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以其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完美结合,在众多学科中独占鳌头。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教学更具优势,能将文章中蕴涵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文化知识等等展示给学生,并借助音乐、电视等艺术手段,创造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
使其在美的熏陶和情的兴奋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下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谈谈如何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巧妙整合的一点教学体会。
一、让学生走进精彩的世界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面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如教学朱自清学生的《春》,这一课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
二、让学生聆听诗人的心语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上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初中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既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呈现作者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诗段。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吸收美感信息感受逼真的情景,引起心理的共鸣,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
三、让学生流淌真情的文字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你说》等,但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中,让学生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
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饮”。
四、让学生激发思维的火花
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在语文教学上,多媒体教学课件还会直接投躲出老师的品味。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老师充满了崇拜,他们的审美取向,很可能会被一个老师所左右。
比如,我拴着电脑进教室,就会有很多学生问我是什么牌子的,我用的播放器就会有很多学生回去叫爸爸妈妈安装,我里面储藏的音乐他们马上就会去找来听,那就更不用说我在上课的时候用什么素材了。所以,无论是推荐文学作品还是进行声像展示,我们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直接点说,就是不要露拙,虽说教学相长,但是我们如果不站在制高点,就很难让我们的学生认真学习我们所教的内容。
总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会用,善用多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各取所长。诚如此,我们的教育会有长足的发展。
(江苏省海安县韩洋中学)
使其在美的熏陶和情的兴奋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下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谈谈如何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巧妙整合的一点教学体会。
一、让学生走进精彩的世界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面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如教学朱自清学生的《春》,这一课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
二、让学生聆听诗人的心语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上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初中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既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呈现作者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诗段。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吸收美感信息感受逼真的情景,引起心理的共鸣,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
三、让学生流淌真情的文字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你说》等,但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中,让学生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
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饮”。
四、让学生激发思维的火花
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在语文教学上,多媒体教学课件还会直接投躲出老师的品味。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老师充满了崇拜,他们的审美取向,很可能会被一个老师所左右。
比如,我拴着电脑进教室,就会有很多学生问我是什么牌子的,我用的播放器就会有很多学生回去叫爸爸妈妈安装,我里面储藏的音乐他们马上就会去找来听,那就更不用说我在上课的时候用什么素材了。所以,无论是推荐文学作品还是进行声像展示,我们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直接点说,就是不要露拙,虽说教学相长,但是我们如果不站在制高点,就很难让我们的学生认真学习我们所教的内容。
总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会用,善用多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各取所长。诚如此,我们的教育会有长足的发展。
(江苏省海安县韩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