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倡导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在一个班级中,中等生人数面大,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教师习惯于“抓两头带中间”,注重培优辅差,对中等生的发展也缺乏有效的指导。在社会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趋势下,如何提高中等生学习成绩成为当前的重点。教学中,应加大关注力度,抓准关键点,寻找有效提高中等生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中等生;心理行为;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030-02
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摒弃应试教育,执行国家“减负”要求,推行素质教育。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减轻教师的负担;要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更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有一个自由发展空间和健康的学习心理。
尽管有这种新的理念作为我工作的指导思想,并积极的付之于行动,但在多年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并收益甚少,偏离了原先的初衷――面向全体学生。在陷入深思的过程中,我始终在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多年下来,为什么我接触最多的总是班级的优秀生和后进生?为什么偏偏把超过班级三分之一数量的中等生遗忘在角落里了?
“中等生”与“优秀生”、“后进生”三种概念都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它们是教师们以“分数高低”和“纪律好坏”为尺度,人为地划定的。这种评价尺度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反复使用,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尺度,反过来又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和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由于中等生的成绩的中等,使教师给与的关注少,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长期如此,必然给“中等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中等生大都自卑,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他们封闭,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这部分中等生长期缺乏教师应有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培养,在集体生活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自以为处在冷漠的关系中,加上对自身认识不够,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与我们所提倡的现代人意识是格格不入的,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背离的。
由于教师长期缺乏对其关注,中等生这些消极心理长久循环下去,会使他们在了解情况、判断问题、形成见解时,出现偏颇,所遇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使他们陷入一种更加不愉快的心境之中,性格更加内向,过于敏感,甚至紧张、不自然、胆怯。但是一部分人有追求和向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做事很认真,很自觉,甚至循规蹈矩,他们不调皮,不捣蛋,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他们在心理特征上的这种优点和缺点,造成他们自相矛盾的心理,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有: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过高,但因其身心发展、性格特点,会使他们的现实与理想产生距离。如在回答教师问题时,希望口齿清楚地把问题答好,但又战战兢兢、目光游移不安、结结巴巴,盼望老师尽快让其坐下。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时不时要为一时的小事而生闷气。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想参与进来,却又担心别人嘲笑。这种心理易导致自悲、害怕,由退缩失望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点来说,中等生无疑是学校、家长和老师最需要关注的群体,重视、研究和解决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这应当成为学校、家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共识。
如何改变他们的现状,使他们真正站立起来,走出被遗忘的角落,也和其他学生一样成为老师关注的对象呢?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开始。在教育教学中决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放弃或损害了一部分学生应该得到的权利。只有本着面向所有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才有生机。要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必须先让自己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心理学素养。只有懂得教育教学心理学知识,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言行,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和教育。
二、多一点爱心给中等生,将爱的阳光照亮被遗忘的角落。因为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优秀生和后进生上而使中等生受到了旁落,这是教育上的失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树立人人都是教育对象、人人都是关心对象的教育思想,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同样要给以足够的关注,不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也要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多去听取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时班主任不经意的一个笑脸、一句赞语、一声问侯都有可能给自感被忽视的中等生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甚至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并转化为前进的内在动力。
三、应有意识地增强中等生在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这是促进其树立自信的关键一步。自卑心理的存在是建立自信的很大屏障,而自卑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成绩,如何提高学习上的竞争力,成为改变中等生现状的重要一环。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两点:
1.教学方法和策略向中等生倾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着眼点放在中等生身上,力求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如果偏向优秀生,则中等生不能适应,后进生更感茫然;如果偏向后进生,则中等生感到学有余力,优秀生觉得索然乏味。因此,向中等生这一“主体”倾斜,把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定位在中等生的发展区,会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既有利于面向学生的大多数,又可以使“两头”缩短适应性上的差距。
2.设法在学习上给予帮助。既要对中等生有热切的期望、热情的鼓励,促其产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积极情绪,又要帮助中等生具体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找到如何改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针对中等生的不同情况,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提供自我表现的空间。我认为在教育中等生的过程中,应积极为中等生创造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各种成功的体验,这是促使中等生向先进生转化的较好的方法。我不仅应以积极的态度,为他们创造机会,更快地促进中等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而且要对中等生进行成功教育,让他们打破对“成功”的神秘感。要让中等生明白,圆满地达到既定的目标就是成功。比如,能较好地回答一个问题,能顺利地参加一项活动,敢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同时,大力开展“表现”教育。成功和“表现”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获得成功。我要善于创造条件,针对中等生也爱“表现”的天性,给他们提供“表现”的舞台,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树立自尊心,增强自豪感,逐步跻身于先进生的行列。
例如我在班集体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如硬笔书法展览、英文书写展示、个人风采小制作、美术作品展示、劳技编织成果展等等,也可以组织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学习竞赛、体育技能竞赛、小知识竞赛、热点分析等,提供不同的环境让学生展示自己。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在学生的热情参与和感召下,胆怯的学生也经常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某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提前让他们做准备。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成功的表现自己,创造成功的记录,逐步建立信心。在这样一些策略的引导和帮助下,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其不良心理状态也得到适度的调整。
以上几点是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要多学习,勤思考,善观察,重实践,要做有心人,给予中等生热情的关注,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就会给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健康的发展。
总之,重视和加强对中等生心理特征的研究,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塑造健全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纠正心理缺陷,防止他们心理品质分化,保证学生个体化和社会化协调平衡发展,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在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希付,陈娉美著.《普通心理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2]王志超编著,《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个别辅导》,暨南大学出版社。
[3]张大均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农村中学;中等生;心理行为;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030-02
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摒弃应试教育,执行国家“减负”要求,推行素质教育。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减轻教师的负担;要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更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有一个自由发展空间和健康的学习心理。
尽管有这种新的理念作为我工作的指导思想,并积极的付之于行动,但在多年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并收益甚少,偏离了原先的初衷――面向全体学生。在陷入深思的过程中,我始终在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多年下来,为什么我接触最多的总是班级的优秀生和后进生?为什么偏偏把超过班级三分之一数量的中等生遗忘在角落里了?
“中等生”与“优秀生”、“后进生”三种概念都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它们是教师们以“分数高低”和“纪律好坏”为尺度,人为地划定的。这种评价尺度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反复使用,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尺度,反过来又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和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由于中等生的成绩的中等,使教师给与的关注少,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长期如此,必然给“中等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中等生大都自卑,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他们封闭,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这部分中等生长期缺乏教师应有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培养,在集体生活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自以为处在冷漠的关系中,加上对自身认识不够,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与我们所提倡的现代人意识是格格不入的,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背离的。
由于教师长期缺乏对其关注,中等生这些消极心理长久循环下去,会使他们在了解情况、判断问题、形成见解时,出现偏颇,所遇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使他们陷入一种更加不愉快的心境之中,性格更加内向,过于敏感,甚至紧张、不自然、胆怯。但是一部分人有追求和向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做事很认真,很自觉,甚至循规蹈矩,他们不调皮,不捣蛋,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他们在心理特征上的这种优点和缺点,造成他们自相矛盾的心理,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有: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过高,但因其身心发展、性格特点,会使他们的现实与理想产生距离。如在回答教师问题时,希望口齿清楚地把问题答好,但又战战兢兢、目光游移不安、结结巴巴,盼望老师尽快让其坐下。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时不时要为一时的小事而生闷气。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想参与进来,却又担心别人嘲笑。这种心理易导致自悲、害怕,由退缩失望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点来说,中等生无疑是学校、家长和老师最需要关注的群体,重视、研究和解决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这应当成为学校、家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共识。
如何改变他们的现状,使他们真正站立起来,走出被遗忘的角落,也和其他学生一样成为老师关注的对象呢?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开始。在教育教学中决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放弃或损害了一部分学生应该得到的权利。只有本着面向所有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才有生机。要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必须先让自己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心理学素养。只有懂得教育教学心理学知识,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言行,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和教育。
二、多一点爱心给中等生,将爱的阳光照亮被遗忘的角落。因为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优秀生和后进生上而使中等生受到了旁落,这是教育上的失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树立人人都是教育对象、人人都是关心对象的教育思想,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同样要给以足够的关注,不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也要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多去听取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时班主任不经意的一个笑脸、一句赞语、一声问侯都有可能给自感被忽视的中等生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甚至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并转化为前进的内在动力。
三、应有意识地增强中等生在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这是促进其树立自信的关键一步。自卑心理的存在是建立自信的很大屏障,而自卑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成绩,如何提高学习上的竞争力,成为改变中等生现状的重要一环。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两点:
1.教学方法和策略向中等生倾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着眼点放在中等生身上,力求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如果偏向优秀生,则中等生不能适应,后进生更感茫然;如果偏向后进生,则中等生感到学有余力,优秀生觉得索然乏味。因此,向中等生这一“主体”倾斜,把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定位在中等生的发展区,会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既有利于面向学生的大多数,又可以使“两头”缩短适应性上的差距。
2.设法在学习上给予帮助。既要对中等生有热切的期望、热情的鼓励,促其产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积极情绪,又要帮助中等生具体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找到如何改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针对中等生的不同情况,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提供自我表现的空间。我认为在教育中等生的过程中,应积极为中等生创造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各种成功的体验,这是促使中等生向先进生转化的较好的方法。我不仅应以积极的态度,为他们创造机会,更快地促进中等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而且要对中等生进行成功教育,让他们打破对“成功”的神秘感。要让中等生明白,圆满地达到既定的目标就是成功。比如,能较好地回答一个问题,能顺利地参加一项活动,敢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同时,大力开展“表现”教育。成功和“表现”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获得成功。我要善于创造条件,针对中等生也爱“表现”的天性,给他们提供“表现”的舞台,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树立自尊心,增强自豪感,逐步跻身于先进生的行列。
例如我在班集体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如硬笔书法展览、英文书写展示、个人风采小制作、美术作品展示、劳技编织成果展等等,也可以组织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学习竞赛、体育技能竞赛、小知识竞赛、热点分析等,提供不同的环境让学生展示自己。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在学生的热情参与和感召下,胆怯的学生也经常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某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提前让他们做准备。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成功的表现自己,创造成功的记录,逐步建立信心。在这样一些策略的引导和帮助下,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其不良心理状态也得到适度的调整。
以上几点是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要多学习,勤思考,善观察,重实践,要做有心人,给予中等生热情的关注,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就会给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健康的发展。
总之,重视和加强对中等生心理特征的研究,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塑造健全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纠正心理缺陷,防止他们心理品质分化,保证学生个体化和社会化协调平衡发展,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在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希付,陈娉美著.《普通心理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2]王志超编著,《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个别辅导》,暨南大学出版社。
[3]张大均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