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研究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去选择很难,改变选择更难,但有一个人做到了,这个人就是鲁迅,鲁迅人生的改变从弃医从文那一天开始,他认为医术只能挽救个人生命,文学则能拯救众人,改变众人的思想、灵魂,进而改变整个社会。鲁迅的敌人就是封建礼教、黑暗现实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鲁迅与它们格格不入,他的“武器”就是如椽之笔,他的“弹药”就是文章,他“笔如尖刀”,文章如犀利的“匕首”掷向敌人的心脏。像“匕首”又像“弹药”的文章必然是有力度的,鲁迅的议论文、杂文、散文和小说总是表达着深刻思想:批判丑恶,揭露现实,唤醒民众,呼唤民族觉醒。我们在阅读、理解鲁迅各类文体作品时,应该时刻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抓住鲁迅作品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20世纪初的中国,封建残余,新旧交替,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任人宰割,混乱不堪,国人麻木,民族苦难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鲁迅把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愤怒、呐喊、批判、攻击写入文学作品,让读者认识时代的可恶,社会的残暴,呼唤人们不能麻木,人们的意识要觉醒,要敢于斗争,民族要奋起。
   比如《阿Q正传》,鲁迅先生在塑造阿Q形象时,把它放在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舞台上。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形象,在阿Q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鲁迅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揭露国人劣根性,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愚昧落后的思想,他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文学作品都是有时代烙印的,只不过鲁迅先生更为强烈地表现出了时代和社会的特征,对时代和社会倾注了更多的思考、批判、揭露、战斗和热情,这些不是其他作家所能比的。其实鲁迅自己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为“睡梦中的东方雄狮”的觉醒奋斗终生,他丰富了时代民族精神内涵,为医治中国人的精神疾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应该说是时代和社会造就了鲁迅,我们当然应在社会和时代中理解鲁迅先生。
   二、抓住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
   由于鲁迅用“笔”做“刀”的战斗精神和持续的反抗精神,他总是旗帜鲜明地拥护什么,立场坚定地反对什么,所以它的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有一定的框架和指向性。这源于早年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个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由此可知,鲁迅先生早在弃医从文之初就定下了这样的写作主题,带着这个主题思想范畴和框架,我们推敲鲁迅文章的传情达意,相当于鉴赏作品时有了指南针。
   《药》里华家治痨病吃夏家革命烈士的鲜血,麻木与可悲;夏家革命没有取得群众的支持、理解和同情,革命失败。华家和夏家不幸,其实就是“华夏不幸”;“华夏不幸”,中华不幸;中华不幸,中国不幸。《药》的主题就是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药》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用《药》救国人,这是鲁迅先生对国人开出的一剂“药方”。
   三、抓住品味体悟典型语言
   这包括解读重点语句和语段,鲁迅的议论文、杂文、散文和小说都有语言犀利、深沉、含蓄、凝练、艰深、晦涩、隐含、尖刻等特点,战斗力极强,鲁迅先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如“刀笔”一般。因此要理解他的作品,我们要多用发散性思维、辐射状思维并善用联想去思考鲁迅作品的遣词造句,挖掘内涵。我们必须品味、解读、挖掘、领悟和联想语言,我们必须做到深刻地读,静心地品,无限地悟,“悟”出来就是读懂了。鲁迅先生是语言艺术大师,只有采取这样的方法才能理解其独到的语言文字功夫。
   正如《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是阿Q,芸芸众生,央央人群,为什么主人公是阿Q,因为“Q”很像清朝人的大辫子脑袋,更代表了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封建子民,也是愚昧落后的国人,这有很深的内涵,令人警醒,忍俊不禁,又感觉深刻无比。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四文大钱”的“排”,拿钱买茴香豆不是“拿”,不是“取”,也不是“掏”,因为只有“排”才能表现封建落魄文人装腔作势,爱摆臭架子和排场的穷酸样,很好地刻画出孔乙己形象。还有《祝福》,故事发生在鲁镇,鲁镇不单单是地名,封建正统、儒家代表孔子是鲁国人,鲁国和鲁镇都有“鲁”字,鲁镇传承鲁地,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和封建礼教严重,鲁四被称为“老爷’,鲁四老爷是封建势力代表,鲁镇发生祥林嫂悲剧理所当然,可见封建社会毒害之大,应该反封建社会和礼教。这是鲁迅的故意安排和选择文字,以达到表达效果。同时鲁迅刻画祥林嫂“只有那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语言了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眼睛”的描写极其精彩,这句话表明祥林嫂已经陷入极度痛苦、精神麻木状态。这些都是靠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联想、挖掘和领悟而来的。
   四、抓住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鲁迅写作工于描写、对比、比喻、讽刺、反语和幽默等手法,这些也是他的写作艺术。写作手法不是独立存在的,是附着在语言文字上的,如果说语言文字的组合已经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思想和情感,那么在这些语言文字组合基础上再运用一些对比、讽刺和幽默等写作手法,那文字的表情达意会推进一步,文章字句的意思、思想、情感和内含会更深一层,宛如锦上添花。我们阅读想“更上一层楼”,那么对于写作手法的运用就要“欲穷千里目”,对文章字句段的理解必须站在单纯文字组合之上,即用文学审美情趣的视野去分析、理解和鉴赏带有写作艺术的语言。文学审美情趣就是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体验、欣赏、领悟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观念、情趣、审美能力,最终形成自己对文章的解读和欣赏,甚至创造出自己对文章欣赏观点和审美情趣。
   下面举一些写作手法带来的欣赏观点和审美情趣。比如,在鲁迅的《故乡》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描写、对比很典型,这种变化是在社会的重重压迫下形成的,启发人们去深思,去审视眼前一切,去探索新生活道路。同样《祝福》中从序幕到尾声祥林嫂六次肖像变化的描写、对比,写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揭示了旧封建社会,封建礼教“把人变成鬼”直至死亡的罪恶,必须要反封建礼教和社会。再看比喻手法,比如《拿来主义》鲁迅用“一座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运用一连串生动、新鲜的比喻,讲清了对待文化遗产应该采取的各种不同态度,给人的印象分外鲜明,同时也极为深刻地批评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幽默,主要指文笔活泼、趣味深长,常常引人发笑,使人在笑声中悟出一点道理。讽刺,是在批评某种不合理现象时,抓住对象的特征,运用夸张、烘托、反语等手法给以嘲笑和鞭挞。鲁迅的杂文,由于娴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的笔法,往往三言两语,就使人哭笑不得,哄笑不已,又觉得入木三分,有深意存焉。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二中学(256300)
其他文献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之一目的为使学生练成读书之本领”;“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语文教育书简》)  这话·语中的。的确,语文教学,关键应抓住一个“读”字。  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为了省时,逐步淡化了读,“读”成了课堂上的匆匆过客,成了点缀。大量专制色彩极浓的讲解、分析、习题练习充斥了课堂空间。这一教授方法,在今天的中学讲台上仍然
课堂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场域。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融合,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应尊重课堂,以生为本,基于学生学习的起点组织教学,在教学过
数学知识抽象难懂、逻辑严密、推理性强;学生既不听我的又不跟着我动;数学课堂快成为我讲评书的讲堂了……针对数学教学的斟惑。
有人把写文章比喻成"带着镣铐跳舞",你可以尽其所能,跳出优美的舞蹈,但不可以挣脱枷锁。这里,"舞蹈"就是作文的语言、构思、文采等等;"枷锁"就是文章的主题,意思就是文章写得再好也
在中共崇安县委的领导下,以崇安为中心的农民武装斗争一直没有停止。为对付统治闽北的国民党新编第二师卢兴邦部及当地豪绅武装的疯狂“清剿”.县委指挥一部分民众队翻越武夷山
宋代的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过这样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就是,渠水如此清澈见底,是因为有源头活水汩汩流出.不断注人。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要想写得真
从句子词语使用或表达方式角度分。句式变换有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变换等四种。这几种句式变换高考经常考,但由于难度大,考生做错的也不少。因此有必要谈谈它们各自的答题步骤。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高中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众所周知:授学生以“渔”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基于这种理念,笔者认为:创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化和情感色彩俱佳的作品。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创作  
又回三月,又见那如诗如梦的三月雨。也许因为出生在三月的缘故.特别喜爱这三月雨。在滚滚红尘中,独爱这雨的精灵,自觉命运已缘定三生。坐在屋里,聆听着嘀嘀嗒嗒淅淅沥沥的雨声.遐想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辩证思维的重要原则。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门科学知识体系(尤其是历史学),都离不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既带有