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语言展现艺术魅力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a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材、教法、教学语言是教学的三大中介因素。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教学新标准要求,课堂教学的语言愈来愈被广大教师所重视。是否是一堂好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这对教学语言有一定的艺术上的要求。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做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提高语言艺术。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教师的一句不准确的话,可能孩子的知识上就是一个漏洞;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语言,可能会贻误孩子的终生。为此我们教师的语言必须要反复锤炼。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传授语言要准确。因我们的数学是科学性的,不存在模棱两可,所以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课堂语言才能应对自如,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缺少准确性,2、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3、语言的规范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不能因为教师个人的“口头禅”太多以及较多的重复语言,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2、教学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
  既然是评价,我们要首先明白其目的和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而更重要的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看到自己学习的优势,提高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见解呢?如在课堂上,布置练习让学生做后,根据他们的表现,我是这样鼓励学生的:“你能用换元的思想来解这个方程很好”、“你能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做这个题非常不错”、“你能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做题很聪明”等。这些带有明显数学思想性的评价语言,将会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并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思考、大胆质疑、主动去学习,加上教师巧导妙引,整个课堂充满了平等、和谐的气氛,进而展现自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师必须用形象有趣的语言像磁石一样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如讲有理数的运算,学生往往不注意先确定符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幽默地说:“有理数的运算,先问一问你的得数,有没有姓?若有,它是姓‘正’,还是姓‘负’?”这样抓住问题的要害,利用流畅形象而风趣的语言答疑,总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好得多吧!
  4、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作为一名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无声语言也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数学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和手势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共同实现教学目的。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 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同时,加上适当的手势语言,课堂教学中,单纯的靠口头语言的教学就显得有些生硬死板,缺乏活力,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既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又可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教学增添亮点和活力,当然手势的使用应保持自然、适度。
  课堂语言艺术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它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按照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课堂语言艺术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的语言艺术,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成人教育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后来逐步普及全球。通常情况下,成人教育主要通过职工学校、夜大、广播电视学校、函授学校、远程教育学校等方式进行,这些方式的确立也都是方便成人教育的结果。成人教育是指由那些具有成人特质的人承受教育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在能力、知识、技术和专业资格方面有所提高和进步,或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均衡发展有实质性的改变,使
期刊
摘要:音乐是健美操的有声助手,它不仅能提高演练的情趣,更能充分表现健与美的主题。因此,舞与曲是不能分割的,只能根据舞的主题思想选择曲,而不能依曲选择舞。曲是为舞服务的,它不仅对舞产生烘托作用,更重要的是表达舞者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健美 音乐 体操  健美操在学校里受到女生欢迎的原因是它对客观条件要求不高,只求一块平整的场地,即使无器械也能徒手舞练,堪称自我锻炼的最方便项目。因此,不少高校将其列
期刊
摘要:足球班的素质练习,我参考现代世界上欧美足球发达国家的足球体能素质训练,他们更多是利用一些小器械和器材,进行各种各样的综合性素质的练习。这些练习,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串联起来练习。  关键词:足球 体育 教材 目标  现在教育界普遍都意识到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探索。所谓“自主性学习”,它是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一定的情景,提供学习活动所
期刊
思想政治优化课堂效率高中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较抽象的学科,而新教材,新课改的新要求,使高中思想政治课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进一步突显。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吸引学生选择思想政治学科是摆在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政治课教学常常沉闷乏味,教起来没劲,学起来没意思,课堂效率不高。目前,高中政治新课改已全面实行,新课改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政治课课
期刊
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课程性质做了这样的阐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里面有许多适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道德教育的要求和课程中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的情感,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深厚,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自觉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德育教育  《新语文课程
期刊
很多老师的美术课都上成了临摹课,觉得让学生画出几张不错的画,就行了。其实,美术课并非如此简单,初中美术课的教学目的不是普遍的培养画家,而是通过美术课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绘画大师崔子范先生说过:“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因此美术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方面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创新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找新答案的过
期刊
摘要:我们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很难在全班实现个别化教学,而实现个别化教学,又是化学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途径。由于CAI的课件,主要强调人机交互功能,因此实现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关键词:CAI 计算机 教学 化学  CAI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在化学教学中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硬件的配置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上明显
期刊
摘要: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读后感).每周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等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呈现多元性的特点。  关键词:参与互动 拓展 课堂  课标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建立一种多元化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单纯的学科性教学变为语文的社会性、活动性、实践性、科学性的和谐统一的教学模式。 语文课是学生的一种生命方式,是一架生命建构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