企业金融政策服务内容,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可能存在的各种困境,获取更有效的服务发展标准,获取新技术,新标准。特别是对于存在技术,有市场发展需求的企业,更应当得到有效快速的发展和扶持。政府应该通过合理的区分建立差别化的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和小企业扶持政策,通过差别化的政策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最终达到促进整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发展因素的限制,往往存在贷款困难的问题。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由政府牵头组建担保公司是比较符合我国现行发展水平的有利措施。由地方政府带头,采用会员制管理标准,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公司,通过担保公司的介入解决中小企业信贷在银行的准入难题。政府和银行加强贷款投放的流程管理,降低贷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向问题,按着各方认可的实际风险进行承担分配,这样可以确保企业顺利完成贷款流程,保证经营效益发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加强贷款信贷业务的安全化管理建设,根据信贷业务标准,建立合理独立的中小企业信贷监管体制,在控制银行信贷量的同时调整信贷结构。中小企业的监管体制应充分考虑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积极性和市场需求性,对不良资产进行有效的补救。对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没有良好表现的金融机构,给于一定限制;对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良好的,给予信贷投放规模倾斜。
政府监管部门结合企业长期规划发展的目标,对银行的信贷业务、放贷标准进行严格的规划,通过法律手段明确企业的义务,确保本息回收正常。
四、规范贷款审查制度,对存在缺陷的企业进行有效限制
中小企业信贷是商业银行高风险类业务,根据实际信贷发展业务水平,银行有必要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有效约束的标准,扶持的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保证银行与企业资金贷款业务的合理性。企业需要按照银行信贷管理方式和方法,准确的分析自身素质提升的办法,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划和内部管理。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规范管理意识水平,加强员工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责任划分,提升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增强银行业务的有效生存发展空间。政府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进行信贷指导,保证信贷本息安全,促进银行有效的放贷,提升信贷业务的安全性,实现可靠信贷管理。
银行需要根据准入标准,限制不合格企业准入,对企业诚信度不足、企业主素质低、债务率过高的企业进行标识,对工商业反馈存在负面信息的企业进行业务暂停,不允许其独立完成企业的各种贷款业务。政府通过有效的法律法规建设,对行业行政中的相关措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不足,防止企业受贷款因素的影响,产生周转不灵、停工停业等问题,改善银行信贷风险中的各种不稳定安全因素,实现对存在缺陷的中小企业进行有效限制。
五、加强企业贷款流程的办理工作
按照企业实际有效实施的工作标准,合理的分析保护企业贷款的相关工作流程,明确法律条文,确定信贷资金安全标准。按照银行自身建立的规划管理标准,对企业的相关贷款业务进行鉴定。监管部门应该明确银行贷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规避原则,改善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信贷隐患。加强中小企业的整体信贷业务策略规划和管理,逐步完善企业实际的业务发展标准。企业需要按照商业银行规范的标准进行资金安全管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完善商业银行资金的规范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合理策略需要根据市场发展,政府政策,商业银行以及中小企业等多方参与,合理的信贷策略应该明确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量标准原则,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信贷量和回收进度。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需要良好的资金支持,拓展业务的发展水平。利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中小企业可以实现整体业务水平的快速提升。未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更加需要信贷业务的扶持,实现中小企业资本业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企业资金投资,实业运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洪涛. 商业银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28).
[2]谭中明,成浩.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模式与组织架构创新研究——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3]曹黔然,王安国. 比较优势下的过桥融资:商业化担保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 金融发展研究.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