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班历史教学中国际理解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19871120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日两国的交流逐渐深入。基于日本政府应对侵华事件的态度、中日两国历史教科书的差异及日语班历史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提升学生国际理解意识尤为重要。
  关键词:历史教学;中日交流;国际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17-2
  历史教科书编写过程中收到国家教育政策及编者的主观意识的影响,都带有重视民族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的色彩;同时在涉及到他国历史内容中,也基本上是依托民族历史的发展有选择地编写到教科书中,故他国历史在教科书中都不成体系,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笔者曾以中国人教版和日本东书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为蓝本对两国历史教材中相互涉及的内容进行对比。对比中发现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对日本历史的图文介绍不多且没有固定篇幅只是散落在教科书的各个段落中;涉及的日本历史也主要是近代以后的日本近代的侵华历史。日本东书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则对中国各个领域的历史都有涉及且图文并茂,但对中国的描述也是侧重古代史和近代史,建国以后的中国描述相对较少,存在重古代轻现代的特点。两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共同体现了民族意识的同时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就是对彼此的介绍都不够全面,因此,在历史课堂上培养国际理解意识还是相当必要的。
  一、培养学生国际理解意识的必要性
  笔者所在的学校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于2010年正式创办了日语课程班。课程班的课程设置中比较突出的有:中日学校间的合作交流、日籍教师进行日常化教学、进入日资企业参观学习等等。日语班学生的历史教材与普通班并无差异,依旧选用的是人教版(七上、下;八上、下;九上、下)和人教版(必修1、2、3)教材进行初高中的历史学习。鉴于日语班学生要在毕业以后留学日本进行学习再深造,因此,人教版中对日本历史的介绍其实还是远不够学生对这个民族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从日本教科书中了解中国的日本人对现代中国的了解也是较为片面。在对彼此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都缺乏了解的前提下,日语班历史教学的国际理解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现状
  国际理解教育兴起于上个世纪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这一背景下出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提出的。历史学科的自身特色使其兼具提高国际理解意識的教育任务,让学生能够在持续的历史学习中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形成独立开放的国际意识,以尊重、宽容的国际情怀实现民族间的理解和交流。由于日语班学生整体教学规划和与日本人频繁交流的特殊性,基于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涉及日本历史内容和日本历史教科书涉及中国历史内容的特点。日语班历史课堂教学除了教科书的基本教学以外,应该以国际理解为出发点,拓展教学内容,实现学生立足于本民族历史的前提下,拓宽对日本民族的历史发展、文化习俗、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了解,正确认识两国在面对历史问题上的差异性观点,形成共同的基本的价值观;更多关注两国在互相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共同国际问题,形成共同的责任意识;主动理解两国历史发展中的矛盾冲突背后的国际背景,达成反思和包容的有机结合,促进两国人民良性友好交流,加深两国之间和谐共处。上个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前提下,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国文化也在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密切。中日两国同处亚洲,两国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和对话是不可回避的;两国在国家政策、社会性质上等各个领域的差异性,历史遗留和现实反思的矛盾仍是两国经济文化深入交流的阻碍。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新课改以来已经渗透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识,不再是通史的形式,而是从经济、政治、思想这三个角度进行中外历史的合编,也关注了社会习俗变迁、物理学、生物学、音乐和影视等多个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变迁,教材本身对于学生形成国际理解意识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教科书呈现的历史知识总是有限的,历史教材也只是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历史事件和一些直观的观点。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变迁,历史解读也需要与时俱进,作为日语班的历史教师,笔者就更加需要提升自己的国际理解意识,从多个领域提升历史学科的专业素养。
  三、培养国际理解意识的现实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笔者所在学校首届日语班办学已经有了7个年头,首届毕业生2013年毕业,日本求学经历让他们更加成熟稳重的同时,也在与我交流中的一个细节让我深思。这个细节是学生们在与日本人的交流中有着这样的感受: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与日本人融为一体。为什么呢?这就是学生中学时代的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还没有深入,学生的国际理解意识还有待提高。从这个细节发散出去,日语班学生在高中的学习阶段可以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的参与提升对日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制度等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更加轻松地融入到日本人的本土生活中。历史课程在培育学生情感和认知能力上的特殊性,要求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深化国际理解教育。那么从日语班的历史教学出发,怎样更好地提升国际理解意识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拓展教学素材并正视两国的习俗文化等差异性,并在对比中扬长避短,善于反思和学习。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对日本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描述较少,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后,日语班在进行专题历史课程教学中,可借鉴东书版《日本史》中对日本历史的全面讲述补充关于日本历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并能够主动地发掘日本民族发展过程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部分,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也才能在进入这个国家学习时少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再者,客观公正地解读历史,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也是很重要的。日本侵华战争是中日关系中不能抹去的真相,记得一次日语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视频上呈现的一张张揪心的历史照片和一串串惊人的数字时,流露出的情感是愤怒和仇恨,甚至有人直接在课堂上大喊“打倒小日本,日本人去死”这样的口号。面对学生的愤怒和激动,教者让全体学生面对国旗起立静站数秒后,与学生交流了这样一段话:“面对南京城下的累累白骨和30多万同胞的冤魂,我们除了对历史的痛心和愤怒外,还应该有些什么样的情绪?年轻的你们,我们一起站在国旗下,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痛恨战争和侵略,不仅仅是我们所有的人类都是一样的,世界是大家的,和平也是大家的;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如果我们用历史的仇恨对待日本,我们痛恨的历史不会消失反而会愈演愈烈;对!历史没有办法抹灭,但现实可以改写,立足今天,我们应该反思,怎样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壮我大中华,实现中国梦……”学生的情感开始发生转变,在转变中,教者索性抛开了历史教材,从日本的地理环境、日本的天皇权威、日本国家面临的国际危机、法西斯势力还有近代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等全面介绍了日本侵华历史,并告诫学生看待历史事件一定要去深度挖掘这一事件背后的国际背景,要把爱国建立在国际理解的基础上。显然最初学生是缺乏国际理解意识的,而教师的后续处理则是让学生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反观现实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正视鉴于一种国际理解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纳粹杀害了600万犹太人。德国对其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并向受害国人民“认罪、道歉”“请求宽恕”。正是这种基于国际理解的态度,二战后的德国被国际社会接受,并成为欧盟的领导国;反观日本自上个世纪以来一直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但其对历史的反思态度却屡屡出现类似“教科书事件、钓鱼岛问题”的事件,这种忽视中国人民民族情感的做法不仅仅伤害了中日两国来之不易的和平交流,更是置国际舆论为罔闻。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提升日本学生的国际理解意识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健.《历史研究》的中国文明观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J].东南文化,2002(01).
  [2]俞秀萍.基于全球史观的高中历史教学刍议[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2.
  [3]南钢,郭文霞.论当前青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4]韦志荣,富兵.教科书与历史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3(05).
  [5]吉莉.日本教科书审定历史观浅析[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是英语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尤为重要。本文从现今低年级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了对应的改进策略,从而使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发挥其作用,达到以教促学,使学生能快乐学英语的效果。  关键词:低年级;英语教学;师生互动;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25-1  教学中的
摘 要:陈廷焯是晚清文坛的一位词学家,他一生都在致力于编辑选本、撰写词话,为后世留下了《白雨斋词话》这一部词学巨著。这部专著体现了陈廷焯的词学核心观念,并对历代词人词作进行评判,形成以横向理论贯穿纵向历史的格局,对中国近代词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陈廷焯;沉郁顿挫;六失;白雨斋词话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52-1  陈廷
摘 要:上好一堂公开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更呼唤简约有效的科学课堂。笔者现就内容简约、材料简约、形式简约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打造简约的小学课堂。  关键词:内容简约;材料简约;形式简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59-1  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是通过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
摘 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除运用语言进行讲解授课外,还应运用另一种无声语言——体态语言。它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是师生双方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媒介,是主客体进行联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本文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着装、手势和眼神三方面探讨了体态语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态语;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
摘 要:“基于儿童开发微课程”就是在研究儿童,把握儿童特质与需求的基础上,顺应儿童的天性,发展儿童的个性,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开发的微课程。文章结合了一年级老师教学中的几个实例,从基于儿童的需要开发微课程、基于儿童的兴趣开发微课程、基于儿童的生活开发微课程、基于儿童的起点开发微课程四方面阐述了我们是如何走进儿童的心灵,尝试着开发微课程的。  关键词:微课程;兴趣;需要;生活;起点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再创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发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申诉”的机会,机智、合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让“错误”成为课堂中的“闪光点”,课堂也因“错误”而变得有意义,有生命力。  关键词:数学;错误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61-1  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阅读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程,必须在课本以外再
摘 要:师爱在教育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要做到热爱学生,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尊重;学生发展;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但是农村和城市两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教师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虽然为了改善偏远地区的教学推行支教、集中培训教师等措施,但是这不能长远地解决你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孕育而出——异地同步互动网络教学。  关键词:专用教室;异地同步;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史料教学在历史学科素养养成中的重要性。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科学适度地使用史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历史知识,掌握探究方法。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如何进行史料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