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在课堂上的教师智慧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h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杭州“千课万人”会上,特级教师许卫兵执教的“认识小数”这节课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教师的课前预设与生成是那么的自然贴切,教学过程处理是那么的准确与灵活,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充分体现了教师自身丰厚的数学素养和敏捷的教学思维。这堂课,如一道清澈的小溪,自然、清晰,简约又充满张力。
  【片段一】对接的智慧
  师:许老师到了杭州后,到超市买了一些东西。(课件出示:美工刀、铅笔、橡皮等,)提问:用了多少钱呢?
  (课件出示:铅笔用0.4元)提问:铅笔用了0.4元,知道这是什么数吗?
  生:小数。
  师:见过这些数吗?你怎么知道它叫小数的?
  生:老师以前提到过的。
  师:爸爸妈妈也提到的,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会读吗?
  生:零点四。
  师:有人说小数非常好认,小数长得很特别。
  生:前面有零,后面有点。
  师:(指着小数点)这叫什么点?
  生:小数点。
  师:对。每个小数都有小数点。(板书:小数点)
  [赏析]四年级学生对于小面额人民币换算成小数的表示方法,具有实际生活的体验。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生活场景中索取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素材,借助“价钱之间的转化”,有效唤醒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通过对购物活动中数学现象的真实再现,课堂教学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实现了最佳距离内的无缝对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这样一种“慢镜头”般的情景再现,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真切体现了新课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数学基本思想。联系生活中的小数现象来研究小数,做到了用“熟悉的数学黏住学生”,实现了从生活到数学的跨越。展现了教师在建构教材方面的智慧。
  【片段二】沟通的智慧
  师:知道“0.4元”是多少钱吗?
  生:0.4元就是4角。
  (板书4角=0.4元)
  师:4角钱有没有1元多?
  生:没有,少得多。
  师:看来,和1元相比,0.4元只能算是一个“零头”了。如果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长方形表示1元(出示一个空白的长方形),你能想办法将0.4元表示出来吗?(学生拿出练习纸折折、画画、涂涂,将自己的设想表示出来,教师巡视。)
  [赏析]许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完4角和0.4元的换算后,很自然地导入到角与元的换算,然后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联,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直观图示表达出来,通过学生折叠纸片和涂色的活动,为小数意义的初步理解找到了一个直观模型,较为深入地勾画出小数和分数的内在关联。在不经意间,学生的视角悄无声息地转向到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上,从而顺利进入到小数意义的学习过程中。这一转换过渡自然,不留丝毫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充分展现出教师在处理学生新旧知识迁移转换方面的智慧。
  【片段三】操作的智慧
  生在展台上展示介绍:我先把它平均分成十份,涂其中的四份。
  师:为什么平均分成十等份?
  生:因为一元等于10角。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
  生:她是分成方块,我是分成长条。
  师:有相同点吗?
  生:都是平均分成十等份,涂了四份。
  师:和他们的想法一样的举手,谢谢你们。
  师(课件出示不同分法):都是平均分成十份,涂其中的四份。
  师:简单吗?你看到刚才的过程,在学习什么的时候用到过?
  生:学分数。
  师:你是不是想到哪个分数了?
  生:十分之四。(师板书:■)
  师:哦,原来0.4跟十分之四表示的意思一样。
  师:我们再来看第四样东西:橡皮,多少钱?
  生:0.8元。
  师:你知道就是八角钱,有没有一元多?
  生:没有。
  师(指着长方形):现在还用这个长方形表示,你能表示吗?
  生:能。
  师:不动笔,动嘴吧!
  生1:把长方形平均分成十等份,涂八份。
  生2: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十等份,涂八份。
  师:很好,这里一定要平均分。
  师(课件演示平均分成十等份,涂八份,板书:0.8。)
  师:它和哪个老朋友有联系。
  生:十分之八。(师板书:■)
  师:如果还有一个长方形,表示“1”,你能不能随便表示出其中的几份,写出它表示的小数和分数。
  生:能。
  [赏析]把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建立在学生自主操作的基础之上,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教师通过用长方形纸片表示1元钱,再在这个1元里表示0.4元的操作活动,借助对纸片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自主体验到0.4元钱的数学意义,认识到0.4跟十分之四表示的意思一样,把分数与小数的意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接下来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像这样,平均分成十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零点几。这一过程,在学生折叠和涂画的探究活动中,将小数的意义用图示表达出来,既直观又形象,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形象化,让学生在结合生活经验、直观描述图像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抽象和概括,跳出了以往教学过程中要依靠教师说教的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在手、眼、脑的综合运用中真切体会到小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活动,形象、贴切、自然,充满生活情趣,富于人文气息,体现出教师的智慧。
  (作者单位:湖北省应城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sungongw@126.com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上高县特殊教育学校在做好康复训练、知识教育、技能培训等教育内容的同时,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创办了十字绣、美容按摩养生、服装裁剪、家政等职教班,提高残疾学生就业技能水平。  赣绣融合苏绣、湘绣针法、技法精华,逐步显现出独有风格和特色,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为此,上高县特殊教育学校加盟一家传统手工刺绣艺术品公司,成立“江南绣业上高特校刺绣艺术培训中心”。中心分设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
期刊
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节是青年教师马老师上的,一节是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上的。孙老师的课好评如潮:大道至简,行云流水,机智幽默,真实有味,扎实高效……创设的课堂就是一个快乐、自由、智慧生长的园子。这一方面缘于他那练达的课堂驾驭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对“语文是什么”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语文的“园子”里应该“种”些什么,让我们走进两人不同的课堂,去比较、品位。  【片段一】“有趣
期刊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我国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就是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认为学校教育既要为学生的当前成长负责,更应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这既是教育的本质使命,又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如何才能既对当前负责,又为长远着想呢?我认为尊重规律办学,是解决一切矛盾的着力点。  一是尊重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创造学生全面成长的
期刊
文字承载着作者认识社会生活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透过这些文字,读者与作者对话,走进作者描绘的多彩世界,体验传递于自己的真挚情感。教师如何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抵达文字描绘的美好殿堂呢?名师指导学生依文想象,沉潜在文字中涵泳体悟、还原具化的策略给了我们启示。    【片段一】想象,挺起一个不屈的脊梁(《青海高原一株柳》盛新凤)  师:你从这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
期刊
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市郊有座鳌头山,风光秀丽,声名远播,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在鳌头山一水之隔的沙洲上建立起了鳌洲书院,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到了清朝末年,在助光绪帝维新变法的文廷式兴办新学的倡导下,鳌洲书院改制为萍乡学堂,从此方兴未艾。民国初年,吉安诗人于京友《谒乡城》中便有“素闻萍城鳌头山,山有学堂不等闲”之佳句。  萍乡学堂于1906年正式命名为萍乡中学堂。如今,100年前的校址关帝庙已难觅踪影,
期刊
【片段一】感性的语文味(《鱼游到了纸上》王崧舟)  (在学生找出了课文中七个含有“游”字的句子之后)  师:我读旁白,你们接着我的旁白读出每个“游”字句的味道来。现在开始。(朗读)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生接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真是赏心悦目)  师:味道出来了,就这么读。(朗读)就在茶室的后院,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
期刊
如何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让学生学得更好,是很多教师踌躇犯难的操作性问题。通过实践和研究,我们发现,在初中科学学科,尝试使用“学习单”导学,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是课堂嬗变之路。它是以“学习单”为媒介,一堂课由3 ~4个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学习模块组成。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体验学习过程,感悟思想方法,展示交流学习结果;教师通过讲授、点拨、评价等方式帮助和
期刊
“榕树爷爷,您那耀眼的翠绿,让校园更加璀璨。我永远爱您啊,苍翠挺拔的榕树爷爷!”  在赣州市嵯峨寺小学五(1)班赵书淳笔下,学校里的那棵被他昵称为“榕树爷爷”的古榕树已在他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棵古榕树有500多年了,是赣州市的一号古树。近年来,赣州市嵯峨寺小学围绕这棵大榕树积极建设榕树文化,取得良好反响。  走进校园,环顾四周,一棵榕树覆盖了大半个校园,茂盛的树叶中,又有许多嫩绿的新叶
期刊
为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奉新二中开展了为期3天的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开展以“校园、生活、和谐”为主题的钢笔、毛笔、绘画和电脑制作作品展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二是开展以“放飞梦想”为主题的文艺汇演,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近年来,为将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奉新二中坚持举办以学生书法、绘画作品和文艺汇演为主要内容的 “校园艺术节”,激发了全校师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语文教育书简-八》)这种“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特征,应该在练习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练习”本就是学生的练习,自然应该让学生“自为”“自求”。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自主”。  围绕练习课通过“自主”练习提高有效性,四位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作了精彩的阐述。  他们对练习课的定义比较一致:是新授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