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豹的博士论文《复性书院考论》,以“教育的信仰与信仰的教育”结尾。论者或以此为外在于马一浮与复性书院的画蛇添足之举。我则以为,这是一个深契马一浮办学实践内在精神,贯通历史与现实,充满问题意识和人文关怀的论题。更重要的是,海豹天赋信根,虽略显愚钝并有学语之迹,也能予人以敦厚质朴之感。梅先生与海豹初次相识,却能识其根性,答辩会后不断跟我说:“你这个学生啊,实,净说实话。”惜百余年来,中国处在国家和个人功利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功利主义教育观深入人心,契合教育本义、以宗教家的情怀从事教育、思考教育问题,似乎成了一件迂阔不实之事。难怪洲君会说:“海豹把真话说得跟假话一样。”真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夫复何言!
近日读洲君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探手“纯正的教育”——1920年代的春晖中学研究》,突然意识到马先生之不孤。1920年代前期的春晖。聚集了一批有信仰的教育家——夏丐尊、朱自清、匡互生、丰子恺……对纯正的、充满爱的教育的共同追求,把他们聚集在一起,造就了辉煌的春晖,“北有南开,南有春晖”。
正好手头有《朱自清全集》,便顺着洲君的指点,读了其中的几篇文章。先是《教育的信仰》。文章以种种事例,批陈了功利化教育中教育者的种种形象。一种是:
校长教师们既将教育看作权势和金钱的阶梯;学生们自然也将教育看作取得资格的阶梯;于是彼此都披了“教育”的皮,在变自己的戏法。戏法变得无论巧妙与笨拙,教育的价值却已丝毫不存!
此类教育者固不足言教育,那些号称贤明的校长教师,也不脱功利化巢臼:
他们以上中的教育,可以三语括之:课功,任法,尚严。课功是指注重事功而言。如设备求其完善,学业成绩求其优良,毕业生愿长学与能升学(能考入大学专门)的。求其多,体育成绩于求优良之外,更求其能胜人;都是所谓课功。事功昭著于社会,教育者之责便已尽了。因为要课功,便须讲求效率,便不得不有种种法则以督促之。法则本身是没有的,于是必假之以权威。权威有鞭策之功;于是愈用愈爱用,而法则便成了迷信了!在任权信法的环境中,尚严是当然的。因为尚严,所以要求整齐划一;无论求学行事,无论大小,差不多都有一个定格,让学生们钻了进去。
朱自清最后说:
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时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
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戒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不要以为“以教育为信仰”只是朱先生的口头宣言。它既是朱先生人格的自然流露,也是春晖那班为教育理想而奋斗者们的实践写照。当时实际主持校务的是夏丐尊。在《教育家的夏丐尊》中,朱自清这样描述“丐翁”(这是朱对夏的尊称加昵称):
夏先生是以宗教的精神来献身于教育的。他跟李叔同先生是多年好友……李先生和他都在实践感化教育,的确收了效果;我从受过他们教的人可以亲切的看出。后来李先生出了家,就是弘一师。夏先生和我说过,那时他也认真的考虑过出家。他虽然到底没有出家,可是受弘一师的感动极大,他简直信仰弘一师。自然他对佛教也有了信仰,但不在仪式上。他是热情的人,他读《爱的教育》,曾经流了好多泪。他翻译这本书,是抱着佛教徒了愿的精神在劝笔的。从这件事上可以见出他将教育和宗教打成一片。
还有匡互生,朱先生在《哀互生》一文中这样描写他:
他不爱多说话,但常常微笑;那微笑是自然的,温暖的。在他看,人是可以互相爱着的,除了一些成见已深,不愿打开窗户说壳话的。他对这些人却有些憎恶,不肯假借一点颜色。世界上只有能憎的人才能爱;爱憎没有定见,只是毫无作为的脚色。互生觉得青年成见还少,希望最多;所以愿意将自己的生命一滴不剩而献给他们,让爱的宗教在他们中间发荣滋长,让他们都走向新世界去。互生不好发议论,只埋着头干干干,是儒家的真精神。
互生与丐翁志趣最相投。在理想的春晖不能继续办下去的时候,丐翁转而投身于办理《中学生》杂志;互生则到上海创办立达学园,继续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贫病与劳累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将生命献给立达,立达也便是他的生命。”
回过头来,看看这批具有理想主义气息的教育家,你会发现,他们大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家世背景、受教育经历以及他们成长于其中的其他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我觉得,如果撇开十分个人化的因素。他们那份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很可能出自中国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程中,文化贵族的“薰习”与平民主义思潮的相互激荡。他们很传统也很现代,很贵族也很平民,是理想主义打通了他们心灵中传统与现代、贵族与平民的隔阂。
他们造就了春晖的辉煌。但这种辉煌太短暂。其实,她也只是这群理想主义者聚集到一起的暂时的舞台。如果换一个角度,把研究作成这群人的精神生长史,将更有历史与文化的厚度。洲君正有志于此。希望这能开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天地。
责任编辑 林 飞
近日读洲君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探手“纯正的教育”——1920年代的春晖中学研究》,突然意识到马先生之不孤。1920年代前期的春晖。聚集了一批有信仰的教育家——夏丐尊、朱自清、匡互生、丰子恺……对纯正的、充满爱的教育的共同追求,把他们聚集在一起,造就了辉煌的春晖,“北有南开,南有春晖”。
正好手头有《朱自清全集》,便顺着洲君的指点,读了其中的几篇文章。先是《教育的信仰》。文章以种种事例,批陈了功利化教育中教育者的种种形象。一种是:
校长教师们既将教育看作权势和金钱的阶梯;学生们自然也将教育看作取得资格的阶梯;于是彼此都披了“教育”的皮,在变自己的戏法。戏法变得无论巧妙与笨拙,教育的价值却已丝毫不存!
此类教育者固不足言教育,那些号称贤明的校长教师,也不脱功利化巢臼:
他们以上中的教育,可以三语括之:课功,任法,尚严。课功是指注重事功而言。如设备求其完善,学业成绩求其优良,毕业生愿长学与能升学(能考入大学专门)的。求其多,体育成绩于求优良之外,更求其能胜人;都是所谓课功。事功昭著于社会,教育者之责便已尽了。因为要课功,便须讲求效率,便不得不有种种法则以督促之。法则本身是没有的,于是必假之以权威。权威有鞭策之功;于是愈用愈爱用,而法则便成了迷信了!在任权信法的环境中,尚严是当然的。因为尚严,所以要求整齐划一;无论求学行事,无论大小,差不多都有一个定格,让学生们钻了进去。
朱自清最后说:
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时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
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戒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不要以为“以教育为信仰”只是朱先生的口头宣言。它既是朱先生人格的自然流露,也是春晖那班为教育理想而奋斗者们的实践写照。当时实际主持校务的是夏丐尊。在《教育家的夏丐尊》中,朱自清这样描述“丐翁”(这是朱对夏的尊称加昵称):
夏先生是以宗教的精神来献身于教育的。他跟李叔同先生是多年好友……李先生和他都在实践感化教育,的确收了效果;我从受过他们教的人可以亲切的看出。后来李先生出了家,就是弘一师。夏先生和我说过,那时他也认真的考虑过出家。他虽然到底没有出家,可是受弘一师的感动极大,他简直信仰弘一师。自然他对佛教也有了信仰,但不在仪式上。他是热情的人,他读《爱的教育》,曾经流了好多泪。他翻译这本书,是抱着佛教徒了愿的精神在劝笔的。从这件事上可以见出他将教育和宗教打成一片。
还有匡互生,朱先生在《哀互生》一文中这样描写他:
他不爱多说话,但常常微笑;那微笑是自然的,温暖的。在他看,人是可以互相爱着的,除了一些成见已深,不愿打开窗户说壳话的。他对这些人却有些憎恶,不肯假借一点颜色。世界上只有能憎的人才能爱;爱憎没有定见,只是毫无作为的脚色。互生觉得青年成见还少,希望最多;所以愿意将自己的生命一滴不剩而献给他们,让爱的宗教在他们中间发荣滋长,让他们都走向新世界去。互生不好发议论,只埋着头干干干,是儒家的真精神。
互生与丐翁志趣最相投。在理想的春晖不能继续办下去的时候,丐翁转而投身于办理《中学生》杂志;互生则到上海创办立达学园,继续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贫病与劳累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将生命献给立达,立达也便是他的生命。”
回过头来,看看这批具有理想主义气息的教育家,你会发现,他们大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家世背景、受教育经历以及他们成长于其中的其他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我觉得,如果撇开十分个人化的因素。他们那份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很可能出自中国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程中,文化贵族的“薰习”与平民主义思潮的相互激荡。他们很传统也很现代,很贵族也很平民,是理想主义打通了他们心灵中传统与现代、贵族与平民的隔阂。
他们造就了春晖的辉煌。但这种辉煌太短暂。其实,她也只是这群理想主义者聚集到一起的暂时的舞台。如果换一个角度,把研究作成这群人的精神生长史,将更有历史与文化的厚度。洲君正有志于此。希望这能开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天地。
责任编辑 林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