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指伴随着阅读教学过程,学生以文本和生活经历为题材,进行书面表达的一种写作训练。它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依托文本,合理有效的随文练笔,也是优化语文课堂的有效手段。
一、随文动情,抒一抒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不论是读写还是听说,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是写作的本源,在文章的动情处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自由地翱翔、驰骋,学生的心潮涌动了,文思打开了,表达的欲望才会像滔滔江水绵延千里。
笔者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时,在对文本充分感知理解、情感融入的基础上,在结尾处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这一练笔在教师的感情渲染中展开:“曾经美丽的小村庄因为村民不加节制的乱砍乱伐,被洪水卷走了。听到小村庄的哭泣,我感到痛心,看到洪水中小村庄的挣扎,我感到愤慨。此时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想对村庄里的人说。把它写下来吧!”学生有感而发,从而积淀语文情感,提升语文素养。这样的随文练笔,引起孩子的共鸣,最后深化主题。
二、随文空白,补一补
文本有空白,越是精炼的作品,其空白点越多。挖掘文本空白,是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空白的文本让人一下子看不透彻,一挖掘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如教学《草虫的村落》一文时,在带领学生游历了草虫的村落过程中,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的目光跟随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这只“游侠”会和同伴们说些什么呢?我又会和它们寒暄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个片断。文本是学生直接参与的空间,不管怎样的文章、作品,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地方正是作者没有言尽的地方,也正是我们可以挖掘的点。
三、随文结尾,续一续
根据阅读教学的心理流程,一般要把握三个阶段:一是整体感知阶段,二是深入局部精读阶段,三是再回到整体阶段。教材在结尾处合理的拓展练笔,这是指向文本的整体回归,既充实了文本,又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拓展中充实了情感体验。
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孩子们对课文结尾处桑娜和渔夫收养邻居西蒙家的两个孩子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特别的感兴趣,此时顺着学生的思维,我在课文的结尾处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学生的在这一次练笔中既“练”了“笔”,也“修”了“身”。
四、随文段落,仿一仿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学生的随文练笔还可以抓住文本中的片段进行仿写。孩子们因为有章可循,在他们的笔下就有了鲜活的美文。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与大自然之间的这一份不同寻常的感情,这一份独特的感受,学习模仿用他的方式和山中的“朋友”打招呼。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邀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翠绿的小草!, , ?
这样的随堂仿写,由易到难,既可以达到训练的要求,又让学生感受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样的练笔将技能的学习运用活话了,学生在练笔中有了再一次阅读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五、随文精彩,品一品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当词语孤立存在时,它是枯燥的,无生机的,但当它被作者给予了情感后,枯燥的词语也变得鲜活,富有生机了。
下面的内容摘自特级教师于永正的经典之作——《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于老师在执教“饱经风霜”一词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写,巡视教师指导)
师:写好后,自己读一读,修改一下。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所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于永正老师对“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引导,既让学生理解了词义,又让学生作了一次人物外貌的描写练习,让学生在语境中揣摩,枯燥的、无生机的词语在心灵的感悟下鲜活起来。这样的随文练笔把握了练的时机,练出了实效,练出了精彩。
“旁征博引,延展有度。”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依托文本进行合理、有效的随文练笔,引领学生融入文本之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倾听学生的“固执”体会,让学生真实的情感从笔尖流淌。
一、随文动情,抒一抒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不论是读写还是听说,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是写作的本源,在文章的动情处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自由地翱翔、驰骋,学生的心潮涌动了,文思打开了,表达的欲望才会像滔滔江水绵延千里。
笔者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时,在对文本充分感知理解、情感融入的基础上,在结尾处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这一练笔在教师的感情渲染中展开:“曾经美丽的小村庄因为村民不加节制的乱砍乱伐,被洪水卷走了。听到小村庄的哭泣,我感到痛心,看到洪水中小村庄的挣扎,我感到愤慨。此时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想对村庄里的人说。把它写下来吧!”学生有感而发,从而积淀语文情感,提升语文素养。这样的随文练笔,引起孩子的共鸣,最后深化主题。
二、随文空白,补一补
文本有空白,越是精炼的作品,其空白点越多。挖掘文本空白,是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空白的文本让人一下子看不透彻,一挖掘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如教学《草虫的村落》一文时,在带领学生游历了草虫的村落过程中,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的目光跟随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这只“游侠”会和同伴们说些什么呢?我又会和它们寒暄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个片断。文本是学生直接参与的空间,不管怎样的文章、作品,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地方正是作者没有言尽的地方,也正是我们可以挖掘的点。
三、随文结尾,续一续
根据阅读教学的心理流程,一般要把握三个阶段:一是整体感知阶段,二是深入局部精读阶段,三是再回到整体阶段。教材在结尾处合理的拓展练笔,这是指向文本的整体回归,既充实了文本,又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拓展中充实了情感体验。
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孩子们对课文结尾处桑娜和渔夫收养邻居西蒙家的两个孩子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特别的感兴趣,此时顺着学生的思维,我在课文的结尾处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学生的在这一次练笔中既“练”了“笔”,也“修”了“身”。
四、随文段落,仿一仿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学生的随文练笔还可以抓住文本中的片段进行仿写。孩子们因为有章可循,在他们的笔下就有了鲜活的美文。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与大自然之间的这一份不同寻常的感情,这一份独特的感受,学习模仿用他的方式和山中的“朋友”打招呼。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邀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翠绿的小草!, , ?
这样的随堂仿写,由易到难,既可以达到训练的要求,又让学生感受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样的练笔将技能的学习运用活话了,学生在练笔中有了再一次阅读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五、随文精彩,品一品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当词语孤立存在时,它是枯燥的,无生机的,但当它被作者给予了情感后,枯燥的词语也变得鲜活,富有生机了。
下面的内容摘自特级教师于永正的经典之作——《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于老师在执教“饱经风霜”一词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写,巡视教师指导)
师:写好后,自己读一读,修改一下。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所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于永正老师对“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引导,既让学生理解了词义,又让学生作了一次人物外貌的描写练习,让学生在语境中揣摩,枯燥的、无生机的词语在心灵的感悟下鲜活起来。这样的随文练笔把握了练的时机,练出了实效,练出了精彩。
“旁征博引,延展有度。”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依托文本进行合理、有效的随文练笔,引领学生融入文本之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倾听学生的“固执”体会,让学生真实的情感从笔尖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